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这世间究竟有没有普世伦理? ...

  •   这世间究竟有没有普世伦理?

      我总是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

      我们的眼光总是局限于自己时代的价值观念,因此永恒不变的普世伦理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只是我们总是能看见冥冥之中有那么一条价值的准绳在幽幽的望着人类千百年的历史。

      最近被张居正同学深深的感动着。

      此君从污浊的政坛里摸爬滚打出来,本身也并非什么正大光明的人物。阴谋过,奢华过,贪污过。比起同时代的海瑞大清官,他着实算不得一支清莲。但是他却成了明代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政治家,支撑起大明江山整整十年,比海瑞的贡献不知大了多少倍去。一个值得深思的悖论。为官清廉绝对是一条硬道德标准,只是没什么用。缺乏这一条也没有妨碍张居正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毕竟在政治这个实用的舞台上,实用大于独善其身。

      让张居正成为伟人的,是他的怜悯。怜悯百姓,所以要推行鞭法减轻赋税负担。怜悯官员,所以没有搞类青苗法那样的彻底改革。大家都是人,混口饭吃不容易。

      能够实实在在的推行能够实实在在的生效的改革才最重要,纯不纯粹另说。

      当然做出这样一个评价也是基于现代价值观。法国大革命完成了人类“天赋人权”的思想革命,这一价值体系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财富。

      基于这样人人平等的思想,怜悯当之无愧的成为当今唯一的真道德。其他隶属于礼貌和素质的品格都是其衍生品。

      因为怜悯,所以才会时时处处为他人考虑;因为怜悯,所以才能用自身的痛苦理解其他人;因为怜悯,所以自己不能理解的痛苦才能感同身受。

      心怀怜悯,所以即使为着成功必须无耻,必须不择手段也能够最终成为一个有用的好人。

      而没有怜悯心的人越是完美无缺越是可怕。舍本逐末的追求表象的道德,于是成为伪君子;然后鄙视没有这些表象素质的人们,于是成为卫道士;自我感觉良好,于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于是抓住权力便要驱逐那些□□。

      希特勒同学清廉,勤政,素食,无不良嗜好与绯闻,审美高雅,个人魅力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恶魔。因为他不曾怜悯过人命,甚至认为所谓“理想”高于大多数的人命。天堂与地狱总是只有一线之隔。

      我总是想,其实所谓智慧也是有哲学智慧和生活智慧之分的。前者源于对世界根源的精神探求,后者理解社会。这两者并不见得哪种就比哪种高明。

      但真很是奇怪的,我所认识的(所谓,还是应该有个所谓的)充满哲学智慧的朋友们总是很鄙视那些有着生活智慧朋友,明明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却要嘲笑幸福的人们弱智,也总是愿意把自己置于高人一等的地位。

      一种诡异的自负。就算有高低之分。

      低处的人确实看不见广阔的风景,高处的人却也未必能看到细节的妙处。更何况这高低,这广阔和狭隘定义本身就是局限极大的东西。

      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何时曾经有过一个固定的定义?

      普世哲学的路已经断了,普世伦理也被证明其可笑,恐怕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真的就仅仅是“自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恐怕甚至并不如他们所鄙视的人们那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

      用高傲来对待这个自己不能理解的世界么……

      所谓“不是我理解不了你,而是我不屑于理解你。”其实说到底不就是因为理解不了么?

      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啊,多半是被聪明人搅浑了呢。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卫道士和自我感觉良好的伪君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