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 从来生死不由人 ...

  •   柴市的刑场占地很宽,炎炎的白日下面,地上的土仿佛也被晒成了一片刺眼的白,北方的干燥,只需这样的日头和这样空旷的地面,便无孔不入了。
      他对着那个人,区区几步远的距离,那凝视着他的眼光却像是跨过无数年才到达了他的身边。
      “夫人自小好强如男儿,却是言而有信。”他顿了顿,看着那平静如水的素颜,仿佛是他在她的身后看了一生一世,才终于等到她回过头来,便迎上了他的视线,他心中却不知快乐几分凄凉几分,终是嘴角轻扬,仿佛还是临安城里那个鲜衣怒马临风折花的俊美儿郎,“云孙今日要累夫人兑现了。”
      欧阳沅看着他,清凉的目光里看不出悲欢,仿佛时间还是很多年以前的某个下午,坐在自家的绣楼上,推开窗,看见园子里年年岁岁依旧的桃飘李飞。眼前,春天才只冒了个头,柳未绿,花未开,空气里满是干燥的尘埃的气息,惨白的阳光,不是江南春草。欧阳沅对着眼前的身影缓缓地弯下身去,那人也同时作揖回礼,时间仿佛是走到这儿忍不住回了个头,青天白日下,威严的官兵,浮躁的看客,独独这两个人,在这一刻,好似置身方外,得一寸独留下他们的空间。

      “堂下何人?”
      “大宋宰相文天祥。”
      “大汉有旨:请文丞相归天。大汉又有旨:文丞相生为丞相,死亦为丞相,文丞相还有何言未尽,何事未了,皆允。”
      “君子正衣冠而死。天祥不跪。”
      仿若一声霹雳,从晴空中落了下来,直直地划过人群中的喧哗,“准!”

      那天正月初八,街上还有些过节的喜气。早上起来日头很好,看着是晴空,快到晌午时却又下了些雪,想是冬霜未退,春寒又至。大都的柴市总能看到砍头,原因各个不同,看的人很多,却不见得能记得谁的名字,只觉着刽子手更面善些。

      “见过文夫人。”王炎午入得厅来,也不行礼,只冷冷直呼。
      那女子转过身来,额如明月,眼若秋水,似笑非笑,纵是粗布素服,亦难掩的绝世风华,凛凛然立于他的面前,让王炎午一时竟忘了下文,情不自禁俯身作了个揖,先前拟好的种种说辞,在这样一个人前,竟似杂乱不成章,不知从何开口。
      “妾身读王大人所著《生祭文丞相文》,慨大人笔力非凡,散体如斯,当为佳作了。”
      “王某不才,但知忠孝节义四字,文丞相死亦得其所。”王炎午暗自忖思,估摸对方来意,原想是妇人新寡,或悲或怨,惟其淡定如斯,委实意外,更不曾料到对方于文墨亦精通,便想还应出何言,方能不被比下去。
      对方却已缓缓开口:“王大人不必多虑,妾身拾先夫遗骸,于其衣带中得一文,有感于王大人之生祭文,大人亦比为当世奇材,勉力荐于大人视下。”
      王炎午不由得一怔,微微再拜:“文夫人明示。”
      那女子仍是朗然端庄,不见半分悲怨:“先夫文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稍事停顿,软语问道,“王大人以为如何?”
      王炎午初为文天祥遗言所动,大慨,后又感到此女子前后话中暗藏讥讽之意,不禁大窘,还未理清思绪,那柔若春风的声音又继续道来:“妾身并无他意,王大人委实多虑了。妾身不才,薄通经律,只为不见笑于人前而已,断不可与大人相提并论。人生一世,不过各安天命,生死不由人的世之常情,妾身还是懂得。王大人只管保重自身。”
      王炎午一时大惭,无言以对,双膝一软,跪地不起。那女子也不相劝,仍是安然处之,视若无物,只是声音转凉:“大人真真是多礼了。尽忠尽节之事,先夫与妾身还懂得些个,就不劳大人费心了。”言毕,绕过地上跪着之人,绝然而去。屋外小雪初晴,许是寒梅未凋,暗香盈室,让人觉出阵阵冷意来。

      欧阳沅回到太子府邸,总管告之太子在书房内等她多时。
      “有劳您了。”言毕,却径直向柳娘环娘所居西厢房走去。总管也不好拦她,惟有望影兴叹,只觉着这人真是冰雪一般的女子,看着动人心魂,实则冷彻心肺。
      春天虽未来,那杨柏槐木仍是身姿挺拔、枝干纵横,阳光透过树影落下来,在回廊上染上参差的颜色,偶尔有风拂过,便深深浅浅地摇曳着。真金便是在这样的明暗中看到了那个魂牵梦萦的身影,二十年的时光仿佛只是在她身上轻轻地呵了一口气,什么都未曾改变。只是那回廊里或明或暗交错着的阳光,落在她的身上,恍惚中,让人无法确定是否真的有个人走来又走过去了。
      “阿沅。”真金终是叫出了这一声。也许很多年前就想这样唤她,换她回眸一顾。
      那纤细的身影停了下来,空气中仿佛凝结出一层氤氲,染上了她的衣裳,那人却终是未有回过头来。“太子殿下今日不誊写经文么?”
      “我有些话......”
      “殿下,”那声音无半分余地,打断了他继续说下去的念头,“殿下二十年如一日参禅礼佛,怎可为一时之喜怒哀乐动情。只恐情深不寿,殿下珍重。”那声音到后来有些慢了、有些低了,却还是字字清晰的入耳来。
      听到此,那不知何时拾起的勇气,便已无声无息地离他而去,突然间,他仿佛明白了什么是咫尺天涯,仿佛又回到了初见时的那一刻,都是一样的不得语,只是隔着二十年的时间。他终究还是无法再开口,只能眼睁睁看那背影从视线中消失,眼泪便掉了下来,落在这空庭里,无人能知。

