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跟俞秀儿坦白身份,搞点古代的卫生棉用用?
      若俞秀儿知道我性别以后,她会怎么做?

      话说古代有卫生棉么?不会是啥乱七八糟的东西吧,别到时候得了妇科病。

      把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终究不妥。

      想了想,林诺还是决定隐瞒。

      推迟大姨妈有很多的方法,喝醋,口服避孕药,服用□□等等。

      还可以针灸关元、气海,可加,曲池、太冲、三阴交、然谷、行间、地机、足三里、脾俞,蠡沟、太冲等穴位。

      目前她没有银针,没办法针灸,这里也没有西药,只能先喝醋应应急。

      “秀儿,我能找你借点钱么?”这句话,林诺学了很久,总算是学完整了。

      俞秀儿听到林诺要借钱,心生警惕。
      “你要借钱做什么?”

      林诺心道,借钱买棉花自己做卫生巾,俞秀儿肯定不同意。于是心一横说道:“周奶奶的眼疾,我或许可以治。”

      虽然口音不是很对,但俞秀儿还是听懂了林诺的话。

      “怎么治?”

      “我需要去镇上看看,准备一些东西。”

      她回房后,拿出一个布包,交到林诺手里:“这是我背着爹爹辛苦攒下的钱,一百文,都给你,要是你骗我,我打断你的腿。”

      林诺不知道这里的民生物价,但有一百文总比没有要好。

      治病救人不急,她的姨妈很急。

      两天之内不解决,她就要暴露身份了。

      在俞家,她不可能天天躺床上不干活,只有用这个理由,她才能获得短暂自由。

      林诺也想过,万一回不去,她是不可能一辈子在清水村种田的,她不想种田,她想治病救人,所以自己的专业总要发挥出来。

      第二天早上,俞秀儿跟俞大柱说明了情况,俞大柱用将信将疑的眼神看着林诺,最后说道:“早去早回。”

      林诺没去过镇上,俞秀儿同行既是带路也是监督。从清水村走到黄桥镇上,花了两个多小时。

      方圆几十个村子就这一个镇,又因为黄桥镇在运河边上,有货运码头,所以黄桥镇很是热闹繁华。

      俞秀儿紧跟林诺身边,林诺没办法单独行动。
      她在镇上到处逛逛,听老百姓吆喝叫卖,了解当地的物价。

      烧饼一文钱五个。

      糖葫芦一文钱两串。

      米酒十文钱一坛。
      ......

      米铺上面写着粳米两文钱一斤,粗米,陈米,一文钱两斤。

      这里的文字跟繁体字差不多,大部分的文字林诺都认识。

      路过猪肉摊,老板说道:“猪肉十文钱一斤,大哥大姐来一点?”

      林诺指指猪肝,对俞秀儿道:“这个多吃,对眼睛好。”

      猪肝不贵,但是猪肝很腥,这里又没啥调料,做菜简单粗暴,所以猪肝基本上没人吃。

      俞秀儿道:“那你买啊,我的钱都给你了。这次出来,爹爹没给我钱。”

      林诺掏出两文钱,把猪肝都买走了。

      紧接着又去了布行,林诺去问价棉花多少钱。

      那老板没听懂,还是俞秀儿帮忙翻译的。

      “两文一两,二十文一斤。”

      一斤等于十两,两在这里是个重量单位。

      比猪肉还贵,林诺皱眉。

      看来棉花是个金贵的物件儿~

      也是,俞家人都没有棉衣,穿的都是布衣麻衣还打补丁。

      应了那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好在棉花够轻,一斤棉花够用一次姨妈周期。

      林诺掏了二十文,买了一斤棉花。

      接下来去了药店,这是林诺此行的重点。

      保济堂是黄桥镇最大的药店,林诺进了药店,看到药柜上每个抽屉标的中药药材名,跟21世纪名称大多一样,少部分不一样的,她根据药铺伙计抓的药比照一下,也能对应到现代的学名上。

      林诺对药铺掌柜说,请问你这里有没有针灸用的金针。

      掌柜听不太懂林诺说的话,但是“针”这个关键词他是听懂了。

      但凡极顶厉害的大夫,都会针灸,黄桥镇这个地方,也就只有一个大夫会针灸,这个老大夫曾是朝廷御医,现如今告老还乡,保济堂的老板就是他,也是掌柜的爹兼师父。

      所以掌柜听到林诺如此询问,很是震惊,他上上下打量林诺,见林诺虽然身穿布衣,但是腰背挺拔,面如冠玉,眼睛明亮有神,一身书卷气,看起来不像是泥腿子。

      于是掌柜的说道:“本店有一副金针出售,不知小哥意欲何为?”

      林诺:“买针自然是治病,多少钱?”

