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说明2 ...

  •   【武器装备部分2】
      华夏021级导弹艇:在苏联的“黄蜂”级导弹艇基础上进行仿制和改进而成的,靠着小巧的艇体靠近敌人,然后利用反舰导弹来进行打击。
      苏联“短号”反坦克导弹:由苏联的图拉仪器制造设计局生产,于1987年装备苏联部队,直到1994年才公开。这种导弹采用鸭式布局,外形就像小型的AT-7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40米每秒,最小射程100米,最大射程5500米,可穿透120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这种导弹的最大优点,就是它的制导方式,摒弃了原来的有线制导方式,采用了先进的半主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射手利用昼夜瞄准镜瞄准目标的同时,激光照射器发出的激光束也照射目标,接着从封闭发射筒内,导弹开始发射,飞出之后,导弹会进入到激光照射器发出的激光波束上,射手直需要瞄准目标,导弹就会自动找到所处激光束中的位置,不断产生修正指令,使导弹沿着激光波束轴线飞行,直至命中目标。而这种制导方式,就好像是导弹骑在了激光波束上一样,只要激光能够对准目标,导弹就能打中目标,不需要射手像cao作遥控飞机那样不停地拨动cao作杆。
      苏联9M119pao射导弹: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这种导弹的特殊之处,就是把火jian发动机前置到主装药之前。从弹尖往后,依次是第一级空心破甲药型罩、火jian发动机、第二级空心破甲药型罩。这样一来,长度受限的pao射导弹上首次实现了串联空心破甲装药,因此威力大增,导弹弹头垂直静破甲威力为900毫米。
      斯贝MK202型涡扇发动机:是英国罗-罗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制的一款涡扇发动机,长5025毫米,直径1093毫米,重1850千克,最大推力54.5千牛,加力推力91.1千牛,推重比5.05,最大军用耗油率0.0684千克/牛·小时,最大加力耗油率0.2千克/牛·小时,涵道比为0.62,翻修时间达到了一千八百小时。华夏引进这款发动机之后,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改进,弄出了涡扇-9“秦岭”发动机。
      美国TF-41涡扇发动机: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在从英国引进的“斯贝”MK202型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并安装在了美国A-7攻击机上面,让A-7攻击机在性能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甚至一度计划安装在F-14“雄猫”战机上面(最后选择了F110涡扇发动机)。这种由“斯贝”MK202型涡扇发动机改进而来的增加推力型号,采用全新的风扇和低压压气机,将原来的5级风扇改为3级风扇和2级低压压气机,风扇直径由826毫米增加到950毫米,使空气流量和压比都有所增大,取消进口导流叶片,高压压气机由12级改为11级,涡轮导向器叶片和转子叶片的安装角作了修改,通过这些修改,使发动机推力提高了百分之十七,加力推力可以达到106千牛(F110涡扇发动机的加力推力可以达到120千牛以上)。
      美国A-7攻击机:是一款对地攻击机,1963年研发,1965年投入现役。虽然样式丑陋,但拥有强大的战场生存和攻击能力,自重九吨却可以携带六吨的zha弹,因此被称作“zha弹卡车”。后来被A-10攻击机所取代。
      苏联雅克-38战机:是苏联雅科夫列夫实验设计局研究设计出来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采用前端布置两台升力发动机的形式来垂直起飞,跟直升机具有相同的垂直起降性能,可以减少对机场的依赖,布置在前线位置,同时,当它开始飞行之后,又具有喷气机的高速性,哪怕是亚音速的,也比直升机的速度快两倍,可以迅速赶到战场。只不过,由于垂直起飞和降落会消耗掉大量的燃料,导致了它的作战半径只有一百多公里。
      苏联米格-29“支点”战机:苏联米高扬公司研究设计的一款双发双垂尾轻型战机,滚转角速度能达到250度每秒,俯仰角速度能达到30度每秒;飞行品质优异,飞行攻角可以达到25度,并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作多次大迎角飞行动作,可以承受9个G(9个自身重量)的过载;由于采用了头盔瞄准具,能够快速瞄准目标并加以攻击(就是飞行员的只要将头盔瞄准具对着目标、代表着导弹也同时跟踪到了该目标并且随时可以发射)。在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这款战机最大航程一千五百公里,作战半径五百公里。
      苏联米格-31战机:苏联米高扬公司研究设计的一款外观与米格-25很接近的双发双垂尾重型战机,于1983年装备苏联空军。全重四十多吨,采用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高空高速能力较强,低空格斗能力较差。
      苏联R-27“白杨树”中远距离空对空导弹:由苏联的“三角旗”导弹设计局研究设计出来,弹体中段的4片大型倒梯形弹翼构成主要的控制面,搭配弹体头段的4片梯形稳定翼和弹体未段的4片固定式双三角尾翼,可以攻击40公里以外的目标。现实世界中,这款导弹随着苏-27战机一同出售给了华夏,让华夏第一次具备了中距离的空中拦截能力。
      苏联R-73“神箭手”近距离空对空导弹(或者叫近距离格斗弹):由苏联的“三角旗”导弹设计局研究设计出来,采用舵面位于弹翼前的“鸭”式气动布局,这让它具有了很高的机动性,弹翼上采用了稳定副翼,弹翼前采用了前升力小翼,弹翼和舵面位置呈X形的对称结构,离轴发射能力可以达到四十度(只要目标出现在战机前方四十度的球面里就可以发射这种导弹)。
      美国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一款空对地型反辐射导弹,专门用于对付各种探测雷达。由于这款导弹有不少缺点,例如导引头的天线视场仅仅有八度,使得载机在爬高之后必须要俯冲下来、瞄准雷达才能搜索到目标,导致载机处在很容易被对方防空雷达锁定的危险之中,后来被“哈姆”反辐射导弹所取代。
      美国“哈姆”反辐射导弹:美国的海军和空军于1972年联合研制的第二代空射型反雷达(反辐射)导弹,是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和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的后继型号。相比第一代的反辐射导弹,它拥有更大的射程和速度,射程高,就可以在对方的防空圈之外发射导弹,让载机获得安全,并且速度更快(导弹到达的时间越快、对方越难以反应)。而且,它最重要的,就是改良的导引头,频率覆盖的范围宽,不用调整,就可以高效地锁定各种型号的雷达。
      美国“小牛”空对地导弹: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一款战术空对地导弹。弹长2.64米,弹体为圆柱形,4个三角形弹翼与舵呈X形配置,弹头略圆,动力装置为双推力单级固体火jian发动机,射程24公里,巡航速度略超过音速;战斗部为穿甲爆破杀伤型,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导弹发射场、pao兵阵地、海上舰船等地面和水面目标。这种导弹有三种制导方式,分别是电视制导,激光制导和红外热成像制导,其中电视制导只能在白天的时候使用,激光制导方式的缺点是当战场上浓烟滚滚的时候、激光的衰减很厉害,而红外成像制导可以全天候使用、尤其是夜间。
      美国KC-130空中加油机:是一款在C-130运输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空中加油机,采用软管加油方式,可以提供二十四吨的油料。
      德国“豹”-2型坦克:七对负重轮结构,战斗全重为55吨,安装一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44倍口径滑膛pao,还有一挺7.62毫米口径的并列机qiang。其他的资料暂缺。
      南非“号角”坦克:在英国的“百人队长”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来。采用750马力的风冷柴油机代替原来650马力的汽油机,并且自研了半自动变速箱代替原来的手动变速箱,加大了燃油箱容量,让这种坦克的最大行程从90公里提高到500公里;另外。还改进了火控系统,采用了火控计算机、带像增强器的pao长双通道瞄准镜、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和pao控装置等,大幅度地提高了射击的精度。
