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PS:我向来猥琐,向来没有节操,所以跟我说正经什么玩意儿的那都是浮云……长评送到,且没有丢砖,请淡定围观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若说文骨巍然成岳,文字汇聚成川,那么此文便是山明水秀,有美偕行。
古时陆游说,曾是惊鸿照影来。于是有桥伤心,有春波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有不是惊鸿不自顾。风情者,于顾盼之间,字句之间,妙不可言。
所谓好茶须用一品水,极品人物自然也要好骨血。一品水是山泉,贵在跳脱灵动,自然出尘。极品人物的好骨血,自是语韵做派,而非对外貌形态雕琢粉饰的堆砌白描,粉脂多了反而呆板僵硬,束缚了人物本该行云流水畅然发散的韵味。极品人物的描写,只须寥寥几笔,跃然纸上,美艳照人,我淫于佳言,却恐凡言俗语,污了颜色。此文之美,便如调脂弄粉,稍加一二添以颜色,那是庸脂俗粉,越是到极致,越不可细致。
有一种作为叫不作为,此处留白就是大作为。由此可见,作者是个中高手。每个人物都是不俗,老子一字抵千言,其深不见底,李白执笔泼油盐,其韵广流传。如果问你,是要做楷书的道德经,还是要做行草的李白?
道德经之深,文字再简单,也难以将其中真意全盘托出。李白诗之浅白,再酒醉也认得字里行间波光粼粼洞庭水,几里开外包子铺。一深一浅,皆意蕴深远。文字便如易容,可以清晰如楷书,亦能朦胧如行草,道德经适合楷书的端庄,李白需要草书的飘逸,端看作者想要如何的皮相。
此文如李白,诗韵悠远,刚刚开篇,已见功底,这种类型的文在情节铺展上,不需将所有深意全部说透,此文已大致掌握了其中神韵,尤其是后面的心理描写,点到即止,恰到好处。而有的时候,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已灵动之至。在喧闹的人群中,转梦回首,已是黄昏。
行草难得,楷书难求。之所以行草难得,不过一句楷书难求。楷书写得好,行草才会意蕴深远,此文笔力到位,是难得的好字,虽开篇略显俗套,却意蕴深远。果不其然,后文风生水起,层层迭加,更显浑然天成。
此文如李白,诗韵悠远,刚刚开篇,已见功底。这种类型的文在情节铺展上,不需将所有深意全部说透。此文作者已大致掌握了其中神韵,尤其是后面,点到即止,恰到好处,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已灵动之至。
二流酒品江湖群豪拼酒猜拳,一流酒品五岳之峰高手对酌,最是难得自斟自酌英雄落难,才子落魄。经史似工笔,诗赋如水墨。小说便像诗赋的创作,此文篇幅宏大,暗线错杂,落笔有神。简而言之,便是脉络清晰,主线奔阔顺畅,而余下暗线伏笔,要大而化小,小而化无,隐在字里行间,才不愧一个暗一个伏。水墨画的山水绵延,只一眼望过去,便如打通全身关脉,真气游走全身,行云流水,乏得一个堵字,淌得一个畅字,便是天下山川起伏尽入画中,亦能化繁为简,多不过扑面一阵清风。
一篇文章,独主角一人风采,实在冷清,然在百花从中,独独这么一泓清水,便有了不同。作者对配角的舍得用心,舍得泼墨,更是体现了文骨韵致天成的洒脱。若只主角挺拔,读者只品得其中有六成茶叶,而只有配角丰满,方才是品得茶水。
作者之才,已是不凡,惊见此文,一评不足以道其妙处,看客们不妨前去亲自一品,也不算白识此文几段香。
-,-
【微笑】我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