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议定了私塾,后面的流程就走得飞快。

      沈意只记得某天一大早她被换上新做的衣服,和谢愈一同去了采薇巷的周夫子家。

      周举人大概四十多岁,长得很是清癯,神情看起来很是严肃,而周娘子则是温温柔柔,未语先笑。

      这对夫妻分被和沈意、谢愈说了几句话,周举人就捋着胡子,让沈荣下个休沐日带着孩子过来拜师了。

      就这么简单吗。

      沈意震惊,枉费她还准备了一肚子话,想了无数种可能性。

      很是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哩。

      很快,正式拜师的日子就已经到了。

      沈荣从厨房里拎出一袋大米,一条肉,再抱上林娘子准备好的一匹帛布,沈意亦步亦趋跟着。

      只见沈荣将准备好的东西放入租来的马车,此时韩薇娘和林娘子也抬着谢家准备的束脩走过来了。

      沈荣抹了把脸,将谢家的东西同样放上马车,一手抄起一个孩子,抱了起来。

      沈意不自在的动弹几下,挣扎着想自己走去。

      沈荣大手一压,扣住沈意的后脑勺,大声说道:“别动,时候不早了,赶紧上车,不然误了时辰就不好了。”

      沈意一听,心下一凛,赶紧老实起来,让沈荣将她送入车中。

      马车依旧不大,里面放了那么些东西后,留下的空间小得可怜,沈意和谢愈挤在一起,两个人如同小兽依靠在一起,窃窃私语,幻想着即将到来的读书生涯。

      车内两人还在嘀嘀咕咕时,马车终于启程了。

      早上正是忙碌时,做工的,买菜的都这个点出了门,街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马车在行人间穿梭,没多久就停了下来。

      即使已经来过一次了,沈意还是为巷口的进士牌坊赞叹。

      和织染巷不同,采薇巷里住的都是读书人家,祖上都是出过秀才举人的,甚至有几家还出过进士,因此巷子口一溜烟摆着好几个进士牌匾,看着就很是壮观。

      金陵城里都说采薇巷里风水格外好,大把大把的人捧着银两想搬过来却没有法子。

      这日里是休沐,周举人的私塾里没有学生,周家房子很大,是三进的院子,第一进是周夫子上课的地方,第二进是周娘子教学之所,第三进才是他们日常起居之处。

      沈荣将马车上的粮食布帛肉等束脩拿了下来,又从怀中掏出两个分别装着一两银子的素色荷包,恭敬地双手递给周夫子,嘴里还说着:“我家这两个孩子就交个夫子了,不求他们有多大的出息,能够识字明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就放心哩。”

      周举人摸着胡子细细打量,只见谢愈头戴平定巾,身穿青直身,没有下过水的衣服被熨得笔挺,衬得他像一株生机勃勃的青竹,正待生长。

      眼睛里露出满意的神色,矜持地点了点头。

      现如今服装上的限制比太.祖时已是松了很多,成化年前,平民不论贫富都严格遵循国制,戴平定巾,衣青直身,穿皮靴鞋,极为简朴。

      现如今这朝代,风尚却极为奢侈,士大夫峨冠博带,读书人戴方巾,着彩色鞋,穿彩衣,绝不见有青色了。

      周举人这人向来严肃,纵使官府不追究了,也很是看不上那些轻浮作派,见到谢愈规矩地按制穿衣,很是满意。

      “倒也不必妄自菲薄,我看你家这两个孩子很是不错,既然你将孩子交个了我,我自是会负起为人师的责任。”

      听见这话,沈荣乐地搓手说道:“还不赶紧拜师。”

      拜师的流程事先就已说过,沈意和谢愈对视一眼,双双在准备好的蒲团上跪好,口称“夫子”,并递上了茶。

      周举人和周娘子分别接过茶,撇去浮沫,喝了一口,这就代表收下这两位学生了。

      喝过茶,周举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沈荣:“两个孩子都是没学过的,你按着单子把书买好,明日里还是这个时辰,就可以来上课了。”

      沈荣将单子小心地收到怀中,又帮着周娘子将米和肉放入厨下,就带着两人告辞离开了。

      坐上马车,沈荣鞭子一挥,马又重新启程。

      这次没走多久,马就停了下来。

      沈意好奇地掀开帘子,瞬间人声鼎沸,却是到了最繁华的街巷。

      “到地方了,下来吧。”

      听见沈荣的招呼,谢愈立时跳下马车,又伸出扶住沈意,将她也带下车。

      “你们俩在这里等等,我先把马车还了,千万别乱跑。”

      沈意和谢愈乖乖点头,沈荣赶着马车去前方的租车行交涉,时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看着两人。

      这两人正在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街景。

      只见秦淮河绿波荡漾,风光旖旎,水流悠悠沿着驰道而行,道路两旁层层高楼鳞次栉比,路上行人如潮,店铺里满满当当没处下脚,不愧是金陵帝王州。

      八幅裙、对襟衫,额裹眉勒,头梳假髻,时代的气息迎面扑来,好似什么水膜被戳破,沈意突然就有了真实感,无比深刻地意识到,真的到了历史上的朝代,身边的人都是活生生的真人。

      “走,我们去置办上学用品。”沈荣还了马车,兴冲冲地带着两个小孩去了书铺。

      别看沈荣自己读书不行,没读两年认了几个大字就放弃了,但现在风气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对读书人可喜欢着哩。

      书铺里的人也不少,这时候造纸术、印刷术技术都非常成熟,读书习字花费比前朝要少太多,2000张抬连纸的价格,只想当于一匹麻布,五十张上好的大呈文纸,也不过能换一斤香油。

      沈意和谢愈还小,没必要用太好的纸张,沈荣一人给买了些抬连纸,又买上些普通的笔墨,就只差最重要的书了。

      沈荣小心地掏出纸张,递给掌柜,说道:“掌柜的,这书劳你拿一下。”

      好字,打开纸张,掌柜的不由赞叹。

      很快,掌柜就将纸上的书籍都找好了,其中《对相四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各有两本,而《声律启蒙》、《算学启蒙》只有一份。

      沈荣付好钱,掌柜的拿出一张牛皮纸,欲将书捆好。

      一只细白的手压了上来。

      掌柜诧异的停住了动作,只见沈意眼光灼灼地看者自己,小手在《声律启蒙》和《算学启蒙》上点过,拖长了声音说道:“掌柜的,你拿少啦。”

      沈荣和谢愈都看了过来。

      掌柜的本有些着恼,看见沈意稚嫩的面孔,又笑了出来:“姐儿,这可没少,单子上就是这么写的,不信你自己看。”

      沈意不可置信地看着单子,又揉了揉眼,不得不承认,确实单子上只写一份。

      沈荣看着沈意认真的盯着书单,好像能看懂一般,也笑了出来:“掌柜的,她这一小人,能看懂什么哩,就按书单来就好。”

      “阿父,我也想要。”听见了沈荣的话,沈意眼睛红了,小声的请求。

      沈荣看见女儿委屈的样子,想到一本书也花不了多少钱,无奈地笑了:“掌柜的,那两本也多来一份。”

      “好嘞。”掌柜一边想着这家人真是惯孩子,一边麻利的将书包好,见书本内容都是幼儿启蒙,将东西递过来的时候,还说了几句吉利话,乐得沈荣见牙不见眼,说道下次还来这家。

      说完便将东西放入褡裢,又一手抱着一个孩子走远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 1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