      南非“猎豹”战机:南非与法国、以色列合作,利用以色列“幼狮”战斗机(同样是在法国幻影-3战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对法国幻影-3战机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这款战机从外形上看与幻影-3战机很像,区别是多了个小鸭翼,前面的机头也拉长了。
      南非“雕刻匠”战机:在法国的幻影-3战机基础上研制的一款新型双发战机。现实世界的1991年,这个研究项目被终止。
      南非“超级幻影F1”战机:在法国的幻影F1战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现实世界的20世纪90年代,南非通过与俄罗斯方面合作,将幻影F1战机的“阿塔”9K-50型涡喷发动机换装成俄罗斯方面专门研制的RD-33型涡扇发动机下置机匣版本——SMR-95型涡扇发动机(尾喷管也有所延长以适应幻影F1战机的机身),使得这款战机在飞行机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作战半径也增加不少,唯一的缺点是RD-33发动机的大修间隔仅有300小时,远不及“阿塔”发动机的1200小时;同时,将俄罗斯的R-73空对空导弹整合了上去,增强了这款战机的作战能力。遗憾的是,由于南非与俄罗斯在当地建立发动机维修中心和发动机价格这两个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外加南非实在囊中羞涩,这项升级计划在1995年的时候被取消,从而让幻影F1战机错失晋升三代机的机会,而南非空军所装备的幻影F1战机最终在1997年全部退役,被瑞典的JAS-39“鹰狮”战机所取代。
      南非CSH-2“石茶隼”武装直升机:是南非自己研发出来的一款武装直升机,性能可以和美国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相媲美。这款直升机采用前后梯次排列的双驾驶舱,武器cao作员在前面,飞行员在后面,两个驾驶舱的高度差很大,后面飞行员的视野良好;单旋翼带尾桨的常规布局,尾桨和平尾分置在尾梁后部左右两侧,后三点式起落架。整个造型有棱有角,不论是空气动力布局、机体结构形式、还是机头、短翼下面的武器挂载方式,几乎就跟AH-64“阿帕奇”是双胞胎,因此又被称作“非洲版的阿帕奇”。
      美国奥里斯卡尼号航母:是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美国在二战时期大量建造的一款航空母舰)的十七号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两个月后下水,满载排水量三万六千吨,最大航速三十三节,安装有两座蒸汽弹射器。
      美国基德级驱逐舰:是由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舰体演进出来的系列,满载排水量九千吨(几乎要算是半个巡洋舰了),使用“标准”中程防空导弹系统替换了斯普鲁恩斯级原来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并加装了鱼叉反舰导弹,加上本身就有强大的反潜能力,使得这款军舰具有均衡的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
      德国TR-1700型潜艇:水上排水量2160吨,水下排水量2264吨,最大潜航深度超过300米。动力系统为4台MTU柴油发动机,4台发电机,西门子电动机推动潜艇最高可达25节的速度,同时还安装了8组120电池,自持力由普通潜艇的30天延长到高达70天。武器包括6管533毫米鱼lei发射管,22SST或MARK37型鱼lei,鱼lei的自动装填系统可以在50秒内完成再装填。
      苏联米格1.42战机:外观为近距耦合鸭翼、无尾三角翼、机腹多波系可调进气道、双发、双垂尾的气动设计,主翼有前缘机动襟翼,后面有襟翼和副翼;鸭翼前缘根部设计有锯齿;带有垂直安定面的双垂尾外倾15度,安装在主翼向后延伸的尾撑上;尾撑末端和腹鳍都存在可动偏转翼面,垂尾距离很大,可以避开鸭翼和边条引起的涡流;垂尾和发动机喷口之间还有水平控制面,在大迎角时依然可以保持横滚控制,上面的垂尾和下面的腹鳍可以把气流兜住,加强这两个控制面的作用;腹鳍的后半部是活动的控制面,也用来在特别大迎角时控制偏航;全身的控制舵面,多达18处,除了用电传cao作之外,没有第二种方式可以控制得了。隐身方面,机体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综合红外特征控制技术,机腹的进气道采用独特的设计和吸波涂层,所有的机载武器可全部挂在机腹弹舱内,降低了回波面积,而且座舱盖也采用了金属镀膜处理,用于遮挡雷达波。动力方面,采用苏联留里卡-土星公司在AL-31F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AL-41F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175千牛,推重比超过10,保证了这架战斗机可以做不打开加力的长时间超音速巡航飞行,高空最大巡航速度超过达2.6马赫,超音速航程达2000公里,亚音速航程超过4000公里。在现实世界,这款战机于1983年开始初步设计,1988年设计方案被批准,1989年完成全套图纸的设计工作并开始了首架战机的生产,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地面高速滑行试验,由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款战机未能服役。
      欧洲“狂风”战斗机:由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三方共同研制的一款双座双发超音速可变后掠翼战斗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截击、防空、对海攻击、电子对抗和侦察等,从1970年开始研制,1972年完成结构设计,1974年8月首飞,同时命名为“狂风”。这款战机为串列双座,两侧进气,正常式布局,全金属结构,机翼为变后掠翼,带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缘缝翼,铝合金整体加强蒙皮,尾翼为全动升降副翼,内置式方向舵,采用电传cao纵系统。从外形看,似乎具备了三代机的特点,可惜由于结构笨重,空战能力有限,所以,最后首先发展成功的,并不是战斗机,而是战斗轰zha机,也就是“狂风”IDS的型号。后来,英国英国继续投资,研制防空截击的ADV型,于1976年3月开始进行细化设计之后,到1979年10月首架原型机就进行了首飞,机体的研制进度很快,但是为ADV型配套发展的雷达系统的进度缓慢,因此实用化的“狂风”F2型战斗机(这同样是一款可变后掠翼、采用电传系统的战机),到1984年才进行首飞,1985年交付服役。
      英国“海标qiang”舰载防空导弹:这是一款区域防空导弹,采用液体冲压发动机,最大射程为70千米,作战高度10至22000千米,最大的巡航速度为3.5倍音速(也就是3.5马赫),缺点是使用之前需要预热一分钟和对低空目标的拦截能力相对较差。
      苏联MAZ-7907型导弹发射车:由苏联明斯克汽车厂生产的一款24轮的重型底盘车。这种车的长度超过28米,宽4.7米。整备质量为65.8吨,最多可以装载150吨。底盘下面的密密麻麻的24个车轮,每个车轮的直径都超过两米,为了拉动这辆车,苏联方面居然为它配备了燃气轮机,导致产生的噪音很大,以至于驾驶员不得不戴着耳塞,才能够不受噪音的困扰。
      英国支持者级常规潜艇:是一款大型的远洋潜艇,水下排水量两千五百吨左右,采用了拉长的水滴型艇体和十字型艉舵,大幅度降低了水下航行阻力;艏升降舵采用折叠式,潜艇指挥塔上的所有装置都能自动升降收起,所有开孔和流水孔都可关闭,该艇有着良好的机动性和cao纵性。
      苏联基洛级常规潜艇:苏联内部的称呼是877型潜艇,北约方面给予的绰号为“比目鱼”,是苏联红宝石中央海事设计局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一款大型柴电潜艇,第一艘在1982年的时候交付苏联海军使用,水下排水量三千吨左右,由于静音效果十分出色,因此有“大洋黑洞”的美誉。
