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等楚姜再睁眼,感觉自己的睡眠质量从未这么好,闭眼再睁眼就直接第二天清晨。

      他左右小幅度扭动头,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刺痛,结果什么都没有,只有睡醒之后的舒适感。

      “框总,这个手法可以啊!”

      虽然麻是麻了点,但就那么一瞬间的事情,还没有留下任何副作用,可见框总的安睡服务是专业的。

      【不客气,安全高效,物廉价美,值得兑换。】

      这一波值得悬浮框骄傲。

      楚河英梅平时去店里的时间要更早,但想着上午歇业塑花馍,晚点出门也可以,就让楚姜多睡一会儿。

      结果专门比平时提早半小时起来的楚姜,还没有去洗漱,就又被摁回去再睡会儿。

      长身体呢,起码要睡够平时上学的时间。

      楚姜:“……”

      都醒来了,为什么还要强行摁回被窝?

      楚姜睡不了回笼觉,他没有这个习惯,觉得醒来就要离开被窝。

      但看父母坚持,就默默关上房门,拿了古诗词和单词的记忆本钻回被子,背诵半小时再起床,也算是种回笼觉。

      等赶到小饭馆的时候,楚姜帮忙准备了一下面团,前期工作差不多做完之后才打开直播,这样读者们可以直接从最有意思的画面开始看。

      不管有没有强迫症,直播间拍到整齐规整且颇有规模的预备面团,总是看着赏心悦目的。

      考虑到预定量很多,这次准备的面团比上次更多,而且英梅还会根据蒸熟的速度,再视情况和面补充一些,免得全部把面团备好后,比较晚塑的面团过度醒发,影响最后的形状。

      不同批次和出来的面,可能都会受到水温或力度的影响,所以楚姜先塑一套,对今天的面团软硬度有个把握后,才开始批量加工。

      面团两旁放着补色的食用色素和筷子、叉子等简单工具,楚姜和一个循环动图似的,几个动作就能塑出成品来,楚河英梅一个负责蒸一个负责和面,行动速度也跟着楚姜这个中间环节进行调整。

      完全是直播间最喜欢的流水线作业。

      ——虽然是第二次看了,但是,还是很喜欢这种不常见的加工场面。

      ——同意,主要是花馍的准备工作比较长,如果是小家折腾这个会很麻烦。

      ——已经保存了视频,准备过年回家试试,我感觉我学会了!

      这次除了客人预定的量之外,楚家还准备多做些送出去的‘礼盒装’,挺有意义的价格方面也不会让收礼方有负担。

      “我记得老罗家的孩子在国外,不一定能回来,那多装几款花。”如果家里过节年轻人比较少,那英梅可以适当减少礼盒里面的萌版造型,多放几个花朵造型。

      楚姜刚把手上塑好的花馍放下,听到这句有点好奇,“老罗家?是去年大年初三来拜年的叔叔吗?”

      “不是那个,是另外一个。记不记得送你哥上大学的时候,你爸有个朋友知道,开车来接大家在市里吃了个饭,脸有点圆,和你爸差不多高。”

      “哦,想起来了。”

      楚姜从小是出了名的身体不好,逢年过节为了不受冻或专心修养,有些社交活动是不带他的,所以和家里的交际关系有些脱节,要再问一下才能精准认人。

      家里离省会城市不算太远,他家说的市里基本就是指省会城市。

      楚东上大学的时候有两种买票方案,一是从县城出发坐火车中转去学校,二就是直接去市里的高铁站,可以直达学校,速度比飞机还快。

      那算是楚姜第一次出远门,不管是坐车去市里,还是到高铁站取票,到后面看到大学居然还会来接新生,哪怕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他的印象还是很深。

      因为楚姜多问了一句,楚河和英梅也就顺着这位朋友继续聊下去了,等楚姜中考结束,他们就可以准备换地方,麻烦一下朋友帮忙找找市里的店面了。

      这个决定是夫妻俩之前就做好的,他们两个都没什么牵挂的长辈,所以就想离孩子近一点。

      虽然舍不得眼前这个开了十多年的小店,但是等楚姜考去市里的高中,以后和他哥楚东一样,在外地读书甚至找工作,就剩他们夫妻俩也挺没意思的。

      夫妻俩去市里开店,一是能就近照顾楚姜三年高中,二是市里交通更便捷,楚东每次回来也不用那么麻烦转车。

      再说,他们夫妻俩不说厨艺比得上那些酒楼主厨,但也绝对不差,去市里开店发展肯定也更好,谁会拒绝多赚些钱。

      楚东今年大四,读研的事情很顺利,所以至少还会在学校呆三年,夫妻俩也想辛苦拼三年,给两个孩子多攒点钱,以后不管楚东是继续读博还是楚姜读大学,有钱就是底气。

      爱是很复杂的东西,不好具体指代什么,但是楚河英梅这种尽自己所能攒钱给孩子,以备对抗未来风险,就是爱之深,谋之远。

      夫妻俩相互扶持这些年,知道曾经差点实现的去市里开店,是彼此不挑明的一个执念。

      所以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挺兴奋的,连楚姜把预定量和礼盒款都塑好,揪着剩下一点的面团和颜料开始捏小汽车都没看到。

