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林家旧屋门外站了三个人。

      葛氏道:“小林斯文白净,写得一手好字,上次俺家找他写信,问过了,自小就请先生上门教书呢,念过好多书的,教你们家福宝,绰绰有余!”

      又放低嗓子:“不过小林有点怕生害臊,咱们说话小点动静,别总盯着人家看。”

      与葛氏一身浅灰色粗棉春衣不同,旁边的两名青年是杏花村周家的家丁。

      杏花村周家,是这一带的几个村内最有钱的一户人家了。

      周家年年种好木,挣的钱多,每年农忙都花钱请人干活,房子越修越大,用料越来越好,连看家护院的家丁都请了三四位。

      葛氏旁边的青年正是其中两位,他们今日替周氏登门见一下林殊文。

      周氏有双儿女,今年六七岁。

      周氏二人观念比绝大部分出身农家的人超前,一旦家里有条件,就立刻请先生上门给儿女传授学识,教他们识文写字。

      周家原来请的那位先生回乡里娶妻生子了,本来想请冯先生接替,但冯先生自诩是这一带唯一一个富有学识的人,自然有点心高气傲。

      周家派人去登门冯先生家请了两次都没成功,今日葛氏到杏花村窜门,听闻此事,就把人领到林家旧屋门外。

      葛氏替双方做了介绍,把来龙去脉讲清楚,目光转向白得跟面团似的林殊文身上,问:“小林意下如何?”

      林殊文手头缺钱,没有急着回绝。
      他轻声道:“我可以试试。”

      两位周家的家丁见他生得面白文秀,虽然很年轻,但光站着那,气质看上去就与旁人不同。
      彼此交换眼神,遂开口:“请林先生随我们到一趟周宅,夫人与先生见过面后再决定此事。”

      林殊文点头:“好。”

      家丁驱了马车过来,林殊文方才叫他们瞅着看了会儿不自在,此刻坐在车内,浅黄色的帘子隔绝四周,独坐小小空间,不断暗示自己要放松。

      杏花村位于八宝村的一刻钟方向,出了八宝村往右直行半刻钟,过一座桥,绕个弯继续直行半刻钟,乘坐马车需要至少一刻钟的路程。

      山野之下皆是矮田,时值春忙,田里插满青色稻苗。

      林殊文借着车窗打量村外环境,眼前出现一条二十尺宽的河,河流正在涨水,水面清碧,白鸟栖息。

      马车穿过桥面,又行驶半刻多钟,就来到杏花村。

      春光好,正值杏花盛开的季候,整个村子几乎淹没在一片灿烂的花色中,雨水充沛的缘故,许多花瓣落下铺了满地,有风吹过,花瓣顿时纷纷扬扬。

      林殊文拾起落入车的花瓣,马车停在周家门外。

      他刚下去,就被一阵忽然随风飘起的杏花雨迷恍双眼,花蕊融成粉白的海,清香沁人,脸颊、发端、肩膀都落了不少花瓣。

      他把身上的花瓣轻轻抖落,跟随家丁踏进大门。

      周家修建的宅院比平常村户的大上好几倍,进门后还有回廊,分有小前院,中院,以及后院,房子建成楼,每楼至少都修了三层起。

      一路上林殊文神色如常。

      门前,妇人肤色偏白,墨绿色春衫夹着灰白的毛袄子,发别花钗,此为周氏。

      周氏见请来的先生年纪虽小,模样气质却与常人不同,心中暗忖教养甚好。

      她笑道:“听闻林先生是从城里回来的,城内林立众多华美的高阁楼台,我们周家与之相比,尚能勉强入眼。”

      黛蓝色春衣的少年立在杏花树下微微发呆,须臾后,林殊文反应过来周氏正在与自己说客套话。

      他合起唇抿了抿,认真道:“方才眼观几路,见山野如黛,水清似玉,城内阁楼虽多,却无眼前乡野秀丽旷然之美,宅院隐于花色下,不失为桃源仙乡之境,不同的美何必比较。”

