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12 ...

  •   杂志改版的进度,比徐雯雯预想的要慢得多。
      由于她年纪小,许多商场上的事情,编辑也不会告诉她。不过,她可以通过爸爸的人脉去询问,大概猜得出,杂志改版不顺,是因为《红颜》市场份额在快速扩张,招惹了竞争对手的打击,在《红颜》到处招兵买马找新作者时,对家恶意抬价。

      原本《红颜》只在南方算拿得出手,现在在北方城市,也有了一定名气。客户们默认,当家作者是“香风灵雯”,而这个作者号背后的徐雯雯,创作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这一点,实在是叫那些竞争对手们嫉妒,想着《红颜》真是走了狗屎运,能遇到香风灵雯这样的好作者。

      在她之前,哪有人同期连载两本长篇,还能保证每本字数那么多?这样一来,即便其他签约作者不怎么优秀,光冲着徐雯雯的作品,也有许多人愿意买账。

      《红颜》要改成半月刊,读者订购杂志,每个月的花费,就从两块涨到了四块。
      现在普通公职人员的月薪都只有几百块呢,孩子们的零花钱,大多都是几毛钱几毛钱地攒。青春言情杂志的受众,本就是以中学生、大学生、乃至刚毕业工作的那群人为主,这些人每个月能花在杂志上的钱有限,《红颜》占的份额增加,就意味着,有别的杂志要失去客户。

      “人家《红颜》收到一次稿,就能把香风灵雯抓住;我们当时的名气,比《红颜》还大些,你们审稿的,怎么都没想过去联系一下她?”
      每当《红颜》有什么新动静时,《少年少女》杂志社的办公室,就会开始低气压。

      《少年少女》的两个创刊老板都要气死了,他们是在香风灵雯红了之后,才偶然发现,原来,当初香风灵雯也给《少年少女》投过稿。
      就是那篇《风筝少年》。
      文风很小清新,跟《少年少女》杂志的定位特别搭。虽然篇幅稍短,但完全看得出作者的功底够硬。

      这样的作者,怎么会不试着去联系一下?就算不能签约,那也能继续约稿吧?

      “也不知道花钱养你们都有什么用!”老板实在是气坏了。
      当初《红颜》半死不活的,比《少年少女》还要低一个档次,现在《少年少女》没什么进步,《红颜》居然因为卖的太好,而要改半月刊了。

      关键是……每一期《红颜》,他们都会去报刊亭看样刊,然后就发现,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香风灵雯能打,其他人基本都是凑数的,比不上《少年少女》整体的质量。可那又怎么样,人家有香风灵雯就能吊打《少年少女》了。
      再者说,有香风灵雯不断给《红颜》加大知名度,后续《红颜》能接到的稿子质量,也会慢慢提高。

      不行了,越想越气。
      其中一个老板,感觉自己高血压都要犯了,红着眼睛又骂了几句,然后才回办公室,继续给《红颜》添堵。

      而《红颜》这边,可能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老板是独资创刊的,后续融入其他投资,也牢牢把控住话语权。
      他商人本性重,对徐雯雯是又喜爱又防备。

      连曾经的对家,都知道撑起《红颜》的是谁,自家人更知道自家事——这本杂志,零四年下半年签下徐雯雯,从零五年开始,完全就是她在扛销量了。一旦徐雯雯那边不再配合工作,《红颜》别说是搞半月刊了,连原本的月刊销量,都维持不到最初的一半。

      作为一个老板,没法用严格的合约,把徐雯雯绑死,就只能用其他的方式分摊风险。
      所以,即使徐雯雯交上很优秀的《清乐无欢》全稿,之后又开始交新的现言小说稿子,老板都让汤若望给压着没发表,硬是加大投资,先去挖其他中上水准的作者。
      有个出钱最多的股东,不愿意为此买账,还是老板自己想办法凑的钱。

