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来点椒盐鱼干 ...

  •   出摊说起来简单,真要做起来就复杂多了。不说准备材料,光是决定卖什么,伍熙柔就考虑了一天。

      胡家除了一点地,没有多余的财产,伍熙柔思来想去,决定先卖些小吃试试行情,于是拜托福宝,带她到河边去看看。

      天色未明,空气如同河水一样冰冷,伍熙柔拿了筲箕和小桶,举着火把,在福宝的带领下,沿着象城河一路往上。

      溪上村顾名思义,正是在象城河的上游。这里小溪众多,汇聚成大小不一的浅潭,只要把筲箕放到潭底,就能捞出来不少鱼。如果运气好,还能捞到河虾和螃蟹,偶尔也能捡到河蚌。

      这些活动在溪水中是可以进行的,没有明文禁止,可是一旦往下,到了主干道就不行了,那里是吴沈两家的地盘,普通人家是没有资格捕鱼的,就连官府漕运,也要看他们两家的脸色。

      伍熙柔知道古代宗族势力的厉害,丝毫不敢越界。不过溪中物产丰富,姐弟俩只忙活了个把时辰,就把小桶装满了。

      回到家,天已经蒙蒙亮,伍熙柔分了一半小鱼给福宝带回去,剩下的则养在小桶里。

      她在院里支起锅,慢火把花椒炒干研碎,再混合盐巴一起炒热,用瓦罐保存起来。

      胡长青打鱼回来得很晚,听到院里乒乒乓乓的,就从房里出来察看。

      “今天就要出摊吗?打算做什么买卖?”

      伍熙柔把鱼从桶里捞出来,一条条处理干净,回头道:“先卖点小鱼干试试,要是生意不错,再考虑加点其他的。”

      “鱼干?”胡老歪恰好从菜地里回来,听到后皱起眉头,“福宝也卖鱼干,你这不是和他抢生意嘛,多少有点不地道。”

      “福宝还是个孩子,又带我到河里去捉鱼,我怎么会抢他的生意呢?”伍熙柔笑着摇头,把鱼交给胡长青处理,帮胡老歪把担子卸到地上。

      胡老歪拍拍身上的泥土,不解道:“既然不抢生意,那你卖的什么鱼干?”

      伍熙柔把瓦罐打开,捧给胡老歪看:“这是我刚炒出来的佐料,等把鱼炸了以后,再拿这个佐料一拌,变成椒盐鱼干,别提有多香了。福宝卖的是熏鱼干和晒鱼干,跟我卖的完全不是一个品类,肯定不会抢了他生意的,要是我这边卖好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带着他一起卖。”

      胡老歪将信将疑,捻了点调料放到嘴里,只觉得又咸又麻,心中疑惑更甚。

      “听你的意思,鱼干还要炸,这是不是太费油了?你今天第一天出摊,还是保守一些吧,实在想不出做什么的话,不如先跟我去卖一天菜,这做生意的事,不是咱普通脑子能想出来的,急不得。”

      油在封建社会有多奢侈,伍熙柔十分清楚,普通人家几天才能享用一回,更别提用油炸东西吃了。不仅如此,盐作为每朝每代走.私名录上的常客,也是一般人家用不起的,而她一用就是一罐,胡老歪心疼也是应该的。

      “爹是对女儿的厨艺没有信心吗?”伍熙柔把胡老歪拉到一旁坐下,“女儿别的本事没有,但在做饭这件事上,自问没几个能比得上我的。希望爹能相信女儿一次,就让女儿先去试试怎么样?”

      胡长青杀完鱼,也帮伍熙柔劝道:“是呀爹,您就让妹子去试试吧,这些油啊盐什么的,等天气暖和了我到山里去几次,保准给您挣回来。”

      胡老歪看了看已经被处理好的盐和鱼,最终妥协:“好吧,就先卖了试试,你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就快些,我等你一起。”

      “谢谢爹。”伍熙柔高兴地施了一礼,到房里去找面粉和鸡蛋。

      寻常人家除非有喜事,否则极少食用鸡蛋,伍熙柔废了好大功夫才从邻居家借来两个,商量好过几天就还。

      她找来空盘,把鸡蛋打在盘里,再加入水和面粉,调了一盘浆糊,然后起锅烧油。

      多亏胡长青做事仔细,把鱼洗干净后就用筲箕沥着,伍熙柔不用耽误功夫,直接把鱼腌好去腥,然后夹住在浆糊里滚一圈,等油开始翻小泡了,就把鱼放进去炸。

      鱼刚一进油锅,周边就翻起一层金色的细密泡泡,簇拥着鱼干从锅里飘起来,散发出诱人的味道。胡长青鼻尖轻嗅,对这门生意多了几分信心,至少味道上过得去了。

      为免鱼干粘在一起,伍熙柔每次都只放一条,等鱼定型了,才夹下一个。

      小鱼堆在一起看似不多,真炸起来,还是费了不少功夫,一直把胡老歪等急了,伍熙柔才勉强收工。

      拌好椒盐,把成品用坛子装了,外面裹上一件破袄,迎着日头,父女俩终于出发。

      到了街上,福宝早就在象城最大的酒楼——顶香楼对街占好了位置,蹭早餐的第一波流量。

      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客流量远没有伍熙柔刚到象城那天多,三个人把摊位支在一起,等生意上门。

      天气尚寒,三人等了半天都不见有客人过来,伍熙柔豁出面子,拿出直播时的勇气,大声吆喝起来。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新鲜出锅的鱼干啦,鲜嫩酥脆,口齿留香,不好吃不要钱喽!”

      经她一吆喝,果真有几个人看过来,往这边靠近。

      有个大婶走过来,盯着密封的坛子问:“你这是什么鱼干?怎么还是新鲜出锅的?”

