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娘家弟娶媳妇,我娘让我凑钱呢。”英子小声地说道。

      虞姗姗明白了,英子嫁过来虽然家里不缺吃穿,但是他丈夫杨大在镇里做的是搬运石头的苦工,都是血汗钱。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家里没有分家,都是婆母管账,英子自己还有两个孩子。日子虽说不错,但是也没有多余的银钱拿给她支援娘家。

      英子日子过得不错,亲娘想办法肯定第一时间就是找她。都开口求她了,她没有法子,那是她亲弟弟,她多少要给点。

      正好虞姗姗看得起她的手艺,所以她才想能多织就多织点。况且自己挣的,不用找婆母借,也省得看婆母脸色。

      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关于英子家的事情虞姗姗也不好去评判什么。检查了一下英子的手艺,确实做得不错,针法均匀,没有多针漏针。她很满意。

      “可以,我去给你拿银钱。”虞姗姗检查无误之后就数钱给英子。

      一件一结,这是她之前就说好的,好在当时的定金是收的铜板比较多。

      英子拿到铜板,还是有些不太真实的样子,她的阵线活做得不错,平时也就是跟家里人做做衣服。偶尔接一点镇上补衣服的活计,但从来没有一次性挣到过这么多钱,还这么轻松过。

      “钱收好了,别掉了。”虞姗姗看她那魂不守舍的样子,开口提醒道。

      英子收好钱,急忙说道:“三娘,再给我拿十件的棉钱。”

      “这么多,你织得完吗?”虞姗姗不敢置信,毕竟她的时限是半个月,英子这一下就要十件。她都不睡觉吗。

      “三娘,我能够织得完。”英子想到钱,很豪气地说。

      不过虞姗姗还是很担心地说道:“也别太拼了,注意眼睛该休息就休息吧。”

      “放心吧,我不会累着的,我这就回去织。”只要能够赚到钱,英子不想浪费任何一点时间。

      “别急,你跟你爹说一声,我要借他的牛车去镇上一趟。”虞姗姗提醒道。

      “知道了!”英子撒腿就往回跑,生怕晚了。

      不一会儿老杨叔就赶着牛车过来了,虞姗姗为了防止再晕车身上带着姜片,晕车了就往手腕上擦一点,这个方法它以前坐车也用,对她来说还挺有用的。

      而且有了经验,遇上特别颠簸的地方就稳稳抓住车里的木板,稳住自己的重心就没有那么难受了。

      这次虞姗姗做了充足准备,总算是安全到了镇上。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打铁铺子,这个铺子看起来非常的冷清,打铁匠都坐在店里睡觉。

      “店家,店家。”虞姗姗无奈的叫醒他,估计镇上也就这一家铺子了,只能在他这里打。

      打铁匠这才悠悠地睁开眼睛,看着虞姗姗醒神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是店里来生意了,站起身来对着虞姗姗说道:“这位娘子是可要打铁?”

      “店家你这里可以打比纳鞋底的针大一点点,头子可以打成弯钩吗?”虞姗姗试探地问道。

      打铁匠想了几分钟,找出跟纳鞋底差不多的铁针说道:“娘子说的是比这种再粗一点,头折弯一点。”说着还对折弯的地方指了指。

      “这里,在往前一点,弯的地方不要太大。”虞姗姗顺着他指的位置再往前面指了指问道:“可以打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娘子打这个干什么?”打铁匠有些好奇,他从来没有打过如此奇怪的东西。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是打来钩鞋子上的线的,只需要用这个钩针轻轻勾住鞋子上的线一下就扯出了,方便拆鞋做鞋。”虞姗姗耐心地解释道。她了解过,这边私做铁器一般都会问缘由,如果是没有见过的兵器打铁匠就要去官府报备,得了允许的契书才可以铸造。如果只是平常家用的小物件,倒是可以打。

      “可以是可以打,不过价格要贵上许多。”打铁匠也实诚,他打从来没有打过的物件本来就需要时间,因为没有符合尺寸的铁针,还要重新烧铁,注模才行。

      “多少银子?”虞姗姗皱皱眉头,她没有想到打一根钩针都如此麻烦,价格还不便宜。

      “二两银子。”打铁匠估算了一下。

      虞姗姗在心里炸翻了天了,太贵了!她知道这里针贵,因为针细,还需要一头开孔,一头磨尖,这里有没有机器可以压制,都是靠人工。一根线就能卖到几十文到一百文不等。越细的针就越贵,越考验工技。

      一根针才几十文,她想着她的钩针怎么也贵不了那里去吧,结果人家要重新炼铁,重新注模,这算下来的工艺费用就很高了。

      无奈,虞姗姗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她回去看看能不能用木头削一个,这二两银子不是她能够付得起的。

      就是不知道木头的经不经用,之前她也想过用木头,不过很快就被她否决了,钩针和针织棒不同,要细很多,勾线有时候又需要用力,很快就会折断的。

      谁想到打一副钩针这么贵,她想了想不就是易断吗,她多做几根还不行吗?

