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八章  召回守仁 ...

  •   第八章  召回守仁
      朱厚熜拿着奏折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原来杨廷和是来告状的?
      不过,如果要是真的处置了这个张璁,那就等于是承认了自己前几天的行为都是错的了。毕竟,这奏折虽然有一部分在说要追封朱祐杬为帝,的确是有些过分了,可是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附和自己的。
      杨廷和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这样一本奏折,居然把他给堵住了。
      不处置张璁,杨廷和就威胁着要辞职;处置了,那些大臣们也就离遂愿不远了。
      朱厚熜的脸色凝重起来。
      杨廷和还在眼前跪着不起来呢,这件事看来是必须给他个说法了。哪怕就是拖,估计也拖不到明天早朝了……
      朱厚熜的手顺势挥了下来,把那本厚厚的奏章猛地摔到了地上。
      “好个张璁!竟敢妄言我皇家之事!册立乃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更是关乎社稷朝政,也是他这等小人可以提及的?”朱厚熜摔了奏折之后立即开口,没有留任何能够让杨廷和产生误会的时间,“严惩!一定要严惩!杨卿,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办理了,还烦劳你多费心了。定不能饶过这个可恨的小人!”

      是啊,定不能饶过这个可恨的小人!朱厚熜在心里愤恨的想。
      这个家伙大约就是个投机分子,想投皇帝所好,才上了这个奏折,附和皇帝的意思。其用意不过就是巴结讨好拍马屁罢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小人,坏了他的事!
      他来了这么一出,打破了双方相持的局面,让阁老们猛地爆发了,逼着朱厚熜不得不顺从了他们一回。
      虽说实际上张璁死还是活对于朱厚熜的计划都没有影响,而且他已经顺水推舟的把张璁的罪名定为了“妄议册立”,但是现在他在杨廷和们面前可是已经落下风了。处置了张璁,无形中等于是他已经让了一步了。
      接下来的议礼大约也得让步了。朱厚熜看着杨廷和满意的眼神,就知道这个老家伙已经看到了辞职的威胁能够起到的作用。
      这让朱厚熜像是吃了死苍蝇一样心里堵得慌,被人威胁了,还不得不妥协,这是他最讨厌遭遇的事情了。
      要不是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张璁!

      可是,这次的让步,归结起来,还是实力不够啊。
      不能再让下去了,否则,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掌握住应得的那一部分掌控权?他可不想一辈子就这么耗在和朝臣们的斗争上了。朱厚熜一手扶额,心思急转。
      没有得到朱厚熜的示意,杨廷和仍旧待在原地,不敢离开。只不过他没有再跪着,已经站起来了。
      朱厚熜看着他的白胡子,虽然他已经老了,干不了几年了。但是即使他退休了,他离开了,他死了,朱厚熜也不能立即就接管他手中的权力。
      现在朝堂上的重臣,可都是他的人。门生故旧,亲眷同窗。就算是杨廷和走了,他一样能掌控住这个王朝的局势。
      所以,要想真正从杨廷和手里面把属于他的权利拿回来,朱厚熜需要对付的就不止是杨廷和一个人,还有以他为中心的,整个杨氏人脉网。
      破坏这个系统,需要太大的代价,朱厚熜损失不起。再说了,他也没有能够破坏这个关系网的能力和计划。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人,他可以替代杨廷和,能够让杨氏班底敬服。并且他在同时,又是自己一方的人,那么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朱厚熜已经想到了这个人的人选。

      “杨卿,朕还有一事,需要杨卿代办。”朱厚熜放下扶着额的左手,微笑着说,“又要烦劳杨卿了。”
      “臣不敢。”杨廷和赶快弯腰,“请圣上吩咐。”
      “朕有一位启蒙恩师,先帝时他曾有年余时光致仕,教导过朕,如今他亦在朝中为官。”朱厚熜笑吟吟的说,“自他起复后,朕便常常思念于他。如今朕意欲将他调回朝中,也好全了我们师生情分。加之,朕这几日也查阅了他的考绩,可堪大用啊。杨卿,你可将他召回京,不拘在哪一处,朕相信他总能做的不错。”
      “是。”杨廷和躬身道,“能为皇上恩师,且得皇上亲口称赞,臣料想此人必定有不凡之处。只不知,此人是……?”
      说着他抬起了头,正好看见朱厚熜脸上露出了一丝略带得意的微笑。
      “此人……说来,杨卿你必定听过他的名号。”朱厚熜嘴角噙着笑,怡然的说,“时任江西巡抚,王守仁。”
      杨廷和张大了眼睛,听着朱厚熜补充的要求:“杨卿定不要辜负朕之所托,尽快办好此事呀。王师,就要请杨卿多加关照了。”

