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人间四月(六) ...
-
四月下旬,连着下过几场雨之后,天气骤然炎热起来,特别是正午的阳光,晒得人头皮发烫。
听说今日没有朝会,又听说皇帝老爹食欲不振,李仪便命人煮了碗去热降火的绿豆汤,在午膳时亲自送去立政殿,顺便……蹭顿饭吃。
笑话,皇帝的膳食是整个皇宫里最好的,谁能不惦记一下呢。
李微要练字,所以没有同去。
到了立政殿前,恰好看见李治也来了,他手里还拿着一本奏章,看了看阑珊手里提着的食盒,李治不免打趣道:“十六,今日又给阿爹做了什么好吃的?”
自从李仪回宫,便整日变着法子给李世民送吃的,唯恐他饿坏一样。
李仪摆了摆手,“一碗绿豆汤而已。”
其实这玩意很寻常,并不稀奇,只是李仪暂且想不到别的了。
两人谈话间突然看见殿前站着一个人,顶着烈日背脊挺得笔直,站在那一动不动,走到近前一看才见是才人武媚。
“太子殿下,城阳公主。”
她开口向李仪两人问安,不知为何,声音听在李仪耳中有些虚浮。
细细一看,便能发觉她额前渗出的细汗。再看她紧攥在手里的手帕,似乎也湿了不少,像是此前不停地在擦汗所导致的。
李治这次没有再漠然视之,他好奇问道:“武才人为何在此?”
武媚面无表情地低着头,声音亦是平静:“回太子殿下,是圣人召我前来,但立政殿的宫人说圣人在休憩,不得打扰,便让我在此处侯着。”
李仪抬手放在额前挡了挡头顶刺眼的烈阳,顺势问道:“你在这站多久了?”
“约摸一个时辰。”
“这么久?”李仪颇为惊讶,下意识与李治对视一眼,而李治也微微皱起了眉。
正午的阳光最是毒辣,李仪就晒这么一会都觉得头皮隐隐发烫,武媚在太阳底下站了两个小时,竟然还这么沉静如水不骄不躁,这定力让李仪都佩服。
不过既然是皇帝召见,武媚肯定不敢随意离开,而立政殿的宫人又不让她进去,她肯定也不敢擅闯。
这么一想,着实为难。
李治转向守在殿前的宫人,眸光微沉,但说话还是那般轻柔温和:“既然是圣人召见,尔等为何不让武才人进殿等候?”
立政殿这么大,阴凉的地方多的是,让人在太阳底下站着显然是有意为之。
为首的女官紧张地低着头,眼睛眨了又眨,许久才支支吾吾地回道:“太子殿下,因为圣人还在休憩,怕让武才人进殿会惊扰圣人,故而……”
她也说不下去了。
再看武媚,她仍是一脸平静,似乎早已受惯了这种对待。
她并非出身世家大族,父亲也早已去世,身后并无可依靠的人。入宫以来,虽不似其她嫔妃那样常年遭受冷落,但荣宠不及徐充容,后宫嫔妃大多像韦昭容那样瞧不起她,连后宫女官也是如此势利眼。
身在后宫,没有子嗣,没有家族依靠,没有君王的宠爱,身份地位一文不值。
即使已经看穿女官的小心思,但李治并无半分恼怒,只是口吻略带斥责:“武才人是后宫嫔妃,尔等怎能对她如此不敬?别忘了,圣人向来最是厌恶后宫的勾心斗角。”
“殿下教训得是,奴才知错……”
面对女官的认错,李治也没有再多计较,回过头对武媚轻声道:“武才人不妨随我们一同进殿,若是扰了圣人有我来担责。”
武媚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要是放在平日里,没有人会理会她,原本以为还要在这站很久。
李治走在前头,而她刚要挪动步伐腿脚便突然发软,旁边的李仪伸手扶了扶她,武媚这才重新稳住身形。
站得太久,身体有些虚脱,李仪扶了一下之后武媚便恢复正常。
李仪什么话也没多说,与武媚并排而行。
武媚先是抬头看了眼前面少年的身影,而后又用余光瞥了瞥身旁人,这两张相似的面庞,头一回让她在宫里感受到了温暖与认可。
少年温厚儒雅,犹如春风,是她见过最温柔的儿郎。
进殿之后,李世民刚好醒来,看见脸色有些苍白的武媚,他没有过多询问什么,而是指着不远处的书案对她道:“你先替朕整理一下这些古籍,今晚便留在立政殿侍奉。”
武媚俯首应道:“是,陛下。”
眼看着武媚转身走开,李仪心中又生感慨,李世民果然不是很喜爱她,连一句话关心的话都没有。
女子在古代果真艰难,纵使像武则天这样有雄才大略之人,如果没有李治,她也只能在寺庙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李仪将绿豆汤端给李世民,又与其叙了会话,见李治与李世民有政务商谈,李仪便没有在立政殿多留。只是刚走出立政殿,便见有位宫人急匆匆跑来,差点撞到李仪,所幸阑珊将其拦下,训斥道:“何事如此匆忙,连路都顾不得看?”
