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烧砖 ...

  •   时间慢慢悠悠前行,入了夏,天气也开始热了起来。

      前几日总是下雨,唐晓曦家中用竹子搭的厨房已经开始漏水了,导致饭食都是在房间里做的,烟熏火燎的实在难受,但去买砖瓦又太贵,虽然陆续也有人家来定做红鸡蛋,但钱还是不够,所以天一放晴,唐安园便准备自己烧砖搭厨房。

      他从小便在乡间长大,身边的人都穷,大部分东西能自己制造便就自己做了,他见的多也就会了,而目前最方便做的就是土砖。

      土砖要用的材料是蚂蚁的巢穴,最好是白蚁的,因为白蚁筑巢的土比较干净,没有杂质,一窑砖一共能烧出一万块砖头来。但是一个人制砖加上烧砖的时间大概得一个月,时间上来不及,而且数量太多也浪费。唐安园便想着再拉上一两家村民一起做,省时又省力。

      没想到不用走远,只是左右邻居一问都同意。陈婶子的丈夫吴青山与胡小安的父亲胡吉都觉得合适,便早早的过来帮忙了。

      三人一起上山去挖白蚁巢,又搭起来砖窑,招呼家里的男孩子们一起来做砖胚。

      吴家有两个男儿,大儿子吴一白,小儿子吴二白,长的都是人高马壮的样子,干活也特别卖力气。

      胡家也是两个儿子,大儿子胡平安,长的却是十分精瘦,做事手脚麻利,小儿子便是胡小安,但是他太小了,所以做事的就是胡平安一人。

      唐暄也还小,所以唐家并没有人出来做砖胚,但是出方子的唐安园,三家人便决定做好砖后平分。

      三个男人上山掏空了好几个白蚁窝,用背篓一点点运下山来,堆在了院子后面的田地里,只是人力到底有限,背了一天连做窑体的都不够。

      唐晓曦看唐安园咬着牙背运着几十斤重的泥土,每次背起时脸色憋得通红,放下背篓后却连背都起不直,肩上虽垫着布条,但依旧被磨破了皮。

      这场景看的唐晓曦十分心酸,转身便回了房间,准备做点东西来帮唐安园减轻点负担。

      她想到了工地里常用到的“独轮车”。

      现代的独轮车是橡胶大轮子,车框是由铁做的,所以既能装又方便。但是在这里既没有橡胶又不能用铁,便只能做小轮子木车了。

      先准备好竹条、麻绳与一个木轮,其他的还好,只有这个木轮费了好大的劲,又是切又是磨,中间还要镂空,要不是有空间里的斧头在还真是做不了,花了一早上的工夫才算是做好了一个轮子,虽然算不上完美,但好歹还可以使用,之后又花了一中午的时间将车体做好。

      车体倒是简单,把两根竹子夹在车轮两边,中间一根木棍穿过轮子相连,竹子中间则由两条竹条嵌在一起相连,最后由麻绳一圈圈固定住,如此独轮车便算做好了。

      做的时间太赶,以至于唐晓曦连午饭也没有吃上,潘丽芬心疼的很,本来看着丈夫幸苦劳作,想上去帮忙的,可她也是在没什么力气,背不动这些沉重的泥土,而且唐安园也不愿意她做这些费体力的事情,拦着不让她帮忙,她又是难过又感动。

      如今看到女儿想出了好主意,自然不能拦着,女儿没吃上饭,便一遍一遍的热着,不能让闺女饿到肚子。

      匆匆做好,还来不及打磨,唐晓曦便将独轮车送到了唐安园手里,引的一众围观。

      “哎哟,这是羊角车不是?怎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呢?”陈婶子摸着车把手惊呼道。

      “是呀是呀,这车怎么显得这么小巧呢。”胡小安的娘亲金兰花也叹道。

      民间能看到的车不多,除了拉着车驾子的牛车、驴车,最多见的便是羊角车了。

      这种车与现代的独轮车区别不大,轮子也有半人高,车架子是中间高,、两边平,既可以坐人也可以放货,路上也常常能看到一个男子推着车,一侧放着粮食一侧坐着妻子,回娘家。

      但是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车,也不是每个老百姓都有的,南山湾里也只有村长家与几个家中殷实的人家才有。

      每次看到那些人送妻子回娘家,村中的妇女可羡慕了,得和丈夫念叨好几天。

      不过唐晓曦做出来得独轮车却不一样,轮子只有半个手臂高,坐不了人,但是运货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

      众人正研究怎么用呢,胡平安却拉着唐晓曦不放,问着“十万个怎么做”。

      ”小西妹妹,这个轮子是怎么做的?中间的竹子是怎么固定住的?轮子两头的是什么呀?”