      伍熙柔打开盖子,从里面夹出一根,给客人展示。

      “这是我清早下河捞的鱼,可新鲜了,您闻闻,香不香?”

      大婶凑上来吸了一口,顿时露出陶醉的神色,其他客人见状,也跟着吸气。

      “果真不错!”有人等不及问道,“你这鱼干怎么卖的?”

      伍熙柔伸出三个指头,高声道:“一文钱三根,是不是很划算?”

      听到价格,很多人倒吸一口凉气,就连胡老歪和福宝也是一脸不可思议。

      要知道,福宝卖了几年鱼干,一斤也不过八文钱。若是按照伍熙柔的价格,他不是早就发了?

      许多人萌生退意,舍不得吃这样的奢侈品。

      伍熙柔怕人跑了,急忙又打起广告:“大家别急着走啊,我这可不是普通的鱼干。我的鱼干可是用香喷喷的酥油炸过,再配上了我的秘制佐料,到手就能吃,不用再回去加工了。现在油和盐都这样贵,我若不是下足了本钱,也不敢卖这个价啊!”

      听说下足了油盐,有些人又开始心动。

      伍熙柔趁热打铁,叫卖道:“大家若是不信,先花一文钱买三根尝尝,若是不好吃,也没多大损失不是?大不了以后都不再到我的摊上来,这总行了吧?”

      “好……吧!”有个从顶香楼出来看热闹的人大手一挥,扔下一个铜板,“先给我来三根尝尝。”

      “好嘞!”伍熙柔大声应道,重新从坛子夹取三根,递到客人面前。

      那人拿起鱼干往嘴里囫囵一塞,“咔呲咔呲”,就连旁边站的人都听到了酥脆的声音。

      他越嚼越有味,越嚼越香甜,等吃完了,发现微麻的触感在唇齿间久久不散,别提有多带劲了。

      “怎么样?”众人一边咽口水,一边追问。

      伍熙柔对自己的厨艺还是有信心的,一看对方的样子便心知肚明,吹嘘道:“是不是连骨头都是脆的,可以直接吞下去呀?”

      “再给我来几根!”那人话不多说,从袖间甩出五个铜板,掉在摊子上叮当作响。

      “客官真是爽快!”伍熙柔喜上眉梢,取了油纸,立刻包了十五根鱼干奉上。

      那人喜滋滋地接了鱼干,大摇大摆地回酒楼里吹嘘去了。

      有人开头,摊位前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有钱的,买三五十根带回去,没钱的,也都舍得花一个铜板尝鲜。

      到最后忙不过来了,胡老歪干脆把菜担子撇在一边,帮伍熙柔收起账来。父女俩齐心协力,不到正午,就把一坛子鱼干卖干净了。还有些没排上号的,都跟伍熙柔约好,让她明天早点来。

      “哎呀,今天真是大丰收啊!”胡老歪摸着沉甸甸的钱袋子,觉得这个女儿真是捡得值。

      福宝从出摊就开始看,口水都快漫出来了,连说话都不怎么清楚:“可惜我没尝到,好亏呀!”

      “这里还有一根,你要是不嫌弃,可以先尝尝。”伍熙柔拿了一根鱼干在手里,递给福宝。

      “怎么还有剩的?咱们不是都卖完了吗?”胡老歪不解道。

      伍熙柔笑着回道:“这是我刚才夹出来给他们闻味儿的,被风吹过,不如在坛子里保温,我怕不脆了,就没卖。”

      “没事,不脆我也先尝尝。”福宝急不可耐,接住就往嘴里送。

      被风吹过的鱼干不仅不脆,还多了几分韧性,福宝费了好大力气才咬动,不过鱼的味道还是好的,至少他长了快十岁,也没吃过这样美味又奢侈的鱼干。

      做了一门大生意,三人也不怎么急了,伍熙柔趁空闲去买了油、盐、鸡蛋、油纸,还有要还给邻居的酱油、醋之类的调味品,然后就回到摊位上,一边闲聊,一边帮胡老歪卖剩下的东西。

      福宝卖了几年鱼干,头一回见到这样大的收益,于是央求伍熙柔,要跟着一起卖椒盐鱼干,他专门负责抓鱼。

      三个人说得兴起,就看到有人急匆匆地从顶香楼跑出来,胖胖的,是楼里的掌柜。

      “太好了,你们还在。”掌柜气喘吁吁道,“早就想来和你们谈一桩生意,一直忙到现在才有时间。”

      听说要谈生意,伍熙柔眼前一亮:“不知掌柜的要和我们谈什么生意?”

      掌柜的把气喘匀了,道:“今日有客人拿了你们的鱼干进来,把食客的馋虫都勾出来了,大家都说鱼干酥脆,极适合下酒。姑娘既然有本事,何不到酒楼供职?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岂不比街上摆摊强上许多?”

      伍熙柔没料到掌柜的是想招她到酒楼去当厨子,只是她刚认了胡老歪做义父,如今才摆了一天摊,就要从胡家出去,岂不是寒了胡老歪的心?

      眼见胡老歪的眼角耷拉下来,伍熙柔急忙拒绝:“掌柜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父亲年迈,每日还要出来卖菜,我若不守在边上,着实不放心,当厨子的事就算了吧。”

      掌柜的见说不下来,也不再坚持,只说让伍熙柔回家后再考虑考虑。

      街市上,三个人收了摊子,与掌柜的客套几句,渐行渐远。

      二楼,“顶香楼”招牌正上方的窗子里坐了一个人,他向楼下张望,一只手擎了酒杯,嘴角浮起讥讽。

      “当初不管我死活,如今认了爹倒装得有良心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来点椒盐鱼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