      杨廷和听着朱厚熜的要求,很明白不管早晚,他必然会有这么一说。现在的皇帝,不比先帝的昏庸,却是个最聪明伶俐不过的人。他定然不会让内阁继续把持着朝政。往朝中安插属于他的势力,这就是第一步,夺权的开始了。
      但是杨廷和并不打算制止他。本来么,朝廷就是他朱家的,内阁再怎么卖力,也不能取代了皇帝。有这么一个愿意做事的皇帝,对于天下也好,对于他们这一干朝臣也好,都是好事。只要他能办好,这国家,还是交由他管理妥当。一则名正言顺,二则,他杨廷和也老了,忙忙碌碌一辈子,也到了该歇歇的时候了,他还不想就这么累死在任上。
      现在和朱厚熜争的这一切,在他看来也都不过是对于年少的新君的磨练和培养。再怎么聪慧,皇帝还是太年少了。没有经验,也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虽然年轻气盛,精神头足,就怕是好心办坏事,越卖力越坏事。好好的一个明君苗子,生生的这么毁掉了。
      现在由他们这帮子老臣磨练他一番也是好的,让他能添些本事和手段,对于处事之道,也多些了解。日后他们几个老骨头都走了,这堂皇大明,也有个能够负责的人。
      皇帝是聪明的,这么快就开始往朝中安插人手了。选的人是自己的恩师,也算是妥当。杨廷和爽快的点了头,虽说大概不会是自己的人,不过任他是谁,来了京城,也不过是光身一个人而已。京城这里,还是自家人多势众。
      再者,看皇帝从安陆带来的那位赵审先生,虽说学问是好的,行事也有模有样,算得上是个人才。不过京城可不是安陆那等小地方,京城是人才济济。赵审这样的人物,在京城也只得算是个差不离,便是与自家儿子杨慎相较,也弗如远甚。
      若皇帝要安排的那人就如同赵审一般——即便是强上些许——那也无须担心。杨廷和一生经营,也还有些底气。
      可当那个名字从朱厚熜口中吐出的时候,杨廷和心里只大叫一声:“完了!”
      他杨廷和一生经营,可说谁来他也不惧。
      但是这个王守仁,他偏生就是个例外!

      王守仁此人,可不止如皇帝方才可言,“可堪大用”。若要杨廷和来说,这个词还配不上他。说王守仁的本事,要得用一个“无所不能”!
      他先时为翰林院庶吉士,修过书。后来到工部,亦是做得风生水起。正德四年,他得罪了权阉张永,因而致仕,直至正德五年才起复,想是在这一年间居然做了当今皇帝的蒙师。而后他自从八品小官做起,一路升任至正二品江西巡抚。正德十四年,他平宁王乱。正德十六年,先帝崩,权奸江彬意欲谋逆,也是他一手镇压。
      这样一个人,怎当不得一个“无所不能”!
      便是杨廷和也得说一句“吾弗如也”。
      这个人若能得重用,那便是大明之福。可这人,他偏偏,是皇帝的人……
      杨廷和暗暗咬牙。即便他不是皇帝的人,王守仁也是他杨廷和之敌!
      当初王守仁能从那不毛之地一步步走到今日,全靠了一个人的赏识,那便是杨廷和最大的政敌,曾任兵部尚书的王琼。
      杨廷和与王琼素来不睦,即便是王琼现在已经死去多年,积怨也仍是在的。他丝毫不愿意看到一个王琼提拔上来的,还是皇帝的人,走到朝堂上,站到他的对面去。
      就算是那个人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能啊!
      虽说杨廷和还不至于怕了他王守仁,但是,一旦王守仁入朝,谋一个与他并驾齐驱的位置还是不难的。这不等于是,他杨廷和最终还是没斗过那王琼?
      有才亦有功,王守仁这么些年的考绩上,鲜少有不是“卓异”的。再加上平叛,抚逆的大功,他又素来有着“能吏”之称,民间甚至盛传他文武双全,太白星现世……
      杨廷和的眼神沉黯了下来,要怎么才能让王守仁回不了京……
      正思忖着,耳边却又传来皇帝带着笑意的吩咐:“王师,就要请杨卿多加关照了。”
      完了……这下子……如果动了什么手脚,岂不是自投了皇帝的罗网?若是在王守仁回京途中下手除了他,皇帝这般剔透明晰冰雪聪明,又怎么会想不到是他做的?只怕日后便会更加不好过了……
      杨廷和看着皇帝晶亮的一对眸子正正的盯着他,脸上带笑,很是和煦,那眼睛里却是冷的。杨廷和此时,只觉嗓子里噎着个什么东西,卡得他难受。可是又无计可施,只得让他卡在那里,活生生的折磨。
      皇帝还正含笑看着他呢,杨廷和也只得应一声:“是。”然后便看着皇帝摆了摆手,让他退下去。