      英国SC-5“贝尔法斯特”重型运输机:这款运输机诞生于冷战开始后,是英国肖特公司的杰作,有几种不同的型号。其中,第一种改进型SC-5/10,1959年的时候开始生产,运载能力达到了二十二吨,飞行距离五千公里;第二种改进型SC-5/13,采用了大直径螺旋桨,使得飞机在装载货物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13吨以上;第三种改进型SC-5/41,采用全新设计的机翼和RB178形成组合,同时采用丁字型垂直尾翼,最大起飞重量190吨,最大载重达到54吨。
      美国F-16/J79战机: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一款简化版F-16战机。这款飞机虽然保持了F-16A/B总体设计、气动、航电等方面的特征的,但是将原有的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普惠F100-PW-200)降级为J79涡喷发动机(美国通用电气的J79-GE-119),直接导致整机跨音速拦射和格斗能力大幅度下降,航程也严重缩水。结果,这款飞机弄出来之后,一架都没有卖出去。
      华夏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是华夏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目视瞄准,手柄cao作,有线半自动红外制导,用于攻击100-3000米范围内的装甲目标或防御工事,战斗部破甲厚度约800毫米,命中概率百分之90。
      英国斯贝SM1A燃气轮机:在“斯贝”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最大功率13824千瓦,燃料消耗率235克每千瓦时,而之后改进成的C型,最大功率已经提高到了17750千瓦,燃料消耗率则降到了230克(美国LM2500燃气轮机最初型号的功率大约18755千瓦)。
      苏联苏-34战斗轰zha机: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一款并列双座布局的战斗轰zha机,由于机头十分扁平,因此北约方面给予的绰号是“鸭嘴兽”。这款战机最大起飞重量四十四吨,最大航程四千公里,载弹量超过了华夏的轰-6轰zha机,并且拥有良好的超低空突防能力。
      伊拉克“侯赛因”地对地导弹:伊拉克的技术人员将3枚“飞毛腿”地对地分解重组,其中一枚拆散,将燃料箱装在别的导弹上,增加了燃料,组装出2枚新的导弹,被命名为“侯赛因”导弹,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三弹变两弹、射程翻一番”。这种导弹的推进剂增加了1040千克,而战斗部则从800千克缩减至190千克,这样使得射程达到了600千米,不过命中精度比原型“飞毛腿”地对地导弹更差,圆周误差至少有一千五百米。
      苏联安-124大型运输机:苏联安托诺夫设计局的产品,机身截面呈梨形,主翼为后掠下反式上单翼,翼展超过了七十米,机舱的前面是驾驶室,下面是巨大的货舱,而机翼下4个短舱内吊装着四台推力高达二百多千牛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起飞重量超过四百吨,可以装载超过一百五十吨的货物。货舱有36米长、6.4米宽、4.4米高,甚至可以直接将一架轻型客机塞进去。
      苏联安-225大型运输机:苏联安托诺夫设计局的产品,起飞重量超过600吨,机翼下吊着六台大推力的发动机,可以驮运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苏联SS-N-3反舰导弹:苏联内部的编号是P-6,于20世纪50年代研制,速度1.4马赫,射程460公里。
      苏联SS-N-12“玄武岩”反舰导弹:苏联内部的编号是P-500,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速度2.5马赫,射程550公里。
      苏联SS―N―19“舰毁”反舰导弹:是一款远程反舰导弹,又叫“海难”反舰导弹,在苏联内部的叫法是P-700“花岗岩”,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1976年定型生产,1979年开始装备苏联海军,主要装备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和奥斯卡级he潜艇。
      苏联SS-N-22“白蛉”反舰导弹:是一款超音速飞行的反舰导弹,又叫“日炙”反舰导弹,在苏联内部的编号是П-270“Москит”(3M80)。导弹全重4吨,弹头的重量是0.3吨,一枚就可以轻松地将对方一艘上万吨的战舰给击沉;外壳使用钛合金打造,采用冲压和火jian一体发动机,巡航速度为2.4马赫,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8马赫。
      苏联9M119“芦笛”pao射导弹:北约方面给予的代号是AT-11“犯击手”,采用激光架束制导,穿甲能力可以达到900毫米。
      美国F-15E“攻击鹰”战斗轰zha机: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F-15“鹰”战斗机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双座超音速战斗轰zha机,原型为F-15D,两者的外形基本相同;F-15E具有和F-15同样的空中优势能力,在重新设计了发动机舱以及部分结构,可以承受最高三十六吨的最大起飞重量,而且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机鼻前端的AN/APG-70雷达,更是F-15E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性能倍增器,这种雷达在合成孔径模式下,可对飞行路径前方两侧45度的地面进行单扫描地图测绘,雷达显示终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地面鸟瞰地图,在160千米远时就可以分辨出道路、桥梁和机场,靠近之后,诸如卡车、飞机和坦克这类的小型目标也清晰可见。
      伊朗“流星”地对地导弹:是伊朗在朝鲜方面的帮助下,以“飞毛腿”地对地导弹为基础改进而成,最开始的名字叫“华城5号”,后来改名为“流星-1”。其中,“流星-1”地对地导弹长11.37米,弹径0.885米,起飞重量5.9吨,弹头重约1吨,最大射程三百公里;“流星-2”地对地导弹的射程扩大到了七百公里。
      苏联971型“白斑狗鱼-B”he潜艇:北约方面给予的代号是“阿库拉级”,取自于俄文AKula,意为“鲨鱼”。它是苏联研制生产使用的第三代攻击型he潜艇,其中971-I型是在1982年至1986年建造的,同时还有5艘改进型则是1986年到1991年对I型改进之后建造的,被命名为971-II型;这款潜艇采用了良好的水滴状外型,艇体呈前粗后细状,艇艏巨大圆钝状的线条发展至艇长2/5处,艇宽达到最大值,随后艇体外廓线型逐渐收敛,向艇体中心线收缩,并一直圆滑过渡到艇体尾段,整个艇体线型犹如一滴下落状态中的雨滴,而独一无二的三元流线体指挥台围壳,在这款潜艇上以线型融合的方式,完美的与艇体段实现了整体线型的圆滑过渡,其围壳与艇体的各交接面都以平顺圆滑的线条柔和的连接,围壳与艇体以主附体融合的形式形成一个整体,良好的水滴状外型,加上强劲的he动力系统,让这款潜艇能够达到33到35节的水下最高航行速度;这款潜艇采用双壳体结构,里面一层为耐压壳体,用钛合金制造,下潜深度可以达到650米,而且采用了各种静音性能,使得这款潜艇的安静程度可以媲美美国的海狼级he潜艇;这款潜艇总共有14个鱼lei发射管,艇艏最上部的6具533毫米鱼lei发射管,由于布置在艇首非耐压壳区域内,不能再次装填,属于一次性使用武备,这6具鱼lei发射管就是用来进行对高价值目标(其中包括敌方的大型水面舰艇和战略he潜艇等高价值目标)进行齐射的,而另外8具鱼lei发射管(其中包括苏联特有的650毫米口径的重型鱼lei发射管),则主要是为了攻击敌方的航母。
      美国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弹长4.26米,弹宽0.55米,翼展2.7米,弹重1023公斤,最大射程320公里,有爆破杀伤弹和□□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采用惯性制导加GPS中制导与红外成像末制导,并可进行攻击效果评定。加装了抗干扰模块,能在对GPS干扰的环境下使用,并大量采用隐身技术,具有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由于末段使用了红外成像制导,可以具有对移动目标的攻击能力,而且经过重新编程,可以分辨出对方军舰的型号。
