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四月初,《隐形的翅膀》发行了。
演唱这首歌的,是一位港台女歌手,声音清亮透明又带着倔强感,十分适合。这位歌手本身就当红,所以歌曲一经推出便红了,尽管没到《一条大河》的地步,但显然已经足够证明杨飞宇的创作能力。
因为高考在即,《隐形的翅膀》歌词本身就很励志,又是自己学校的学生创作的,因此石城一中几乎一到广播时间就会播放它,听了几天陶冉觉得自己都能从头唱到尾,耳朵磨得够够的。
五月份,巴蜀发生了一场8.0级的大地震,这是新华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整个华国都为止震动。
即使即将高考,石城一中的教室里,也打开挂在墙角的电视机,收看新闻频道。
孩子们仰着头,含着眼泪看着新闻主播哽声播报伤亡情况。
小县城里,一向小气的中老年人们、零花钱并不多的孩子们......纷纷掏出钱给灾区捐款。在这个国人还习惯性否定自己祖国的年代,一场地震,让大家看到什么是国人的团结,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随之而来的,是《隐形的翅膀》响遍全国。
电视台里、网络上,提起这场地震,随之而来的BGM,十之八九都是《隐形的翅膀》。
这其实没什么奇怪的,歌曲本身所蕴含的力量很积极,无论是受到地震影响的灾区民众,还是如今心系灾区的其他地区民众,都很喜欢听、喜欢唱这首歌。
尤其是央台的新闻播出一个被倒塌的房屋压断双腿,不得不做截肢手术的男孩儿,在手术前抱着破损的吉他弹唱《隐形的翅膀》后,这首歌热度更上一个台阶。
陶冉倒是没有想太多,尽管当初很奇怪为什么杨飞宇非得让她三四月份去录歌,但其实如今完全没怀疑,毕竟谁知道千里之外的一个人能预料到地震的发生呢?又不是从未来回来的。
————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别。
因为地震刚过去一个月不到,整体的社会氛围还是比较沉重的,不过对于高考生来说,这是决定一辈子的事情。
尽管高二结束后,才开始以普高生的身份去冲刺高考,好好学习,但不管怎么说,考试已经在眼前了,她也尽量放稳心态去面对。
高考前,高三已经放假了,让她非常意外的是,就连这几天,夏柯衡都跟她约好时间每天来给她讲题。
她简直受宠若惊,要知道连袁老师的补习班如今都不开了,因为袁老师表示即将高考,大家还是放松心态,有问题可以打电话问他。
但是,打电话问数学问题,感觉讲都讲不清楚......
这几个月,每周夏柯衡都固定来给她讲两个半小时题,虽说陶冉也会有半小时“帮练口语”的付出,但显然得到的回报太多了,而且讲课效果非常好。所以家里商量了一下,最终由陶宏斌出面,按照他们县城一对一的标准把补习费给了夏柯衡。
夏柯衡没有推辞,要不是这样,陶冉甚至会怀疑他是不是另有所图——陶冉是个习惯性会把人想得比较自私的人,付出不求回报?太假了。
就算这样,高考前休息的这两天,夏柯衡能主动提出要不要补一补,她仍是.......受宠若惊,然后后知后觉发现,对方是不是对她太好了点?
尽管也会给别的同学讲题,可从来没听说过他给谁这么上门辅导过。
不过想起杨飞宇回来那一周大多冲着夏柯衡而不是自己,陶冉又觉得自己再次自我意识过剩了。
这两天还要来给别人补习,夏柯衡家里倒是一点儿不担心。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他再发挥失常也差不到哪里去,区别只在于想去top1大学的哪个系罢了。
相比之下,陶宏斌和郭嘉琳简直小心谨慎,这两天在家里走路都放轻脚步,甚至查了什么高考食谱,对比着做,不过简直就是费心费力做难吃的。
他俩做一些家常菜很不错,一些没接触过的食材或者做法就比较抓瞎,要么烧淡了,要么烧干了,要么烧甜了......
高考前一天中午,陶宏斌中午休息时间回家煮了个柠檬鱼,拌了个芝麻菠菜,又匆忙走了。菜场买的鱼本身就有土腥味,又不用重料遮味道;而菠菜和芝麻陶冉都属于虽然能吃但不喜欢的食材。这顿饭吃得她毫无胃口,心里想着还不如去小区门口面馆下一碗面条。
因为第二天就是高考了,夏柯衡今天约的时间比平日要早一些。他来的时候,陶冉忙不迭放下筷子去开门,桌上两盘菜,鱼就吃了两三口,菠菜挑的多一些,米饭还剩大半碗。
她回头就想收拾桌子去补习,也别耽误人家时间,不过夏柯衡却拦住她说:“不急,等你吃完。”
陶冉眼神都黯淡了:“哎......吃不下了。”
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她饭量很正常,并不小。在石城一中时,他们走读生也是可以去食堂吃饭的,尤其是晚饭,下午放学到晚自习就一个小时时间,很多学生都懒得回家,在学校吃晚饭。
往日里,她一份二两的米饭,加两三个菜,或者去学校对面煎饼摊买一个加肠儿加里脊肉的豪华煎饼。
大约夏柯衡也注意到她的饭量不至于吃这么点就饱了吃不下,所以扫了眼桌子,会心一笑:“是不好吃吗?”
“我爸烧菜不好吃还不让说,说我又不会做,有啥资格点评,”陶冉还是动手收拾起桌子来,打算等会儿要是饿了不行就吃点小饼干啥的,“没事,我等会儿要是饿了家里还有点小零食。”
夏柯衡犹豫了一下,在她把柠檬鱼放进冰箱的时候,还是开口道:“要不我给你煮个面条?”
石城虽然在南北交界线的南边,但南不南北不北,或者说,南北特点都有,比如石城人早上总爱吃一碗阳春面或一些面点。同样是点心,石城的点心都是像北方一样体积更大。
石城人极爱吃阳春面,不少人家里都会备一些晒干的面条,一份就是一团,因为晒干了,所以即使放在室温下也能保存很长时间,吃的时候也很方便,取出一团来煮就好。
陶冉家里也有,就用白色的塑料袋扎着,挂在冰箱旁边的一个挂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