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龙溪桥山居岁月 ...

  •   八月最后一天,那天晚霞绚丽得让人想逃,满天都是流淌燃烧的赤金色云彩,大地上的所有的东西也全部在燃烧,每一方草木,每一方建筑,烧得曾谙头晕眼花,心中空空。她转身穿过门,穿过厅堂,穿过庭院,终于在屋后竹林的空地上找到了陆嘉衡。

      陆嘉衡把最后一件衣服拧干搭上晾衣绳转身问曾谙怎么了,血一样的夕阳泼下来,漆黑的影子拖在脚下,指向未知。曾谙的眼眶如灼烧般发烫,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没有理由的,那种迫切想要就死的心情突然涨满整个胸腔,挤压地曾谙无法呼吸。她每天定时定量地吃药,一直控制得很好,却还是某个时刻心底里的黑泥翻上来,将她整个吞没。陆嘉衡冷静地叫她的名字,但是曾谙脸色发白开始发抖,眼泪止不住地流止不住地流,她快要站不稳,陆嘉衡抱住了她,但是全然没有拥抱的实感,曾谙灵魂深处的颤栗带着她的骨骼和上面附着的血肉一整个颤栗不止。

      陆嘉衡不再说话,只是紧紧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肩膀,一下接着一下。曾谙流着泪,但语气出奇的镇定,她试图解释,但是咽喉生理性地哽咽让她说得断断续续,她说:“我知道,一切都过去了,我知道,你在,但是我的世界里时间停止了,我被困在那里,我被困在那里了......”

      过了一会儿曾谙平静下来,两个人在旁边的石墩子上坐下来,晚霞消弥,深山吹来的微凉的晚风,万竿摇曳竹叶婆娑。

      “我想起很小的时候,太阳落山让我害怕,我想起你带我去江边的那个傍晚,也是这样的,空气里有焚烧过后灰烬的气味,还有在附中的自习课,我坐在教室里,窗外世界上的落日漫长地好像能持续几个世纪也不会结束。”

      这太抽象,陆嘉衡无法理解,就像他一直读不懂意识流作家的写作一样,但是他能感受到曾谙所说的那种被困住的无力绝望感觉,她总是前进一步就后退三步,反反复复。如果她是失控的反应堆,他愿意成为封存她的石棺;如果曾谙是奇异孤僻深海怪物,他愿意做包裹她的无边无际海水;如果她是致密高压裂变的星辰,他愿意成为包容着他的深邃宏大的宇宙。他总是愿意的,于是他问道:“曾谙,你说的那是什么?”

      那是什么?那是什么?依然让她不安的害怕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曾谙沉默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仰头望向天空,黑色的夜覆压下来,她闭上眼睛说:“是时间。”

      是前进着的,通向未来和变化的,无能为力的时间。

      “三界不安,如有火宅”,当陆文沚把《法华经》里的话念给曾谙听的时候,她肯定没有想到曾谙会把这个惊悚乃至恐怖的比喻记得这么久,曾谙说:“人世犹如火宅,你来得太早,我来得太晚,我无法跨过时间的河流,永远,永远。”

      陆嘉衡的心念一动,恐慌在他的眼睛里一闪而过,他握紧曾谙的手,说:“我懂了,曾谙,但不是时间,是另一个东西。”

      曾谙诧异问他懂的那个又是什么,陆嘉衡摇摇头说:“我不能说破,你把谜底连同你一半的不安和害怕放在我这里吧,让我来帮你保管。”

      “好吧。”曾谙虽然这样回答,但是明显她并不相信陆嘉衡能说出所以然来。

      “曾谙,你并不是静止的,你和我都在时间里走。此时此刻的山林,此时此刻的星辰和晚风,此时此刻的你和我,都如此真实的同时存在着,无所谓早或者晚。”

      “或许我害怕的是你。”曾谙似乎在自言自语:“我们差得太多了,二十四年,比我现有的人生长度还长。你会老去的,很快。”

      “谁又不会老呢,曾谙,你也会成长的。人们总说要坚持自我,但是如果你现在的自我并不是成熟的完全的自我,那么你的坚持是否是一种对自我的背叛呢?就像我可以代表曾经每一时刻存在过的陆嘉衡来和你对话,那你呢,你是否能代表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乃至八十岁的曾谙来与我对话呢?你能否对她们也即你自己负责,无怨无悔?”

      “这不公平,你在时间的上游,我在下游,我永远无法溯流而上,我永远在你后面!”