      德国(东德)STG940系列步qiang:是德国(东德)在苏联AK-74突击步qiang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得益于新的材料的不断发展,它大量采用轻便的非金属工程合成材料,在不降低AK系列步qiang坚固耐用标准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精准度;并且还可以轻巧安装添加皮卡汀尼导轨、红外瞄准仪、战术手电、榴弹发射器等qiang械附加件;由于采取通用模块化设计,从而发展成了五种都使用装有30发5.56乘以45毫米zi弹(北约标准)弹匣的型号,分别是——StG941突击步qiang(固定式塑料qiang托,qiang管长415毫米)、StG942卡宾qiang(东德风格的折叠式qiang托,qiang管长415毫米)、StG943短突击步qiang(东德风格的折叠式qiang托,qiang管长317毫米)、LMG944轻机qiang(qiang管长500毫米,可装刺刀)、PG945狙击步qiang(qiang管长500毫米)。现实世界中,在两德统一后,负责生产StG940系列步qiang零部件的苏尔工厂于1990年6月被关闭,StG940系列步qiang的最后6000支成品于1992年被销毁。
      英国鹞式战机:是由英国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制的一款亚音速单座单发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的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其主要任务是空中近距支援和战术侦察,原型机于1966年8月试飞,1969年4月开始装备英国空军。这款战机采用带下反角的后掠上单翼,装有一台“飞马”发动机,机身前后有4个可旋转0度-98.5度的喷气口,提供垂直起落、过渡飞行和常规飞行所需的动升力和推力,机翼翼尖、机尾和机头有喷气喷嘴,用于控制飞机的姿态和改善失速性能。这款战机具有中低空性能好、机动灵活、分散配置、可迅速转移等特点,其最大缺点是垂直起飞时航程和活动半径小、载弹量小并且使用时后勤保障困难。
      以色列“怪蛇-3”近距离空对空导弹:是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在“蜻蜓”2基础上改进发展的第三代近距红外型空对空导弹,于1975年开始设计,1977年工程发展,1981年交付样弹,同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首次露面,1982年开始服役,后来华夏引进之后通过仿制变成了“霹雳-8”近距离空对空导弹。这款导弹采用新设计的破片式高能zha药战斗部,重11公斤;这款导弹的红外导引头采用氮制冷的锑化锢探测元件,大大提高了导弹制导系统的灵敏度,实现了导弹的全向攻击(不仅能进行尾追攻击、还能进行迎头攻击)。
      美国M40A1狙击步qiang:采用重qiang管和木制qiang托,5发整体式弹仓供弹。该qiang发射M118特种弹头比赛弹,最大有效射程为800米。该qiang瞄准镜几经改进,后选用非常坚固的钢制Unertl高倍率光学瞄准镜,许多用于定位的小圆点分布在瞄准镜的十字线上,用以标定准确距离,据说在实战当中,即使用力敲击该瞄准镜,其零位也会保持不变。这款狙击步qiang尽管射击精度很高,但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就是它采用毛瑟栓式手动qiang机,打出一发zi弹必须要拉一下qiang栓。
      华夏79ZG重型狙击qiang:该武器装备来源于小说《重生军工子弟》。全长1474毫米,qiangqiang管长度757毫米,口径127毫米,qiang口初速度,普通弹986米每秒,□□12074米每秒,最大射程6200米,有效射程3000米,全qiang重12千克,栓动,弹匣容量5发。这种狙击qiang,是为特种作战部队专门开发,以低空飞行器、轻型装甲单位为目标的武器。
      华夏81-2式自动步qiang:根据网友的提示,自己设想出来的。这款武器,是在81-1式自动步qiang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而来的,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一,机匣盖的边缘进行了细致的打磨,减少了在保养该型qiang械的时候一不小心容易被划破手的危险;二,在生产qiang管的原材料当中加入了稀土材料,改善了qiang管比较容易生锈和qiang管里面容易掉渣的情况;三,增加皮拉丁尼导轨、安装各类红外/白光瞄准仪、 榴弹发射器等战术部件;四,使用的zi弹规格不变,仍然是苏制7.62毫米乘以39毫米。这款qiang从整体上看,相当于是一款使用7.62毫米乘以39毫米规格zi弹的德国G36自动步qiang。
      【技术部分】
      1553B数据总线技术:是MIL-STD-1553B数据总线技术的简称。在20世纪60年代,由导航/平显/武器瞄准系统组成的综合火控系统,配上远距空射武器,使战斗机如虎添翼。但作战信息数据总量暴涨,而设备间接口各异,互联协同难度大,成为作战效能的瓶颈。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开发、维护和改进的成本不断上升。于是1973年后,美国的军方公布先后公布MIL-STD-1553A(USAF)标准和1553B改进标准。简单的说,单个机载电子设备就类似于计算机局域网LAN中的单个计算机,1553B数据总线技术标准类似于通信协议,堪称现代作战飞机电子系统的“脊梁骨”和“神经系统”。有了这个标准,1553B数据总线就能够将军用飞机的雷达光电探测、导航、本机传感、座舱显示、外挂管理和火控计算机等进行完美的联结综合,构成了第三代战斗机标志性的分布式集中控制系统,创造了现代化的人机界面,使得光电管瞄系统和高技术武器的使用实现了统一。
      1553B数据总线:是MIL-STD-1553B数据总线技术的简称。它是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总线,为全机所有的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之间的交换提供媒介,通过中央处理器将数据进行处理,类似于后来的局域网。
      后掠三角翼改双三角翼:在原来飞机的机翼外侧增加一块,使机翼前缘具备外段和内段两个不同的后掠角。这样可以增大机翼面积,减小了展弦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小了诱导阻力,增大了飞机的升阻比,从而改善了低速盘旋能力并有效增加了航程。飞机的机翼改成双三角翼的好处,除了盘旋性能的改进和航程增大之外,还可以加装前后缘机动襟翼,这样可大大提高整机的机动性。由于cao纵面增加,提升了飞机的机动灵活度,不但适用于高空高速拦截任务,由于低空、低速性能也获得改善,亦可执行对地支援任务,飞机的任务弹性大大增加。另外,双三角翼导致机翼面积增大了,机翼单位面积载荷将减低,飞机就可以挂载更多的武器。
      液压cao纵:在低空的时候,空气密度大,相对的阻力就大,需要多压一些杆量,手上使的力也得大些;到了高空,空气稀薄,就需要少压一些,手上的力也对应小些。
      电传cao纵:cao纵杆里面是传感器,通过电脑给飞机发出命令,这种控制方式,高空低空,cao纵杆都是一样的品质,大大降低了使用难度。
      作战数据链:就是一整套的数据和信号传输系统。通过这个通讯系统,把战场上需要的声音、数字和图像传输到各个作战单位之中,实现作战信息的共享。其实我们通常情况下所用的手机、传送台、服务台就是一条简易的数据链,用户和服务台之间可以通话和发短信联系,这就是所谓的双向信息传输。而多个手机用户通过信息台彼此共享自己的信息,并接受信息台的统一指挥,这就是所谓的初级数据链。只不过这种信号的传输速度和精度远远比不上军用通信而已。
      坦克短停滑动射击技术:该技术来源于小说《伊拉克风云》。简单点说。就是坦克的驾驶员在听到短停口令时,减下油门,踏下离合器,车辆这时处于滑行状态,待速度低到差不多时,再轻轻的带上制动。这个时间很短,但这时的坦克最平稳,状态甚至比短停还要好。在这一瞬间开火后,未等坦克制动,立即放开离合加速,坦克就可以继续运动。虽然这个办法将运动射击变成了短停射击,对驾驶员和pao长的要求都很高,但短停射击的命中率比运动射击至少要高出15个百分点,对动态目标的命中率更是要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
      多功能电子扫描阵列雷达(MESA):这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成熟、20世纪90年代初期应用的新式雷达技术,又叫“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这种军用机载侦察雷达系统,采用多平台设计,能够在测距、跟踪和精度等方面提供卓越性能。这种雷达系统可以同时跟踪空中和海面目标,并且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360度扫描。