      灵堂里挂满了雪白的巾幡,满眼的素缟,白日里此起彼伏的哭声像一出戏的散场,演的看的都散了,只留下空荡荡的戏台。柳娘、环娘跪了大半日,晕了几次,文璧便交待人带她们径去晚饭。堂内便只剩下欧阳沅和他。欧阳沅一手扶在棺木上,眼光飘忽,让人不知道她是在看那棺木,抑或看自己的手。
      文璧奉上一灰布包袱在灵前案机上,打开来,是一柄长剑,一方玉佩,几件旧裳。文璧放下东西,俯身一揖,言道:“这些都是哥哥的遗物,当日困于兵马司中,按例收缴了去,北主今日谴人拨回于我。当为嫂嫂留作纪念。”
      欧阳沅的眼光在那方玉佩上停了一下,马上又移开了,像是闲聊般突然扯出一句:“璧哥儿,你与升哥儿都好。”
      文璧不解其意,一时惶恐,便跪下了,直言:“嫂嫂莫要折杀我。”
      欧阳沅看着他,神色间满是温和,“汝兄二子四女,原也是人丁兴旺,落得今日四个走在他的前面,两个还在宫中为婢。你肯将升儿过继于他,不枉你们兄弟一场。他到死都是感激你的。你起来吧。”
      文璧未有立即起身,仍跪着道:“璧自知懦弱难尽忠义......”
      欧阳沅打断他,“汝兄早已言明,三仁生死各有意。当日你为城中百姓而降,今日为高堂子女而仕,德孝兼具,你又何必畏他人口舌。”
      文璧闻言惆怅,想起这几多年来耿耿于怀的心事,都因着这淡淡几句话涌到眼前来,不自禁,以袖掩面,恸哭出声。欧阳沅也不劝他,还是站在那儿,手扶在棺木上,满眼里看见的全是轻飘的白色,她觉得有些冷,却想不出取暖的法子,火盆里的火并没有熄,大抵连那火也是冷的了。
      文璧哭了好半晌方才止住,站起身来:“嫂嫂今后有何打算?”
      欧阳沅面色平静如常:“当日道生的后事是你办理,今日我也将各等事皆托付于你。还望你莫要推辞。”
      文璧只道她是困于支度,当即应承:“长嫂如母,璧定不负所托。”顿了顿,想起一事,又言,“嫂嫂谓璧勿畏他人口舌,今日堂上拜灵之人,言语中多有对嫂嫂不敬,嫂嫂也应勿往心中去,只像往日般过便是了。”
      欧阳沅浅浅一笑,“哦,我倒没听他们杂舌。大抵是觉得太子府中生活必是比他们好太多,难免妒嫉。说什么文丞相不负国,女子安能负夫。真是天大的笑话,他们个个都好好地活着,却来跟我们说忠节。”那嘴角的笑意更深了,眼光流动,又蓦地闪过,像是一片璀璨琉璃落到了一泓深潭里,话音却一转,凛然道,“生死由我定,与他人何干。”
      文璧闻言莫名地觉着悲苦,却无言以对。
      欧阳沅拾起案上长剑,半截拔出梢,烛火映在剑仞上,反照到她白璧无瑕的脸颊上,明晃晃地,文璧竟觉着有些刺眼,欧阳沅倒不以为意,一抹微笑拂过嘴角:“那日他出征,我为他穿的盔甲,佩的剑,到今天又回到我手里来了。”一个人仿若自言自语,剩下文璧立在一旁,只觉得满身凄凉,却不知冷从何来。
      门外传来柳娘怯怯的声音:“娘亲,太子殿下来了。”
      文璧回过头去,正看见真金一脚已先跨进门来,却一下子又定住了,仿似突然石化了一般,直直地看向他的身后,那一刻,文璧只还来得及看见柳儿眼中的惊惧,便听见哐铛一声,那是金器落地的声音。
      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哥哥嫂嫂成亲那日,那些唢喇锣鼓的声音,在晴空中也是这般的清晰。他想起族中兄弟哄闹着拥着他们引以为傲的哥哥朝新房走去,家里张灯结彩,入目都是大红的颜色,似醉酒后的红晕,在空气中弥漫开去,让人看着都觉得醉了。他还记得那天园中的桃花开得极好,枝头满是数不尽的热闹,众人都说定是新嫂子生的好,连花神都招来了。那繁花就那么艳艳地开着,一眼看不到头,好似永远不会凋零一般。
      他看见真金的脸上,不知是笑是哭,像是结成了冰,软软的身子却扶着那门扉慢慢地跌坐在门槛上,眼光像是散在了空气中,再也找不回来。他看见柳儿跪倒在地,他听见她在哭。他想他终于明白了这世上没有看不尽的繁花,无论多么喧哗的热闹,终有散场的一天,他却不敢回头看一眼,也许这一生便只能是这样了,早已经回不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序 从来生死不由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