      陆嘉衡笑了:“此时此刻我是全部陆嘉衡的集合,如果你追寻的是曾经某一刻的陆嘉衡,那么说明你的爱也就停在了那一刻陆嘉衡的身上,你爱的不是我,到这时曾谙你该放手了,执念不是爱。”

      轮到曾谙听不懂这一段关于陆嘉衡的“我”和“陆嘉衡”的辩证,少年人的意气让她当即选择了否认,她说,“不可能。”

      她是如此坚定,说给陆嘉衡也说给往后的自己听,陆嘉衡叹了口气,

      曾谙一直想知道陆嘉衡所说的谜底是什么,她问了好多次也猜了好多次陆嘉衡就是守口如瓶,这着实有些可笑了,明明是她说出来的谜,她自己却不知道答案。但是神奇的是,这个未可知的东西由陆嘉衡保管之后,曾谙的心境平和许多,就像击鼓传花把花传给别人后的心安镇定。

      龙溪桥位于仙走岭的末端,背靠九峰山风景区,秋天上山的游人就多了起来,曾谙常常能看见他们三五成群拖家带口地从门口经过。她的躯体症状减轻了很多,每天醒着的时候比睡着的时候多,陆嘉衡总见她坐在庭院里或屋后的竹林里发呆,于是提出不如也去访山访水。

      曾谙一直记得那个下午,她和陆嘉衡一直走一直走,仲秋的阳光犹如烁金,山路上散落着行人。水杉黄叶得早,脚下已经落了一层啤酒色的积叶,林间快哉风吹透汗湿的鬓发和衣裳。一阶一阶爬上最高峰,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天色青苍,连绵的群山之外是大地的边缘,然后是海,东海,日光之下海也是青苍的与天色浑然一体。

      曾谙站在山岩上,高空的风大得吓人,她好像要起飞,于是她笑了起来。陆嘉衡望着她也笑了起来,阳光倾泻在他身上,宛如嘉树滋叶生花浴沐光华。一刹那的心念电转,曾谙突然明白了,何为此时此刻陆嘉衡——此时此刻你,此时此刻我,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下山的时候,曾谙走不动了,陆嘉衡便拉着她。下山的人们都疲惫不堪,少的拉扯老的,大的拉着小的,人人都牵着拉着,曾谙和陆嘉衡走在他们中间寻常地不能再寻常了。在这样的错位中曾谙的一切似乎都得到了尘世的许可,她的心灵轻盈起来,连脚步也跟着轻盈起来。陆嘉衡听见曾谙在哼曲不成调的歌,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见她这样快乐地哼歌了,于是他笑着回头问她真的这么开心吗?曾谙点了点头。

      谷风洄渊,万壑摇落,曾谙停下脚步,抬头看着空谷里随风回旋的叶子。陆嘉衡问她在想什么,曾谙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龙溪这边的人家喜欢在庭院里种玉兰和金桂,取金玉满堂的好寓意,到了深秋金桂一开了满院飘香,夜里寒凉的月光照彻,桂香气越发沁人心脾。

      摆开竹桌竹凳,陆嘉衡和曾谙坐在庭院里赏月观花。陆嘉衡切了一个玫瑰豆沙的月饼并一些瓜果和曾谙分食,又泡了清茶来解甜,那茶极淡,只恰恰好能闻得一丝茶香品出一丝茶味,他说睡前不宜饮浓茶。

      明月皎皎,花香醉人,花影和陆嘉衡的轮廓一起印在一旁的白墙上,他的五官生得极好适合入画,曾谙画过他,何止千遍。

      曾谙站了起来,端着茶水走到墙边,她的影子也印在墙上了,陆嘉衡的影子动了动,是他在看她。曾谙在杯子里沾湿手指在墙上点了点,老粉刷的墙一吸水就留下灰色的水迹不明显且马上就会干,于是曾谙用水在墙上描他的侧脸的样子,陆嘉衡静静地看着她。

      一遍一遍枯笔,一遍一遍干涸,一遍一遍消失又复现,终于曾谙停了下来,她隔空摸了摸陆嘉衡的影子,沾满墙灰的手指停在唇吻的位置,她弯下腰亲吻了那个月光映照之影。

      陆嘉衡终于忍不住叫了一声她的名字。

      如迷津顾返,曾谙回过头透过如梦似幻月光对着陆嘉衡露出一个微笑。

      也就在那一刻陆嘉衡终于明白,曾谙的爱,一半是爱一半是病,他不能爱她,也没办法治好她,而这些她都是知道的。

      曾谙又开始画画了,老房子没有趁手的画具,曾谙就用窗台上捡到的一枝折断了的旧铅笔和老柜子顶上找到的没有烧完的黄冥纸画。她画群山与河流,屋舍人家只在大地上占小小的一隅,渺小的人渺小得几乎看不见。她不再只画陆嘉衡一个人了。