      周氏笑不合嘴:“小林先生当真是念过书的,说的话和咱们村里人都不同。”

      林殊文脸色微红,不知作何回答。

      周家能发展到今日,处事手段和普通人自然不一样。

      周氏已经看出林殊文性子腼腆,好在肚子里真有些墨水,性子柔和内敛,不像那位冯先生仗着自己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从而心气高傲,遂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招出来。

      周氏把儿女揽在身前:“这位是给你们找来的林先生,与先生问好。”

      两个孩子不过六七岁,乖乖向林殊文道“先生好”,性子瞧起来都有几分害羞,林殊文忽然就没那么紧张了。

      他询问孩子们平日学的书籍,打听原来那位先生的授学方式,慢慢摸清了大概。

      孩子接触的学识很少,带他们并不难,先从简易通读的《三字经》教起。

      专门供孩子念书的学房陈设简雅,周氏隔着门帘观察林殊文和自家孩子互动,默默点头。

      林殊文先尝试授学半个时辰,孩子听话,过程还算顺利。

      于是周氏与他定好每旬来七日,每日从辰时教到巳时,午时前就能回去。

      至于束脩,每个月算五百文钱,因为他每日教书的时辰比较短,且没有考取过任何功名,周家招用他做先生就不用花更多束脩。

      林广良过去给林殊文招过城内的秀才做先生,每日学三个时辰,束脩按月算至少有四贯起。

      林殊文在心里稍作比对,并未觉得自己受了不公或委屈,他授学时间少,且没有功名在身,怎么能与秀才相比呢?

      林殊文动身过来比较晚,此刻轻烟袅然,到了家家户户准备晚饭的时候。
      他起身与周氏告辞,不便再留,对方邀他留下用饭,说是晚点派马车送他回八宝村。

      林殊文婉然回绝。

      周氏叹息:“那就不留小林先生了。”
      又道:“今儿后院收了不少鸡蛋,先生带些回去可好?”

      林殊文买过鸭蛋,且知道鸡蛋比鸭蛋值钱。

      周氏盛情开口,她见家里男人回来了,拉来与林殊文说话。

      周家男人面向过于板正,浓眉眼厉,看上去颇为凶悍。
      林殊文有点怕,不敢再言,收了周家装好的一小篮子鸡蛋,挂在胳膊往八宝村的方向走。

      南边山多,出了门就很难分辨方向,林殊文半眯眸子,天色阴,无法凭着落日找到东南西北,就向村民问路。

      村民为他指路,又问:“后生你从哪个村过来的啊?长得好俊俏,婚配了吗?”

      林殊文含蓄的弯起眸子:“家住八宝村,尚未婚配。”

      村民还要再问,山谷袭来骤风,飞沙走石,遂道:“要下雨咯,后生你快回家,耽搁时辰要淋湿啦。”

      林殊文小声告辞,挎着一篮鸡蛋步履匆忙。

      步行至半途就下起了雨,春时昼短夜长,一旦下雨,周围暗得愈发快。

      林殊文加大步伐,从杏花村赶回八宝村约莫半时辰脚程的功夫,

      回到旧屋四周黑漆漆的,林殊文用火折子点了蜡烛,烧火煮稀饭,在米上放了两个鸡蛋窝着,米熬得软烂,鸡蛋自然也熟了。
      两个鸡蛋夜里吃一个,剩下一个留到明日。
      *
      林殊文来到杏花村已有月余,每日一早按时步行至杏花村周家,他准备教完上旬,等休沐了就去县城的府衙登记,再回来领一块官田。