      掌柜不相信林诺能用金针治病,他跟着他爹学了三十多年,他爹都说他还没有出师。

      而且金针制作技艺复杂繁琐,越是好的金针,价格越贵。

      而且医学之道基本上是父传子,子传孙,几乎不对外收徒,除非没有子嗣传承,对外收徒还得看那人对医道的天赋如何,资质平平也是不收的。

      因此金针一般是祖传之物,稀罕物件儿。

      掌柜说道:“全套金针,需要二十两。”

      俞秀儿心里着急,二十两,俞家一家人一年开销都才二两左右,不算她娘的药钱。

      林诺对金针志在必得,她说道:“我这里有几个祖传的药方,能不能用药方换金针?”

      掌柜的没听懂,林诺连说带比划,掌柜听明白了。
      “那你如何证明你这药方是真的呢?”

      林诺喊掌柜借来纸笔,写了一个方子。

      她从小出生在中医世家,写毛笔字,练繁体字是常规操作。

      掌柜的看林诺写的一手好字,对林诺心生赞许。

      个别字和繁体字不同,林诺也根据保济堂药柜上的字进行替换。

      这个方子正是王氏吃的药,也是保济堂的大夫开的,林诺根据王氏每天吃的药写出来的。

      掌柜的看了方子,很是吃惊。

      这个药方正是治疗中风偏瘫的,剂量也是丝毫不差。

      药方是大夫安身立命之本,大夫开方,药铺学徒抓药都是自家人要严格保密,不能被外人偷学了去,开方记录,抓药记录,都要签名记录在案。

      所以,他肯定林诺是懂医术的。

      他对林诺更加客气了许多:“鄙人姓许,敢问小哥怎么称呼?”

      “林诺。”

      俞秀儿暗暗的把林诺名字记在心中。

      许掌柜说道:“这个药方本店早已知晓,可有其他方子?”

      俞秀儿道:“林诺写一个你就说你早已知晓,那再写一个,你要是也说知道,我们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要骗我们方子?”

      掌柜解释道:“我们不会骗方,因为不是随便什么药方,我们大夫都会承认,拿到陌生的药方,不经验证就给病人抓药,一不小心,出人命了是要背官司的。

      说句不客气的,我们保济堂治病救人,济世安民,远近闻名,家父更是御医致仕,熟读天下医方,能有保济堂不知道的方子,世上少有。犯不着为了骗取不知价值几何的药方,败坏名声。”

      林诺闻言写下治疗白内障的药方。

      许掌柜接过药方,上面写道熟地黄两钱、山茱萸四钱、牡丹皮四钱、山药一钱、茯苓两钱、泽泻一钱.....

      这个方子许掌柜真没见过,他对林诺道:“小哥稍等,鄙人拿给家父一观。”

      没过多久,从后院出来一个精神矍铄满头银发的高瘦老者,老者后面跟着许掌柜。

      “小友,这个方子是你写的?”

      林诺点头。

      “治疗什么疾病?”

      林诺把白内障的症状说了一遍,冠以病名总结。因为都是医道中人,即使林诺说话带着乡音,老者也听懂了。

      “白内障?这个名字取得好。可有治疗先例?”

      “祖传药方,我亲眼见到我爷爷曾经治好过一个白内障病人。”

      “空口无凭,还需实证。”

      林诺说道:“许大夫,我家就有一个白内障病人。”

      老者震怒:“你爷爷既然能治,你家的白内障患者哪来的?”

      林诺只好半真半假说道:“家中发生变故,目前只身一人,我辗转来到清水村,入赘俞家,俞家奶奶身患白内障。但是俞家身无长物,我也无可奈何。”为了方便这里的人能听懂,林诺不敢说太多大白话,影响他们的判断。

      老者看林诺确实不是这里口音,说本地话也不利索,又见他一表人才,像是家道中落。于是对许掌柜道:“按照这个方子,把药配齐一个疗程。准备马车,我们去清水村。”

      林诺赶忙说道:“还需要辅以金针刺穴。”

      “你会针灸?”

      “跟着祖父认过穴位经络,扎过木人,扎过自己,但并未实践。”

      老者带上自己药箱,喊上一个学徒,那个学徒是老者孙儿,看起来也就比林诺小几岁。

      马夫把车驾过来后,老者带上众人去往清水村。

      车上,老者问了林诺不少医学知识,什么病该怎么治怎么开方,林诺都对答如流。

      间或有所出入,老者熟知药理,也能知道林诺所说方子的妙用。

      “林小友,问了你这么多,小友一一作答,可见家学渊源,内心赤忱无私,老夫受益良多。”

      “许大夫在杏坛赫赫有名,我说的知识如果对许大夫有用,以许大夫的能力更能造福百姓。”

      老者问道:“老夫赫赫有名?那你可知老夫名讳?”

      林诺:“......”

      终于看到林诺吃瘪无言以对,老者心情舒畅,大笑起来。

      “老夫姓许,名世佑,小友可曾听过?”
      l
      这话有陷阱,怎么回答都不对,林诺说道:“许大夫,我初来乍到,对此地并不熟悉,今日初见,许大夫医术高明,有魄力,为验证药方真实,高寿之龄不辞辛劳奔波,为百姓赠医施药,医者仁心,是我辈学习典范。之前是我妄言,还请见谅。”
      又是一番文绉绉的话语,林诺心道,这还真是入乡随俗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