      她要陆嘉衡带她下山买纸笔和颜料,她游离在世界之外实在是太久太久了,陆嘉衡说:“如果你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吧。”他们走了二十分钟到山下村庄里陆嘉衡常去的市集,菜摊的老板娘说他们得再走远些,走到中学边上才有这些学生用的东西卖。

      他们走在城市的道路上,正是晚高峰的时候,人声车声一时鼎沸,红尘滚滚从每个人头顶上淹过去。
      曾谙和陆嘉衡拿着东西从文具店里出来,迎面撞上对面中学放学,呼啦啦一群学生从校门涌出来,协警的哨笛声和十字路口的鸣笛声不绝于耳。曾谙就不走了,站在路灯旁边,看着人流来来去去,好像在看什么极有趣的东西。陆嘉衡就站在旁边陪着她,并不催促。

      “像猪一样。”曾谙是这么说的,恍然大悟。

      陆嘉衡说:“我们也是一样。”

      曾谙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等汹涌的人潮散得差不多了,路口又空荡起来,曾谙和陆嘉衡沿着中学的围墙往回走。

      曾谙说:“我不是个好学生。”

      “那就不做学生了,你就做曾谙。”

      “我做不好曾谙。”因为她太自我太古怪太脆弱,无法顺遂任何人的心意去成为合用的样子,于是没有价值没有用处。黑泥再次翻涌,在心脏里漫溢,要把她淹没。她没准备好,只要一踏进这个世界,她结痂的伤口就会裂开流出新鲜的血。

      陆嘉衡停下了脚步,沉静而坚定地看着曾谙,他说:“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你也不用做曾谙,你只做你。”

      对于人权的无知、忽视与轻蔑乃是公共灾祸与政府腐化的唯一原因,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这振聋发聩的话在三个世纪前就写在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学生也好、教授也好、父母子女也好,上到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等等有名之职分都是魔瓶,如此狭小逼仄的魔瓶无法装下一个人,硬塞进去的人会发疯会破碎。因为是人,属于人的灵魂思想博大而浩瀚,所以要以人的姿态自由地生活,而不是魔瓶里的鬼。

      曾谙问:“我该如何生活?”

      陆嘉衡回答:“像平凡的人一样生活。”

      曾谙笑了一下,好像无奈又好像真的把自己逗笑了:“像猪一样。”

      “不。”陆嘉衡纠正她,“是像人一样真实的生活。”

      好像乱成了麻,曾谙不再关心这个,她说:“我们走吧。”

      一直到很多年以后曾谙才明白自己到底是多么无知多么狂妄才向陆嘉衡问出“我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先圣哲人前赴后继地思考辩证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出一个可堪称为答案的结果,而她知道的太少也没有分辨的慧眼却直直撞向这个问题。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都会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悖论循环里,但是她是何其幸运,就像在一片接着一片倒下去的多米诺骨牌中间,伸入了一只神明般的手阻止了骨牌的倒下,陆嘉衡站在了她面前,阻止她奔向那个终将落空的结果。

      17岁的曾谙背着画板漫山遍野地游荡,她画潦水尽后的龙溪,画薄暮暝暝里的燕湖,画九峰苍山如海秋意如倾,画华岩寺和瑞岩寺里的观音菩萨,画一切所见,见一切所画。

      曾谙有事可做陆嘉衡便放心了许多,转而自己寻找一些可做之事。他辞去了教职,无法静下心亦无学术条件来写文学史的后半,但他读过的那些书都还记在脑子里,于是他开始写一些文本解读、文学评述和人物论。从宏观的史观层面落下来,落到微观的作家身上具体到某个人、某本书、某段话,这些都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是他从未涉足的领域。

      山里的冬天来时声势之浩大如万军踏遍山林,一夜之间寒气砭骨,万山凋敝。

      曾谙不再出门,整日躲在开着暖气的屋子里,不画画的时候,她喜欢跟陆嘉衡挤坐在一起,看陆嘉衡写稿子,他用钢笔用蓝色的墨水,一个字一个字镌在纸上,像开的一朵朵花。

      还是陆嘉衡做饭,曾谙也会来帮忙,两个门外汉讨论调料配比时总有出一种按图索骥的滑稽。陆嘉衡讲究,哪怕炒得再烂也要盛出来干干净净地摆盘,用筷子把坏的焦的部分一点点挑出来,曾谙总是笑他,陆嘉衡也不在意,只叫她挑好的吃。正所谓教学相长也,在几次修正盐、酱油的量和火候之后,陆嘉衡总算做出一盘卖相与口味俱佳的青椒炒肉,然后就像突破了某个瓶颈,他的厨艺突飞猛进,就连红烧肉都烧得有模有样。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平淡又温馨,曾谙甚至都忘记去追寻它的意义。

      真的像陆嘉衡说的那样,多余的意义消解在生活之中,不再使她感到痛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龙溪桥山居岁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