      待月末束脩发放,花钱请师傅把老屋子的房顶做些修缮。

      被褥也要买一张,下雨的春夜很是潮冷,林殊文裹着三件外衣都捂不暖身子,只能依靠柴火取暖。

      一日授学结束,午时起天色阴隆低沉,磅礴雨势砸得屋檐彻响,起了雾后四处看不分明,宛若黑夜。

      这场雨阻断了林殊文返回八宝村的路,在周家静候一个时辰,雨还下着。

      林殊文怕再晚些就耽搁了时辰,一咬牙,撑开伞就从周家门檐小跑离开,鞋底一下子就湿了。

      弱下的雨势在半途突然转盛,林殊文观望四周灰暗的山野,哆嗦着半湿的身子,气息不稳,坚持再跑一会儿就能过桥。

      岂料归途多变,河面水涨得极高,漫过桥道,根本看不清桥原有的样子。

      水势湍急,整条桥都被淹没了,此刻若冒然上前,无异于断送性命。

      林殊文抹开从伞下渗入的水珠,拐了道,欲寻其他地方避雨。

      马声嘶鸣,他疑惑地沿声而行,眸子蓦然睁大,竟看见一支商队。

      这支商队的旗帜标识林殊文看不真切,在浩大雨势中竟架起好几顶帐篷,每顶帐篷足有一间屋子那么大。

      护卫瞧见有人闯进商队圈围的地盘,扬声一喝,问:“来者何人。”

      林殊文断断续续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他浑身湿冷,开口回话嘴唇都抖不开了。

      再这样下去估计会受了寒冻死,林殊文不得不向护卫求助:“大、大哥,我能不能、借、借你们的地方避避雨,太、太冷……冷了……”

      护卫举着灯打量,见少年瘦弱狼狈,只道:“你等等,我去问问我家主子。”

      林殊文紧紧抿嘴,不让寒气入喉,轻轻点头。

      护卫走很快就回来,看着林殊文,道:“进来。”

      林殊文:“多谢。”

      周围几顶帐篷都坐满了人,雨势浩大,一群人在帐内搭着桌吃饭饮茶,林殊文瞧见人多,心口蓦然一紧,贴在角落,恨不得挤进缝隙里。

      领他进来的护卫咧嘴一笑:“小子怕羞啊?”

      林殊文扭头,湿发贴在两鬓,露出雪白的脸颊,狼狈羸弱。

      山野四周早就暗了,帐内点起好几盏灯。
      护卫借着光看清林殊文的模样,纷纷噤声。

      有人清了清嗓子:“你、你是哥儿?”
      难怪会那么怕生害羞。

      七八名护卫端直身姿,领他来的那位道:“前边还有间小帐,你过去歇着。不过小帐后边是咱家主子的帐篷,切勿发出太大动静。”

      林殊文:“不必……”

      护卫起身:“快别磨蹭,跟我来。”

      林殊文去了那顶小帐篷,帐内放着张桌椅,他身上的衣物湿,一直站着没坐下。

      有道雷光闪电贯下,林殊文顾不上太多,立刻坐在椅子上把脸埋进膝盖,环起的胳膊哆嗦。

      林殊文自小就怕打雷闪电,此刻又冷又惊,惊惧之下不得不抖声念叨什么,企图转移心力。

      念的正是清净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

      起初少年音色磕磕绊绊,而后慢慢恢复平稳。

      不知过去多久,雨声弱小,林殊文不敢继续停留,拿了一盏护卫送给他的灯,在灰暗的夜色里迈起湿/漉漉的腿离开,

      护卫看他走了,一打手势,让周围的人收拾东西。

      他走到最大的那顶帐篷外,叫:“主子,雨势渐弱,东西收拾好可以继续上路,前边就是八宝村。”

      护卫等了等,纳闷,正欲开口,却听他们主子略微倦意低沉的嗓音响起。

      “谁在外面说话。”

      护卫:“啊?”
      又连忙开口:“莫非是方才借地避雨的少年?”

      帐内,商队主人一袭玄色暗纹长衫,单手支着下颌,瞳色浅褐,微微不解。

      他素来不喜雨夜,太扰人,可方才短暂的梦境让他久违的走了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