      正德十六年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江西巡抚王守仁进京,调任户部尚书。
      当王守仁站在北京城南门,抬头看着那瓦蓝的天,一丝云也不见。他对于调令的感慨还及不上对于天时的感慨多。
      “今年京畿必是大旱。”王守仁像是在对跟随着他的那帮子随人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神情却是严肃得很。
      “可不是么?”
      “大人说的必不会差!”
      “哎,这可得好好预备着了!”
      “旱啊,正应了先帝驾崩!”
      ………………
      一群随人附和着,王守仁却没有理会他们。如果现在他的身份不是皇帝亲口承认的蒙师,不是新任的户部尚书,不是立了大功归朝的前任巡抚,他的身边还会有这么多巴结的,讨好的,拍马屁的么?
      人啊……
      王守仁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看着老家人接过城门口卫兵递过来的文书,转身登上了马车,向城中行去。

      事实上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特意的召他回京。
      杨廷和素来气量狭小,曾与兵部王尚书结怨。而拜在王尚书门下的他,又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就被杨廷和召了回来?他不报复自己已算是好事了。
      可如今却是特意的下了诏令,本不是外官进京的时候,却发下了他的调令。杨廷和,估计也是争不过皇上,只得暂为屈从了。这些,王守仁都能猜出个八九分。
      不过,倒是皇帝的行为让王守仁摸不清头脑了。
      帝王蒙师,这是多尊贵的身份。王守仁虽然的的确确是教过当年还是兴献王世子的今上,可是,那时圣上才不过三四岁,便是他起复离开的时候,世子爷爷不过一个四岁小童。能不能记得事还得另说,王守仁可不觉得他们师徒情分能重到时隔十多年还能让皇帝刻骨铭心,非得把他调到身边儿来。
      再说了,皇上身边不还有一个师傅呢?他走了以后,兴献王估计立时就又找了一位师傅来教导世子。那可才是正儿八经的处了十几年,教他诗书礼仪,为人之道的师傅。怎么,不先封了那位师傅的官职,却先找上了自己?
      王守仁想了许久,也想不清楚皇帝此举到底是什么用意,便干脆不想了。
      横竖皇帝召他进京,是要给他事做的,有事做,便可以了,不必计较那么多了。

      不过说来,这位皇上倒是他教过的学生里最让人省心的。王守仁颇有些怀念的想起了当年那个面容早已在记忆中模糊,但记得确是玉雪可爱的小世子。
      聪明早慧不说,想法也颇多。浑不似一般小儿那样迷糊,说什么大概都能明白个八九分,心思透彻。记性也好,背书背得出奇得快,一年间竟然学了整本《论语》和半本《孟子》。最关键的是,听话得紧,一个字叫写一百遍,绝不会只写九十九遍。半点没有王公世家的蛮横,乖巧得惹人怜。
      只不知,他现在却是什么模样了?王守仁眯起眼睛,微笑着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八章  召回守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