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9我靠科举光宗耀祖 ...

  •   不知是否是按照年龄来排,明荣的位置有些靠前,抬头就能看到主考官县令坐在上首。

      明荣接过考卷,强大的神魂让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快速浏览了一遍试卷,共有十六章纸,一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纸张足有半个案桌大,其余十五张是空白的纸,大概有七寸长,五寸宽,比现代的‘A4’纸小一点。

      写满了的纸是考题,共有十五道,全是试赋,十五张空白的纸左上角有着‘壹、贰、叁...’的字样,一一对应着试题纸的标号。

      考试前明荣已经摸清了本朝的考试制度,县试四场,前两场考试赋,故而不紧不慢的磨墨,他穿越的位面不知凡几,几首诗那是信手拈来。

      第一到第十题分别是,以四季与花月作考题,这比的就是考生的才华了。

      磨好墨,明荣提笔书写,没有丝毫停顿,引得上首的县令频频看过来。

      刷刷的写字声也影响了周围的考生,都不敢抬头看,只是耳边传来的声音愈发折磨人。

      他们坐下的时候,当然注意到了明荣,见他面容白净,个子矮小,穿的厚实,以为是哪家的小公子来试一试,没把明荣放在心上,现在也只当明荣有可能有几分本事。

      十一到十四题,出题人也没太为难,让考生写丰收、谷物的诗,明荣想到家里长辈丰收的喜悦,没有从田地下手,只写了人的心情,几句诗没有‘秋’‘谷’的字眼,但就是能让人看出这是在秋收。

      县令不知何时走下来站在了身边,明荣注意到了,没有抬头,往最后一题看去,待看清楚,这题有点意思。

      大云朝自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秀才只有十四岁,再也没人打破,县令知道这次有个十二岁的考生,也没有想过自己治下的地方会出一个天才,所以没抱多大期望。

      他在上面看到陆明荣的闲适格外的与众不同,还是忍不住好奇走下去了,放目一看,让没有心里准备的他大跌眼镜,惊愕在原地。

      县令看的时候明荣刚好写到丰收的试,让他差点忍不住拍案叫好,还记着这是在考场,忍了下来,但迈不出步子了,没有离开继续看。

      这最后一题是个怎么有意思的法呢,要不是明荣过目不忘,恐怕连她也会答偏。

      题目是‘空卷珠帘满山’(注),考生一眼看去,哦,原是写雨的,遂提笔写下,可结合原试‘白日青宵散仙’(注),这题其实是写‘雾’的。

      明荣在心里‘啧啧’称奇,这题太偏了,要不是他四书五经都学好了,扩展课外,他也答不出,县令可真是个妙人。

      想到这,明荣微微仰头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县令,县令正看明荣这题会不会偏,没想到他突然抬头,他竟然有些懂明荣的意思,掩饰性的摸摸鼻子,离开了。

      转身前县令瞟到了明荣的第一句‘飞花漫山雾’,满意的点头,看来他治理的地方真的要打破‘最小的秀才’这个称号了。

      写完后,明荣估摸着时间,才用了半个时辰,这还是他拖延后的结果,毕竟‘天才’大家能接受,可‘鬼才’就会让人感到怕了。

      县试什么时候都可以交卷,不用等到结束,明荣把考卷放在地上,他要清洗笔砚,以防把考卷打湿,洗好擦净放在书箱,把考卷立了立,摆放整齐。

      接着起身,背上书箱,交卷,对县令俯身行个轻礼,走出去了。

      待明荣离开后,县令迫不及待的拿起他的试卷,翻出标注‘拾伍’的考卷阅读,入目是‘飞花漫山雾,冷溪边上烟’,不禁在心里赞叹,防止自己情绪外露影响考生,没再往下看去。

      经过县令停留在明荣身边许久这件事,没有考生再轻视他,看他交卷离开了,更加慌乱了,明明是个大冬天,许多人额头上都冒了一层细汗,还不敢用手去擦,怕把考卷弄模糊。

      如果在现代他们就会知道这是来自学霸的压力,而现在他们只是以为这次的题太简单了,他们却做的这么慢,又想赶进度,赶不出来,以为自己落后了其他人,周而复始,额头的汗越来越多了。

