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富贵险中求 ...

  •   片刻两人回到了客栈。两人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罗汤圆招呼掌柜点菜,要了一壶酒,四样小菜。
      罗汤圆帮李浩倒上茶水说道:“李大哥,先喝口热茶润润口。”两人经过路上闲聊,倒不像刚碰见那样生疏。
      李浩喝了一口茶,问道:“罗小弟,你可知道你大哥在何地?是哪位将军麾下的将士?”
      罗汤圆有点傻眼,她才不知道边疆地区城镇有几个叫什么名,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将军。因为完全是编的。
      罗汤圆眨了眨眼,挠了挠头说了:“李大哥,我没问清楚。当时老乡说了我大哥的消息,我和娘高兴坏了,满脑子都是我哥在边疆,好像说到什么王将军就匆匆忙忙奔着来这边来。是我做事莽撞考虑不周。”
      罗汤圆一脸沮丧,乖乖坐在旁边望着李浩。
      李浩本想说她几句的,见她这般懊悔怪自己,看着有些可怜,也毕竟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哪里懂得那么多,话到了嘴边硬生生又咽了下去。
      李浩拍拍罗汤圆的肩膀安慰道:“算啦,年轻考虑不周全也可以理解,就当吸取教训,日后做事一定细心,这样就会少了很多麻烦。不过知道个王将军也总比什么多没有来的好,等到了边疆办好正事在寻人。”
      罗汤圆观察着李浩,发现他外表虽然给人一种口快心直,不拘小节。说话做事却粗中带细。谈吐间话语直白却没让人不适的感觉。不过也很容易想明白,毕竟是生意人,头脑如果真那么简单,想做长久生意是混不下去的。
      罗汤圆一边给李浩夹菜一边说道:“李大哥太感谢您了!来来吃菜。”
      两人边吃边喝了好一会儿,当中罗汤圆挑着李浩感兴趣的话题聊,她没忘记自己的目的,在一个适当的话机她开口说道:“李大哥,您去边疆都做些什么生意啊?”
      李浩嚼着嘴里的肉说道:“就是一些药材啊,布料、瓷器、茶叶之类的。边疆渤州,丽城一带,各国商人很多,土地也不像我们这边这般适合草药生长,有些地方土地贫瘠、又有戈壁荒漠,雨水较少。虽也有药材和其他农作物,但是种类和数量比不上我们中原地区。边疆汉人也不少,茶叶茶具这些他们也很需要。等卖完了手里的货,回来就带上边疆的特产,红枣核桃,棉花还有他们制作的毛毯等,他们这边很多价格又便宜。这样两边做生意才能赚钱。”
      罗汤圆道:“哎,光听您说的,我就可以想象的到这经商的路很艰苦。常听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的路多了才能见多识广。人要趁年轻多出去走走,领略不同风情,见识多懂得多,才不枉此生!”
      李浩猛喝了一口酒,叹气道,“行走江湖的也担不起你这般夸赞,读书考取功名才是真正的好啊。路途遥远,货物又有风险。有时候辛苦了那么多天,如果运气不好碰上强盗,不是抢钱就是抢货物,有时候剩下一点给我,我这趟相当就白跑了……”
      李浩今年差不多快三十岁了,已娶妻生了两个儿子,家里还有老母亲和妹妹一家六口人住一起。不过妹妹今年十六了,已经定下亲,开春就要嫁人了。李浩想着年底跑一两趟,多赚点钱能开心过大年,在给点钱给妹妹做嫁妆,好在婆家日子过的舒心些。大雪封山就不跑了,安心留家里过年。
      罗汤圆道:“李大哥,不必妄自菲薄,人的成就不是只能靠当官考功名来下定义的,我们靠自己双手吃饭,也是荣事一件。”
      李浩听了心情舒畅哈哈大笑。
      罗汤圆又说道:“不瞒您说,我这次出来带了十多两银子,眼看着吃住用的每日都在变少,接下来去边疆的路上,吃住也都是钱。家里也不富裕,如果能赚点钱带回去也好。我就想着是不是也可以买点东西去那边卖?赚不回钱我也不会放心上,原本找人也需要花费的。”
      李浩想了一下说道:“十多两跑这么一趟是有点少,要不搭在我货里吧,虽然你可能赚的不多,不过比较稳当。至于其他的东西好不好卖我倒是没什么留意。我多有固定的老主顾,多出来的在卖给其他小商贩。”
      罗汤圆提出这个想法,不是想搭股。就是想让他同意她的接下来想做的事情。他是带路的老大就算他人在爽快,你不和他说一声自做主张定下来,那无论关系到哪方面都不是好的。