      直到六月,才靠大价钱,真正签来了两个比较有知名度的女作家,一个擅长青春校园言情,一个擅长偏社会现实的言情。前者,算是弥补了徐雯雯从不写学生早恋的空缺,后者,与徐雯雯的定位略重合,但写作风格又不一样。
      这老板也就是想着徐雯雯年纪小,不会想太多,才直接这么有针对性地挖新作者了。

      而且,新签的作者,没有一个归汤若望负责。老板又从别处挖来一个资深编辑,同样给了副主编的岗位,跟汤若望平起平坐,然后负责这两个新签的作者。至于去年签的三个作者、以及今年年初签的那个拖延症,则是分别由底下两个普通编辑管理。
      还有几个编辑,是专门审核其他渠道的投稿,以及去跟非签约、有些名气的作者约稿的。

      汤若望意识到老板的防备,心里很是不舒服。他其实有的是办法给自己抬咖,但目前他不想暴露太多。
      只能先忍着。

      就是心里对徐雯雯有点愧疚,觉得这对徐雯雯不公平,可他又不好把这种事,跟才读初中的徐雯雯明说。

      在徐雯雯告知他,二十一万多字的新小说《星愿》彻底完结,她暑假很有空,估计可以在写完一本稍短的现言基础上,再打算尝试一下新的题材时,他都没顾得上去问新题材是什么。
      “杂志这边确定签下了两个新作者,不出意外的话,八月开始改半月刊。”

      “终于搞定了,三月就在说,结果拖到了现在……”徐雯雯整个人就是很无语,她超级缺钱的好不好,要不是汤若望一直在安抚她,说着“快了快了”,她今年说不定都不愿意续签这个笔名的约,打算给其他杂志投稿了。
      她早就已经写完结的《清乐无欢》,还有现在写完的《星愿》,两本书超过六十万字,都被压着没发表,这说出去,绝对会被她的读者骂死——当然了,挨骂的是杂志。

      汤若望也知道徐雯雯在不满什么,原本还想在确定半月刊时,给她个惊喜呢,结果现在……

      “新签的作者,毕竟是从别的杂志那挖过来的,给她们的价格,就稍高于市场价。”想了想,汤若望还是决定告知徐雯雯这件事,“这是我们私下聊的啊,你别拿这个去问杂志其他人。”
      杂志其他人,其实除了老板、主编、对接新作者的那位副主编、还有财务,也不知道具体的稿酬水平。

      “杂志那边,不是只有你跟我对接么,我能跟哪个别人乱说啊?”徐雯雯撇了撇嘴,心想,现在的实体渠道,还是不够透明、公平啊,哪像网文,大家的均价都一样,能赚多少,就看自己本事了。
      但她也没觉得多生气,她又不是真小孩,上辈子她也是进社会工作过的,知道许多事,都有它们的潜规则。

      汤若望有自己的底线,没把签新人的具体价格说出来,只是透露了,肯定会比徐雯雯的高。
      真按照对杂志的贡献度来说,应该是徐雯雯拿杂志内部最高价的。

      老板真就是觉着人家年纪小,欺负她不懂呗。

      “我给你争取了,老板那边是说,不好给你提价太快。去年是三十五,今年是五十,今年年内,基本不会再给你往上加了,要加得等明年再说。”
      “不过,我现在帮你谈下来了,只要是今年刊载的部分,全部以千字五十来算稿酬。之前已经打过钱的部分,八月前会算清差价,一并补给你。”

      这倒是一件好事。
      今年《红颜》都是只压她两个月稿酬。六月底的时候,能收到四月份的稿酬,五月收三月的,以此类推。
      如果补差价,那也就是补前四个月的。后面还没收到的部分,应该直接按千字五十来算了。

      能多大几千块钱呢。

      “谢谢汤叔叔啦!”徐雯雯这个人,还是挺好说话的,她知道,自己换个地盘,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多公平的待遇,还不如继续呆在《红颜》,至少这个责编对她很好,会主动给她要福利。
      “叔叔明年记得再给我谈谈涨价哦。”