      唐晓曦一一解释,她这才发现这胡平安居然对木匠活这么感兴趣。不过这样也好,三个人用一个独轮车确实不够,她一个人做又很吃力,不如教会胡平安一起做,这样她也不必折磨她的小手了,现在还红着呢。

      空间里的斧头是不能用了,明显和现在的不一样,不过幸好还有一个生了锈的铁杵,唐晓曦将它拿了出来,又捡了一块大石头当铁锤,准备教胡平安用石头斜击铁杵的方式来给木头凿洞。

      胡平安确实有天赋,又是男孩子力气大,做的比唐晓曦快多了。

      做好的车只有一辆,又是人家闺女特意为父亲做的,吴青山与胡吉没好意思抢,打趣了几句便将车给了唐安园使用。

      有了车果然放便多了,上山时轻轻松松,下山时顺着推又不费力气,不过到底是竹子做的,承重能力不够,所以一趟只能拉一篮子,若是木头做的便能拉上三篮子的土了。不过即使如此,吴青山与胡吉看着唐安园一趟趟的从他们眼前过去回来,也羡慕红了眼,不好意思让唐晓曦做,便催着胡平安赶紧做。

      这两个则边教边做,天色不过刚刚擦黑就已经将两辆独轮车给做好了。唐晓曦与胡平安看着比之前那辆还要结实、灵活的新车,满满的成就感。

      吴青山与胡吉二人眼红了很久,也不顾天色已晚,愣是一个一辆上了山也来次拥有车的体验。

      热热闹闹的,三家人围在一起吃了顿晚饭。

      饭是女人们商量好后做的,吴家蒸饭、胡家煮菜、唐家则炸了一些小鱼。

      饭菜虽不丰盛,但劳累了一天,个个都吃的津津有味,特别是潘丽芬炸的小鱼,花了些心思,鱼腌制了很久,外面还裹了加了鸡蛋的面糊,外酥里嫩,满口留香。

      “阿婶,你做的鱼太好了!”胡小安嘴里叼了一条小鱼,咬了一口后夸张的喊道。

      “好吃你就多吃些,”听到夸赞的潘丽芬笑着又夹了一块小鱼到胡小安的碗里。

      金兰花笑着嗔道:“别给他夹了,惯的他更像个皮猴了。”

      “阿娘~哪有你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呀!”

      听着胡小安的嘟囔,众人更是哈哈大笑。

      金兰花嘴上虽这么说,但仔细看她行为便知道她是个疼自己孩子的人,知道胡小安爱吃鱼,自己便一口不吃,只吃煮菜,过许久才夹上一块给胡小安,这行为里头包含的意思便是自己不吃,将自己省出来的部分给孩子。

      这大约就是母亲会做的事情吧。

      看着胡小安吃的欢快,金兰花便觉得比吃到自己嘴里还开心,才低头,却发现自己碗里多了一块炸鱼,余光瞥见胡吉收回了筷子,而他碗里放着的那块炸鱼已经不见了。

      怕其他人发现笑话,她只能当作什么也没发生,慢慢的夹起鱼咬了一口,果然是很香甜的味道。

      一日劳作,大家也没什么心思再聊天了,都想着早点回去休息。

      所以吃过晚饭,众人收拾过自家的碗筷便都回去了。

      烛光下,潘丽芬拿出之前便让唐晓曦空间里取出来的红花油,一边帮唐安园揉着肩头的伤口,一边感慨道:“以前在现代有摩托三轮车,再不济我们小时候还有拖拉机,运土便捷又快速。到了这里什么都要人力去做,怎么吃的消呢。”

      幸好唐晓曦做出了独轮车,要不然再一趟趟的背,这红肿的肩头只怕都要流血了。

      “放宽心,咱们好歹比这里的人见识的更多,总会越来越好的,你看今天,咱们的闺女不就做的很好嘛。”说完还欣慰的笑了起来,“还是闺女好,又聪明又孝顺。”

      “你这话小心唐暄听的到了吃你的醋。”

      “哈哈,一个臭小子,听到就听到了,还怕他不成。”

      谈话声音渐消,夫妻两人慢慢睡下了。

      另一间房里,唐晓曦还在研究怎么提高烧砖的成功率,正好平时买的那些小说以及教科书里有提到关于粘土以及烧砖的工艺,她准备整合整合信息,再写出来给唐安园,这样耗费那么多体力搬运的土,才不至于被浪费。

      而唐暄是个苦力。

      唐晓曦负责记录加上空间里搬运书籍,而唐暄负责一本本翻看下来,找出有利的信息。说真的,一次性看这么多书,他觉得他以后会对书过敏。

      但是没有办法,毕竟是为家里出力,他现在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屁孩,也只能做做这些事情了,没什么好抱怨的,拍拍脑袋醒醒神,继续看!

      没有现代的灯火通明,万籁俱寂下,静谧安宁的村庄里,只有他们房里的烛火还跳跃着,窗上的油布里显印着两人认真的影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烧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