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选择第二条出路 ...


  •   所谓的第一条出路是:返回原籍。

      他们这群人之所以逃荒除了家乡入春以来一直大旱的缘故之外,最主要是匪患。

      那些个土匪简直就不是人,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这次听官兵说那些土匪已经被朝廷派去的官兵清缴,他们回去后可以安心居住,绝大多数人心动了。

      比起流离失所,当然是有田有宅的日子才让人更安心。哪怕是家园被毁,田地荒芜但肯定比四处漂流、居无定所强。

      “爹,咱们回乡吧?”看到村民们一个个欣喜地选择回乡,老大孙福文也有所意动。

      孙万贵想了想却摇了摇头,“不行,回乡太远了,你娘和你小妹的身子骨恐怕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他这话并非杞人忧天,就孙福喜和张云娘现在的状况别说是回乡,就是哪也不去干养着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养好。想到这一点孙福文带着歉意说道:“爹说的对,是儿子想得不周全,那咱们去恒山郡开荒。”

      没错,朝廷给出的第二条出路就是去恒山郡,也就是大安朝最北边之地开荒。还许诺将来开出来的荒地全部归个人,并且在五年内不收取任何赋税。

      听起来是不错,可万一开出来的地种不出粮食怎么办?可为了孙福喜和张云娘,孙万贵在同几个儿子商量过后还是选择开荒。

      接下来,他们领了一家人在这里最后一顿救济粮的同时,官兵在孙万贵从怀中掏出的一家人户籍上做出更改,添加了迁往恒山郡一项,还在路引上也增加了这一项。这样一来,他们家想要反悔还得再花费一笔银子。

      从这也不难看出,无需官兵催促和押送,他们这些人就会乖乖地返乡返乡,开荒的开荒。

      收好户籍和路引,孙万贵领着三个儿子急匆匆回到窝棚,同张云娘和孙福喜简单交代过后便想要赶在别人之前出发。

      这次去恒山郡开荒的人虽然比选择返乡的人少一些,但也有很多。几个村加在一起初步估算得有个五六百人,肯定是到的越早越有利。

      他们家的窝棚比较靠后,有一些离前面近的,又得到消息早的在他们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出发。

      孙万贵原本以为大家都不会有疑议,可自打穿越过来很少发言的孙福喜却犹豫着开了口。

      “爹,娘,咱们能不能晚几天再走?”她小声请求。

      “怎么了福喜?哪里不舒服吗?用不用请郎中?”听她忽然开口让晚几天再走,吓得张云娘连忙抬手去摸她的头。

      孙福喜摇了摇头,“娘,我没事儿。”随后抬头看向同样一脸关切的孙万贵,“爹,我就是觉得早走固然有利,可是未见得走得早的人就能早到。”又问,“这一路怎么着也得有好几百里的路吧?”

      “岂止是几百,”向来有些跳脱的老二孙福武插嘴回答,“我刚刚朝官兵打听了下,说是虽然比咱们返乡路途近一些,但是也得有一千来里的路,就是快走也要一两个月才能到,慢走得两三个月,甚至更久。”

      “那就是了。”孙福喜点了点头,“既然要走两三个月,那么早走这一天半天也没什么意义啊!”

      “谁说没意义了?”孙福武反驳,“你还小不知道,要是走的晚,人家在前面把能吃的野菜都薅干净了,等咱们路过时吃什么?到时候可就不光是晚到的事,还有可能一家人活不到地方。”

      “那咱们为什么不在这里多准备一些再走啊?”孙福喜貌似不懂地问,“咱们家在这里住了一阵子,对后山总比别处了解多吧?爹和几个哥哥只需多辛苦辛苦,多采些野菜和草药什么的换些钱,不比冒冒失失前往要好很多?”

      她原本觉得年纪小不想说这些,可是逃荒的这一路,她发现她爹和她娘连个规划和章程都没有,就是随大流逃。别人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吃不好穿不暖、休息不好不说,她娘和她的身体还变得越来越差。

      当然,那时之所以着急赶路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寻找几个失散的哥哥。可这次不一样,是有目的的逃荒,怎么着也要准备充足再走才行。

      她当然知道走得越早越有利,可不说别的,就她娘和她这个身子骨肯定会拖后腿,估计很快就会被人追上,那早走这一时半会儿又有何意义?

      再说了,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们一家要想走得长远,走得持久,怎么着也得把自身装备弄好一些啊!

      就她爹娘和几个哥哥脚上穿的草鞋,走不了多少路就会坏掉。那为何不趁着能准备时多准备一些?

      再有,路上肯定会遇到阴雨天气,怎么着也要多弄一些草席,不管是铺地上用来休息,还是搭建帐篷时都能用得上。

      最后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得有钱吧?

      购买米面粮油调料这些生活必需品不说,这年头生个病太正常不过,总不能也像原主生病那会儿不花钱吧?况且据说进城也要花钱,那么钱是万万不能少的。

      见孙万贵仍在犹豫,孙福喜又貌似好奇地问:“爹娘,咱们走到恒山郡得快入冬了吧?如果不提前准备冬衣,咱们能不能冻死啊?”说完,还故意打了一个寒颤。

      “孩儿他爹……”最先被孙福喜这套言辞说动的是张云娘,万一孩子们谁有个好歹她可再也承受不住,于是看向孙万贵等着他拿主意。

      “福喜说的对,”孙万贵自然也被说动,“与其这么上路,不如做一些准备再走。”又在看了一眼孙福喜后朝众人道,“就像福喜说的,对别处不了解,这后山可被咱们摸了个遍。能备出多少东西不好说,怎么着也比没有强。”

      说完,他又看向孙福喜,笑着问:“不知道福喜还有没有什么要提醒的?”这可是这么多年来,孙福喜说的最多的一次,没想到人不大却说的句句在理。

      “没了没了,”孙福喜连连摆手,“女儿就是胡乱说的,还得爹跟娘做主。”

      眼下她人小言微,如果不是为了活着,就连这些都不会说。

      唉!说一千道一万,活着才是硬道理,得一家人齐齐整整活着走到恒山郡才行。不过,能让家里人重视她的发言也是好事,却要循序渐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选择第二条出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