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出远门 ...

  •   下海当然不能光靠嘴上说说,做什么生意,要花多少本钱,这都得好好的考虑。

      经过今天上午的两次推销,顾美玲对自己还挺有点信心的,她最适合的就是去进货,回来自己卖。

      但卖什么呢?

      衣服布料之类的,需要的本钱有点多,而且需要囤货,万一砸在手里卖不出去,这就亏大了。

      顾美玲思来想去,觉得像大姐搭着衣服卖的那种小丝巾就很不错,小小的一个不占地方,最重要的是成本不高,即使卖不出去她便宜处理了,也亏不到哪里去。

      但现在还有个问题,她不知道这么好看的丝巾去哪里批发,要是去深城,那太远了,来来回回的不安全。

      她倒是可以去问黑市的小摊贩,但人家自己的钱都不够赚了,怎么可能告诉她。

      算了,先打听着吧。

      顾美玲也不着急,眼看是清明,丈夫刚刚牺牲,虽说是假死吧,但她得把面子工程做到位了才能走,否则别人会对星星和元元戳脊梁骨。

      过了几天,顾美玲让隔壁老根婶儿帮忙带了半天的孩子,说是带着,其实就是看着点,把孩子拘在屋子里玩儿,不要让他们上山下河的。

      自己则是趁着上县城买元宝蜡烛的功夫,把前两天买回来的布料也带进城了,找了陈家裁缝铺,准备做几套换洗的衣服。

      陈裁缝就问,“这几样布,分别想做什么衣服?”

      翻了翻,顾美玲开始分配了,“这几样丹宁布,你给我做成裤子,纯棉做两套小上衣,两个孩子的尺寸我也带过来了。”

      “橄榄绿的呢?”

      “也一样,给两个孩子做衣服,上衣裤子都行,这些布,能做两套衣服出来吗?”顾美玲就问。

      陈裁缝是个妇女,年纪也就在五十岁上下,但早早就带上了老花镜。

      她拿上老花镜一瞧,估摸着说,“省着点,还能再给你做一件背心儿。”

      “那感情好,我先把钱给您,等过两天来拿。”顾美玲笑了,正准备走了。

      但还没走出两步又被裁缝给叫住了,“等等,那丹宁布也只能做两条裤子,剩下的布你想怎么做?”

      所谓的丹宁布,是斜纹织的厚棉布,大部分都给染成了靛蓝色,布料硬挺,很适合做下装。

      顾美玲转身回来,看见陈裁缝拿尺子在大大的丹宁布上比了几下,大概就是个一米五左右的正方形布料,就有点犯难了。

      这块布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给大人做裤子不够使,给小孩儿做嘛,又嫌多,而且小孩也不穿丹宁布做的裤子。

      想了半天,她脑子里也在思考。

      “有了,给我闺女做个背带的吧,就做成裙子,能做吗?”顾美玲灵机一动。

      之所以做个背带裙,完全是因为星星太调皮,你要给她一个单纯的裙子,跑起来就往下掉,孩子一边跑一边提裙子,这样子多不美观。

      做成背带的,至少不需要提裤子了,至于裙子,也是因为星星跑动的时候动作太大,裤子的裆经常会撕开。

      陈裁缝倒是稀奇了,“你说的这个背带裙我还没见人穿过,要不,你给咱画下来?”

      顾美玲也不推辞,等裁缝拿来了纸和笔,她就在纸上画了个大概的衣服样子,指着上面细细的讲解,“裙子要短一点,只到膝盖上面就好了,太长的背带裙反而会觉得很累赘,这里得做的宽松,不然勒出肉就不好看。”

      这些东西顾美玲从来没有系统的学过,凭借的就是她自己对打扮,对美的直觉。

      看完以后,裁缝就说,“要不这样吧小顾,你也是我这的老主顾,咱们谈一桩生意。”

      “什么生意?”顾美玲一下子来兴趣了。

      现在一切关于生意的事情她都想了解,经验这种东西,怎么样都不嫌多的。

      陈裁缝指着图纸说,“你这图纸画的不行,我看不懂,你在旁边指导我怎么做,做成了以后我就在店里卖,我也给你一笔钱,怎么样?”

      陈裁缝以前在服装厂工作过,本地服装厂受到南方那些又便宜又好看的服装冲击,一下子就发不出工资了,她于是下了海。

      但她知道,厂子里的设计师都是拿工资的,既然顾美玲给她设计了一件衣服,那总得给钱。

      顾美玲左右看了看这个小店,突然说,“我可以教你做,但你不用给我钱,咱们来做个交换,你告诉我,这些小纽扣,小饰品都是从哪里进货的,行吗?”

