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诗会 ...

  •     次日清晨,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姜怀书便早早地起身。她隐约听到院子里的小丫头们叽叽喳喳地不知在议论些什么。于是,她唤来翠竹询问:“外面为何如此喧闹?”

      翠竹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之色,喜笑颜开地回答道:“六娘,您有所不知,今日太傅大人在玲珑阁举办诗会呢!”

      玲珑阁乃是盛京城内年轻男女常去之地,专用于举办各种诗会活动。早在建安侯府时,姜怀书就曾听闻过太傅要举办此次诗会之事。

      正当姜怀书思考之际,彩绣前来禀报,说是李氏到了。

      姜怀书听到李氏到来,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起身相迎,恭敬地福了福身,柔声问道:“母亲,怎么来了?”

      只见李氏今日容光焕发,心情愉悦,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回答道:“今日可是个特别的日子,何太傅要在玲珑阁举办一场盛大的诗会,你祖母希望我能带上你一同前往。也好让大家见一见我们侯府的六姑娘。”

      说罢,李氏身边的丫鬟拿出一件精美的淡紫色长裙,轻轻展开,那细腻的质地和淡雅的颜色令人眼前一亮。

      彩绣接过衣裙,细心地为姜怀书梳起了双髻,巧妙地搭配上几支精致的发簪,使得整个人看起来愈发俏皮可爱。

      此次出门,李氏不仅带上了姜怀书,还将姜如喜、姜如锦、姜如嫣以及姜如玉等府上的几位姑娘一同带去。显然,这是一次家族女眷们共同参与的盛会。

      其实诗会顾名思义就是相亲大会。

      如今姜如喜几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李氏自然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要把姜如锦几人嫁出去,但肯定不会让她们嫁到好人家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人间四月,桃花盛开,何太傅在玲珑阁举办一年一度的诗会。

      坐在马车上的姜怀书有些昏昏欲睡。

      姜如玉则是充满期待。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掀开帘子,看了一眼繁华喧嚣的街道,情不自禁地说道:“四姐,你瞧,外面真是好热闹啊!”

      姜如嫣瞥了一眼就看向她,随后淡淡道:“安分点,到了诗会可要好好收起你的性子,切不可惹事,知道吗?”

      姜如玉瘪瘪嘴,有些不太开心,不过也没生气多久,继续看着外面繁华的街景了。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小贩们高声叫卖着各种物品,街头巷尾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姜如玉兴奋地看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喜悦的光芒。

      有风吹来,让打瞌睡的姜怀书清醒了几分。

      记得临上马车前,李氏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她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千万不可惹事。

      姜怀书被安排和姜如嫣,姜如玉一个马车,姜如嫣看了一眼一直恹恹欲睡的姜怀书,笑道:“六妹妹,快醒醒,玲珑阁快到了,可不要睡过头了。”

      姜怀书勉强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窗外。的确,街道上非常热闹,人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来来往往,相互交谈着。

      姜怀书瞌睡已经消散,扬起笑脸,说道:“谢谢四姐提醒。”

      姜如嫣轻轻颔首,而后轻声问道:“妹妹可曾上过学堂,读过什么书?”

      姜怀书在堰州时,仅仅上过半年的学堂而已。寇先生所传授的知识也不过是些浅显的皮毛罢了,至于所读之书,则大多是关于女子德行规范的。

      “读过几本《女范捷录》。”姜怀书倒是毫不掩饰地回答道。

      姜如嫣不禁略感惊讶,但并未多言。

      这时,姜如玉发出一声惊叹:“你在堰州上过学堂呀。”

      姜怀书微微一笑,转头问向姜如玉:“五姐姐读过什么书呢?”

      姜如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生来愚钝,并不喜欢读书。”

      与此同时,姜如玉继续与姜如嫣闲聊着。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自己对于诗会的满心期待,幻想着能在诗会上结交一些志同道合、风趣幽默之人。姜如嫣静静地聆听着姜如玉的话语,偶尔插上一两句话回应,但内心却在思考其他事情。

      她知道这次诗会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聚会,更是一次展示自己才华和魅力的机会。

      虽然她并不像姜如玉那样热衷于此,但她也希望能够在诗会上有所表现,引起别人的关注。

      突然间,马车猛地颠簸了一下,这突如其来的晃动差一点就让姜如玉摔倒在地。她心中一惊,嘴里不由得骂骂咧咧地嘟囔了一句。紧接着,她带着满腔的怒火,气冲冲地转头朝着车夫质问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何事?怎么会如此颠簸!”

