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吃了吗? ...

  •   俱乐部的上冰时间通常在早上六点到八点,下午四点半到九点半。但是学员们五点就得到冰场上集合听训,然后根据教练安排进行陆上训练或者冰上对抗,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干扰,那么训练课程就是一周综合性练习,一周针对性练习,一周速度强化训练,每周六天,每天八个小时。

      早练结束后学员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去食堂吃早饭,然后着急忙慌地往各自的学校赶,准备开始一天的文化课学习,初中课程一般来说下午三点左右结束,但是高中就不好说了,公立学校下课时间早点,私立学校就会有各种补习晚自习,毕竟同属东亚怪物房,为了搏个好一点儿的未来,学业方面怎么卷生卷死都不为过。

      俱乐部和中国人熟知的体校有很大差别,它本质上只是个提供短道速滑训练的商业运营场地,学员的文化课水平不在他们的付费体系里,所以也别指望教练会辅导自己写作业,“老师拖堂导致下午训练迟到”这种理由也是不成立的,反而会被指责“为什么明知道上课和训练时间会冲突自己却不协调好”,很多年纪渐长的小孩意识到自己精力有限无法两头兼顾的时候,通常还是会选择以学业为重。

      除了学业方面的压力,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运动员面前——按照大韩冰上竞技联盟的规定,只有每年进入国家队的队员才能得到装备和训练方面的全额保障,没有进入国家队的话,不好意思,一切费用自理,哪怕你去年拼着一身伤病给国家拿了一箩筐金牌回来,只要今年没进国家队名单,看医生做手术的钱还是得自己掏。

      更操蛋的是,根据国民体育振兴公团颁布的退休金制度,就算某个选手紫微星附体连夜爆种,在那一年所有的国际赛事上包揽所有项目的金牌,也只会按照年金设置的最高积分对应金额发放奖励。这个积分上限设置的很微妙,如果赶上奥运年,一块冬奥金牌差不多就到顶了,总之就是付出远远大于收获,而且如果真的出现一个选手狂揽奖牌而他(她)的队友颗粒无收的情况,那么接下来肯定跑不了内讧抓马一地鸡毛……

      这样综合一看,必然会导致很多优秀的好苗子早早夭折,很多二十出头正值当打之年的世界冠军早早退役转行,到最后练短道的家境基本就没有太差的,不然根本承担不起琳琅满目的教学费用、装备费用和运动员基本逃不掉的巨额医疗费用。

      就这么过几遍筛,每年参加选拔赛的小孩还是跟韭菜似的一茬一茬,长了割割了长,最后卷进国家队的都是狠人中的狠人,放出去大杀四方,包揽领奖台三面旗子一起升那都是基本操作了,以至于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失误导致丢牌子,国民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然后骂战四起。

      对此,新晋穿越人士韩禹庭多少还是有点挠头的,重活一次固然是个机会,但是现在摆在自己眼前的并不是一条坦途,而上辈子自己就是因为走了太多弯路,被现实磋磨得整个人都麻木了。

      那么现在,他还要再拼一次吗?

      满脑子想东想西的韩禹庭现在完全是凭着本能滑了,一旦余光瞥见前面那个队员的屁/股晃出了视线,他脚上就多加两刀调整滑行姿势,防止掉队——目前他们训练的科目是定速循环,就是在规定时间内绕场划行XX圈,具体圈数和圈速由教练来定。

      韩禹庭从小有个毛病,一思考专业性过强的词汇脑子就容易宕机,所以他上学那会儿成绩老是飘忽不定,某些死记硬背就能拿基础分的题目,他老是写到一半脑子忽然开始纠结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写呢?然后做题速度就慢下来了,后面反应过来玩命赶进度,也就顾不上正确率了,能写完就算胜利。

      现在教练布置训练科目的时候肯定也会先交代我们今天练什么,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男队多少秒一圈女队多少秒一圈,开始训练。话落到韩禹庭耳朵里,就被他脑内自动转换成了“跟紧前面那个人的屁/股,裤缝线不能离开视线中轴太远,左脚X刀右脚X刀就刚好是一圈X秒”。

      于是这个画面落在观训的中国队员眼里就很有趣了——跟在队伍最后面那个年纪最小、衣服最花的小孩滑圈儿的时候,那个飘忽的眼神和茫然的表情,明显就是走神走到天边去了,但脚下功夫却一点不含糊,线路干脆利落,蹬冰频率稳定,一组训练下来前面的大队员明显有几个动作都累变形了,他却跟滑第一圈时没啥区别,甚至连呼吸频率都没变,最后一圈滑完听见教练吹哨的声音才好像忽然反应过来,差点一头撞到前面那个队员的屁/股上。

      刘佳昂低头记录最后一圈的速度,然后对着那串只有小数点后两位才开始出现差异的圈秒数皱了皱眉,一心多用还能滑成这样?有点门道。

      这组定速循环练完,今天上午的训练就正式结束了,一群人揉着老胳膊老腿儿集中到冰场中央,听教练对每个人训练状态的分析,然后在一连串“辛苦了”中慢慢往冰场出口挪动。

      韩禹庭脱离大部队往另一个方向划去,因为他上午是从安全出口跑进冰场的,换鞋也是在那边,刀套都扔在那边的垫子上。等他一顿收拾换好运动鞋,冰场上人都散得差不多了,顿时大叫不好,拎起包包往背上一甩,撒腿就往食堂跑!