      走出考场的明荣一眼就看到了陆父抱着双手,缩紧脖子,站在寒风中等她,不由得暖心。

      陆父也看到了明荣,大步跑上来,眼神从头到脚的打量明荣,见明荣完好才松口气,他可是为了儿子打听了许多,知道考试磨人。

      陆父嘴唇微张,又合上,欲言又止的模样,他不想给儿子多大的压力,可才半个时辰儿子就出来了。

      “没事,这次就提前下场来试试,不打紧。”家里因为儿子读书已经没有多宽裕了,陆父怕儿子伤心,还是只说出了安慰的话语,他以为儿子是做不出来题,才出来的。

      父子二人已经走到了人群中了,明荣为了让他的老父亲安心,笑道:“阿爹不用担心,这次的考题不难,儿子做完看了,没什么事,就出来了。”

      陆父用手拍拍胸口,心情如在飞奔的骏马上颠腾一样,“那就好,那就好。”

      这话传到了人群中,一阵骚动,以往考试,最早都是大中午了才有人出来。

      “这小儿说大话也不怕没长齐的牙掉了”

      “怕不是进去睡了一觉就出来了”

      “莫不是被考官吓到尿裤子待不住了哈哈哈哈”

      也有人为明荣说话。

      “看他长辈的穿着,不是个富裕人家,应该不会让他来胡闹吧”

      “说不定他胸中真有文墨”

      “怎么能以貌看人,我就觉得他肯定有才”

      陆父听到众人不好的言论,撸起袖子就想上去理论,被明荣拦住了,陆父见儿子摇头,只得偃旗息鼓,哼,等考榜出来,看这些人还有什么话!

      五人没有约好,明荣二人就先行回去了。

      回到客栈,陆父早晨就订好了热水,让明荣到屋就能好好的泡个热水澡。

      用完饭小憩一会,其余四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虽然都不是小气之人,也没人有考前紧张的情绪,但还是约定了不许对答案,影响了后面考试的心情。

      故而大家没有聚在一起,草草的收拾睡觉了。

      第二天考赋,只有五道题,题目也没什么陷阱,明荣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众所周知,越往后越难考,出题人大多都会把难题放在后面,没想到这次第一场的最后一题,是关键。

      明荣如昨日一样,用了一个时辰,换算到现代,就是两小时,才交卷。

      同考场的考生苦不堪言,只能尽量不让注意力分散,平心静气的答题。

      第三场考的是的帖经,就是取‘四书五经’里的句子作题,由考生默写出上句,或下句,这个就全靠记忆力了。

      试卷有十大张,不像前两日题少,粗粗一看就有上百道,明荣花了一个半时辰才写完交卷,此时其他考生,速度快的才写了还不到一半。

      作为陪考的人也知道第三场等的会很久,前两日明荣都最先出来,今日明荣也最先出来,已经有许多人都知道他了。

      连之前相信他的人,也变得怀疑了,‘帖经’这一场可是很费时的。

      陆父自然是相信自己的儿子,连怀疑都没有,他堵不住众人议论的嘴,把明荣护在怀里,挤过人群快速离开了。

      第四场考墨义,就是俗话说的翻译,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一些名师大家的著作。

      答完后,才知道四书五经的内容有一百五十道,大儒著作有五十道,让人担心的只有孟宁,他的课外摄入很是匮乏啊。

      这场不仅考记忆力,还要考你的理解力,就算有些考题,你写个流传广泛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说不定也不是对的。

      故而这场更加难,明荣还是一个班时辰交卷,这就很是显眼了,甚至有些心里阴暗考生在恶意揣测。

      从第一场起,夜晚考官都会点着蜡烛阅卷,考榜第七天就会出来,乡试以上才会蜡封名字,所以县令专门找出了明荣的试卷阅改。

      见他如此,只觉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华,这傲一点不是应该的吗,唉,还是他治下有方,治下有方啊,县令面上得意,屡屡胡须,让人看不到他飞起的嘴角。

