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富察(八) ...
-
高舒窈进屋后脱下斗篷,桃始打了帘子,她才进来径直在玥琳床边坐下。
玥琳用帕子掩着半张脸:“姐姐可莫要挨我这般近!万一将病气过给姐姐可不好。”
高舒窈听着便是莞尔:“这能是什么要紧的事!如今见你无恙,我便放心了。”
这话倒是让玥琳听出了几分别的意思。
“听姐姐这话,莫不是还是别的姐妹传了太医告了假?”玥琳还未曾听到别宫的动静。
“恐怕仪嫔快要不成了。”高舒窈敛了笑意,轻叹着说起道,“太医的意思是让吉安堂那边可以先备下仪嫔的身后事了。”
原是仪嫔,也不足为奇。
从进宫来这些时日,仪嫔就一直缠绵病榻,传了几次太医。
玥琳还记得最后一次在宝华殿外遇见仪嫔,她便已是气血亏虚的模样,后来皇后都是直接免了仪嫔到长春宫的早晚请安。
她也记得,仪嫔便是在行册封礼前不久,因病故去。
如今想来,仪嫔果真是时日无多了。
仪嫔是在当夜离世的,然后被送到吉安堂停灵。
就和宫中无数可怜的女子一样,在无声无息中安静地死去。
仪嫔黄氏失宠多年,乾隆听闻此事也只是吩咐按制殡葬。
同样是失宠多年,哲妃有子,仪嫔却未能保住当年那个孩子,乾隆也自是不会对这个甚至已是不记得模样的女子有几分垂怜。
皇后怜悯仪嫔红颜早逝,令内务府照着宫规操办之余,又赐了五百两银子给仪嫔母家。
仪嫔黄鸢,从此也便成了宫中再无人会提起的故人。
在仪嫔病逝后不到一旬,便到了小年之时,宫中又是一片喜色,未因小小嫔主的故去而曾受到影响。
只到仪嫔头七之日,众嫔妃跟随富察皇后到吉安堂一探,便算是全了多年潜邸姐妹的情谊。
因先皇崩逝,虽已除服,但今年的年关宫宴也不如去岁那般热闹喜庆。
在年关前夕,乾隆写了二十二个福字,赐给朝中重臣及后宫妃嫔。
吴书来到翊坤宫传旨,玥琳跪下了皇恩浩荡,便将福字小心地挂在正殿的堂上,以示叩谢君恩。
到年关宫里都忙碌起来,帝后给六宫嫔妃的新年赏赐,高位嫔妃给低位嫔妃的赏赐,还有各宫宫女太监的年例赏银。
玥琳一年的俸禄是300两银子,逢年过节和生辰自有赏赐,倒无需为年关花销生愁。
倒是宫里的贵人常在之流,平时日子虽不至于过得艰难,但到了年节赏赐身边侍奉的人也是紧巴。
上边赏赐的布料首饰都是在内务府记了档案,自是不能打赏给身边侍奉的人,这每月定规定量的俸禄到需要打赏时也是远不足够的。
纯嫔和陈常在的母家远在江南,对她们也帮不上什么。纯嫔膝下有子,又是一宫主位,皇后吩咐纯嫔的一应所用均是照着妃位的份例;只是陈常在不得宠,在宫中人微言轻,同其他妃嫔相比更显得相形见绌。
而金贵人和海常在都是包衣出身,母家也能时时送进来银子帮扶着她们,倒是好的许多。只是海常在家中也不宽裕,在内务府说不上话,也不如金贵人的母家有能耐。
如今海常在和陈常在都住在翊坤宫中,玥琳给她们年关的赏赐同样是一碗水端平,各人赐了两匹古香缎和一只珐琅瓶,瓶中铺着半瓶的菱形碎银,这其中意头也是好的。
旁的妃嫔若有不便为难之处,自有主位娘娘管辖。
只是海常在和陈常在是她宫里的人,玥琳自是不会叫她们在奴才面前落了面子。
借着年关赏赐的由头,也能救得一时的急用。
得了赏赐,海常在和陈常在来前殿谢恩,玥琳如故是只留她们喝了两盏茶。
一向沉默寡言的陈常在端起茶抿了一小口,是庐山云雾茶,浓淡相宜得刚刚好,含笑说起:“娘娘这里的茶都特别好喝。”
玥琳听着不由嫣然笑道:“陈常在若喜欢,不妨常过来坐坐。海常在也是。”
本来她们两人都住在翊坤宫里,每日早晚去长春宫向皇后请安,海常在与陈常在两人都需先到前殿同玥琳一道过去。
年关之际各宫事务都多,两人同玥琳说了会话就各自回去。
除夕晨起,玥琳就早早梳妆整齐,去到长春宫同其他妃嫔一道向皇后祝年,然后随皇后去拜见太后。
八岁的大阿哥永璜、六岁的二阿哥永琏、未满周岁的三阿哥永璋和四岁的和敬公主也由乳娘宫人带着过来,一同去向太后请安。