      ——哇,我喜欢小姜家的氛围,可能经济条件一时不算太好,但这种拧成一股劲往前冲的感觉特别好。

      ——虽然没见过小姜的大哥,但感觉他们一家四口,都是很认真很努力的性格,真好!

      ——去市里开店好啊,这种良心小店就应该发大财赚大钱,本云顾客投赞成票。

      奋斗这个词本身,就很有色彩感,像是要燃烧的火焰,会让平凡也变得与众不同。

      楚姜边听边塑自己捏着玩的小汽车,小轮船的,他是完全赞同父母想法的,因为自己小学的时候,家里就有过这个打算。

      那个时候,比自己大七岁的大哥刚好被省重点特招走,要去市里读书。

      父母就想着,实在不行把楚姜带着跟过去,在市里开个小饭店,能赚更多的钱,也方便照应楚东。

      但楚姜那年冬天病的很重,差点没挺过来,把家里攒着去市里开店的钱花得干干净净。

      家里没有人责备七岁的楚姜,父母从始至终没有和他提过去市里开店的想法,楚东也总是说自己的住校生活很不错,老师照顾,同学也好相处,一切都很好。

      这件事情,是楚姜前两年在家里大扫除的时候,从旧报纸和杂志里面翻出来的。

      楚河英梅当时是认真做过规划的,去市里哪个地段,是租还是买,以及怎么办理小学的借读手续什么的,剪贴画一样把很多资料收集好。

      他是顺着年份倒推,想到自己情况最严重的那次住院,才猜出来的。

      楚姜知道,本就体弱的小孩生病属于不可抗力,受罪的是自己,心疼的是家人,没有谁责备过楚姜,要不是你生病花钱,家里很早就可以去市里开店,还能赶上市里这些年腾飞的经济发展红利。

      但他还是有点遗憾,有点怨自己,为什么成为九十九步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的阻碍。

      楚姜心思挺重的,这事父母和大哥没让自己知道,就说明不想让他乱想,所以他把收集的旧资料放回原处,自己难受归难受,没让楚河英梅看出什么来。

      现在听到父母提到去市里开店的事情,还问楚姜会不会舍不得这家小饭店时,楚姜立刻演技上线,露出些许惊讶后,表达出三分不舍三分对父母的信任以及四分对市里新店的向往。

      啧,就这种很会拿捏父母心情的小孩,一般都按照别人家孩子严肃处理。

      楚河英梅听得果然心花怒放,孩子舍不得现在这个小饭店是正常的,小姜最恋旧了。

      但孩子总是信任依恋父母的,他愿意牢牢跟在后面支持,对未来有期待有向往,让夫妻俩也觉得信心满满。

      父母期望孩子独立自主,但又喜欢看依赖崇拜自己的样子,楚姜这个反应,就是很典型的心机崽,把楚河英梅哄得眉开眼笑。

      连读者们都没看出来楚姜其实知道去市里开店的过往,以为他第一次听,这反应还怪讨人喜欢的。

      “小姜,等这批花馍卖出去了,给你买个品牌羽绒服,再给你大哥买件羊绒衫。”

      英梅心情好,就想打扮自家两个孩子,品质好的羽绒服和羊绒衫都要上千,她以前舍不得买,但现在就想花钱。

      “不用,我现在的羽绒服挺暖和的,等长个子再买也来得及,给大哥买羊绒衫就行。”楚姜用自己还会长个子拒绝。

      别看他们这里是个县城,但是商场里的品牌羽绒服贵的夸张,小几千,买给财迷姜,到底是他穿羽绒服还是羽绒服穿他?万一划着或弄破怎么办?

      看英梅还准备再说,楚姜立刻把自己刚才塑的小汽车摆出来,“看,小汽车,我们要不然再塑一点儿童玩具,限量,卖贵点!”

      楚姜现在眼睛里只有两个字,赚钱,谁都不能耽误赚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九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