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一 ...

  •   阿娘是姑苏林家嫡女,是世家小姐中品貌第一的女子。可是,她从来都不是阿爹的妻。

      阿爹说,他还未成为谢家家主的时候,就结识了阿娘。那时阿爹被仇家追杀,是阿娘挺身而出救了阿爹。阿娘虽说是林家嫡女,但又师承鸿蒙碣,算是个出家修行之人,从不顾忌那诸多世俗礼法,只是秉着与人为善的心性,为阿爹治病疗伤,又是洗衣又是做饭,生生照顾了阿爹一整年。日子一久,阿爹便喜欢上了阿娘,同阿娘表明了心意,阿娘也很是欢喜,答应了阿爹。

      不久后阿爹便继任了谢家家主,邀了各世家至明镜台庆祝。阿娘身为姑苏林家小姐,自然也受邀在列。就是这次,阿爹误喝了他人的助兴酒,与阿娘荒唐了大半夜。

      阿娘回到鸿蒙碣后,因破了戒规,被住持生生打了五十杖,在雪地里跪了半个月,身子虚弱得要命。可阿爹那几日忙于族中事务,并不知晓此事。待他携着大包小包的聘礼来到鸿蒙碣,想要求娶阿娘时,才知晓阿娘已经被逐出了师门,那些刑罚也让阿娘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阿爹在一处荒野寻到了阿娘。阿娘住在一间简陋的瓦房中,原本匀称的身段瘦得清癯。阿娘还是如往常一般,笑着招待阿爹,并未责怪阿爹半句,但也并未同意阿爹的提亲。阿爹心痛不已,自觉亏欠阿娘甚多,便留在了那间瓦房,日日照顾阿娘。后来,阿娘怀上了我,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终于答应了阿爹,从那间瓦房搬了出来,决定做谢家的主母。

      阿爹并未理会那些戳阿娘脊梁骨的人,只是满腔欢喜地将阿娘接来了谢家,算着我出生的日子,想着等到阿娘将我生下来后就去置办婚事,风风光光地娶阿娘为妻。

      可惜事事不如人意。就在阿娘生下我的第二天,仇家突然来袭,掳走了当时还不能下床的阿娘。阿爹花了足足七日,联合林家众人和鸿蒙碣多位修士才救出了阿娘。彼时,阿娘的蝴蝶骨被两个碗口粗细的铁棍刺穿,被折磨得双目失明,脸上也被匕首划出了多道伤疤,浑身是血地躺在一处潮湿的地窖中,已然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好在阿娘的师父扶桑君精通医术,不忍阿娘受此折磨,为阿娘诊治了足足一年,阿娘的身子才渐好了起来,眼睛也能看得到东西了。可阿娘脸上的疤痕无法消除,身上还存有一味余毒无药可解,折磨了她许久。也是自那起,阿娘终日白绫覆面,不再执剑,不再练习功法。因着身体虚弱,阿爹阿娘的婚事也是一拖再拖。

      后来,阿娘给我取了名字,叫谢遂,如意顺遂之意。

      和阿娘在一起的日子,极是欢喜。阿娘经常会给我做新衣服,做好吃的,有时也会偷偷带我出门逛花灯、去茶楼听书、买些各式各样的小玩意。

      直到我三岁之时,阿爹才娶了妻,但那人却并不是阿娘。从纳彩到礼成,阿爹一直都以为站在他身旁的那女子是阿娘,直到进了洞房之中掀开那女子的盖头来,阿爹才看清那陌生的容颜。

      待到阿爹惊惶失措地从新房中走出,到处寻找阿娘时,阿娘早就离开了谢家,不知所踪。

      我还记得,阿爹娶妻的前夜,阿娘抱着我哭了许久,嘱咐我说,要我同阿爹好生学习功法,莫惦念她。末了,阿娘还给了我一串珠子,说是用扶桑树的果木制成的,倘若我日后遇到危难,只需催动那珠子,就一定会有人来救我。彼时我还太小,不得阿娘语中深意,如今细细品来,才明白那是阿娘最后的告别。

      阿娘将那串扶桑珠交与我后便走了。我虽觉得怪异,但也并未告诉任何人,只是傻乎乎的以为,等过了明日,阿娘就是谢家主母,再也无人敢轻视阿娘、唾弃阿娘了。可第二日我等来的,却是阿娘的离去和一个陌生的谢家主母。

      那几日,阿爹如同疯了一般,找遍了整个乌程,还去了鸿蒙碣和姑苏,可依旧未能找到阿娘。直到半月后,广尘大师,也就是阿娘的师祖,鸿蒙碣中最为德高望重的长者,前来造访乌程谢氏,将阿娘的消息带给了阿爹。

      广尘大师说,当年掳走阿娘的仇家受了辛夷坞燕家的恩惠,藏匿在辛夷坞中,阿娘自知自己命不久矣,想在临终前为自己报仇雪恨,便去了辛夷坞。一场恶战下来,辛夷坞众人被阿娘屠戮殆尽,无一生还。阿娘虽赢了这一战,但也在万念俱灰下跳进了千罪谷,毒发身亡。

      广尘大师念在阿娘本性温良,敦厚谦恭,又肯跳千罪谷以谢罪,便恢复了阿娘在鸿蒙碣宗祠中的位置,将阿娘的尸身带回了鸿蒙碣安葬。

      虽然那时我只有三岁,但也听明白了广尘大师的这番话。

      阿娘死了。阿娘再也回不来了。就连阿娘的尸身都葬不进谢家了。我紧握着阿娘给我的那串扶桑珠,颤抖着弯下了腰——胸口的位置阵痛不止,痛得我站不直身子。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巨大的悲恸也让我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混沌中,我跑去了阿娘的卧房,躺在阿娘睡过的床上,缩成了一团。

      阿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并不知晓,也不愿去问。我只记得第二日阿爹来找我,他那原本幽深的眼眸变得暗淡无光,满是疲惫。但阿爹还是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对我说,以后他会好好照顾我,不会再让阿娘失望了。

      就这样,在阿爹的教导和庇佑下,如今我已经六岁了。这三年里,我极想念阿娘,但也从来没有催动过那串扶桑珠。我害怕,怕阿娘留给我最后的那份念想都是假的。我不止一次央求阿爹,让他带我去鸿蒙碣看看阿娘,可阿爹却说,鸿蒙碣清净,外人去了会打扰到阿娘,惹阿娘不高兴。

      可我是阿娘的孩子,阿爹是阿娘的夫君,如何就是外人?

