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流言 ...


  •   清晨

      锦都在雨后微凉的潮湿气儿中醒过来,人声渐起。永宁坊外,早食铺子照常支了起来,旁边挨着几家卖菜与卖花的。
      永宁坊比不上高门大族,朝中重臣住的太平坊,平康坊那边,但住在这里的也是富庶之家,庭院深深,粉墙黛瓦,墙头斜出一枝垂露的桃花。

      今早,永宁坊旁的摊贩还在小声议论昨晚的动静,就见坊内左数第二家大门吱呀一声,片刻,见一小婢女扶着个白衫人走了出来。
      这家常常是那小婢女出门采买些零碎东西,小贩们都识得她,却是第一次见这家主人——白衣上绣着桃花暗纹,十分清雅,戴着帷帽看不清脸,但众人都猜测理应是位很不俗的世家公子。

      公子似有病在身,由这个小婢女扶着。小婢女一路小心着他脚下,叽叽喳喳的:“就是该多出来这样走走,公子可算想开了。大夫都说了,不能一直在屋子里闷着。”
      公子不说话,他慢慢走着,路过一家卖花的小摊子时停了下来,微一偏头。
      “公子要买花?”小婢女好奇地一伸头。

      卖花的是个布衣的中年女人,包着藏蓝的头巾,衣襟上却很别致地襟了一朵桃花,她面前两个篮筐,一篮粉桃,一篮白梨,团团簇簇聚在一起,如云堆雪似的。女人弯腰笑道:“公子好眼光,这是今早刚摘下来的,还带着露珠子呢。”
      公子指了指那一篮子桃花。

      小婢女识趣地掏钱,女人眼中漫出喜色:“哎,哎,公子可真是我们家的贵人,昨夜街上闹哄哄的,我家小儿一时惊悸,生了病,有了这钱,正正好去抓两幅好药给他。”
      “……重不重?”公子突然开了口,只是那声音嘶哑难听,像是喉咙里的血肉黏连在一起,要说话就要将喉管血淋淋的撕扯开。三个字好似用尽了力气,才能勉强囫囵一二。
      小婢女讶然看了他一眼。

      公子厌恶自己声音,独处时也从来不爱开口的。
      “惊悸嘛,大夫说是心病。”女人道,“这病可大可小的,我家小儿身体不好,故而格外重一点。”
      公子又不说话了。女人将那一篮子桃花递过来:“瞧公子身体不好,近日要起风,贵人注意身体。”

      公子主动接过那一篮花,伸手时素白大袖中探出一点指尖,却不似旁人想象的那样肤白莹润,一闪而过时,其上斑斑伤痕,焦黑狰狞。
      瞧着分外心惊。

      公子身体弱,受不得风,故而小婢女没敢让他在外面多待。只又略走了一会儿便扶了他回去。庭院幽静,花木扶疏,屋内屋外雅致非常。小婢女有意让他开心,便道:“三爷那边送了信来,说是打了胜仗,很快就能回锦都了。”
      公子一顿,撩开帷帽,说了今日第二句话:“什么时候的事?”
      那帷帽下的脸让面纱遮了半边,惟露出的一双眼睛生得风流秀雅,小婢女见惯这双眼死气沉沉,却只有在提起肖家三爷时,那眼睛才活了起来。

      她笑道:“昨晚上刚到的信,您昨晚睡的早,老李叔怕吵醒您,搁到书房了。”

      公子转身就往书房去。

      *
      昨晚上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景朝堂——旧东宫现了先帝鬼魂,太监发疯杀人,钟相一剑惊心动魄,随即就重病不起。无数揣测在私底下流传,霍云平连着几天没有上朝,不少人暗中察觉到了锦都风雨欲来的征兆。

      慕清寂连着几天去了出云楼,钟泠都不在那里,他又不能直接去钟府。暗中遣了人去打听,说钟小姐几次求见兄长,都被陛下婉言劝回了。

      不知怎的,宫中闹鬼的事竟传入了市井,街头巷尾为此竟编出许多传言来,说的有鼻子有眼,为这闹鬼一事编出许多因果来。

      “……清寂,回神。”
      慕沉捻着黑子,轻轻叩了下檀木棋盘的边沿,“……怎么了?”

