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何仙姑 ...
-
传说有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升仙!
——《仙佛奇踪》
牡丹稍作休息后,依照嫦娥仙子所说的方向走去,果然看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而淌,它哼着愉悦的歌曲蜿蜒绕山而出,宛若一条白龙卧在山涧中;牡丹情不自禁的跑过去,偷偷看了看周围,此时已是傍晚,人迹全无,她先是以清水洗面,洗去一路的尘埃;舒了一口气后,浑身清爽无比,不禁脱下鞋袜,把玉足浸泡在溪水中戏水。
平日里,百里溪都是附近的村妇来此浣纱,只因此处溪水似乎有一种魔力,浣出来的纱,织出来
的布格外的光滑,就像绸缎一般,甚得附近村民的赞赏。都说是托了何仙姑的福!
溪水清凉无比,玉足白如凝脂,惹人遐想,可水中的倒影却让人失望透顶,只因那玉足的主人却长了一副不堪入眼的脸。原来,牡丹在嫦娥仙子走后,仍然易容整装,掩盖如花红颜。
百里溪底有鹅卵石若干,牡丹兴起,竟拣起裙摆在溪里来回行走,不时发出如黄莺般的笑声,给寂静的山林添加了几分喧闹。眼处的青山越发翠了,似乎感染了她的笑声,竟随着微风轻轻摇摆,激得林间的鸟儿也起了兴致,纷纷离巢雀跃。
风起、树动,露出了掩林间的祠,刚好被牡丹看见,她连忙上岸穿好绣鞋,向林间的祠走去。
此祠是建在一个荷花池的前面,上书三个镂空大字:仙姑祠!牡丹一惊,心道:“原来是何仙姑成仙的地方!”莲步轻移,轻轻推开祠门,就见祠内供着一女像,顶有六条青丝,手持一枝荷花,那不正是荷花仙子的仙容还能有谁?
牡丹只觉脚一软,已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望着庄严的神像喃喃道:“仙姑在上,善女牡丹途经宝祠,眼看天色将晚,还请仙姑容民女在此歇息一宿,望仙姑莫怪!”话刚完,就见那神像眨了眨眼,似乎是答应牡丹的要求!
牡丹惊得从蒲团上立起,揉了揉眼睛再看去,那神像依然是泥塑之躯,并无显灵的迹象。牡丹心道:“难道是我眼花了?”想想这几日的疲累,不再多想,转身向神像左侧走去。
神像的左右两侧皆有窗户,牡丹推开左窗,就看见了那一方荷花池,池畔插满各色香烛,想是善男信女前来此求福的;荷花池内此时并无荷花,只有一席的荷叶,叶叶相连,连成了一方青草蓝天;荷花池里有鱼儿在游来游去,风一吹,水一动,鱼儿唰的一下就潜进了荷叶深处,再也觅不见其踪影。
此时,牡丹的身后忽然荡起一阵彩光,祠门“啪”的一声,竟然自己合拢,牡丹只顾寻找荷叶下的鱼儿,并未察觉。
突然,荷花池里涟漪不断,水波纷纷向外翻出,荷叶向内靠拢,竟从水中挤出一枝荷花来,那花含苞未放,突出水面,牡丹只觉眼前红光一闪,那朵含苞未放的荷花竟然开了,而且开出五颜六色的花瓣,那花悠悠上升,愈开愈大,转眼就有盘子般大小。
牡丹愣愣的看向那朵荷花,只见花蕊里腾起一股仙气,一个小人儿正蹲在花蕊中,她似乎感应到牡丹的眼神,只见她向上伸了伸胳膊,竟在数秒间成长为和牡丹一般无二的女子,美目轻扫,玉柳含烟!
牡丹心知自己是遇上仙人了,慌忙拜道:“民女牡丹,见过仙姑!”
荷花中的女子正是何仙姑,此荷花池乃是其成仙之处,也是生受人间烟火之地,仙姑祠是村里的乡邻集资所建;何仙姑感念故土,故经常下凡指点村民,却也因此导致仙姑祠被冠上显灵之名,年年翻建。
今日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只是因仙姑在天上心头忽然一动,想下凡来走走;刚好就看见了牡丹在百里溪里戏水;于是,悄悄摧动神风,指引牡丹前来。
五百年前,何仙姑刚入天庭的时候,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就是王母的贴身侍女牡丹仙子,二人志气相投,年龄相仿,于是,二仙互结异性姐妹,牡丹痴长仙姑半月,乃为姐!可也因仙姑,牡丹偷王母玉簪借于八仙中的吕洞宾降妖,由此,暗生思凡之心,加之怕王母知道事情后责怪,故偷偷下界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