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明明动情却不靠近 ...

  •   江南,是一个武林英雄辈出的地方。
      东方不败、令狐冲、岳不群、李寻欢、陆小凤等等都出生在江南。
      虽然岁月变迁,这些人纷纷作古,但他们的家族还,习武的风俗一直传承了下来,并带动起了整个江南全民习武的狂潮。
      因此,在江南,你看见有人用宝剑修剪树枝不必惊讶,有人用飞刀射杀苍蝇也不用好奇。
      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武林梦。
      谁不想快意恩仇?谁不想笑傲江湖?
      江湖,想想这个词都觉得兴奋,这是一个和浪漫紧密相关的词汇。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种充满无穷遐想的浪漫情怀,只有在武林人士身上才能体现出来。
      明明动了情,却又不靠近,将这分遐想深藏于心,任时光荏苒,潮起潮落,牢牢坚守。
      夕阳西下,归隐时,独行于芸芸众生中,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笑靥如花。
      此情此景,将这份浪漫推向了极高的巅峰。
      世间从此再无浪漫。
      取而代之就是独孤求败的无敌境界。
      世间的爱恨情仇、男欢女爱,乃至一切英雄豪杰似大海中的水泡,随起随灭,而自己正是那不灭的海水本体。
      这犹如禅宗参话头,死死看住一句话头:拖死尸的是谁?
      人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是谁在拖着它?
      如此参来,久而久之,疑情顿生。
      待参到山穷水尽时,疑情直达潜意识的最深处。
      突然有一天磕着碰着,或者一香板打来,截断了生死流。
      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在此时。
      无量劫来,被蒙蔽的真如自性种子唤醒,超凡入圣的境界呼之而出。
      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物我俱忘,如镜照镜。
      根尘识心消落,贪嗔痴爱泯灭。
      宇宙人生的真相如观掌中之纹,一目了然。
      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这些本具的神通一一显现。
      从此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天地在之大,任我逍遥,得大自在,大安乐。
      然后再度众生也得大自在,大安乐,岂不快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自在不如众自在。
      这在才是侠之大义。
      百年以来,独孤求败一直是武林的神话。
      传言,他悟到这一境界后便羽化登仙。
      多少有志青年跟随着他的脚步,纷纷没入江湖,摸爬滚打,追寻这种悟道的浪漫。
      明明动情,却不靠近。
      这句话说出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
      好似一个打着倒贴主意的绝色美女站在你面前,做了些投怀送抱的动作,谁又能心如止水?
      江湖可以制造神话,也是个让人堕落的地方。
      多少英雄豪杰在追求这份浪漫中迷失了自己,沦为了无恶不做的采花贼。
      于是,武林中分化出了斩情这一派系。
      他们打出了灭情欲,求大道的旗号,拒绝一切和男女相关的活动。
      代表门派为暗器山庄、快刀门、绝剑宗等。
      而东方不败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思想发展到了极致,为了炼成绝世武功,不惜自残身体。
      岳不群、林平之相继步人后尘。
      当然,并不是所有门派都认可斩情派系的武道观。
      一些武林人士针对斩情派系提出了搂而不淫,吻而不秽的江湖浪漫观。
      前世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的相互放电,不吻吻搂搂,似乎说不过去。
      但是,这种浪漫观在实际操作中,好像比动情而不靠近更难做到。
      很容易引起火山爆发。
      其危险程度,丝毫不亚于在一个堆满干柴的屋子中,燃起熊熊烈火取暖。
      于是,人们把持有这一种观点的武林人士,称为干柴烈火派系,简称柴火派系。
      代表门派有点染宫、火云门、绵情教等等。
      自东方不败陨落后,斩情派系和柴火派系因为武道观念的分歧,爆发了多次大战。
      后来,柴火派系控制了江南地区,斩情派系控制了北方地区。
      江湖,终于平静了下来。
      江南,苏州,太湖。
      正值阳春三月。
      湖畔,游人如织,人声鼎沸。
