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 35 章 ...


  •   说是短会,就真的是短会,不到半个小时,选出三连的代理连长,又说了一些接下来的工作后,谢燕寻便宣布散会了。

      散会后,谢燕寻将后勤部部长,卫生队队长段闻志以及简南星留了下来。

      知道简南星才来部队,谢燕寻特意给她和后勤部部长曲淮做了相互介绍。

      谢燕寻先对曲淮道:“简南星同志接下来会主要负责魏连长的治疗工作,但部队的条件你也知道,所以需要你们两个互相配合,为魏连长创造出一个合格又舒适的治疗环境。”

      他看向简南星:“你需要什么都和曲部长说,我们曲部长细心周到,耐心也好,所以不要怕麻烦人。”

      他又扭头面向段闻志:“段队长,简南星同志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很繁重,所以作为卫生队队长,你要协调安排好,如果人手不够,你打报告上来,我和简政委来想办法。”

      简岳在旁边点头:“我和不少申城的医生都认识,如果你们真的人手短缺,我就想办法去申城的医院啊,医学院啊之类的地方,多挖一些人过来。”

      简南星便是申城的医学院毕业,所以对简岳这话,几人并不怀疑。

      简南星想到童峰,试探的问道:“这边本地懂药理能治病的人多不多啊,如果多的话,可以找几个进来,简单培训一下先当个卫生员什么的。”

      段闻志摇头:“不行不行,这边懂医术的人并不多,可能方圆几十里才有一个能治些小病小痛的赤脚大夫,这样的医疗覆盖率,我们部队不能为了自己,就加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困难。”

      沉思一会儿,段闻志道:“如果真的不行,只能在士兵里挑选了,这不是新兵马上也要来了吗?看看有没有懂一点医学知识的,哪怕只是皮毛也行,这样的人更好培养,另外一个则是要培养我们的卫生员,加强他们的医学知识学习,强化他们的医疗技术,到时候说不定能从卫生员变成护士,再变成助理医师呢。”

      想的挺美,但段闻志其实也不太看好这条路,毕竟他们卫生队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短则十几二十天,长则一个月两个月的医疗培训,这么多年没有出过什么成果。

      段闻志看向谢燕寻和简岳:“还有一件事情,按照往年的安排,很快就是去周围村落进行义诊的时间,但今年全军体检提前,所以义诊的时间肯定要往后延,但绝对不能拖太久。”

      他们是义诊,完全免费,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免费赠药,再加上他们直接送到家门口,所以知道他们每年都会过去的村民们,到了临近的时间,如果生病了,村民们宁愿忍着,也要等他们去,找他们看病。

      总之,卫生队的夏天任务繁重,尤其是今年。

      作为任务繁重的相关者,简南星低下了头去。

      谢燕寻和简岳垂着眼睑,一副沉思考量的模样:“目前只能这样,尽量把事情安排好,做的完善一点,不要出纰漏就行。我这里还有个事情要和你们三位商量。”

      谢燕寻道:“和卫生队大部分学习西医的队员不同,简南星同志是个标准的中医,部队的军人们因为更容易受到外伤,所以对见效更快,处理方式更标准快速化的西医有极大的需求,但魏连长这次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对中医我们也不能忽视。”

      简岳看一眼简南星,接过谢燕寻的话头继续道:“我和谢团长讨论过一次,部队是不是有必要建立一个中医诊疗室,但我们两人对医学不过是外行,无法做出指导性意见,所以希望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

      谢燕寻紧接着详细的和几人说明了他们设想中的中医诊疗室规模。

      简南星低头不说话。

      从相关利益出发,简南星作为五团卫生队现在唯一一个正经中医,建立中医诊疗室明显对她有好处,甚至她会成为以后的中医诊疗室的掌控者。

      曲淮看一眼段闻志,也低头沉默。

      如果不建,和他就完全没关系,如果要建,相关的后勤工作要靠他来完成,但到底建不建,却不是他能决定的。

      段闻志左右扭头,一会儿惊讶地看看简岳和谢燕寻,一会儿又看看不说话的简南星。

      支支吾吾好一会儿,段闻志才道:“我是学西医的,对中医不太了解,我觉得这件事还是要从大部分人的需求出发,另外,简南星同志作为唯一对中医了解的大夫,她的意见也很重要。”