      “那是肯定的。”看徐雯雯这么回复,已经对她有所了解的汤若望,确定她没有因为新作者的事情不满,就放松下来,心里那点郁气消散了些,赶紧跟徐雯雯说另一个好消息。
      “对了,你今年说不定还有两笔额外的收入哦。最迟明年也能收到。”

      徐雯雯坐直了,精神奕奕地打了个“?”过去。

      汤若望笑了,快速回她,“其实三、四月的时候,就有出版社看中你的连载小说了,那会我们一直没谈好。毕竟杂志需要优先连载权,出版商那边,如果抢先把整本小说放出来了,会影响到我们杂志的销量。不过,当时他们也不知道你其实已经写完全稿了,只是知道你写的快,就希望你尽快完结,他们给你出版。”

      “出版!”
      徐雯雯快乐地叫了一声,搓了搓手,敲字问:“他们给我多少钱啊?”

      好家伙,这是一点不问过程,只关心最后的钱啊。
      汤若望哭笑不得,原本还想跟她说说谈出版过程中的事情,现在也不必说了,直接告诉她能签多少钱吧。

      “杂志这边改半月刊,加大了单本连载量,所以今年十一月份之前,你现在两本小说,都会连载完。出版商要求是在最后一期杂志前,要到全稿,赶在我们之前出版。一口价买断的,《猫狗奇缘》四万,《蓝色阴雨》三万八。”

      这是汤若望很努力谈下来的价钱了。
      徐雯雯吃亏在出名时间很短,而且这个作者名,只在《红颜》上连载,《红颜》前期的市场份额太低,相对还扯了徐雯雯的后腿。

      那出版商能主动来谈徐雯雯的小说出版,其实还是汤若望的私人关系过硬。他私下跟混出版的朋友,极力推荐了徐雯雯,然后人家确实看中了,又觉得后期才入股《红颜》的读者很多,这些人肯定想买全本来追,出版有利可图,这才找来杂志社,商谈出版的。

      这种私下的人脉付出,汤若望就没有特意说出来。
      带她早点接触出版,就算是一种弥补吧,弥补杂志对徐雯雯的亏待。

      徐雯雯可没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她对自己有信心,知道现在吃的亏,以后都要让杂志社那老板还回来。现在最重要的,是一下子能卖掉两本小说的出版!

      “真的假的?”她可不嫌钱少,放十多年后,普通小言的出版费,也就几万块而已(名气很大的另说),“确定签了吗?我今年就能收到这个钱吗?”

      “你家条件也不差啊,怎么你就跟钻钱眼里了一样?”汤若望笑弯了眉眼,在他身边偷看聊天的汤甜甜,也是笑嘻嘻的,“雯雯姐是不是想买什么东西,她爸爸不让买呀?”

      汤若望白了自己闺女一眼,然后笑着把这句话发给徐雯雯了,还特意点明,这是他女儿问的。

      “哈哈哈,不愧是我的读者,一下子猜中了诶。”徐雯雯欢乐地抖着腿,跟多动症犯了似的,哒哒哒敲键盘回复。

      汤若望:……
      他知道徐雯雯还是个小孩,也一直把她当自己半个女儿看待,但之前的接触中,徐雯雯太懂事、自立了,他一时就没想到,孩子们的消费,还是要受父母管控的。
      他无奈地摇摇头,刚想打字说:是不是想买贵价的芭比娃娃之类的,他女儿也喜欢,他本人很有钱,能买来送给她。

      结果徐雯雯手速更快,先发来了消息,“我看中了我们县城一个地方的别墅,想买个大别墅来着。到手应该只要几十万,现在不买,以后肯定得涨老贵了。”

      哈,买别墅?
      这是十二岁小女孩该有的消费欲望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