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初见良人1 ...

  •   夜色微寒,一轮皎月破云而出。

      清辉洒下,亭台楼阁、玲珑山石、花草树木俱在微风月色下影影绰绰,斑驳生姿。

      云宜颤巍巍骑在平江侯府后院的高墙上,实在搞不清这究竟唱的是哪一出。

      仲春的晚风丝丝和煦,吹拂在脸上,却叫人有些晕眩。云宜探身向外,眉梢上的一颗水珠瞬间滴下,落在墙外的泥地里。她似乎能听见那水珠砸在地上的声音,想见它四分五裂的模样。悬紧的心愈是慌张,她抬手抹了一下脸,脸上湿漉漉的,不知是汗,还是尚未干透的发丝滑落的水滴。

      墙太高,她好不容易攀着墙边的太湖石爬上墙头,却成骑虎之势。仰首看一眼月朗星稀的夜空,想着三天前,她不过是奉父命来这平江侯府画一幅观音图,哪晓得竟会遇到这样令人瞠目结舌、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事。

      不过这事还真一开始就有些蹊跷。

      *

      云宜出生书画世家。

      其父云康,少时即有吴郡第一才子之称,而立之年更是独步吴门画派,成为江南文士马首是瞻的人物。骚人墨客、达官显贵,无不以得他一幅字画为荣。

      云康虽高才、笔底千金,却生性狷介,不慕权贵,不事科举,只带着独生女儿云宜诗酒自娱,隐居在苏州城外西洞庭山上的云庐,隔着浩浩太湖,于喧嚷红尘外遗世独立。

      所以那日早饭后,云宜得知父亲让她去为平江侯府的老夫人画观音,着实有些意外。

      苏州,旧名平江。平江侯食邑苏城及下辖各县,江南富庶,一方诸侯。云宜虽跟着云康半隐洞庭,对这位苏州城里的年轻侯爷倒有所耳闻。

      平江侯荀予佑,与当今天子同姓,虽非宗室,但其父昔日跟着先皇成帝征战沙场,殊勋累累,因战功封赏在繁华秀美的苏州城,做了逍遥快活的平江侯。

      老侯爷驾鹤西去,唯余荀予佑一子,彼时不过二旬年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是人人想去的好地方。当初成帝虽封了平江侯的爵位,却并非世袭,朝中已有不少人暗地里盘算着这一肥缺美差。

      谁料当今天子荀瞻治对荀予佑亲厚有加,先是赐其袭了平江侯的爵位不说,还改“流”为“世”,自荀予佑起世袭罔替。众人诧异不及,皇帝又对其擢拔频频,将苏州府的地方军权一并交付,更允其随时进京面圣。这位不在天子驾前的年轻侯爷,俨然成了皇帝的宠臣亲信,叫人惊奇之余不明所以。

      云宜疑惑父亲分明是“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那般的人,什么时候也会和这炙手可热的权贵攀上交情?更令她想不通的是,云庐门下弟子众多,侯府作画任谁去不是信手拈来,缘何非要派上自己?她虽几年不入苏城,颇想去城中兜兜转转,可这伺候人的活计却并不乐意。

      她想如果一定要去,莫若就叫上祁珏,陌上花开缓缓归,两人结伴在苏城一日游倒不错。

      说起祁珏,从小伴着她在云庐长大,云宜幼时曾以为嫡亲兄长,后来才知是云康收养的孤儿。云康半师半父,对之视如己出,又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两人名为师兄妹,却从小饮食起居形影不离,一起识字读书、学诗作画、玩闹嬉戏,相依相伴地长大。

      不想云康竟不同意,云宜嘟着嘴有些不高兴。云康看在眼里并不作声,取出一支龙凤金钗,亲手替她簪在发间。

      云宜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发钗,龙盘凤绕,玲珑有致,黄金灿灿,熠熠生辉。尤其是那只累丝金凤,口含一颗晶莹剔透、色泽鲜润的大红宝石,真是精工细作,飞扬飘逸,耀人双目,美不胜收。

      她虽潜心书画,崇尚天然,亦不禁被眼前饰物吸引,对着镜子喜滋滋瞧了半天,冲散了心中不快。刚想问这般贵重的钗子从何而来,回首惊见父亲凝视自己的双目隐泛泪光。

      云宜幼年丧母,记忆里几乎没有母亲的存在。云康伉俪情深,自爱妻逝后便不婚娶。她恐这宝钗乃亡母旧物,怕惹父亲伤心,遂不敢多言。

      云康将她看了又看,叮嘱去到侯府言谈举止皆要小心,湿润着眼眸把准备好的包裹递将过去。

      云宜心生奇怪。不过是进趟苏州城,一两日便可回还,父亲缘何这般情态?

      她接了包裹出门,祁珏一路相送到山下渡头,看着她上船离岸。

      船驶出很远,祁珏兀自伫立原地,远眺目送,久久不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