      店里除了给人做衣服,还搭着卖一些小头花,但样子有点老土,不怎么卖得出去。

      陈裁缝一听就明白了,“你是想学着做生意?那也行。”

      她拿着纸笔写了个地址递给顾美玲,“这就是地址,你坐火车到平顺火车站下车,再坐十路公交车一直到终点站新华市场,就是一个大批发市场。”

      误打误撞,顾美玲也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批发市场的地址给问到手了。

      拿到了地址,她也没着急走,就在店里等着裁缝把属于星星的那件小背带裙做出来,这才拿着回家,其他的衣服都要等,起码要等到她从批发市场回来以后才能做好。

      这些都不要紧,现在于顾美玲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笔生意。

      本村的习俗是,祭祀跪拜之类的事情都得在清明前几天就弄好,顾美玲也提前弄了,简单但不失礼,没人能挑出毛病。

      清明一过,她就开始准备做生意了,第一件事肯定是要去进货。

      从陆家村一直到目的地新华市场,期间要坐大巴,上火车,转公交,光是去一趟就得要两天,这是一趟结结实实的远门。

      照理说,两个孩子才五岁,不应该带他们出去的。

      但要是不带走,顾美玲也不放心把他们交给别人。

      婆婆跟她撕破脸了,不会善待孩子,娘家妈那里就更不用说了。

      顾美玲想起来就觉得可笑,她当初刚生了孩子,躺在床上坐月子的时候陆宪回不来,寄信回来,花钱请她妈过来伺候月子,就一个月。

      她妈回的很干脆:钱收了,月子不伺候,她没空,要带大孙子。

      最后是顾美玲出了月子以后杀回娘家,抢回了这笔钱,娘家那边从此也断了来往,只有堂房的一个堂弟还联系着。

      这些暂且不谈,孩子顾美玲决定自己带走,路上最注意的就是吃饭和安全问题。

      这年头小偷上的扒手是真的多,可能一个擦身而过,钱包就给人顺手牵羊了。

      为此,顾美玲特地在自己的衬衣里面缝了个小口袋,又从邮局取了两百块钱的现金,全都缝在小口袋里。

      至于吃饭也很简单,她在家蒸了一袋子的黍面馍,又去割了一点猪肉丝,跟雪菜一起炒,油亮油亮的,足够路上吃四天。

      再煮上十个茶叶蛋,这东西全得放在搪瓷缸子里,不然就会坏掉。

      最后,带一罐子前些年很贵,但最近价格已经降下来的麦乳精。

      有了这些东西,顾美玲能保证,这对两个孩子来说,是一场非常非常快乐,惊奇的旅程。

      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清明过后的第三天,大清早的,顾美玲就带着俩孩子轻装上阵,领着装满食物的背包,就上了去往平顺火车站的火车。

      “七号车厢,元元眼神好,给咱们找找七号车厢在哪儿。”顾美玲被人潮挤着往前走着。

      走到一半,元元一手拉着她,一手拉着妹妹,小男孩脑袋上青筋都蹦出来了,愣是把一家人都推进了七号车厢。

      顾美玲买的是硬卧,进了七号车厢人就很少了,毕竟现在很多人舍不得买卧铺的。

      再到自己座位上一看,就更惊喜了,四个硬卧一个人都没有,空旷的车厢里只散发着淡淡的机油的味道。

      “来吧,你们俩睡在妈妈对面,咱们先好好儿的休息一下,路上可长着呢。”顾美玲先把俩孩子的鞋脱下来,一闻,没有臭味,这才把他们往对面放。

      “妈妈只买了一个卧铺,剩下的两个是坐票,要是一会有人来了,你们就叫醒我,咱们不能占了人家的位子,好吗?”顾美玲千叮咛万嘱咐,“还有,千万不要搭理其他人,有事就把我叫醒。”

      说完,看两个孩子点了头,这才半靠在卧铺上眯了会眼睛,从凌晨起来忙活到现在的疲乏,才算解了。

      说是睡觉,其实也没敢真睡着,半梦半醒的休息了会,顾美玲再一睁眼,发现已经到中午了。

      她爬起来,揉着眼睛先找孩子,还好还好,俩孩子一个比一个眼睛瞪的圆,一丝不苟的坐在对面,跟两个年画娃娃似的。

      这时候车厢里居然还有其他声音,咔嚓咔嚓的,顾美玲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孩子的上铺睡了个人,这是个女孩子,一直在吃花生。

      “来了人怎么没叫我呀,你们坐的是姐姐的位子。”顾美玲把俩孩子拉了过来。

      上铺女孩子下意识的也探过来说,“不是我的。”

      但她一低头,顾美玲就认出来了。

      熟人呀,她的第三笔生意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出远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