      清澈的湖水轻轻摇荡,泛起一圈圈涟漪,反射着温暖的阳光。
      如梦似幻,光怪陆离。
      岸边柳絮乱飞,纷纷扬扬,扰人心绪,不得片刻安宁,向世人昭示着,这是一个蠢蠢欲动的季节。
      莫虚度了似水流年,莫辜负了如花美眷。
      湖中,十余艘五颜六色的画舫缓缓划水而行,咋一看,如鸳鸯披着华丽盛装。
      卿我戏水,戏水卿我。
      远处是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尽的泉水悠悠。
      天空是吹不散的白云卷卷,惊不乱的归雁行行。
      好一幅诗情画意的唯美卷轴。
      这为才子佳人们寄思闲愁,相互勾搭营造了绝佳的氛围。
      此情此景,正如诗云: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画舫不比商船、渔船,不但制造它的都是名贵木料,而且需要百名手艺精湛的工匠花上数年的时间精雕细琢才能建成,造价一艘至少要万两白银。
      偌大个苏州城内,拥有画舫的家族不过那么十几家。
      每一家无不家财万贯,其中慕容家、花家、左家这三家还是武林世家。
      花家得自花无缺的血脉传承,左家得自左冷禅的传承、慕容家得自慕容复的传承。
      似乎这些家族都达成了默契,从开春的三月起到入冬的这段时间,每月初一都会聚集在这太湖中共揽胜景。
      其中暗藏的主要目的是为家族的公子小姐们创造一个相互联姻的机会。
      虽然百姓对这种明显带有内卷的联姻活动非常鄙视,但又能说些什么呢?
      此风俗已经持续了数年,俨然就是一个豪门的聚会。
      话说皇帝都有几门穷亲戚,这些家族当然也不例外,不少远房的亲戚为了参加这个豪门聚会,硬是削尖了脑袋也要往画舫上挤。
      灰姑娘成公主,穷小子变乘龙快婿的逆天改命故事在这太湖中不断上演,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谈资。
      每艘画舫栏杆边挤满了锦衣华服的公子小姐,打量着其它画舫,叽叽喳喳讨论不停。
      画舫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加上江南人眼力非凡,能很清楚地看见上面的情景。
      “快看,那是慕容霜绽,听说他修炼出了内力,前不久被柴火联盟授与了少侠的荣誉称号。”
      “哇!慕容公子好帅!”
      “慕容公子才20出头吧!如此年轻就被册封为少侠,前途无量啊!听说还没娶亲哦!”
      ......
      几乎所有画舫,上面的小姐丫鬟目光都盯着一船头站立的青年。
      正是慕容霜绽。
      微风吹过,黑发散飞,衣袂飘飘。
      帅得掉渣。
      “买水果。”
      “买糕点。”
      “买鲜花。”
      ......
      画舫间穿插着许多竹筏,上面的小贩卖力喊叫。
      竹筏上放满了一个个竹篮,里面有的装有各色鲜花,有的装着诱人的水果、制作精良的点心,堪称是艺术品。
      这个豪门的聚会,小贩们是不会错过的。
      画舫上的公子小姐都是不缺银子的主,出手阔绰。
      通常,在这里忙活一天,顶得上他们数月打鱼的劳作收入。
      当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吃这碗饭的,必须要炼成难度系数为1.0以上的轻功。
      这样才可以从竹筏跃上画舫,将客人们买的东西交到其手中。
      大部分公子小姐们买水果、糕点不是自己吃,鲜花也不是自己用,而是送给相中的意中人。
      这里的苹果不叫苹果,而是叫柔情蜜意果。
      桂花糕不叫桂花糕,叫郎情妾意糕。
      牡丹花不叫牡丹,叫情比金坚花。
      如果东西送给意中人,马上他或者她有回礼,那么有戏,后面可以相邀一起研究诗词歌赋或者放风筝什么的。
      激进一点的直接派媒人上门说亲。
      更激进的私定终身。
      官宦仕子一般采用第一种方式。
      武林世家采用第二种方式,因为浪漫。
      如果没有回礼,说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厢情愿而已,到此打住。
      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很多尴尬的事情。
      大家都住在苏州城,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愣头青似的直接提亲被拒,多难堪。
      小贩们除了卖东西,还负责把这些东西送到买主相中的意中人手中。
      其中一竹筏上站着一青年,年纪约莫22、23的样子,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头上还戴着一个大大的遮太阳的斗笠。
      典型的渔夫行头。
      青年名叫唐群,这副打扮是过来兼职挣外快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