      离开了打铁铺,虞姗姗没有忘记是来镇上买些肉的,肉半肥半瘦的三十五文一斤,上次虞姗姗就是买的这种,全肥的四十文一斤,全瘦的三十文一斤。这里的人认为肥肉更有营养,而且有油所以卖得贵些,瘦肉柴又没有油而且不如肥肉那么吃香。

      虞姗姗买了一斤肥肉,一斤瘦肉。同样买了些骨头和猪下水。这时天热放不了多久,肥肉用来熬猪油,瘦肉炒着吃,骨头炖汤吃,上次爆炒的下水全家都没有吃够。

      买完这些,放在杨叔牛车上,虞姗姗又去逛了逛书店,打算给即将学写字的林锦耀买点笔墨。

      这不买不知道,一买吓一跳,一根做工比较低劣的笔需要二百文,一张普通的纸一张三文钱,一刀纸二十五张得七十文。她总算知道当初宋雨凝告诫她的话了,人家真的不是和你开玩笑,一个读书人真的供不起呀。

      再说墨,这里面学问就大了了,好的上百两都有,低等的一两左右,一块墨块可以用很久,沾水研磨开就成墨水了。

      不过为了不打击林锦耀的积极性,虞姗姗还是买了一只毛笔,两刀纸,一块墨,砚台她就暂时不买了,回去拿个陶碗,或则用木头雕一块,因为她问了价格最便宜的砚台也得要二两银子。

      条件虽然艰苦点,但总算能够满足林锦耀那点愿望了。虞姗姗从书店出来如此想到。本来她还想买镇尺,笔架,笔洗等都统统放弃了,能够用木头代替就行,以后有钱了,她给林锦耀买,买最好的!

      宋雨凝虽然答应了教林锦耀认字,再怎么说也算是个师傅了,师傅收徒弟还得准备点拜师礼不是。虞姗姗一边走一边逛一边想,送点什么好呢?

      贵的她买不起,便宜的人家看不上,送礼也有很大讲究得送自己能力范围内,还让别人挑不出毛病的物品,才能显的诚心。

      就比如在虞姗姗面前的这家点心铺子,她觉得送点心也不错。这个相对于其他物品来说便宜不少,而点心在农家也算难得的精贵物品了。

      这家点心铺子卖得最好的就是桂花糕四十文一斤,其次就是枣泥酥,还有豌豆黄、驴打滚,茯苓夹饼等。看到她直咽口水。

      虽然她不嗜甜,但是很久没有吃过糖的味道了,现在闻到糕点的味道,嘴里的味觉还是不断的迸发出唾液,满脑子都是想吃。

      一块桂花糕单卖5文钱,有巴掌那么大,虞姗姗买了一块尝尝,入口第一口感就是有些粗糙,而且偏甜,不是她记忆中的桂花糕。

      再买了其他的糕点尝不是太甜就是太腻要不就是味淡。她也只能安慰自己可能是自己的口味跟这边不一样吧。

      买了两斤桂花糕,提着纸包就打算回去了,这时却看见招娣正急忙的城门口赶去好像有急事似的。

      虞姗姗忙追上去:“招娣有什么事吗,我租了牛车送你一程。”

      招娣看见来人正是虞三娘,顿时停下了脚步,喘了口气说道:“三娘,我正要去找你呢。”

      要不就巧了呀,虞姗姗正好在镇上。

      “什么事?”看招娣的急迫,虞姗姗不由得心头一紧,难道她的毛衣订单出了什么变故?

      “我家的棉花今年全卖了,附近有几家跟我一样的,就好奇打听来着。我说是和你合作的,就卖光了。这几户邻居也拖我过来说情,看你能不能帮忙全买了。”招娣稳定了气息,开始向虞姗姗一一道来。

      虞姗姗知道这里面的情节断不如招娣说得这么简单,看招娣的着急程度,中间怕是故事还不小呢。

      “可我现在已经没有收棉花的银钱了呀。”虞姗姗顺着招娣的话说道。

      “是,我也这么说过。但是今年棉户的行情本就不好,还有几家就等着卖了棉花救命,这不把他们逼急了吗……”招娣之前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可兔子逼急了还跳墙呢,再说原本他们和招娣都一样,突然你家的棉花全卖了,我家还没卖动。那几家是不是得合起伙来威胁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