太后向来是喜欢儿孙承欢膝下的,难得见到四个孩子过来,便将四个孩子都唤到身边看着,回头就同一众妃嫔说,让她们好好伺候皇上,若能怀上皇嗣都有赏赐。
这话着重提点了贵妃和玥琳,请安时站在前边的皇后和纯嫔都育有子嗣,而后边的金贵人、海常在和陈常在自也不值当太后亲自提点。
高舒窈和玥琳在王府时便是侧福晋之位,如今又成了新皇唯一的贵妃和妃位。
玥琳只想到,待明年她就不再是唯一的妃位了。
如今纯嫔还只是享四妃待遇,到乾隆二年大封六宫之时,纯嫔也被晋为妃位,金贵人、海常在和陈常在都按照规矩晋了一级。
提起子嗣之事,太后也不免想到早亡的哲妃和曾怀有子嗣的仪嫔,不免遗憾叹想。
玥琳猜想大概太后是觉得,如今乾隆的子嗣稀少,后宫的妃嫔更是不多。
乾隆三年秀女大选充盈后宫,可惜这批入宫的妃嫔都没有怀孕生子的,最得宠的姊妹花是出身江南世族的怡嫔柏氏和她的妹妹柏贵人,可惜在乾隆六年的大选过后也彻底失了宠。
乾隆六年的选秀,才是最要紧的。
出身满洲大族叶赫那拉氏的舒妃纳兰敏入宫,封为贵人,未几即晋为舒嫔。
同年在内务府包衣小选中,内管领魏清泰之女魏姝入宫,因容貌出众,被乾隆指到长春宫,做了皇后身边的学规矩女子。三年后魏姝被册封为贵人,同年晋为令嫔。
静女其姝,魏姝也正如她的名字一般,妍丽静姝。
按照宫规,宫女不能被直接册封为后妃,便是被皇上看中后也要被指派到后妃身边做学规矩女子,再接受正式的册封。
皇后身边的学规矩女子,即可受封为贵人;而妃嫔身边的学规矩女子,只能被册封为贵人。
可见乾隆对魏姝的看重,而后来魏姝也确是宠冠六宫。
舒妃和令妃,算是在纯惠皇贵妃和淑嘉皇贵妃故去后,后宫中算得上宠妃的女子。
再到后来的容嫔和卓氏进宫,一时也曾盖过令妃和舒妃的风头。
玥琳满怀心思地从寿康宫出来,连高舒窈回头唤了她一声都差点恍了神。
“玥琳。”高舒窈回头,很是狐惑地望着她,“今日见你精神不太好?前些时日的风寒可大好了?可听太医的吩咐好好吃药?”
“姐姐想到哪去了!”玥琳轻笑着道。
高舒窈不太相信,只同她一道走着,一边说起:“我听着太后的意思,待年后就要为皇上选入新的妃嫔了?”
玥琳心想着倒不曾这般急切,便只附同着高舒窈的话:“也不知日后新来的妹妹性子如何。”
宫里规矩森严,便是有脾气的女子,在宫中也要被磋磨成了扁平方正的性子。
一朝选入宫中,做了皇帝的女人,未必就真是幸运和荣光。
玥琳早已是深有感悟。
待到宫宴之际,穿着庄重的吉服端坐在乾清宫中,乾隆、皇后和一众妃嫔逐个向太后祝年,在灯火通明的宫宴上觥筹交错。
仿佛每一年的除夕宫宴都是这般千篇一律的韵调,在玥琳记忆中三十年光景都未曾有过变化,唯一变化的只有坐在宫宴上的后妃。
玥琳吃了两盏酒,就恍惚有了几分醉意。
直至外边烟花的声音响起,玥琳才彻底清醒了。
大家都到殿外去看烟花,绚烂的烟火在清冷的夜空中绽放开,也变得热闹。
到子时的钟声响起,满天的烟花都散了,嫔妃们也相继告退回去。
长春宫、永寿宫和翊坤宫都在西六宫,高舒窈和玥琳便跟在皇后身边一路回去。
“近日见娴妃清瘦了许多,可是初移宫的缘故还不太适应?”皇后看见玥琳的身量明显瘦削了,关心地询问起。
高舒窈听到皇后的话也往玥琳身上投来目光:“皇后娘娘此言正是,臣妾看着娴妃妹妹近日也是食欲不振,还担心她是不是染病了呢!”
玥琳才说道:“谢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关心。臣妾倒觉得并无大碍,只是前些时日染了风寒,许是药太苦了,喝了药便没有心思用膳了。”
“你也要紧着你的身子。前几日和敬也是食欲不振,吩咐小厨房做些开胃的点心送过来,也能吃上一点。”皇后语气关怀的说起,玥琳便恭谨地应下。
回到翊坤宫,未多时就听说长春宫的黎若姑姑过来;玥琳忙出来相迎,便听黎若姑姑说皇后娘娘听说娴妃的情况,照着之前和敬公主的膳食送了一份单子过来。
玥琳感念皇后的恩典,连忙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