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徽州——端木山庄 ...

  •   夜晚,圆月。
      富春江如银练般逶迤穿过漆黑的田地、两三廖落的村庄,投向不知所在的远方。
      横塘步出船舱,掖紧衣襟,她侧耳倾听,有水声潺潺,从舟舷两侧划过。
      “女客,为何独自一人上徽州?”
      黑夜之中,独自摇撸的船夫寻话递问。
      “走亲戚罢。”
      “走啥亲戚呢?”
      横塘笑笑,却默不做声。实算起来,她是个没出过远门的人,年幼淘气之时,曾偷骑着家中唯一的一匹老马,乔装出行,跑到澹台湖边,在宝带桥上看捕鱼渔夫撒网,看锄地老农春耕秋收……而唯一一次穿州过府的举动,则是在她更小的时候,被爷爷领着,舟行了一晚,来到一处郊外的宅院前。当时雪下得极厚,脚踏在雪地上,直没脚背。而那所普通的宅院前,挂于两侧廊柱竖匾上的字,她当时只依稀识得“天下、风、雨、书声”几字而已,而爷爷的神情却极为专注,他眉棱高耸,蔽旧寒酸的棉袍下的身姿笔直劲伟。仿佛那些字眼儿是一座永不倒坍的碑坊。
      富春江面渐渐开阔,纵是夜晚,也能觉察到傍岸的渔火,距离船舷渐行渐远,遥望过去,倒像是鬼火似的,倏忽东西,明灭飞扬。在微末的月色之下,横塘眼睫下的黑瞳深不见底,广额秀颊阴晴不定。当船尾跟随于她未足岁的小青骢马发出一阵低咴声,她才挪动一下僵冷的双腿,起身回去船舱。
      “掌船大伯,再多久可到徽州城?”她在舱内闷闷发问。
      “姑娘你看,启明星才刚升起。”船家的回答声随着春夜凉风起起落落,“等到拂晓时,约摸可到了。”
      “大伯可曾听说过徽州端木?”她似乎叹息了一声。
      “端木?女客原来是去端木世家。”船夫微吃一惊,语意中已然带上三分谨慎,“唉呀,整个南直隶武林罕见匹敌的端木家,那可是我们徽州的这个啊……”他竖起了拇指。
      “那……您可知端木世家的掌故秩闻?”
      “哈!他们家啊……他们家早些年是端木老爷子主事,现在换作他长孙端木林峰。不过……名头上端木老爷始终不弱于任何后辈,他几十年的威名之下,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超越。少庄主端木林峰,族兄弟之间行五,端木五爷!也是个能耐人,自主事以来,凡上门踢庄的人,都闹得灰头土脸折剑回去,这是一宗,另一宗他们是营茶大户,前两年兼吞了齐云山茶山,可谓是赚得满钵满盆,南直隶十四府,每府都有他们的茶庄……”
      横塘道:“原来是传说中财大势大的大户人家。”
      船夫哈哈笑道:“女客所言及是,传说中的大人家,不过,再大的世家,可惜了以营商为本,他们家,没有读书人,没有一人能够出仕入官,终究和我们一样入了末流。”
      横塘默然不语,而后徐徐道:“读书可格高,仕途却无常。世上的事,哪有上流与末流。”
      她还记得,那天早晨——
      母亲端木梅卿站在借住的庵堂门口吩咐她,“横塘,去看看阿爷如何了。”
      春雨潇潇中,整个姑苏大街凄凉冷清,所不停止的是各种作坊织布机杼的声息,她把自己的头发弄得乱蓬蓬,身上裹着蔽旧的衣裙,徘徊在府衙门口,一名机灵的小乞丐向她讨要五十文钱以后,告诉她:“周家老爷,已然押解离开苏州府了。”
      她在太湖官道上追上周景文的步程。太湖之水汤汤不息,而景文的背影萧索孤寂,他带枷的身影渐渐远去,很快被烟雨遮住行踪。离别时分,她爷爷留给她的话是:回去,要好好活着,有骨气的活着。
      黄昏之后,她又拖着一身疲惫步伐回到歇脚的尼庵。潇潇雨歇,整个庵堂后舍静无一丝人声,前院则隐隐传来女尼们晚课诵经之声。她站在暗绿幽生的庭院外呼唤梅卿:“娘——娘——”回应着她的是檐雨滴阶之声,端木梅卿所居小室未见烛火。她推门而入,摆饰简陋的小屋内空无一人,床榻帐幔高挽,梅卿的衣物包袱已然不见,只有窗前桌案上有被镇纸压着的一张纸笺。她燃上灯盏,展笺徐读:“徽州”。只有两个字,正是端木梅卿的字迹。
      富春江夜风偶起,吹散了横塘的回忆。她微抚腰间的一块玉佩,欠身相谢船家:“多谢指路了。”
      船家的船篙击碎江波,他憨然摇头道:“不谢。”
      答谢声中,江舟如鲫,悄然滑向徽州的渔梁坝。
      *** *** ***
      端木山庄距徽州城其实仍有数几十里的脚程,徽州的端木山庄,南直肃武林中独树一帜,其出行起卧,却并不方便。若有武林人士上门拜访,先得舟行到渔梁坝,然后从徽州城东绕行西上,一路过棠樾鲍家牌坊,至唐模北行,过了罗家村经龙磐山,在枫林湖上乘摆渡口的小船,才能到对岸的端木山庄。故江湖中人有一句戏言,说去端木山庄拜山砸馆是“文士优游”。
      说来也是,这一路去,一袭布袍、一柄剑,舟马过处,青山绿水浸染之外,牌坊重重随行。所旆表者,无非忠孝节义,羁旅者多愁思,即便是江湖豪客也概莫能外,所以重墨教条之下,往往多生感慨,到了端木山庄,已然英难气短了,除非你是不识字的莽汉,才能无所顾忌的在山庄门口,大吼着让端木华堂“滚出来,一较高下。”