      车夫露出一脸的为难之色,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解释什么。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开口,外面便传来了一道尖锐刺耳的声音:“你们这些人难道不知道马车里面坐着的是谁吗?我奉劝你们最好赶快让开,否则的话,我家郡主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你们的!”

      听到这话,姜怀书连忙掀开帘子,和姜如嫣姐妹俩一起探出头向外望去。只见在路的对面,同样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本来双方各自前行,并无冲突之处。但问题在于,她们现在所走的这条街道乃是通往玲珑阁的唯一路径。而此刻,两辆马车都寸步不让,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僵持不下的局面。

      姜怀书并不知晓对面那辆马车里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份背景,但单从刚才那位丫鬟嚣张跋扈的态度来看,再回想她刚刚提起郡主二字,便不难猜出对方的身份。

      在整个大盛王朝之中能够被尊称为郡主的女子实在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如此推断下来,这位神秘的女子极有可能就是南平侯宋子渊的嫡长女——宋皎月。

      说起这南平侯宋子渊,他可是子承父业,接替了其父原先担任的提督一职。本来呢,南平侯府与建安侯府之间早就缔结了秦晋之好,双方约定将叶卿卿许配给宋子渊。然而事与愿违,叶卿卿后来却与姜玄两情相悦,于是乎,这场婚事自然就泡汤了。也正因如此,南平侯府跟建安侯府算是彻底结下了仇怨,此后两家基本上就断了往来。不仅如此,由于姜玄横刀夺爱抢走了叶卿卿,使得南平侯府对永昌侯府更是心怀愤恨。

      时至今日,当南平侯府的马车与永昌侯府的马车狭路相逢之时,这般情景简直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

      姜如玉有些慌乱地开口询问:“四姐,对面那辆马车里坐着的难道真的是宋皎月吗?”

      姜如嫣的脸色异常平静,并没有显露出丝毫慌乱之意。相反,她竟然用一种戏谑的目光看向了姜怀书。

      姜怀书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着:姜如嫣无缘无故为何要这样看着自己?这与她又有何关系呢?

      正当姜怀书陷入沉思之际,车外突然传来了姜如喜清脆的嗓音:“哎呀呀,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南平侯府的新姚郡主啊!”

      姜如喜是个性子急躁之人,她的性格略带几分毛躁,心思单纯,毫无城府。在姜怀书眼中,她简直就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傻白甜。而且,姜如喜向来与那个性格泼辣、蛮横无理的宋皎月合不来。尽管她们二人同为嫡女,但由于其父亲官职各异,再加上宋皎月被大盛皇帝亲自册封为郡主,使得她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姜如喜和宋皎月之间关系紧张,原因在于她们俩同时喜欢何太傅何行晏。

      事情始于去年皇帝举办的春日宴会。本来这场宴会平淡无奇,但当皇帝突然宣布要给何太傅赐婚时,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场的众多名门闺秀们无不对何行晏心怀倾慕之情,每个人都期待着皇帝能将自己指婚给他。然而,皇帝说出的那个名字却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竟然是宋皎月!

      何太傅声名远扬,他不仅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更是被誉为天下文章第一的大学者。这样的人物,谁能不心动?谁又不想嫁给他呢?

      然而,这个消息却让姜如喜怒火中烧。她心中充满了嫉妒和不满,借着酒劲说出了一些冒犯宋皎月的醉话。这一下,可就结下了大梁子。

      皇帝自然十分恼怒,好在关键时刻,何太傅站出来说了几句好话,才使得皇帝息怒不再追究此事。姜如喜也因此侥幸逃过一劫。

      姜如喜话音刚落,只看见从马车里走出一名女子来。这女子身材高挑,身上穿着一件青色的衣裳,搭配着一条青色的石榴裙,外层披着一袭青色的纱衣。她头上插着几根镶着绿宝石的簪子,下层则将三千青丝随意地散落在肩膀上,耳朵上戴着镶有绿宝石的耳坠。洁白如玉的脖颈上,挂着一串由珍珠和绿宝石相间组成的项链,更增添了不少风采。其容貌出众,虽然比起被誉为才女佳人的姜如锦稍逊一筹,但与其他人相比,已算得上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了。

      “姜如喜,你居然敢挡住本郡主的去路,还不快点给我让开!”宋皎月一眼看到是姜如喜,脾气一下子就变得火爆起来。

      每次见面,她们两个人总是免不了要相互讥讽几句。
      “新姚郡主,这次太傅举办的可是诗会呢。谁不知道新姚郡主,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整天就知道沉迷于练武这种花拳绣腿的东西。”

      “你……”宋皎月气得浑身发抖,手指差点戳到姜如喜的鼻尖上,口中更是毫不留情地骂道:“姜如喜,你比我也好不到哪里去!本郡主不学无术,你简直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大草包!”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不休,互不相让。一旁的李氏眼见局面渐渐失控,急忙拉住姜如喜,劝说道:“如喜,休要胡闹,咱们就让她们先走吧,又有何妨呢?”