      推力矢量技术:利用控制发动机尾喷流的方向,来提高飞机的机动能力。
      脱壳尾翼稳定□□当中的“脱壳”:用一个轻质弹托把□□的弹体夹在中间,弹托的口径与大pao口径一致,□□被做成细长的杆状,出膛之后弹托由于阻力的作用自动脱落,弹体沿着pao管指向继续飞行。
      脱壳尾翼稳定□□当中的“尾翼稳定”:为了保证细长的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平稳和精度,在制造□□时,在尾部安装有四片尾翼,成十字形排列。
      坦克pao当中的线膛pao:在pao膛内刻有膛线,而坦克pao是典型的高膛压,高烧蚀,膛线很容易被磨损。
      可变后掠翼技术:机翼的后掠角越小,中低空的机动性就越好,但是高速飞行时阻力大,而后掠角大,则刚好相反,所以机翼的后掠角可以变化,就具有很好的低速和高速性能。最典型的就是美国F-14“雄猫”战机和苏联米格-23“鞭挞者”战机。
      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导弹的雷达只拥有接收电磁信号的功能,而发射电磁波的是载机的雷达,所以发射完了导弹之后,载机需要一直使用雷达波束持续照射目标,为发射出去的导弹提供电磁信号,不能做大过载的机动。导弹的导引头接收到载机提供的电磁信号之后,再调整自己的航向。要是失去载机提供的电磁信号,导弹就会脱锁,从而丢失目标。
      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导弹导引头内的天线,既可以接收电磁信号也可以发射电磁波,虽然受限制于导弹的直径,导致发射的电磁波功率不能很大,自主导引的距离只有二十公里左右,但比起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已经好了很多。这直接让导弹在距离目标不到二十公里的飞行过程中,不需要载机用雷达波束持续照射目标。
      C3I系统:就是指挥自动化技术系统,是指用电子计算机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各分系统紧密联在一起的综合系统。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的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C和情报(intellig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I组合的简称。
      鸭式气动布局:就是在三角翼的基础上,再加了一对前小翼,叫做鸭翼,仿佛一个站立的鸭zi一样。这样,可以利用前翼产生的涡流,将后面机翼的升力提高几倍,大大扩大了飞机的机动性,而且全动前翼,还是一个控制面,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获得抬头力矩,或者说叫做正升力,装有鸭翼的战斗机,短距滑跑,大迎角起飞的性能非常出色。(注:所谓正升力,只的是正常布局的飞机,想要机头上扬,那就需要将尾翼转动,让空气偏离向上,将尾翼压下去,也就是将机尾压下去,这样机头才能抬起来,这叫负升力,这中间,就会有能量的损失,而鸭翼是在前面,让空气偏离向下,直接就将机头抬起来了,这叫正升力,所以鸭式气动布局,也被称为抬头布局)
      CARET进气道:后掠双斜面超音速进气道,比较适合超音速战斗机使用,但并不适合两侧进气的战斗机使用。
      DSI进气道:最明显的外观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的鼓包,鼓包上下两侧几乎跟进气道的上下唇粘在了一块,可以把附面层气流挤到进气道外。DSI进气道非常利于飞机的隐身,突出的鼓包能把发动机遮蔽(涡扇发动机的前叶片是最强烈的雷达反射源)。虽然DSI进气道的超音速性能并没有本质的提升,但是跟其他进气道相比,优势在减重和隐身性。
      空战当中的剪式爬升:一边爬升,一边翻滚,作用是摆脱对方的锁定。
      飞行抗荷(荷载)服的作用:在飞行中,当进行大过载机动的时候,全身血液会向下部流,造成脑部缺血,从而发生危险,所以当飞行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发明了抗荷服这么一个东西,利用液体压力,挤压下部,将血液再挤压回去,以免在空中发生因脑部缺血而导致的黑视甚至昏阙。但是液体抗荷服有延迟性,所以飞行员个人的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敌我识别器:敌我识别器分为问和答,机载火控雷达一旦发现目标,询问机立即向目标发出一组密码询问信号。如果是己方的飞机,则装在目标上的应答机对询问信号进行解码,并发回应答信号,询问机对应答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应答标志给雷达显示器。如果雷达显示器上没有应答标志,则判定为敌方目标。
      弹架油箱:就是将油箱和弹架合二为一。这种油箱并不是普通的矩形油箱,而是在上面按照pao弹的尺寸开了许多孔,上面大,下面小,不浪费空间,类似于蜂窝煤,刚好可以将pao弹放在里面,而且柴油是液体,随意流动。虽然这样制造油箱的过程比较复杂,但是好处是将非常头疼的空间问题解决了。不过,一旦坦克被对方的□□击穿,引爆了内部的弹药,弹药再引燃柴油,那么里面的成员几乎没有逃生机会。
      预警机:又称空中指挥预警飞机,是为了克服雷达受到地球曲度限制的低高度目标搜索距离,这也是低空突防的根据所在,同时减轻地形的干扰,将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
      机翼整体油箱:是指将机翼内部空间密封,形成一个油箱结构,可以增加近百分之五十的载油量,让飞机的航程增加。
      相控阵雷达:一般的雷达波束扫描是靠雷达天线的转动实现的,被称为机械扫描。而相控阵雷达,则是天线不动,用移相器的方式控制雷达波束的指向变动来进行扫描发现目标的,这种方式被称为电扫描。
      饱和攻击:是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在研究使用反舰导弹打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时制订的一种战术,相比美国喜欢使用航母,苏联更加推行导弹攻击,而且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弹,使敌航母编队的海上防空系统的反导弹抗击能力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其中的极致,就是苏联研制的SS-N-19“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这是一种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20世纪80年代初服役的导弹,以主动雷达加红外定位制导,2.5马赫掠海巡航,可以携带he战斗部或常规战斗部,它的典型作战方式,就是数枚间隔发射,一枚引领弹在高轨道飞行以便更好地捕获目标,其余导弹在低轨道隐蔽跟随,在整个巡航过程里,参战导弹共享射击诸元,这些导弹会不断自行修正飞行轨道。如果引领弹被摧毁,跟随弹马上跟进成为引领弹,直至攻击完成。虽然直到苏联解体,双方也没有进行过正式的交战,但是这种攻击方式,哪怕是美国的“宙斯盾”系统,恐怕也无法应付过来。
      国际制裁:是指针对某一国所采取的强制行动。现代意义上的制裁基本有两种形式:一是个别国家或国家集体实施的强制性措施;二是国际组织(主要是UN)组织实施的强制性措施。制裁的基本方式有——禁运;中断外交关系和人员往来;减少或中止贷款、贸易及援助等。
      斩首行动:在战争中,派遣精锐的小部队,干掉对方的指挥官,让对方群龙无首,从而获得胜利。
      水下喷水推进系统(一种潜水装置):从外表上看,与鱼lei相似,使用和鱼lei相同的电池,只是后部为了防止刮伤使用者,采用了函道喷水推进系统,在共轴反转的螺旋桨外面,有一个外包的保护层。这种推进系统,可以大大减轻潜水员长时间潜水造成的疲劳,可以称为是他们水下的出租车。
      水肺(一种潜水装置):又叫自携式水下呼吸装置,人们潜入水中,可凭借它来自由呼吸。在海水中,压力是最大的敌人。深度每增加10米,水压就增1个大气压力。如果所呼吸的空气压力高于一般的气压,则人体血液和组织中的氮会高度浓缩;如果压力急速减低,人体器官和血管中的氮会产生毒性作用,致潜水者于死地。而水肺,可以给潜水员在海水中能够呼吸到与地面空气相同压力的空气。潜水员本身的呼吸就可以靠水肺上的调节空气供应量和时入肺部时气压的高低来控制,潜水员带上它,再穿上内有高压空气的背心就可潜至50-60米深的水中。