      然而,除了挑山门的莽汉对端木华堂粗鲁不敬之外,作为华堂的嫡孙,端木十二也不见得对他的爷爷尊重到哪儿去,徽人的徇徇儒雅,在这个少年身上,已全然无影。
      端木晚峰徘徊在山庄半月池的土堤上。初春的气息吹不散他眉宇之间的愁绪。他颀长的身材,笔直的腰线,穿一身浅黄色衣袍,腿力虽轻捷却步态滞缓。他转身过去,遥看整座山庄,发现前院整个半月池在早晨彤红的朝晖中显得清晰有力,庄内一座座宅院黑瓦白墙,以单调冷淡之姿挺列于荷池之前,其中,最醒目的便是庄肃寂穆的端木祠堂。初春,荷池中旧年的荷茎枯萎瘦峭,委顿在池面上顾影自怜。此情此景,端木晚峰只冷冷一笑,收回自己的视线。
      端木氏的祠堂自本朝以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初时旧貌早已不复存在,经过几次修造翻新后,而今的祠堂高峨巍嵯,青崖的封火墙,粗壮的梁木。很小的时候,他一进入祠堂,望着祭祖高烧的香烛,便有神秘幽隐的感受萦绕心头,仿佛是使命,不可侵犯终身守望。
      晚峰紧锁住眉头,带着三分宿醉,一撩马,便支腿坐在山庄大门的石槛上。山庄的庄客已经拿着大笤帚开始清扫前院了,瞅见他们的十二爷坐在门首,打了招呼:“爷早”。然而端木十二并不理睬他们。
      倘若不是昨晚汪三来招惹他,他或许还不至于如此失态。“嗨!还藏着掖着。那美貌的绮绣姑娘便要成你奶奶啦,三哥在这里先行恭喜。”一想起汪三那拉长的声调,他当场就捏碎了手中的白瓷酒杯。“三哥,你我嫡亲表兄弟,徽州商贾,唇齿相依,又井水不犯河山,你们家是盐商,我们家是茶商。何必如此讥诮?”他拂袖而去,险在拐角处与店小二差点儿迎面撞上。
      也许是气恼所致,也许是梨花白醉人,端木晚峰夜来不曾好睡。酒意微醺间感觉丫环绿荷给自己添了被子,除去靴袜,又用热巾净脸拭脚。她的手温暖柔和,一举一动如拂过水波的杨柳风,于是他燥动的心便渐渐平缓了,一觉睡去,朦胧醒来时,天已然大亮了。当隔夜的宿醉存于口齿间时,这位在族中峰字辈排行十二,且又是庄主端木华堂的嫡孙才微微显露了几分特属于少年的抑郁与惆怅。
      端木晚峰百无聊懒地闲踞在山庄大门门槛上,而长居山庄的异乡客戴临道此时则缓缓走出偏院,他走上临池的大土坡,矮身盘腿坐下,开始他每日必做的打坐功课。他双手稽首,凌空一指,那关节粗大的第二指如一道黄山上的迎客松,似曲非曲,斜指苍天。 “去”,“来”,念念有词后才得以收气静坐。
      戴临道喜欢这个土坡。
      约二十年以前,戴临道来到徽州,跪在山庄大门外三天三夜,要求身为庄主的端木华堂收他为弟子。端木山庄为南直隶第一武学世家,何等赫赫威名,然而山庄自有规矩,端木武学他姓不授。对于戴临道的请求,端木华堂起初傲然不理。不料这疯子的执拗劲蔚为可观,竟在庄外长跪不起,无论庄内主人或是仆佣出门,他逢人便拜,左拜拜右拜拜,拜得左近山民都来瞅热闹。也许是出于徽州乃理学之乡的渊薮,端木华堂终于吃不住他无赖式的拜庄行为,允诺他留在庄内学武。然而戴临道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武痴,他并不曾学得端木山庄的内功心法,来来去去不过是皮毛功夫、外路拳脚。二十年来多少少年弟子突飞猛进,只有他停步不前,于是嗜武成痴的他年轻时尚灵台清明,而今年岁老去,便渐渐糊涂起来,一天到晚妄想着自己已成“剑仙”之流,甚至可以御剑飞渡,飞花摘叶。
      “学得文武艺又如何?”端木晚峰走到戴临道跟前, “去!别在爷跟前晃,头疼!给我滚远点。” 他挥挥手,犹如驱赶一只正振翅乱舞的牛蝇。
      戴临道很是仓惶,他赶紧起身退下土坡,笑意模糊,“十二爷好早……”他喃喃地离开了。
      端木晚峰鄙夷瞅着他背影,不屑一顾,顺便抠下土坡上的狗尾巴草,叼在口中,也默默落座于土坡上,一阵叹息哽咽。
      “可惜了这茶坡……庄主爷!祖父!……你年轻时何等睿智英纵,为何老了……你什么人不好娶,偏要娶个……端木家面目无光,走在江湖上被人耻笑,你可开心!”
      “……你当年何等英明!你让茶冢警示着我们,自己老了,却行荒唐之事……”
      像是缅怀过往,又像是思索自己奇异心事,端木晚峰游移的目光瞧着前庄渐渐鲜活起来。那年少一代的稚子们,穿着练功的粗布衣衫,互相追逐着奔入庄左的演武堂。适才清扫完院落的庄客则已提着几大桶水、马料、笤帚去庄右的马厩刷马喂料。
      晚峰心事怔忡着小坐片刻,默默瞧着人们所为,过不多时他便趿着布鞋噼噼啪啪地行出山庄大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徽州——端木山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