      谢燕寻于是看向简南星:“简大夫,你的想法呢?和我们大家说说。”

      简南星身体往前倾:“在我说出我的想法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两位领导对中医诊疗室的设想和期许。”

      于是谢燕寻详细给几人说明将他和简岳设想中的中医诊疗室。

      听完谢燕寻的话,段闻志震惊着一张脸:这哪里是建中医诊疗室,这分明是要建一个专门的中医药堂啊。

      中医相比于西医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对大型的医疗器械依赖性极低,对进口的西药毫无需求。

      而这也是国家当前最欠缺的东西。

      国家虽然会尽量满足部队对于医药的缺乏,但谢燕寻和简岳还是希望不要给国家增添负担,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就自己解决。

      简南星的出现,给了他们解决医疗困境的机会。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提出建立专门的中医诊疗室的原因。

      简南星听完面露难色:“以两位领导的设想和期许,我一个人支持不了这么大的中医诊所。”

      想了想,简南星道:“我本人觉得很有必要建立这样一个中医诊所,但我认为以军团作为单位进行建立不太现实。”她提出自己的建议道:“团长和政委,我觉得不止我们五团需要一个这样的中医诊所,其他团应该也有需要,不如和其他团讨论商量一下,是不是联合办一个中医诊所更好?”

      见简岳和谢燕寻陷入思考,简南星又提出另外一个联合组办的好处:“中医所需要的各种药材种类极多,如果几个团联合组办,这样五团后勤部的压力也不会太大,也不会影响后勤部的其他工作。”

      曲淮听到这里,立刻认同地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多部门群策群力更好一些。”

      段闻志有些不舍地看了简南星一眼,他总觉得中医诊所建立后,简南星便不会留在他们卫生队了,却也对这个建议表示了认同。

      要说的事情不多,不到二十分钟,他们这场几人小会也散了会。

      简南星拒绝了段闻志一起回卫生队的提议,而是去找了曲淮。

      她递了一张纸给曲淮:“曲部长,这是魏连长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以及目前还缺少的药材。”

      曲淮拿过来看了看,发现工具都是些普通工具,药材也大多是普通药材,只有那么一两样十分珍贵稀少,但药再如何珍贵,也没有人命来的珍贵。

      曲淮把这张纸仔细折好,放进胸前的口袋里:“行,我尽快把这些准备好的。”

      简南星道:“那就拜托曲部长了。”

      和曲部长说完事儿,简南星便回了卫生队,开始整理病历档案。

      早上给四十个人诊脉,有的很健康,有的也只是些小病小痛,但简南星要记录的内容却不少。

      在中医里,脉象指的是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

      王叔和的《脉经》把脉象细分为二十四脉,著有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同为明朝名医的李中梓在自己的《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

      至此中医脉象被确定为二十八脉,一直延续至今【1】。

      但每个人的脉象在简南星这里都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除了脉象,她看到的表象,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这些也是一个人的身体情况特征,对她而言同样重要。

      午休中的卫生队办公室很安静,大部分人都在午睡,小部分人也保持安静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趴在办公桌上午睡的张小芳中途清醒了一瞬,她抬头环视了一圈办公室,发现奋笔疾书的简南星,嘟囔道:“工作真努力啊,不像某些人……”

      她看了一眼简南星隔壁桌子睡得口水都流出来的宋若琳,翻了个白眼再次趴了下去。

      在简南星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中,张小芳很快再次陷入了睡眠之中。

      午休的时间并不长,下午两点半,士兵们顶着烈日开始在训练场训练,卫生队的众人也带着午歇后的慵懒,到达自己的岗位,开始进行体检工作。

      不知道是不是早上诊过脉的那些士兵们给她做了宣传,简南星这边的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

      刚刚给第一个士兵诊脉,第一个士兵就主动和简南星道:“简大夫,我感觉我的身体有些问题?”

      “嗯?”简南星一边感受脉象,一边疑惑的看向这个士兵:“有什么问题?你说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第 3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