      云爆弹:在一定的起爆条件下,云爆剂被抛洒开,与空气混合并发生剧烈爆zha,靠着产生的超压和温度场效应,将目标区域上的所有生物和建筑等破坏掉。由于要消耗大量氧气,使得在爆点周边的一定范围内,会形成瞬间缺氧状态,会形成瞬间缺氧状态,并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导致作用范围内的人员窒息而死。
      温压弹:云爆弹的升级版。利用空气zha药产生温压效应,爆zha后依靠大量的燃烧剂与空气结合产生二次爆轰杀伤有生目标,而且由于消耗大量氧气一般在爆点周围50-200米内,会形成瞬间缺氧状态,并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导致作用范围内的人员窒息而死。
      瑞典斯特林AIP系统:这是一种独特的闭式循环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由两台V4-275R型斯特林发动机、若干个低温液氧柜及其控制设备组成。斯特林发动机为V型4缸外燃机,主要组件为加热器、加压燃烧室、环型回热器、冷器及气缸体等。工作时,来自液氧舱的氧气和燃油舱的燃油分别喷入加压燃烧室,经热线点火塞点火燃烧,起动电机驱动曲轴旋转做功,从而建立起工作循环,为潜艇提供持续动力,总功率为150千瓦。斯特林AIP系统运转平稳、振动小、安全可靠,热效率率较高,排气污染低,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而这150千瓦的动力除了供应艇上的正常照明、电子设备工作及生活设施所需的75千瓦外,剩余的75千瓦的能量可用于推进潜艇,使排水量1500吨左右的潜艇获得大约6节左右的水下航速,并可保持该航速连续航行15天。说得简单点,就是这套系统,是加装了液氧和燃油,由此可以在水下进行做功的外燃机,由此获得了持续不断的动力,直到耗光了燃料和助燃剂为止。
      电渣重溶:就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熔炼的方法,是硬生生地用电来加热,把钢锭加热到能够融化的程度。
      电渣重溶技术的作用:主要目的是提纯金属并获得洁净组织均匀致密的钢锭。经电渣重熔的钢,纯度高、含硫低、非金属夹杂物少、钢锭表面光滑、洁净均匀致密、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均匀。电渣钢的铸态机械性能可达到或超过同钢种锻件的指标,是优异的钢材。
      苏联“接触-1”型爆zha反应装甲:这种爆zha反应装甲,最外层是一个较薄的金属外壳,内部是由抛板(向外抛出)、背板(向内抛出)、zha药、固定物组成的工作组件。金属射流击穿外壳和抛板之后产生足以引爆zha药的热效应。在爆zha波的推动下,抛板向外飞出而背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并形成弹性波,使射流出现巨大波动甚至使射流中断。这样,可以让使破甲弹的威力降低百分之50,提供相当于400毫米的防护能力。
      苏联“鸫”式主动防御系统: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出来,采用硬杀伤原理,利用带破片战斗部的火jian弹拦截来袭的反坦克导弹和火jian,可以为坦克pao塔正面60度的弧形区域提供防护,对抗RPG反坦克火jian的成功率可达百分之80。
      铸造式坦克pao塔:是用模具一次性浇铸成型的,从外观上看呈半球形。优点是整体性好,不会留有焊缝,能形成优良的防弹外形;缺点是装甲材料结构单一、装甲强度提高难度大,制造工艺要求高,无法使用复合装甲。
      焊接式坦克pao塔:是由多块优质钢装甲板焊接而成的,从外观上看呈外表平坦。缺点是防弹外形上相对要差一些;优点是可以使用复合装甲(因为复合装甲的装甲元件都是平板型的),pao塔正面可焊接复合装甲,其他部位可焊接高强度钢装甲板等,甚至pao塔装甲还可随装甲技术的发展而及时更换或加强,在同等的底座基础上,方形的焊接pao塔要比半球形的pao塔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间。而且因为焊接pao塔可以更换,所以如果铸造pao塔被击中了,那么整个pao塔都报废了,而焊接pao塔,只需要将被命中处的装甲更换就可以了。
      地效飞行器:地效就是指地面效应。讲专业一些,就是当飞行器在低高度飞行以及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地面产生出一种使机翼诱导阻力减少、升阻比增加,飞机升力显著提高的效应。一般来说,当机翼距地面高度为机翼长的百分之十五时,地面效应最明显,机翼的升阻比可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一区域被称为地效区,在地效区飞行的飞行器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地托起,而这个高度又恰好是雷达的盲区,所以这种飞行器载重大、航速高,远远超过了气垫船,是突击登陆的最好选择;苏联在发明了动力增升技术之后,在这种飞行器的地效翼艇机翼前上方安装喷气推进系统,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强大气流在机翼下形成一个动力气垫,以增强地面效应,托起飞行器,因此这种飞行器和飞机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发动机在前面。而讲通俗一些,就是飞行器在距平坦的地面或平静的水面很近时,整个飞行器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机翼的效率,才让地效飞行器有了近似船只的运输量,又有飞行器的速度。
      导弹的热发射:在发射筒内,导弹就已经点火了。这种发射方式的缺点是,得在点火之后,导弹具有一定速度,才能够完成转向的动作,在对付低空飞来的距离很近的威胁的时候,可能来不及反应。
      导弹的冷发射:导弹飞出了发射筒之后,开始点火。这种发射方式,不用设计复杂的排气管道,简化发射装置,而且在出发射筒的时候,可以借助燃气舵,出来之后就能够转向;而缺点是如果导弹被推出去之后,发动机没有点火,那么这种导弹就会掉下来,给发射场地带来危害。
      隐形飞机:并不是在雷达面前消失了,而是因为它反射回的雷达波非常小,让对方接收不到而已,一架二十多吨的飞机,能够做到比一个头盔面积还小的反射面,这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当然和上面的吸收雷达波的隐身涂层,也有很大的关系。
      实用升限:指飞机能维持平飞的最大飞行高度。
      动力跃升:空战术语。战机在到达理论上的最大飞行高度(或者叫最高升限)之后,先进入一定的下滑线,然后打开加力,靠着发动机的推力和惯性,跃升到更高的空中。一般来说,这种状态最多只能维持几秒钟,而且跃升的高度也不会增加太多。例如华夏歼-6战机,理论上的最大飞行高度是一万六千米,跃升的极限是一万八千米。
      马赫:是速度的计量单位,一马赫相当于一倍音速,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约每秒340米。
      钻地弹:一种能够钻入地下的武器,主要用于摧毁敌人的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所甚至藏在极深冰层下的敌方潜艇等目标。
      头盔瞄准:飞行员的头盔上有瞄准系统,跟火控系统交联,飞行员的头转动,瞄准镜跟着转动,导弹的导引头也是同步转动,当眼睛望向了目标的时候,导弹的导引头,也就跟上了目标,眼到哪里,导弹就能瞄准哪里。
      航空母舰上的蒸汽弹射器工作原理:利用高压蒸汽,把汽缸里的活塞推出去,活塞带着推车,将连接在推车上的战机弹射出去。
      侧转:空战术语。是面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常用的一个方法,当转到雷达波束径向的方向上的时候,就会被对方的雷达当作杂波滤除掉,对方的雷达自然就脱锁了。
      喘震:飞行术语。就是在喘气中震动了,还有个更形象的说法,就是发动机咳嗽了。这得从发动机的原理中说起,航空发动机,前面是个压气机,相当于大风扇,不停地吹气,后面是个燃烧室,烧了之后的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着涡轮叶片转动,可以想象成风车,同时,这些气体出去,推动飞机向前飞行。而风车,则是带动前面的大风扇转动的。风扇不止一个,而是多个风扇装在一根轴上的,越向后,压力越大,风扇的直径越小,才能够把空气压缩到足够高的压力。这是正常的情况,而特殊的情况,就是前面吹过来的空气,没有吹到后面的叶片上,原因就是后面的叶片转动得快了,叶片表面气流产生分离,结果,与前面吹来的气流对撞。这样,更靠后的叶片接受不到足够的气流,也开始出现相同的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本应该向后吹的气流,变成了向前,这就是咳嗽了。发动机的咳嗽,后果非常严重,气流会沿压气机轴方向发生低频率高振幅的气流震荡,这种震荡会带动大风扇产生强烈的震动,风扇叶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严重损坏甚至断裂。而更加危险的,就是咳嗽得太厉害,甚至波及到了后面的燃烧室,那里至少都是一千六七百度的高温,如果里面的高温气体,也就是火焰逆流,哪怕只持续零点几秒,乱窜的高温火焰也足以烧坏压气机的所有叶片,发动机就报废了。为了防止发动机喘震,就需要要叶片转速合适,所以,先进的发动机,都已经是双转子了,内外轴套着转动,转速不一样。除了多转子之外,一般的发动机,还要在中间设放气活门,进口叶片可调等多种措施,来提高发动机的喘震余度,防止发动机进入这种状态。