宫人抬头一看是李仪,连忙赔罪:“奴才该死!只是奴才确实有万分紧要之事禀报太子,所以走得急了些,还请城阳公主恕罪!”
东宫的事李仪本不该过问,但看这人如此焦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还是问了一句:“何事?”
本不奢望一定能得到回答,但是这宫人没有犹豫便直接说了出来:“太子妃突发意外,血流不止,整个东宫乱成一团!腹中皇嗣怕是……怕是……”
“什么?”李仪震惊得当场愣住,片刻过后赶紧让出一条道来,“你快进去禀报太子与圣人!”
她本来想自己冲进去说,但是毕竟不了解情况,怕说错什么,所以还是让宫人进去告诉李治与李世民。
不一会儿,就见李治匆匆忙忙走了出来。
平日里他走路总是不慌不忙,保持着端正的仪态,此时却也顾不得许多,李仪在他脸上看到了罕见的焦急。
李世民也跟着出来了。
“九哥……”看着李治从面前走过,李仪担忧地唤了他一句,他没有回应,只匆匆看了眼李仪。
几人一同赶往东宫,一路无言。
李世民父子是迫切想知道王泠是何情况,所以只顾赶路,而李仪心里已经有底,王泠不会有事,但是孩子必然保不住。
李仪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这可是李治的长子,还未出生就没了,他得遭受多大的打击。
王泠与李治一同住在丽正殿,此时的丽正殿确实乱成了一锅粥,宫人们进进出出忙上忙下,见到李世民父子到来便通通跪倒一片。
“十六,你随雉奴一同进去看看情况。”
李世民到了丽正殿后,虽然也心急如焚,但是碍于身份忌讳他没有进内殿,只在前殿等候,让李仪一同跟了进去。
一进门,便能闻到扑鼻而来的药味,还夹杂着一丝丝血腥味。
殿内聚集了多名女医,几乎是整个皇宫里能来的都来了,看到李治赶了过来,女医们皆是战战兢兢跪地不敢起。
“泠儿!”
李治三步并作两步直奔床前,此时的床单被褥都已收拾干净,而床上之人紧闭双眼,脸色嘴唇都苍白得可怕,已然陷入昏迷。
李治握住她的手,又唤了一声她的名字。
跟过来的李仪见此情形,立马询问身边的女医:“太子妃现在是什么情况?有无性命之忧?”
女医跪在地上,勉强镇定下来,口齿清晰地回道:“太子妃并无性命之忧,只是……只是这次小产,腹中皇嗣未能保住……太子妃因失血过多而暂时陷入昏迷,稍加调理便能恢复,只是……只是……”
她不敢再说下去,李仪直接吩咐:“但说无妨!”
女医战战兢兢地看了眼李治,见李治并未有要发怒的迹象,她便壮着胆子如实回道:“太子妃此次小产失血过多,元气大伤,今后怕是……难以再孕育……”
李治本来在静静听着女医的禀报,听到这他再不能保持沉静,“为何会如此?”
“太子殿下恕罪!”女医们吓得赶紧俯首磕头,“臣等已然尽力,可太子妃身体的损伤已难以逆转……”
看见少年面若寒霜,眸光阴郁,似是在隐忍着什么,李仪随即上前安抚:“九哥,这事也不能怪她们,她们也是尽人事,听天命,非人力所能及之事她们也无可奈何。”
听见妹妹的话,李治的眸光慢慢暗沉下来,吩咐道:“只留两个在这守着,其他人退去吧。”
满屋子都是人,不利于王泠休息。
女医们如释重负,陆续退去,殿内也只留下两个贴身侍女在床边守着,一下子清净许多。
李治静静望着床上的人,一言不发。
他现在的心情尤为复杂沉重,顾不得其他,李仪能理解,但还是要将情况了解清楚,于是便向床边的侍女询问:“太子妃好端端的怎会突发意外?你且将此前的情形细细说来。”
守在床前的侍女叫王鸢,是王泠从娘家带进宫的心腹。
她不同于其他人那般慌张,王鸢更多的是心疼和忧虑,她朝李仪福了福身,“回城阳公主,太子妃今日在榻前久坐,起身时腿脚突然发软,便又跌坐回榻上,然后便身体不适,紧接着血流不止,等医师赶来已保不住腹中皇嗣……”
她说着便扑通跪倒在地,情绪激动,声音带着哭腔:“请太子殿下降罪!是婢子没有及时扶住太子妃,是婢子该死,才会害得太子妃这般苦不堪言,婢子愧对太子殿下与太子妃,请殿下治罪!”
她并不似女医们那般害怕,而是深深的自责,悲切万分。
李治冷眼相望,仍是沉默不语。
“仅是如此便会小产?”李仪听后惊讶不已,这连摔一跤都算不上吧,王泠已经过了前三个月的安胎时期,按理说不会那么容易小产,况且还伤及了根本。
“九哥,这其中怕是另有隐情。”李仪郑重对李治说道。
不是她爱挑事,只是王泠实在太悲惨,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却遭此重创,李仪都看不过去。如果有人从中作梗,那就该查明真相,给那人应有的惩罚。
“我定会查明此事。”
李治抬手轻轻抚摸妻子的脸庞,眼神异常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