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出海的商船还未返航,但没关系,直郡王最近一直都有进账,不是俸禄,也不是旗下之人送的孝敬,而是离开时江南官员给的程仪。
直郡王清楚,官员们应当不止是给他送了程仪,弟弟们那里肯定也有,只不过听这些官员的意思,他这儿应当是最多的。
直郡王收的心安理得,他是皇长子,又得皇阿玛看重,所立军功也是最多的,官员们给他最多的程仪没毛病。
曹寅手笔最大,出手就一万两,李煦次之,给了八千两,这二人加起来比剩下所有官员给的都多。
不过这也正常,曹寅和李煦两个人轮流把持着江宁织造的肥差,万八两银子,不过是洒洒水而已。
三万两银子进账,直郡王给儿子安排功课的底气都比从前足了。
“你既已经背完了《论语》,那从明日起就开始背诵《孝经》,还是老规矩,一篇百两银子,你背多少,阿玛就能给你多少银子。”直郡王声音洪亮的说道,表明自己不差钱。
就算是差钱,他也能为儿子去搞钱,哪怕是向户部去借呢,他也愿意厚着脸皮。
能让直郡王如此豁得出去,不只是维护做阿玛的在儿子面前的尊严,更重要的是他儿子争气。
三岁的年纪,便能背得下《论语》,识得上千字。
乖乖,莫说他们众兄弟,就是皇阿玛幼时也没这个本事。
银子是小事儿,儿子的天赋是大事儿,他儿子有此等天赋,他就是用银子堆,也愿意堆出一个天才。
直郡王笑得像捡了银子,真正捡到银子的弘昱亦是眉开眼笑。
这段时间他总共收了四个铁匠、两个木匠、两个船匠、一个瓷器工人,还有一个在造纸坊做了大半辈子工的老匠人。
本着省钱的原则,除了船匠,他原本打算买的都只是普通匠人,手艺刚入门即可,但他小舅舅提了反对意见,要买就买手艺娴熟的高级工匠,固然价钱更贵,但一则手艺值钱,二则可以将这手艺传下去,买些半大小子,签了死契,跟着这些匠人学手艺,比慢慢收罗底层工匠更为方便。
弘昱被说服了,所以这些时日的花销比他预想当中的还要多,不过他的‘大清第一纨绔’计划中途夭折,并非是因为银子才不搞不学无术的人设,而是在只剩下‘跑路’这一条路后,他便调整了后续的策略,所有的安排都是为跑路准备。
银子越多越好,人手越多越好,他能越早主事越好,阿玛和额娘对他能力的信任越多越好。
所以‘不学无术’的人设是不能再立了,也用不着再刻意拖阿玛后腿了,在距离一废太子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们父子必须要拥有足够的势力、权利和财力,才能保障日后出海的安全。
也就是说,他现在用不着藏拙了,相反,他要表现得比同龄人更聪明和成熟才能更早地担事,让阿玛放心给他权力和人手。
所以弘昱一改从前在功课上磨洋工的表现,开始积极热切起来。
认字、背书、练习书法、学习经史,还预备找个荷兰人学习荷兰语,只是要偷偷的学,不然在学习荷兰语之前,阿玛怕是会先将满语课先安排上。
学习荷兰语,是为了将来出海,学满语有什么用,满人如今都说汉话,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把英语捡起来。
弘昱改了策略,最高兴的人是银子比从前掏得更多的直郡王,在扬州,皇阿玛还明里暗里的催生,高旻寺内拜佛时,他虽没有求佛祖让他多添几个子嗣,但就一个儿子,他到底是底气不足,面对皇阿玛的催生不敢反驳。
可如今不同了,太子的两个儿子,老三的两个儿子,加起来能有他儿子这般聪明吗。
老爷子的儿子是多,只算活下来的,那十多个里头也没有一个三岁就识得上千字、能背下论语的。
他可是立志要夺大位的人,皇位就一个,一百个资质平庸的儿子,都不如一个天赋异禀的嫡长子。
弘昱挣钱高兴,直郡王这个花钱的更高兴,连儿子怎么花银子他都不管束,不就是买几个匠人吗,又不是嫖赌了。
“你之前说想要造船的匠人,离开扬州之前,我交代给曹寅了,他寻到合适的就给我们送到京城去。”直郡王担心儿子不知道曹寅是谁,还特意解释道:“曹寅是这两淮最大的官,也是消息最灵通的官,让他找船匠比咱们自己去找更合适。”
曹寅是两淮最大的官这话有些言过其实了,两江总督那才是封疆大吏,可两江总督也不敢得罪曹寅,谁让曹寅是皇阿玛的心腹呢,明面上是江宁织造,暗地里则是整个江南的情报头子,消息最是灵通不过了。
曹寅,弘昱有所耳闻,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上辈子,曹雪芹的祖父嘛,生前无限风光,死后儿孙获罪。
“儿子听人说淮河下游去年有多处受灾,洪水淹没村庄,也淹没了田地,许多人连饭都没得吃,我们能不能买几个灾民回去,就是那种全家只剩一个人、在家乡活不下去的哥哥姐姐。”
“还听人说,我看是听你郭罗玛法说的吧。”谁会无缘无故跟阿昱说这些,自从儿子开始主动背书认字后,直郡王就不把儿子当小孩糊弄了。