      数控机床: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在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中,需要切削、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各种方法,但是,对于那些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其他的方法,都是减少制造成本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机床水平,反应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说得简单点,机床就是有一个夹子,把待加工的机件夹住,同时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用刀具开始切削金属,加工成合适的形状。这样的话,只能加工一个面,要是多个面都加工,该怎么办呢?就需要把这个机件,先加工一个面,然后,换个方式夹住,再加工另一个面,这样,每次切换,都是有误差的,累积起来,误差就很多,这样,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机器,可以同时加工多个面,这就是多轴机床。在以前的时候,机床都是由人来cao作的,加工的精度,完全取决于加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样是不行的,而当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通过计算机来控制机床的加工,达到一个很高的精度的数控机床,就开始诞生了,计算机不需要经验丰富不丰富,只要设定好了程序,就按照自己的程序加工。而利用计算机来带动多轴机床,更是实现了可以同时加工复杂形状的特殊工件,同时让加工精度达到要求的目标。
      样机:是一款飞机在正式制造之前,为了减少某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装配等等,先造出来的一款样品,其中某些部件,可能还在研制之中,会用木块代替,虽然只是样机,但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美国的宙斯盾系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海军认为现有的军舰在各种环境中的反应时间、火力、运作妥善率都不足以应付苏联大量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威胁,于是提出一个“先进水面导弹系统”的提案,在1969年12月命名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由于英文缩写刚好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之盾,所以又被称为宙斯盾系统。这种系统,采用四面的SPY-1相控阵雷达,可以全方位地监视空中的所有目标,同时,通过高效率的计算机解算,引导己方的导弹,由于是垂直装备在MK41发射单元里,发射效率也非常高,完全可以在同一时间,攻击大量的目标。一直到1981年的时候,这种系统才正式研制成功,1983年的时候,装备在了新的导弹巡洋舰上面,经过多年发展,宙斯盾系统已经具备了拦截弹道导弹的功能。
      相控阵雷达的原理:把雷达分成一个个的小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可以单独地控制雷达波束的相位,当多个集合到一起的时候,就构成了强大的雷达波。由于使用的是电扫描的方式,刷新速度大大加快。
      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是使用T/R组件的接收与发射装置,每一块T/R组件都能产生电磁波,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一部分模块损坏还不影响使用等优点。
      无源相控阵:使用统一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外加具有相位控制能力的相控阵天线而成,天线本身不能产生雷达波。
      船用特种钢材:船只上使用的钢材,要在海浪中行驶,船体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船用特种钢材的这种性能,叫做屈服强度,主要用MPa(兆帕)来表示。一般的船只,比如油轮、散装货船、集装箱船等民用船所用钢大约有250 MPa就足够了,普通的军用船只也需要在300MPa左右。但是,像航母、潜艇用钢,其中特别是航母飞行甲板用钢,那就需要非常强大的钢材了,至少要在850MPa以上——航母的飞行甲板,那可是要不断地承受舰载机的起降的,尤其是降落,简直就是一次撞击,而舰载机起飞时尾部喷出的那炽热的热流,也是一种考验;潜艇是需要在水下航行的,每降低十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哪怕是下潜个三百米,那也相当于三十个大气压了,普通钢材下去,直接就被挤扁了。
      潜艇的极限潜深:就是在战斗中的时候,为了对抗敌人的反潜装备,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冒险的战术。举个例子,某个型号的潜艇,原本设计的时候能够潜到二百米,紧急的时候可以冒险下潜到三百米,让敌人的定深zha弹失效。
      凯夫拉材料:是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当时叫做芳纶1414,1972年的时候,正式实现商品化并为该产品注册商标为Kevlar,型号分为K29、K49、K49AP等。这种新型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其强度为同等质量钢铁的5倍,但密度仅为钢铁的五分之一。当这种材料被发明之后,首先就用在了军事上,例如用来制作防弹背心和防弹头盔。
      试飞员: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职业。普通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只要按照飞行手册来飞就行,哪怕是进入了尾旋等状况,只要按照飞行手册的训练,就能够成功改出;而试飞员,则是飞行手册的编写者,他们驾驶的是未知的飞机,飞机的各种性能,都是由他们去探索的,每次上天,都是一次与死神的搏斗,在国内外各种新型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飞机失事、试飞员血洒长空的事情。
      舰载机(指专门在舰船上起降的飞机)与陆基飞机(指专门在陆地机场上起降的飞机)的区别:舰载机,为了适应弹射起飞的巨大过载和降落时候的野蛮碰撞,很多部件都需要加强,比如主要的起落架,机体结构等等,以及适应海上盐分的腐蚀而额外采取的措施,导致了舰载机的重量,要比完全一样的空军战机要更重。如果再加上机翼折叠,那更需要增加额外的重量。比如,美制的F/A-18战机,为了在航母上起降,增加重量1340千克,而在苏-27战机基础上改进来的苏-33战机(其实就是苏-27的舰载型号苏-27K),比苏-27战机增重了百分之十一,也是一吨半多的重量,所以,在相同的发动机的情况下,舰载机的性能要比陆基飞机低。
      he辐射:是指原子he在发生衰变的过程中释放出来了大量的高能粒子,比如γ、β、α粒子,尤其是前两种粒子,能量很高,如果直接照射到人体上,就会引起人体的细胞的病变,这种效果,可能会在几周之内就显示出来,例如导致染色体的变异,让细胞的分裂速度无法控制(就是变成了癌细胞)。
      航空母舰等级的划分:按照排水量划分,3万吨以下的是轻型航母,3到6万吨的是中型航母,6万吨以上的是大型航母,9万吨以上的是超级航母(一般是采用he动力)。