      姜如喜听了这话,并不服气,狠狠瞪了一眼周围看热闹的人群,冷哼一声:“母亲,凭什么要让着她?”

      “凭她是新姚郡主,论身份地位,确实应该是我们退让一步。”李氏耐心地解释道。

      姜如喜心中虽然仍有不甘,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毕竟对方是皇帝亲封的郡主,自己若是执意与之争锋相对,恐怕会惹来更多麻烦。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旁观的姜怀书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姜如玉见状,好奇地问道:“五妹妹,你在笑什么呀?”

      “没什么。”姜怀书若无其事地回答道,同时掀起车帘一角,朝着不远处的阁楼望去。

      而那一眼刚好对上了一双深邃而又带着探究的眼眸。

      姜怀书只觉得这双眼睛似曾相识,仿佛在哪里见到过一般,但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来。她不禁有些好奇地多看了几眼,试图从对方的眼神中找到一些端倪。

      而此刻的何行晏正悠然自得地品尝着茶水,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他恰巧目睹了不远处所发生的一切,轻轻抿了口茶,发出一声赞叹,随后又注意到对面的男人一直紧盯着一辆马车,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开口问道:“蘅之,你在看什么呢?”

      谢澜庭微微一笑,轻声回答道:“没什么,只是看到一位有趣的姑娘。”

      何行晏听后,忍不住叹息一声:“怎么,难道你对那位姑娘有意。”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谢澜庭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人家是看上你这位太傅,与我何干!”

      何行晏对此颇感无奈,苦笑着说:“若是你平日里多些时间出来走走,恐怕这盛京城里的姑娘们都会围绕着你团团转了,哪里还会留意到我。”

      谢澜庭轻笑着回应道:“你这话就太过奖了。不过,以你的名望和地位,自然也是备受众人敬仰的。”

      何行晏没说什么,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似乎还有着一些无法言说的情愫在悄然蔓延

      两人喝茶看景好一会,谢澜庭看了眼天色说道:“时间到了,你这太傅也该去准备准备了。”

      何行晏站起身,有些无奈,“蘅之,你让我举办此次诗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谢澜庭没话说,眼神落在一辆已经走远的马车上。

      何行晏顿时顿悟其中的含义,笑了笑,“原来你是看上了姜家姑娘,不知是哪位姑娘。”

      谢澜庭不语,显示是不打算告诉他。

      何行晏无奈道:“行,今日借着诗会我一定要找出那位姑娘。”

      马车缓缓地向前行驶着,车轮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诉说着这段旅程的漫长与艰辛。终于,它停在了一座宏伟的建筑前——玲珑阁。

      姜如玉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跳下了马车。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似乎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期待。紧接着,姜怀书也跟着下了车。两人一同抬头望去,只见玲珑阁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门口站着几位身着华服的侍者,他们面带微笑,恭迎着每一位宾客的到来。姜如玉紧紧握着姜如嫣的手,小心翼翼地踏进了这座神秘而又美丽的楼阁。

      然而,就在姜怀书刚刚掀起帘子准备下车的时候,她的目光突然被两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住了。原来,是叶元檀和叶元蔻姐妹俩相携而来。当她们看到姜怀书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元檀的容貌极为出众,身材高挑修长,即使置身于人群之中,也能轻易地吸引他人的目光。此刻,她身穿一袭蓝色的翠烟衫,搭配着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外层披着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身姿婀娜,轻盈飘逸。她的肩膀线条优美,腰部纤细柔软,肌肤如同凝脂一般滑嫩,气质高雅如兰。那一绺绺发丝被精心地盘成了发髻,玉钗轻轻地簪在上面,再插上一枝金色的步摇,长长的珠饰随着动作轻轻摇晃,在鬓边闪烁生辉,更增添了几分妩媚动人。