      他见自家弟弟好几日神思不属,怕他有什么心事,今日特意来陪他消遣一二,肖祝景坐在慕沉身边,抱着一盘荔枝,百无聊赖地玩他的头发,闻言从慕沉身后探出个头:“他这几日怎么回事?看起来魂儿都飞了。”
      讲真,她还从没见过慕清寂这种模样,这人向来从容清醒,玲珑通透,叫人可爱又可恨,几时见过他这样,心中难免好奇。

      慕清寂回过神,勉强看向棋盘,黑白错落间他竟看不清出路,心中陡然生起茫然与焦躁的交杂之感,索性将棋子扔回盒中。
      肖祝景:“?”这是慕清寂?

      慕沉也察觉出不对,从善如流地一颗一颗将棋子放回盒中,抬眼看他,温声开了个玩笑:“谁又惹着我们清寂了?”
      肖祝景:“多大了还要沉哥哄你,丢不丢脸?”她犹豫了一下,从盘子里挑了两个荔枝放在慕清寂手边,“……看在沉哥的面子上。”

      转手又给慕沉剥了几个吃。

      慕清寂沉默半晌,他自己还不曾弄明白这莫名其妙的情绪从何处来,一日不见钟渐便一日不得缓解,一日胜过一日,令人心神烦乱,更别提还有当下这暗波汹涌的锦都城。他伸手帮慕沉捡棋子,一粒一粒,也是在慢慢梳理自己的思路,耳边听得慕沉道:“我那日去八方阁,听说你近几日在查锦都流言。”
      “……”慕清寂抬眼,“兄长以为呢?”

      “宫中闹鬼,没几日就闹得朝野皆知,确实传的太快,也有点太巧了。”

      慕沉低声。

      慕清寂掌心拢了一把棋子,摩挲间玉制的棋子叩出温润的声响,让他又想起谁的声音。慕清寂动作一顿,慢慢松开手:“我前几日听说当下有个很时兴的本子,情节离奇曲折,却又很是缠绵悱恻。”

      肖祝景道:“你说的是不是那个?‘红颜薄命女,偏入帝王家’?”

      红颜薄命女,偏入帝王家。
      这本子讲的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故事,说的是某帝王与后宫妃子的爱恨纠葛,构思十分大胆,说那妃子因爱之深,生怕帝王移情别恋,遂下毒害死了皇帝,自己也随之而去,算是全了当初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可那帝王盛年而亡,怨气不散,成了孤魂野鬼,引得宫中怪事频出。直到有高人游历至皇宫,做法超度,此事才算有个了结。
      此间生死交缠,爱恨百转,坊间最爱这种桥段。

      百姓听个热闹,可朝中有心人倘若听过,便能发现那故事中的帝王,曾与妃子打闹时,眉心沾上胭脂,宛如一点红痣。
      慕清寂:“我听人说起过,先帝幼时打翻寺中朱砂,眉心一点,肖似观音。”

      景宣帝崇佛,霍云颂那时眉心一点红痣,檀香烟雾袅袅,他无意一回头,神情天真中竟带了几分悲悯冷淡,身后是宝相庄严。
      从此他便有了“佛相”,也有了景宣帝的偏爱。

      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慕沉也有耳闻,今日慕清寂特意提起,他才惊觉。
      “这话本过了不知多少人的耳,而听者有意。”慕清寂缓声道,“此刻有多少人已经与兄长想到一处了?”

      慕沉轻声:“阿景,再去拿些瓜果来。”
      肖祝景点头,起身离了室内。

      “先帝。”
      慕沉方开了口:“这本子里的皇帝说的是先帝?本子里他死于非命,那就是在说先帝……”
      他微微睁大了眼。

      “旧东宫闹鬼,太监发疯杀人,我隐约听说那太监死前还说了什么,但这个很快就没有人敢在明面上提起。还有这话本子……”慕清寂低声,“大哥,先帝驾崩时我在关外,只听说是重病,真是如此么?”

      慕沉微微一拧眉,像是有什么事想不明白:“……先帝确实是暴毙的,可我不明白,此事有什么可做手脚的……先帝暴毙的时候,是众目睽睽之下。”
      “先帝到底因何而死?”

      慕沉看了一眼他,斟酌道:“当时父亲在场,此事我也是后来听说。先帝的死很不光彩,所以宫中讳莫如深。”
      “先帝死于马上风,当时是一些世家重臣是亲眼瞧见他病发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流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