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邻居 ...

  •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雨,所以现在冒出来蘑菇也很多,但是一家人都不怎么认识蘑菇,保险起见,也就不特意去采了,直接奔着野菜去。

      其实唐晓曦挺喜欢采野菜的,以前上网时就时常刷到那些林区采蘑菇、海边捡贝壳的视频,弄得她心里痒痒的。现在到了这里,那不得大采特采啊!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一个现代人,其实并不认识几种野菜,潘丽芬在现代是家里的老小,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认识的野菜也不多。

      唐安园与唐暄就更不用说了,唐暄在这里年纪太小,在现代更是衣食无忧的,唐安园则是不管现代还是古代,都是埋头在地里苦干的人,所以也不认识。

      以至于唐晓曦认识的野菜也就三种,一种是荠菜,这还是在现代时,潘丽芬突发奇想要吃荠菜馅的包子,所以特意问了别人,带着唐晓曦一起去田野里挖过。

      还有一种是艾草,这种野菜的幼苗是在清明前后能食用的,用来熬煮汤汁,再与糯米饭混合做出麻糍来,是唐晓曦家乡的风俗小吃,每年清明节前必定会做。

      而且场面极其热闹,因为她家有一个专门做麻糍的凹石墩 ,周围邻居会约定同一天开始做,每家每户的女人会蒸糯米饭、煮艾草汤,然后送到唐晓曦家里。男人们则轮流抡石锤、打麻糍,是很耗费力气的。孩子们则兴奋的到处跑来跑去。

      想着想着,口水都快忍不住了,唐晓曦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古代再吃一顿麻糍!

      第三种她认识的野菜,就是蒲公英了,实在是因为它的花和叶子太有特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谁没吹过蒲公英啊。

      但现在的艾草已经老了,所以一家人就采了一篮子的荠菜与蒲公英回家。

      上山时没注意,下山时唐晓曦才发现南山湾这个村子时真的挺大的,而且房子的位置也很有规律,大部分都聚集到了一处,稻田一片片绿油油的,十分喜人,真的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此时太阳已经爬到了高处,大概是早上八点左右的时间,村民也早就在田地里干活了,路上还有洗完衣服,抱着木桶往回走的妇人和女孩们。

      虽然到处是说话声、笑声、骂孩子的声音,但唐晓曦在这一刻却突然觉得很安宁。

      一家人回到家中,放好了野菜,正想着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唐安园先觉得不适应,他因为父亲早亡,从初中毕业就开始在田里干活了,这么多年除了下大雨,哪天不去地里,现在在这里,又没有自己的田地,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好。只能在房子外,东看看西瞧瞧。

      “你别走来走去的了,这个房子连灶台都没有,你要是没事干,就去搭个灶台。”潘丽芬是最懂他的,见他无所适从,便指挥他去做事。

      “哎!好嘞。”唐安园笑着答应着。

      这个房子里的房间都不大,灶台搭在房间里是不合适的,而他们的房间旁边依着杂物间,所以唐安园准备在姐弟俩的房间边上也建一个斜顶的房子,正好用来做厨房。

      他让唐晓曦从空间内取出了砍刀,去山上砍点竹子,用来造厨房外围。本想用泥砖,但根本来不及,只能过几日再做。现在是春末了,倒也不怕冷。

      送唐安园出了门,潘丽芬见这个家实在不成样子,就让唐晓曦取了几副碗筷,一些厨具,倒是不敢让拿锅,现在的锅和他们现代用的锅差别实在太大,要是被人看到就不好了。

      也幸亏原生一家来这里时带了一个大箱子,有什么别人也是不知道的。

      但其实那个箱子里装的东西实在不多,就是几件旧衣服,一家人的户籍,还有一些碎银子。也正是因为那些银子,在发大水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将之带出来。

      正在一家人收拾东西时,外面传来了几声脚步声。

      “有人在家吗?”一道爽朗的声音唤起。

      “哎!在的,是谁呀?”潘丽芬赶忙笑着迎了出去。

      打开门一看,一个穿着酱色襦裙的妇人正笑意盈盈的站在门外,手里还端着一盘饼。

      潘丽芬往前走了几步正准备开口,那妇人便先开始自我介绍了:“我是住你家前头的,我姓陈,前几日看你们刚搬过来,忙忙碌碌的,也不好来打扰。这不,今日我家做了些肉饼子,就给你们送些过来,也认认人。”

      潘丽芬听了这话,便知道这是个好客又大气的人,这里的日子,虽然不会饿着肚子,却也不常吃的起肉,人家能将肉饼送过来,着实是个大方的。

      她忙笑着回应道:“陈嫂子,你这可太客气了,来就来,可别带什么东西。来,快屋里坐。”边说边将陈嫂子往屋里迎进去。

      进了门,唐晓曦与唐暄忙起来打招呼:“阿孃好(比父母年长一些的女性称呼)。”