      我始终想不明白,但也不好忤逆阿爹,只希望等长大之后,我可以自己去看阿娘。

      不过天降福泽,过几日两仪宫举办盂兰法会,阿爹和他那位正妻受邀,这几日正在张罗法会所需,无暇顾及我。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莫若趁这个空当,溜出乌程,去鸿蒙碣祭拜阿娘一番。

      说做就做,就这样,六岁的我迈着笨拙的步伐,悄悄离开了谢家,去往鸿蒙碣。

      鸿蒙碣地处虞渊,群山耸立,直插云天,乃是僧法道三家的修行之所。其中位处最东侧的那做山,是鸿蒙碣最高处,也是阿娘生活了十年的扶桑崖。

      可当我真正来到虞渊,我才发现这里丛林密布,地势险恶,茂密的杂草甚至比我都高,我压根找不到上崖的路。兜兜转转了半日,山谷中竟开始雷鸣电闪,不一会下起了瓢泼大雨。衣服全都湿透了,黏腻在身上,我感到又冷又饿。四周也没有什么可以躲雨的地方,我只好咬咬牙,拖着沉重的步伐继续找路。

      渐渐地,我走不动了,天也黑了起来。我寻了个树根坐下来休息,可刚坐下没多久,只觉身上寒冷无比,头疼欲裂——我怕是病了。身边时不时传来豺狼的嘶吼声,让我心中的恐惧更甚一分。越是惧怕,我越将臂膀和手向怀里揣。揣来揣去,我摸到了我一直挂在颈上的那串珠子——正是阿娘走之前给我的,那串扶桑珠。

      阿娘说,只要我催动它,就会有人来救我……我缓缓将那珠子从颈上取下,颤颤巍巍地施展法力,催动了它。倏地,那串珠子便消失了。眨眼的功夫,便有一位身披素色衣衫,白绫覆面的女子站在了我面前。

      “小子,是你召唤我?”衣着庄重步态安雅的女子张口便如此不羁,着实让我惊讶了一番。我抬起眼眸,想仔细看看这位女子的眉眼。水墨画一般的罥烟眉,一双凤目尽显媚态却不失端庄,再加上那块覆面白绫……竟是像极了我的阿娘。唯独与阿娘不同的是,她的眉心处多了一块莲花印记。

      她俯下身,为我擦了擦额头上的雨水,将我扶了起来:“怎的如此狼狈?我可是还在煮饭呢就被你唤来了。还有,你这扶桑珠是如何得来的?这扶桑珠只有扶桑崖才有,按理说除了我和我师父便无人再有了,怎么你会有一串?”

      这么多问题向我砸来,我在震惊之下不知如何回答。印象中的阿娘温婉娴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尽是端庄,从未有过如此不羁……可她口中的师父,分明就是扶桑君。阿娘曾告诉我说扶桑君此生只收阿娘一人为徒,再不会有其他弟子……我半晌没能说出话来,只是惊愕地盯着这个女子。她是我阿娘。她一定是。

      所以,我的阿娘并未身亡,她还好端端地活着。我抽了抽鼻子,一肚子委屈涌上心头,含着泪水望向阿娘,想和阿娘说好多好多话,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你不说话我可走了,我锅里还烧着饭呢,还有这扶桑珠我也拿走了哦。”眼看她转身就要离去,我心中急切,立即站了起来紧跑几步直接抱住了她的腿,哽咽道:“阿娘,阿娘不要走,遂儿找到阿娘了,找到阿娘了……”

      我抱着阿娘,却感觉到阿娘的身子有些僵硬,于是便放开了她,抬起头来想看着阿娘。阿娘皱了皱眉,满脸疑惑,俯下身子对我说道:“小子,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呢,虽说年龄是大了,但这些年一直都住在扶桑崖上,未曾嫁人,更别提生养孩子了。你阿娘叫什么名字?你阿爹又是谁啊?”

      听到这话,我仿佛是被浇了一盆冷水,心中的欢喜瞬间被灭去了大半。可是,她说她住在扶桑崖,而扶桑崖上除了师祖,唯一住着的人就只可能是阿娘。阿娘到底是怎么了,为何连我都不记得……

      我按住心中的疑惑,瞪大眼睛瞅着阿娘,郑重地回答道:“我阿娘是扶桑君唯一的弟子,姓林名芊,法号安若,我阿爹是乌程谢家家主,姓谢名渊,字灵泽。”

      阿娘的表情看上去极是惊讶。

      我还想再说些什么,但却感到一阵头疼,接着便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当我再醒来时,我躺在一个看似朴素但格外整洁的屋子里,身旁是守着我的阿娘。

      ”醒来了啊。你受了风寒晕倒在山下,我就把你带上了扶桑崖,你且在这里住下,等你好了我就送你回家。”阿娘柔软的声音飘进了我的心里。

      我找到阿娘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