      推力矢量技术:通过控制发动机喷出的气流的方向,提供额外的力矩,赋予飞机更加敏捷的机动性能。而普通的发动机,喷出的气流方向是固定的,就是在发动机的后部,利用反冲原理,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冲压发动机:是一种喷气发动机,但是和飞机的喷气发动机不同(飞机使用的喷气发动机需要复杂的压气机、燃烧室、涡轮),这种发动机构造相当简单,没有任何的旋转部件,只包含一个扩张形进气涵道和一个收敛形或者收敛-扩张形出口。当发动机高速向前运动时,空气被压入进气道。随后空气流经扩张形涵道,速度降低,压力增加,也就起到了普通发动机的压气机的作用,然后是燃烧室,在燃油燃烧的作用下,炽热的膨胀的燃气通过出口涵道加速并排出,产生推力。这种发动机构造简单,推重比大,比如,一个横截面只有1平方公尺的冲压发动机在11公里高空,以马赫数3.5飞行时,可以产生推力大约是30000公斤。而它的重量不会超过1吨,推重比高达30!而且,速度越快,推力越大,优良的性能,让它成为了高速飞行器的首选,但是,却有一个先天性的缺陷,就是必须要达到一定速度,一般要超过1马赫,让空气压进燃烧室才行,如果是静止的空气,那燃料是无法充分燃烧,产生推力的。所以,采用冲压发动机的导弹,在冲压发动机的后部都装有火jian发动机。导弹发射时,火jian发动机首先点火工作;当导弹达到一定的速度和高度后,火jian发动机停止工作,接着冲压发动机开始工作,最后将导弹送往指定的目标。
      精确制导zha弹:通俗点讲,就是将精确导航设备(例如GPS接收机)安装在普通zha弹上,从而制成一种成本低廉(相对于激光制导zha弹和红外成像导弹来讲)的精确打击武器。现实世界中,美国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后,开始研究“恶劣天气用精确制导弹药”计划,目的是针对第三代激光制导zha弹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缺点,发展具有昼/夜、全天候、防区外、投射后不管、多目标攻击能力的第四代制导zha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的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制导zha弹,就是最先研制成功的第四代制导zha弹,在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当中首次使用。
      全频带干扰:电子战术语。指在一定带宽范围内,施加功率谱密度为平均分布的、频谱连续的宽带白噪声。不管用分段实现还是整体实现、是时间拆分(扫频)还是空间拆分(多机),原理都是这个样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让落在指定频带带宽范围内的信号全部要受影响,而缺点就是功率利用率低。对于普通的电子通信还行,对于拥有跳频技术的信号来说,效率是相当低的,比如100瓦的干扰机,实际干扰效果也可能只相当于0.5瓦的频率瞄准式干扰,想要进行更好的进行干扰,那就需要加大功率,在具体的电子技术上,是需要带宽相当宽的高功率砷化镓场效应功率管。
      蜂窝式技术:主要用于移动电话上面,为了实现在各地都能够实现移动电话的信号覆盖,就要每隔一段距离,建立一个信号塔,在楼宇内还要有小型的信号增强器。
      蜂窝式电磁干扰:将大量的电子干扰设备分散开来,并以不同的阵列进行组合,然后同时启动,形成强烈的干扰源。除非对方不计成本的大量使用反辐射导弹,或者派出地面部队进行全面的肃清,否则无法完全摧毁这些干扰设备。当然,这种做法同样会对己方的通讯造成严重干扰,也就是以伤换伤。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只要采取了相控阵体制的雷达,将电磁信号指向一个方向,聚集最多的能量,就能够摆脱这种干扰。
      电磁脉冲:是美国在1962年的一次代号为“海盘车”的高空he试验当中发现的,he爆所产生的冲击波当中,密集的伽马射线中的光子可以撞击出大量电子,使其摆脱大气中的氧和氮原子的束缚。大量的电子与地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不断变化的电流,进而产生强大的磁场。由此引发的电磁脉冲将在广大区域内的导电材料中产生电流,只要超过了导电材料的允许电流,就会造成烧毁。而能够在电磁脉冲中生存下来的设备,只有电子管。
      电磁脉冲弹(战术级别):这是一种磁通压缩发生器脉冲弹。主要包括一个叫做电枢的金属圆筒,它由一个定子线圈环绕而成。电枢筒内装满了高能zha药,整个装置外面包裹着一层坚硬外壳。定子线圈和电枢筒之间隔着一段空间。这种zha弹也需要电源,比如一排可以与定子相连的电容器。当用开关将电容器与定子相连,并通过导线传输电流。从而产生强磁场。□□点燃爆zha材料。爆zha以波的形式在电枢筒中部传播。当爆zha通过电枢后,电枢筒将与定子线圈接触。这就产生了短路,从而切断定子与电源之间的通路。这种自动短路压缩了磁场,从而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
      涡喷发动机:全称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大体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完全依赖燃气流产生推力,通常用于高速飞机。
      涡扇发动机:全称是涡轮风扇发动机,由喷管喷射出的燃气与风扇排出的空气共同产生反作用推力。从结构上简单来说,涡扇发动机就是在涡喷发动机前面放置风扇,加了一个外壳,后面再增加1-2级低压低速涡轮,这些涡轮带动消耗掉一部分从涡喷发动机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来带动前面的风扇,达到降低燃气排出速度的目的,被风扇吸入的气流一部分被送进压气机(即内涵道),像在普通喷气发动机内一样转化为高压燃气,而另一部分则在涡喷发动机壳外向外排出(即外涵道)。相对涡喷发动机来讲,涡扇发动机具有中低速性能好、燃油经济性高的特点。
      涡桨发动机:全称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原理与传统螺旋桨发动机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当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动力推动飞机前进,区别是涡桨发动机的螺旋桨后面是涡轮发动机。工作模式为“进气-压气机增压-燃烧室加热-涡轮膨胀作功驱动压气机和螺旋桨-尾喷管膨胀加速-排出体外”。其内部结构与涡喷发动机大致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燃气不仅仅是从尾喷口喷出那么简单,它最主要职责是带动前面的螺旋桨旋转,然后以螺旋桨旋转时所产生的力量来作为飞机前进的推进力,使得装载这种发动机的飞机拥有不错的中低空性能,是一些运输机的首选,甚至有的重型运输机也会采用螺旋桨推进的方式,起降也很方便。但是,由于螺旋桨会产生阻力,因此装载这种发动机的飞机,飞行速度都不快。主要适用于那些对航程和速度要求不高、但对燃油经济性要求高的飞机。
      涡轴发动机:全称是涡轮轴发动机。涡轴发动机主要用在直升机上面,而涡喷、涡扇和涡桨三种发动机都是用于固定翼飞机。
      战机机pao的热线瞄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将战斗机在各状态下的数据,包括高度、速度、迎角、侧滑角、俯仰度、坡度、弹头初速、弹道系数等等条件统计起来,即将发射出的每一颗pao弹相对于本机位置的弹着点都计算出来,并连接成一条动态的曲线,显示在平显仪上;热线的起点是一个十字,代表pao口,而最远的一点则对应瞄准具设计中的最大射程。
      电子战:在战争中,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称为电子对抗,又可被称为电子战。其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三部分,是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
      石墨zha弹:又叫软zha弹,俗称电力杀手,因其不以杀伤敌方兵员为目的而得名。石墨zha弹是选用经过特殊处理的纯碳纤维丝制成,每根石墨纤维丝的直径相当小,仅有几千分之一厘米。主要攻击对象是城市的电力输配系统,并将其瘫痪。
      三位一体he打击能力:指一个国家在he武器的领域内,同时具备有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zha机三种he打击方式的能力。
      暂时就这些,以后再修改或者补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