      李浩能说出让她出点钱一起卖货,已经是很难得了。如果顺利达到绝对能出手。
      罗汤圆还是婉言推辞了李浩的好意。说自己哪能麻烦他。自己去看看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带到那边卖的。
      罗汤圆思考过,一是不想因为自己让别人的生意有盈利影响,特别是牵扯到利益关系,那关系就不那么纯粹了,说不准日后还因为钱翻脸,那就少了一个朋友。第二是自己的十多两银子,李浩的商品价格多不是特别低的货,数量少了就赚钱少了。
      做生意要考虑本钱花了多少,精力花了多少,你付出多少后能得到多少回报,算一下划算不划算。跑来跑去没赚多少钱,你还不如让本钱躺你口袋睡大觉。
      罗汤圆又问了天气怎么样。李浩告诉她得带厚衣服过去,那边比中原地区冷很多。
      罗汤圆想起了自己的包袱里的棉衣棉裤,感觉有些单薄,得在去买一件棉衣。保重身体是最重要的事情,感冒发烧万一死了怎么办,不可能在给你活一次了。
      两人商讨了好一会儿。李浩决定五天后出发。这几天大家就各自准备货物。罗汤圆问了李浩哪里能买棉袄,李浩让她去他合作的的棉花布料店里买衣服。找薛掌柜报他名字会便宜一些给他。
      送走了李浩,罗汤圆回到了房间。累了大半天,还是有大收获的。她躺在床上想着,自己要进点什么,能抢手呢?想着想着不知道不觉睡过去了……
      睡醒已经是辰时,下楼点了碗面吃,又和掌柜的商量了一下房费,连着在多住几天算她优惠点。
      掌柜的也爽快地答应了,爱干净又按时交房费的客人,是最受欢迎的。
      借了笔纸回到房间,罗汤圆准备写一下进货名单,然后这几天去慢慢买回来。
      小本买卖就在‘小’字上面,成本不能太高,东西要杂,万一卖不出去损失不会太大。而且她只打算拿出十一、十二两,剩下的当应急预案。万一血本无归还有钱可以吃饭租房。因为是女孩子,如果没有住的地方太危险了。有钱安稳下来,在找个当厨娘的工作应该也能活。这个时代菜式花样很少,自己带过来的菜谱应该会受欢迎。
      听李浩的描述,那边环境和气候条件都不是特别好,风沙大又干燥,那皮肤就会很干还会冻裂。进一点古代面油去卖,应该可以有人需要的。
      在买几个汤婆子吧,手套和帽子也不错。还有火折子也不错。那边来往商人这么多,肯定也需要。
      罗汤圆写了觉得实用东西的名单。因为本金有限,还要考虑到卖不出去的风险,特别贵的东西,数量会比较少。
      第二天,罗汤圆先找到了昨天卖给她火折子的商贩。这次是做生意,她就和他谈了价格,要十个每个二十五纹钱。数量还缺几个,罗汤圆付了定金,商贩三天后备齐给她。
      回忆昨天走过的路,去了昨天那家布料棉花店。薛掌柜接待了她。
      店里除了布料和棉花,还会顺带着卖成品,有棉衣棉裤、帽子手套,还有棉被。她认真挑选,终于看中了一件棉衣,随后还挑了手套和棉帽。
      翻看着帽子,罗汤圆觉得帽子保暖性不够到位,她提出要求要在帽子耳朵旁这个位子加两片,也要有棉花放进去。还有古代人顶着一个发髻,在帽顶上开个口子,没发髻用不到也不影响美观,有发髻可以把发髻穿过帽子露出来。
      其实罗汤圆说的帽子就是现代常看到的‘护耳冬帽’俗称‘雷锋帽’。其实古代肯定也有类似的帽子,不过可能不普及,而且样式没这样全面。
      见薛掌柜有点疑惑的样子,怕他做错,她就要了笔纸画了一副图。薛掌柜看图后还夸她有创意。
      手套她也要薛掌柜改良,要做成露指翻盖手套。劳动百姓做一些细致活带手套做不成,脱手套又特别冷。这样又可以保暖又可以不影响干活。薛掌柜见了连连称赞。
      帽子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接受,保险起见罗汤圆最后只定了二十双手套、十来顶帽子、再出个加工的费用。
      掌柜给她打了个折,本来将近三两多,算她三两。让她无语的是,自己的新棉衣是大头,一两左右了占了一半。不过是穿很久的,也觉得值了。不过东西也要三天后给她。
      罗汤圆付好了钱,告别薛掌柜。准备拿着棉衣回客栈吃先吃午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富贵险中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