      出去后明荣本想离开,外面的天太冷了,他现在又不是那副神躯,只是陆父很贴心的给儿子准备好了小马扎,在外面等其他四人。

      明荣要说出口的话语被咽下去了,嗯,那他救展现一点同窗爱吧,一大一小坐在小马扎上,挨在一起取暖。

      系统没有打扰明荣考试,现在在蹦出来跟他聊天。

      【宿主,那些人在背后说你坏话,快去教训他们!】

      明荣与陆父不想听那些人的议论,离人群比较远,系统去转了一圈回来,愤愤不已。

      “嘴长在人身上了,那我去一个一个捂他们嘴好了。”

      系统听出了宿主的意思,见他都逗自己,圆圆小团子散发出委屈的情绪。

      明荣好笑道:“何必跟他们见识,三天后,他们就自动闭嘴了。”

      听到宿主的安慰,系统又振作起来,还是气不过,跑过去做‘踢打’状,那些人忽然感到后脑勺凉凉的,奇怪的用手摸了摸。

      等到下午,考生基本都出来了,熟人聚在一起对答案,明荣也与其余四人汇合,此次还算简单,众人脸上都挂着轻松。

      人群中突然传来几声惊呼。

      “什么!这题居然是写雾的!”

      “哎呀呀!完了完了,完了呀!”

      “怎么是写雾的,我一看以为是写雨的,想都没想都作诗了!”

      “还说呢,我看了好几遍才写,还是写的雨!”
      “......”

      明荣已经看到何池和沈肖礼脸上的笑容同步僵住,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小舅,琼芳师兄,不会吧,你们?”

      两人同时用手拍额头,哭丧着一张脸,“都怪前面写的太顺,顺着顺着偏题了。”

      不过两人心胸豁达,没过一会就不在意了,“无妨,我后面发挥正常,一题虽然能拉开差距,后面我追回来就行。”

      “没错,再说看那些人的反应,应题的恐怕没几人。”何池也放松了。

      孟宁轻轻一笑,“远飞兄与琼芳兄真不愧是好友。”

      “反应都这么像。”李响点头,显然很是赞同这个观点。
      “不要说我们了,你们呢,荣荣我是不担心的,只要不是没写,县案首没跑了。”何池对小外甥自信非常。

      李响抱胸,“肯定呀,不是我头拧下来当凳子,我考的就那样,平时的水平。”

      听完其他人也不在担心他,李响平时的水平就在明荣之后。

      “我也还可以,上次明荣桌上的书我翻了翻,刚好有最后一题的诗。”孟宁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看考官了。

      陆父见他们聊完,听得心里喜滋滋的,招呼着五个人回到客栈收拾整顿。

      明荣他们离开后,不知道说的话被有心的考生听去了,还到处宣扬。

      等他们休息好第二天聚在客栈的大堂,听到了旁人的‘小声’讨论。

      “张兄,你看,是不是他们五个啊”

      “应该是了,十二岁的考生,没错了,就是他们五个”

      “我也听说了,他们五个大言不惭的放话,县案首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哼!狂傲,恐怕是他们的臆想吧”

      “哈哈哈黄兄说的是...”

      一向温和的孟宁气的面色涨红,带有疑惑道:“他们怎么能在背后恶意议论别人,实在是...不应该。”终究还是没有把‘教养’一词说出口。

      明荣看着系统已经飘到那边所谓的,被称作‘黄兄’的人脸上拳打脚踢,眼里透着丝丝笑意。

      “今日一黄狗,扰人心中烦。”小外甥被说了,何池怎么能忍得住,当场作了一句不能被称为‘诗’的‘诗’。

      “哈哈哈”沈肖礼锤桌笑的前仰后合,孟宁也忍俊不禁。

      李响直接加入:“远瞧黄狗怒,细看竟像人。”

      他们的声音不小,瞬间哄堂大笑。

      那边的黄兄站起来用手指着他们道:“你们!如此粗鄙不堪...”

      “这位兄台不要生气,他们说的是在下家中的狗,名叫大黄,平时见陌生人就叫,在说它忠心呢。”明荣家里的确有这么一只狗。

      大堂的人见那黄兄怒目而视,更觉贴合,那人重重的甩了袖子,难堪的离开。

      经过这一遭大家都知道了明荣一行人的不好惹,自觉的改变话题。

      三日一晃而过,到了放榜的日子,午时放榜,陆父早早的就去占位置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09我靠科举光宗耀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