      “哎!好。”陈婶子口里答应着,目光却被唐晓曦吸引去了,她只觉得这姑娘与众不同,虽然是骨瘦如柴的,穿着的也是粗布麻衣,但那俏生生的模样,感觉与村里的其他姑娘都不一样,特别是她的眼睛,带着温暖的笑意,十分明亮,让人说不出的舒服,笑容更是明媚,活像一个小太阳。

      “呀!这是你的一对儿女吧,长的可真好,看着就是乖巧懂事的,你有福气啊!”陈婶子拉着潘丽芬的手称赞道。

      潘丽芬也开始捧场起来:“哪里哪里,这两个可调皮着呢,一天到晚都不让人省心。”

      两人边说边到床沿边上坐着开始聊起来了,至于为什么床上?因为家里现在连条凳子也没有。。。唐晓曦无语望天,只能殷殷切切等着老爸回来做。

      不过她也确实佩服潘丽芬,她与唐暄都随唐安园,不怎么会说话,感觉都有点社交困难症。

      而潘丽芬则是有社交牛那个症,一家人攒下来的话仿佛都放到了她嘴里,讲起来那可真是滔滔不绝,连绵不断!关键是别人还都挺喜欢和她聊的,唐晓曦只能表示服气。

      坐了这一会儿,潘丽芬着实打听出了不少事情,最后还是陈婶子见日头已高告辞回家去了,不然怕是家底都该透露出来了。

      她家一个丈夫、三个儿子,都是男人,家务活都是她来做,还得织布来改善生活,也算比较忙,就没空多说话了。

      此时唐安园也带着片好的竹篾回来了。

      他先做了几个背筐,反过来也可以当作凳子,又用剩余的竹篾加上树叶搭上了一个简易的小房间,先用作厨房,想过几天做好了土坯再从新搭。

      唐晓曦与唐暄也不闲着,两人都捡了一些枯木回来当柴火。

      听了刚才陈婶子说的事情,他们才知道,这个村子的山头和大部分的地其实是有主人的,只有外围的一些土地才能由他们买卖,村子里大部分的人也是租了里面的地来种植的。

      目前他们一家人初来咋到,什么也没有,更别说土地了,也只能捡一些枯枝来烧火,这个主人家倒是不介意的。

      按陈婶子的说法,这里的主家也挺好的,不会剥削租户,地里的收入只收三分,别的人家都收一半,乃至六七分呢!平时上山去采一些野菜、药材,或打一些野味,主家也都是允许的。

      既然知道是有主人的,唐晓曦也不敢多捡,够煮一顿饭就足够了。回到家,两人又捡了三块大石头放到厨房里,放上柴火,架上陶罐,准备做午饭。

      忙活了半天,唐晓曦才发现,她不会点火啊!这里大部分人都会用石燧敲击取火,用的是火石,还有一些富人则会用火折子,可是这两样东西她都没有。

      原生一家人通常用的是钻木取火,非常原始。她实在不想折腾自己,从空间里偷摸出打火机,点上火再迅速收回空间。看着火焰缓缓升起,不禁感慨道:知识就是力量啊!

      潘丽芬白了她一眼,提醒道:“你小心一点,不要总是用空间里的东西,当心被人发现。这里是古代,大部分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小心被他们当成妖怪!”

      “哦~~知道了!”唐晓曦表示虚心接受意见。

      潘丽芬说的很有道理,其实越落后的地方,思想越固化,难以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反而学习的更多的人,接受程度也就越高。以致于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陶罐里的野菜汤已经在翻滚了,潘丽芬赶紧提醒道:“你快放调料啊,倒点酒去去涩味。。。”话说完,她才想起那些调料还在空间里,只能尴尬的笑笑,继续说:“嘿嘿,反正只有我们两个,我帮你看着,你继续。”

      唐晓曦无奈,继续搬运工作。

      太阳高挂,一家人才坐下来开始吃午饭。他们坐的是唐安园刚才做的背筐,桌子是唐晓曦屋里的那张旧桌子,一人一碗野菜汤和一块陈婶子送的肉饼。

      唐暄先讲话:“这日子,太艰难了,昨天还在挑吃什么,今天就只能有什么吃什么了。”

      潘丽芬是永远最先适应环境的,她笑道:“你就当是体验生活了,别这么多怨言,你爸和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我们还有空间做底气,可以改善伙食,当初我们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一饭一食都得靠自己去挣的。”

      这话倒是说的唐暄不好意思起来,他出生在00年后,那时大华夏正是腾飞时期,自然衣食无忧,他学习成绩又好,是学霸一枚,性格也算乖,爸妈自然没什么好挑剔他的,实在没吃过什么苦。

      一家人到了这里,其他人都齐心协力的一起好好生活,就他总是说丧气话,实在不好。

      “咳咳,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生活呀?”唐暄开始转移话题。

      是啊,初到这里慌里慌张的,也没好好计划,现在一家人没什么其他事情,正好一起聊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3章 邻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