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章 ...
-
川千千正式毕业了,趴在床上浏览招聘信息,开始考虑以后的工作问题,时下流行的考公?那查一下考试时间,在11月底,中央国家行政机关职位还涉及英语,行测包含数学内容,看着密密麻麻的职位表,唔,好头大啊,真的要考公吗?自己真的喜欢这份职业吗?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吗?不过是现阶段前景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要干嘛。
川千千是二本院校摄影系毕业生,学校没有教太多东西,更何况摄影这种主观性高的学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师自身的审美捕捉能力,毕业之后大多是影楼写真,有关系有门路的可以进小地方电台,不然海投简历进相关广告、宣传、影视公司企业。川千千的工作经验:各类平台约同城小姐姐拍照片互免,没了。
至于毕业后回家找工作?回哪个家?是自己被遗弃的出生地,一个刚脱贫的小县城?
她是一个弃婴,受生女儿没用是赔钱货的不良风气影响,当地孤儿院大部分都是女孩。第一位领养人在她成功怀孕之后就把自己送回孤儿院了。由于当地谣传偏方,认为领养一个小孩子,过段时间就会有自己的孩子,娃娃带娃娃运。不知道是真灵验还是碰巧,5年之后养母成功怀孕,而自己被二次遗弃,重新回到了脏兮兮的孤儿院。
也算是这家孤儿院的固定培养模式之一了,利用当地闭塞的环境和封建迷信的思想,分担院内孩子的培养压力,政府的拨款和爱心人士的捐款在年年不断的弃婴输入下根本不够用。小县城封建迷信而过度重男轻女。
“家里没有男人会被人瞧不起。”
“生女儿断了香火。”
“家里没男人会受人欺负。”
“闺女不抗事儿。”
“生姑娘在婆家抬不起头,受排挤。”
“生不出男娃就离婚,白花了三万的彩礼。”
诸如此类未开化的智障言论是小县城主流。她们身为女性却排斥压迫女性,精神上已经被洗脑选择顺从老一辈传下来的陋习,好像自己站在了“正确”的立场有资格高高在上为人指路,现象想起来可笑的很,不过是思想被奴役裹挟了拉人下水罢了。
人永远不能放弃怀疑与深思一脚踏入表面上“轻松,简单,为了你好…”这些陷阱,真正得利者是不会出来大肆宣扬好处的,迟疑就是告诉猎人可以开枪的讯号。
孤儿院里的女孩子特别多,都是外面宣扬“养了赔钱,齐之拘留”的无辜生命。孤儿院开发的儿童“带娃运领养”项目有效的减缓了院内资金压力,利用收养人度过儿童体弱多病需要照顾的烦人期,看似一剑双雕,可是忽略了小孩子的心理问题,不断被领养,再抛弃,从视若珍宝再弃之如敝屣,其中的落差不亚于你体验百万富翁一个月再紧急宣告破产回工地搬砖,成年人都可能情绪不稳跳楼别提三观不健全的小孩子了。孤儿院培养出一群早熟儿童,大家互相竞争上岗,为了短暂的屋檐,为了那一丁点儿的重视和爱护,上了瘾。
川千千还算是幸运儿,她7岁的时候,迎来了第二个领养家庭,这次的领养时间比较长,让她成功上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一,养她就是看她的“带运能力”,顺便给自己的小孩当保姆,入职这个家中的清洁工。洗碗,拖地,洗衣服,学做饭,丢垃圾,带孩子上下幼儿园,辅导小孩作业,还好这个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有洗衣机不用像县里的妇女们一样用手搓洗,虽然事情多但是吃穿不愁还能读书她挺知足,起码比回去强。
据说领养前特意找了大师看过几个小朋友的命格,相中她八字流年运势,特意选了福旺的时机过来,应该是旺的吧,起码对她说话时好声好气,大一点了还会给笑眯眯地给她零花钱。
得也运势失也运势,时机过了自然被劝退,当时她升高二,开始有学习压力了,作业变多了,干活儿不如以前利索,“妈妈”把她带回孤儿院,重新挑了一个小孩走人。这次没说什么运势,只问了谁最能吃苦干活,身上有没有病。是啊,孤儿院的“保姆预备役”又多又实惠,不用工资五险一金还能几年一换新。她在期待什么呢?
直到孤儿院跟上时代潮流,买了台电脑和相机利用互联网的便宜,开始做网站,发照片,让更多的目光投射在了逼仄偏远的角落,专攻家务劳动的辛德瑞拉们,才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年纪越小越走的越快,长得好看,表面性格活泼的小可爱们留下令人艳羡背影,奔向了未知的新生活,向她这样年龄大的孩子可就不吃香了。
院长在外接了不少手工艺活给年龄尴尬滞留的小孩,说等他们熬到成年之后,就可以去找班上,自己养活自己了,有联系好的流水工厂,还有一些是可以打包去国外工作,工资比国内还要高。当时的川千千也幻想过出国,爱心人士们除了捐钱还会捐物资,旧按键手机,被淘汰的大脑袋电视,衣服鞋子,书本…拖他们的福,孤儿院有了电视机,单调乏味的生活改变了。
网线费用是院长用半换半给钱弄来的,用大家捐赠的个别物资置换,软磨硬泡给接上了WiFi,就这样,孩子们多了娱乐活动,可以看动画片,电视剧,看新闻,电视剧里的国外生活看起来令人向往,干净繁华的街市,精致美观的大楼,没有听过的职业,奇奇怪怪的工作,都很有趣。大城市晚上还可以在外面逛街吃小吃,县里的夜晚黑漆漆的,路灯走好一段路才有一盏,没电视前川千千的娱乐活动就是在院子里看星星,伴随着乡下的几声狗叫和虫鸣。
川千千在日日睡前的期待和许愿中赢来了第三个领养家庭,不同于上两个的是,养父母都是蓝眼睛的外国人,中文很好,沟通不成问题,带她去了向往的大城市生活,不过是国内,两人从事宗教类的文化研究,对川千千温和又客气,尊重她的意见,记着她的生日和喜好,带她去吃好吃的,给她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鼓励她肯定她。
小女孩第一次尝到了幸福的滋味。顺利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由于是按照年龄直接上高二下半学期的缘故,落下的功课一时难以补齐,成绩不算太高,还好养父母没有露出嫌弃不满。至于专业选择?电脑和相机。调剂到了摄影专业,正好养父母工作也会用到拍摄工具,有几个单反和摄像机,给她用了。
选传媒大学是因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她想投身于网络相关的专业,探索一下这个兴起的庞然大物。
日子好像越过越好,一切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直到突如其来的噩耗打断了她的美梦。养父母在一次考察活动中失踪了,他们的行李物品被送到了临近毕业的川千千手里。
就这样,她又被丢下了,无家可归。
晴天霹雳,川千千不明白,为什么…
命运对她的捉弄从未停止,还牵连到了无辜的人。
毕业照片上笑得勉强,搬离宿舍时走得狼狈。
现在她买车票回到了养父母租的房子,外环的一套小联排别墅,周围都是新开发的住宅区,距离市中心有些远,还有二十天租金就到期了。他们的“遗物”也被送到了这里,在楼下客厅堆着,少女还没有勇气打开。
川千千面色疲倦的给手机充上电,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