      相比之下,元蔻的穿着则显得清新淡雅。她身着淡粉色的衣裙,裙摆长长地拖到地上,腰间用一条如云般柔软的丝带系住,凸显出那盈盈一握的纤腰。她的头发间插着一支七宝珊瑚簪,使得面容犹如芙蓉般娇艳。她的那双凤眼天生带有一种媚态,乌溜溜的青丝被梳成华丽的发髻,鬓角处斜插着一只精美的玉簪,整个人看上去光彩照人,令人眼前一亮。

      “元檀姐姐,元蔻姐姐。”姜怀书笑着向两位行礼。

      元檀拉着她的走,说道:“都是自家姐妹,无需行礼。”

      姜怀书却摇头说道:“这是礼节,不可忘,二舅母也来了吗?”

      “是呢,母亲在等你呢?”

      姜怀书微微一笑,回应道:"让姐姐和舅母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

      她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歉意,但更多的是见到故人的喜悦之情。

      叶元檀也走上前来,温柔地说道:"没关系,我们也才刚来一会儿。快进去吧,母亲一直在念叨着你呢。” 说完,她轻轻挽起姜怀书的手臂,一同走进了玲珑阁。
      此时的玲珑阁内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姜怀书不禁沉醉其中,心中暗自感叹这里的奢华与高雅。她跟随着叶元檀和叶元蔻的脚步,穿过宽敞明亮的大厅,朝着里面走去.....

      姜如嫣和姜如玉看着姜怀书被叶元檀,叶元蔻簇拥着拉走,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羡慕之情。

      姜如玉轻轻扯了扯姜如嫣的衣袖,低声说道:“四姐,你看她们关系多好啊,真让人羡慕。”

      姜如嫣白了她一眼,嗔怪道:“难道我对你不好吗?平日里有什么好东西不都紧着你?”

      姜如玉连忙摇头,她知道姜如嫣对自己其实挺好的,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两人之间似乎隔着一层薄薄的纱,有一种说不出的疏离感。

      这时,李氏从马车上下来。她一眼便瞧见了姜如嫣和姜如玉,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不悦地呵斥道:“你们两个站在这儿做什么?还不赶紧进去。”

      她的目光迅速扫过四周,却没有发现姜怀书的身影。眉头不禁皱起,质问道:“六娘呢?她跑到哪里去了?”

      姜如嫣指了指不远处的方向,回答道:“六妹妹刚才被建安侯府的元檀和元蔻姑娘拉走了。”

      李氏听了,心中略有不满,但终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建安侯府的地位摆在那儿,她也不好过多干涉。

      今日,何太傅大人在此地举办诗会。地点选在了玲珑阁的后院之中。她在现代之时,也曾游历过诸多江南美景,甚至还去过好几次仿古建筑之地。然而,当她亲眼目睹这座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时,内心仍旧深受震撼。

      穿过庭院,踏上九重石阶,迈入亭台楼阁之间,只见池馆水榭错落有致。而举办诗会的地方则格外宽敞,四周遍布假山怪石、藤萝翠竹等景观。能够受到邀请前来参加诗会的达官贵人寥寥无几,到场者皆为朝中诸位官员的家眷,加起来足有几十人之多。

      姜怀书与王氏以及元檀、元蔻一同抵达时,已有不少公子和姑娘先行到达。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处,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负责引路的小厮恭敬地引领着各位夫人、公子和姑娘们入席就坐。

      “怀书,这几日过得可还好?”王氏一脸担忧,关切地问道。

      姜怀书微微颔首,轻声回应道:“多谢舅母关心,一切都好。”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四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厌倦。

      元蔻敏锐地捕捉到了姜怀书的情绪变化,她深知这位表妹生性喜好安静,于是主动与她攀谈起来,试图让她感到愉悦一些。

      “姜妹妹,在姜家生活得如何?姜如喜可曾欺负于你?”元蔻的语气充满了关切和好奇。

      姜怀书轻轻摇了摇头,微笑着回答:“姐姐放心,如喜姐姐待我甚好。”

      然而,这番对话恰好被站在一旁的姜如喜听到。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满,脸上流露出不屑的神情,并发出一声轻蔑的冷哼:“叶元蔻,你这是何意?莫非在你眼中,我就是那等善妒之人不成?虽说我对六妹妹并无太多好感,但也绝不会欺凌于她。”

      元蔻毕竟年幼,未曾想及太多,她直言不讳地说道:“谁知晓你是否会欺负姜妹妹呢?我可是清晰记得,去年你曾纵容下人殴打侍奉你的婆子。”

      姜如喜听闻此言,顿时气得脸色发青,她瞪大眼睛,怒视着元蔻,反驳道:“你……你休要胡言乱语!那次事件纯属误会,况且我已严惩了犯错的仆人。难道仅凭此就可以断定我会欺负六妹妹吗?”