      对于上辈子让中国美食养刁了胃口的韩禹庭而言,俱乐部一顿三餐中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早餐了。韩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是一天两餐,但是近代受欧美各方面强势影响也开始吃早餐了。俱乐部这边提供的早餐分韩式和西式两大类,西式就是面包牛奶沙拉甜甜圈冲泡麦脆片之类典型的西式早餐,韩式……呃……辣白菜,腌萝卜,炖紫苏叶,面糊糊汤,如果实在咽不下去,就再来两勺大酱吧……

      每次吃早饭韩禹庭都是直奔西餐区,看都不想看韩餐区里面那一坨坨韩式辣酱拌出来的不可名状之物,很显然其他队员们也是这么想的,西餐区大排长龙,韩餐区的食堂阿姨闲得把手机都掏出来了。

      然而没刷两下,韩餐区的阿姨就发现自己来活了,只不过对方穿的不是俱乐部的白外套,而是写着“八一”的红外套。

      领队苏梅跟食堂阿姨一顿交涉后,招呼队员们去韩餐区排队,韩禹庭捧着餐盘路过,嘴里还叼着个甜甜圈,看他们一脸疑惑地望着两边明显不对称的队伍长度,内心默默给他们划了个十字——阿门,愿你们的中国胃能挺住泡菜的摧残。

      果不其然,几分钟后,中国队员们盯着手里那堆色香味一样不沾的玩意儿,面面相觑,刘佳昂深吸一口气,夹起一块疑似土豆的东西往嘴里塞,只嚼了一口痛苦面具就憋不住了。其他队员本来想举筷子的,一看队长这架势顿时又不敢动了。

      这玩意儿真的能吃吗?韩国人不会往里下毒了吧……

      “……先吃吧,一顿折合人民币二十多呢别浪费了,我给你们开点辅食。”苏梅一脸无奈地翻自己的行李包,她多年前来留学的时候这边的饭菜水平就很一言难尽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竟然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啊,找着了。”

      众人看着领队从包里翻出来的黄桃罐头,眼神“刷”地全亮了!

      韩禹庭这边刚把一口沙拉混着牛奶咽下去,忽然鼻尖嗅到隔壁桌飘过来的甜甜的香气,顿时就不受控制地扭过了头,正瞅见那边儿中国队员们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筷子从罐头里一个一个往外夹糖渍黄桃,表面一层新鲜透亮的糖水,看着食欲瞬间就被勾起来了。

      再看一眼他们盘子里盖了大酱的腌萝卜,都是腌制食品,卖相怎么能差这么多?!

      中国队这边就听见一阵幽幽的叹息,扭头一看,眼神和韩禹庭对个正着,一时天雷勾地火、宝塔镇河妖。

      苏梅:“这小孩儿有点营养不良呀,小脸怎么蜡黄蜡黄的。”

      刘佳昂:“他瞅我干哈捏?记恨我刚才笑话他呀,那我又不是故意的。”

      副队长温铭:“你自己做的孽你自己想办法摆平啊。”

      樊逸珺:“饭好难吃啊……呜呜呜我再也不嫌弃省队食堂大师傅往锅包肉里倒番茄酱了……”

      赵妤敏:“我甚至开始怀念老是咸过头的梅菜扣肉。”

      韩禹庭:“哦哦哦他们看我了看我了看我了耶——!!!”

      也不知道是不是韩禹庭乞食(?)的眼神过于明显,那边真的有人给他挖了块黄桃放在干净的汤碗里端过来了。

      “给你,很好吃的。”负责投喂的小哥是中国队员里最年轻的一个男孩,虽然剃了统一的小平头,但是皮肤明显比他队友白一个色号,乌黑的大眼睛笑起来就弯成月牙儿了。

      韩禹庭受宠若惊地接过那个汤碗,啊呜一口把黄桃吞了,嚼得满齿生香。

      “慢慢吃,别噎着” 闾文成看对方狼吞虎咽的样子,好笑地拍了拍他的脑袋,嘴里念叨:“哎呀好像真的是营养不良呢,头发都是枯黄枯黄的,还打卷儿,这么小的孩子总不会去烫头染发吧。”

      韩禹庭一边吸溜糖水一边想,那你可太小看这幅身躯以前的主人私底下有多叛逆了,别说洗剪吹,他甚至还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找到了打耳洞和纹身的收费凭据。

      早饭吃完,韩禹庭就该上学去了,虽然他很想留下来看中国队的训练,但是最近临近考试,他是万万不敢拿自己的成绩开玩笑的。

      于是他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样子落在中国队眼里,就被曲解成了“对中国美食无尽的向往”。

      ……好像也没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吃了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