甘罗七岁便能为相,他儿子应当也是甘罗一般的人物,不能等闲视之,所以也仔细解释道:“朝廷去年就已经安排了救灾粮,你皇玛法在上个月还防截留了漕粮十万石,分给了受灾最严重的七个州县,而且去年虽然受了灾,可今年年景还不错,灾民只要能熬到秋收,就能缓过劲儿来了。”
正好皇阿玛让他视察民情,既然路过这些受灾之地,他就带阿昱去亲自看看。
“咱们下一个落脚点就是去年受灾的泰州,车队先不进城,我带你去曾经受灾的几个村落看看,若是看到合眼缘的,买几个回去也无妨。”
就当是哄儿子了,假如里头真有机灵的,可以留给儿子当个使唤的,剩下的安排在庄子上做农户就是了。
不过,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这种朝不保夕的人家里的孩子,能吃苦耐劳,但大都不怎么机灵,跟内务府安排过来的人没得比,他儿子怕是看不上。
弘昱答应下来,还特意把郭罗玛法和小舅舅也请过来,郭罗玛法可是做过吏部尚书的人,看人的眼光必然比他好,小舅舅头脑灵活,又比他熟知大清国情。
他们四个都掌一遍眼,也免得落下合适之人。
“如何算合适之人?”小舅舅保泰头一个发问,殿下一直在收罗工匠,但农户之中想找工匠可不容易,更找不到手艺好的工匠,总不能是要找会侍弄庄稼的农户吧。
“小舅舅之前不是说可以采买一批签死契的奴仆吗,再让府里的匠人教他们手艺,那样我便不缺工匠了,京城物价高昂,与其去京城买,那不如在受灾的地方买。”弘昱解释道。
这话在其他人听来实在是天真,此去京城上千里,买了奴仆,要吃饭、要住宿、要坐车,这些费用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奴仆本身的价格。
在这里买奴仆,并不比京城划算。
科尔坤知道小皇孙有记账的习惯,前些日子买的那些工匠便都有记账,划算与否,待到京城,小皇孙自己就能想明白,所以并不打算劝说,左右这个差价并不大。
比起两地的差价,他更关心天资卓越的小皇孙更想买什么样的人?
“活不下去的,没有案底的,八岁以上的,没有亲人的,同时符合这四条以上的人就是合适的。”
出海本就是搏命,能安安稳稳愿意在大清活下去的人,又何必牵扯进来呢。
弘昱不知道皇玛法大赦天下的频率是几何,就怕有些人踩着线违法犯罪,普通的作奸犯科是不会被判处死刑的,也不属于遇赦不赦的十恶罪,遇到大赦天下便能够被无罪释放,就怕有人钻了这样的空子。
为了避免麻烦,只要有案底的,那就算了。
至于年龄规定必须八岁以上,是因为时间着实紧迫,距离一废太子还剩不到十年的时间,若真带个如他一般大的小娃娃回去,跑路时还没成年呢,是助力还是累赘都不好说。
没有亲人这一条就更简单了,也是在为日后跑路做准备。
弘昱是根据跑路制定的选人标准,但旁人不知情,听到这四条选人标准,难免会觉得奇怪。
说仁慈,只肯要八岁以上的,说残忍,但又只要活不下去的。
科尔坤提醒道:“若是按照殿下的标准,怕是找不到几个合适的。”
“宁缺毋滥。”
弘昱也没打算走人海战术,关键是走不成,真要是弄个万把人,弹劾直郡王府的折子就能把他给淹了。
直郡王乐呵呵地撸了一把儿子的小脑袋瓜,瞧瞧这成语用的,不愧是他生的。
“等着,我去同你额娘和三叔说一声,让车队暂时在这里休整一番。”
福晋和女儿们就甭去了,灾民有的惨到衣不蔽体,不能让女眷瞧见。
至于老三,不是要写什么游记吗,为了写游记连马都不骑了,得坐在马车上写作,车队是走是停、停在哪儿,都碍不着老三的事儿。
直郡王跟福晋能据实以告,但到了老三这儿,就得换个理由了。
“我去附近几个村落看看灾民的情况,车队先在这儿修整一番,你要不要同去?”
不要不要。
“文章讲究一气呵成,大哥先去吧,我留下把这篇写完。”
他路上不小心睡着了,得赶紧把落下的补上才行,就不去了,再说泰州是皇阿玛这次下江南特意救济过的地方,去那里视察民生,夸得花团锦簇,有脑子的人都不会信,可要照实写,他像是那没脑子的人吗。
不去不去,坚决不能去。
直郡王见怪不怪,就知道老三不会去他才特意问这一嘴。
“那你好好写吧。”
等老三的游记写出来,他也买一本好好看看一气呵成的文章长什么样。
直郡王前脚刚走,后脚诚郡王手上的笔便撂下了,此地山清水秀,他先去探访一番,寻一寻灵感,回来写文章便可一气呵成。
和御驾分开不到半日,甚至还未到午膳时间,连城池都未进,在这荒郊野岭,车队就这么停下了。
爷要是和直郡王一样是去视察民生,三福晋也就不说什么了,那是皇阿玛交代的任务,可自家爷带着田氏跑土堆上采花算什么,是把这荒郊野岭当后花园了,还是把田氏当采花女了,她们可是和大哥大嫂一个车队,爷这不是给她没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