      “你……”姜如喜气的半死,宋皎月欺负她也就算了,这个叶元蔻也对她不客气。

      姜怀书扯了扯元蔻,示意不让她说了,又一脸歉意的看着姜如喜说道:“二姐,元蔻姐姐不是故意的,还希望二姐不要生气。”

      姜如喜瞪她一眼,冷哼:“姜怀书,你是姜家的人,注意身份。”

      姜怀书知道无论她说什么都不管用,也就闭嘴不在多言,而她也知道依照姜如喜这种性子,估计得罪的人不少。

      而不远处亭台之上,负责此次诗会的明娘看着人也来的差不多了,轻咳道:“太傅此次举办诗会,邀请各位前来品诗作画,喝茶看景,还请各位尽兴。”

      话音刚落,就听到有声音响起:“高阳长公主到,承恩侯到,何太傅到……”

      伴随着侍从们一声声传唱,高阳长公主一袭华丽的服饰,面带微笑,缓缓地走进院子里。她身后紧跟着嘴角挂着浅笑的何行晏以及一脸冷漠的谢澜庭。

      谢澜庭脚步轻盈,仿佛每一步都能生出莲花般,他的肌肤如同羊脂白玉般细腻光滑,明亮的眼眸闪烁着光芒,宛如美丽的女子一般。

      在场的人们都看得入迷了,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纷纷行礼道:“参见长公主!”

      高阳长公主微微一笑,温柔地说道:“各位不必多礼。”

      高阳长公主乃是先帝最小的妹妹,当年先帝在世时,将她许配给定北公。

      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小侯爷怎么来了?”
      所有人都看着谢澜庭,不是说他体弱多病,不宜见人吗?此刻又怎么会出现在诗会上,众人虽好奇但也不敢说什么。

      谢澜庭甚少出来走动,只有宫里举行宫宴,方能一睹其风采。然而,每一次也仅能匆匆瞥见数眼而已。除了那些权贵显要们,真正有机会亲眼目睹谢澜庭尊容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谢澜庭的现身令姜如锦心头涌起一阵喜悦之情。她早已对这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谢澜庭倾心许久,但却总是苦于没有机会与他多聊上几句。此次前来参加诗会,她其实也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而来。

      姜怀书则惊讶地凝视着谢澜庭。她才想起,正是此人帮助自己回到了盛京。不过,对于他所说的帮忙乃是为了报恩一事,姜怀书却是一头雾水。她实在想不通,他究竟是要报答谁的恩情呢?这个谜团始终萦绕在她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而且她总是感觉这位小侯爷似乎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用一种探寻的眼神看着自己。谢澜庭完全无视了周围那些庸俗脂粉们的肆意打量,微微皱起眉头,明显露出一丝不悦之色。他的视线始终停留在某一个地方不曾移开。

      那位少女正在东张西望着,仿佛在寻找或者打量着什么东西。突然间,她的目光与他相遇,谢澜庭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浅浅的弧度。然而,姜怀书却感到十分困惑,心中暗自诽谤道:“这个小侯爷无缘无故地对着我微笑,真是莫名其妙!”

      长公主敏锐地捕捉到了谢澜庭的目光,不禁皱起眉头,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那个方向恰好是元檀、元蔻、姜如喜以及一个陌生的小姑娘所处的位置。

      长公主以为谢澜庭看上其中一位了,便将她那锐利的目光落在了较为引人注目的元檀身上。

      接着,她的眼眸中闪烁着似笑非笑的光芒,扫视了一圈众人后,轻声说道:“此次听闻行晏举办诗会,本宫特意前来观赏一番。大家无需拘谨,可以随意入座!”

      长公主话音刚落,在场的众人心中顿时涌起各种思绪。

      尤其是姜如喜、宋皎月和姜如锦三人,她们的表情变得异常兴奋。

      许多人之前从未见过谢澜庭本人,此刻方才知晓这位容貌比何太傅还要出众的美男子竟然就是承恩侯——谢澜庭。

      除了那些暗中偷瞄何行晏的人外,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谢澜庭身上,仿佛被他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