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19岁 ...

  •   黄牛,犁耙,水田。烟雨朦胧的四月里,插秧的季节到了。

      小美家都是跟叔叔们合在一起干,每家一天。人多热闹,干起活来有说有笑不枯燥,效率也高。

      连着一个星期小美都跟着爸妈在槐花寨帮着婶娘们干家务,小美是不想去的。无奈爸妈非要把她带去,看来爸妈是恨不能把她拴裤腰带上了。

      种完水稻,接着就是种黄豆种花生,给水田除草施肥。小美倒是不用下水田,除了做家务就是在缝纫间做衣服。

      平日里订单少,主要都是些送人的颜色喜气的婴儿服,周岁服,小孩的帽子围兜之类的。这些一般都是由小美独自完成,爸爸再检查下就可以了。

      小美想着,现在市集的衣服越发地丰富了,而且价格也不贵。在市场冲击下,爸爸这裁缝的活怕是干不长久了,自己这门手艺估计也只能自娱自乐了。

      家里看的紧,小美不敢明目张胆地于浩洋家了。每次捡空去一趟也是紧张兮兮的,一会就回家了。于是小美在家看那滋啦滋啦的黑白小电视的时间倒是多了许多。

      曾经都是小辈们聚一房,边看电视边聊天,津津有味的。也不知多久了,于家三兄弟再也没有踏进过这个房间了。

      小美看了看窗外,木窗里透进的阳光夹杂着粒粒尘埃。像是能抓住,小美伸出手却什么也没抓到。

      窗外的山茶树树叶哗啦啦一阵响,房间里电视的声音显得很是突兀,小美突然觉得电视很无聊。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五月,梯田里微风拂过的禾苗正盛。

      这日小美到厨房准备做饭时,听到餐厅里父亲又在热情地招待客人。要么就是来做衣服的,要么就是来说亲的。小美做着自己的事,不想去打招呼。

      父亲听到厨房有动静探出头看到了小美:“米儿,你回来了。把桌上那把开水壶拎过来,这边的没水了。”

      小美提上开水壶去了餐厅,看到两个陌生人,一老一少,一看就知道是来说亲的。小美被盯得发毛,放下水壶就走了。

      听到爸爸给人介绍着:“这就是大女儿,很乖巧,特别是手巧。只有她学到了我的那点本事。”然后就是媒人的各种吹嘘了。

      小美不想听了便去了缝纫间,小美一向心态很好的,最近越发地心烦意燥了。她拿着纸笔,乱涂乱画。

      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了几声敲门的声音。平日里从没人敲门,都是直接打开的。小美惊了下站起来走向门口打开了门。

      “你好。”向绍清看着小美停顿了下,“那个,我叫向绍清。我们要回去了,特地过来给你打声招呼。”

      小美看着对方,点了下头:“哦,好的。”

      向绍清走后小美又重新坐了下来,不自觉地浮现出向绍清的身影。对方身着白色衬衫,浅灰色休闲裤,款式很跟面料都是小乡镇买不到的,价格肯定不便宜。

      向绍清高高瘦瘦,皮肤白净,一看就是没怎么干过活的。最让小美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声音,对方的声音很特别有点像变声期的公鸭嗓。

      而且对方的口音也不一样,明显是很远的地方来的。小美摇摇头,看来这说亲的都说到十里八乡之外了。

      向绍清满脸喜悦无处遮掩,张小美真是哪一点都长在他的审美上了。他脚步轻快地跟在媒人后面:“表舅,我们什么时候还来啊?”

      表舅转过身仔细打量下向绍清:“看把你兴奋的,听你爸妈说给你介绍过很多姑娘你都无动于衷。这次怎么开窍了?”

      向绍清不好意思地挠了下头:“这不是没碰到合适的么?还是您眼光好,一击即中。张小美就是我从小到大的理想型。”

      表舅笑了一声,转过身继续赶路:“记着点路,以后就靠你自己多来联络联络感情了。”

      父母一下午都喜笑颜开,明显不同于往常。一看就知道他们对向绍清是有多满意,小美看着很不是滋味。

      晚餐时,张父兴奋地打开了话夹子:“米儿,上午那个小伙子不错吧。这是我碰到唯一一个这么有礼貌的,大地方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小美抬起头:“到底哪来的啊?这口音没听过。”

      “临溪镇,他爸是镇上的二把手,妈妈在街上开饭馆。这条件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

      张母撇了一眼:“八字还没一撇呢,别瞎吹牛了。”

      临溪镇是很一个有名的大镇,临近县城。小美到过几回购买布料,街道上的物质比青溪街丰富许多。

      小美听着父母的口气心里极不舒服,她不满道:“你们这是都快找到县城了,我说了不要给我说亲了。”

      张母立马提高了嗓门:“多找点不是多有个选择吗?人家要来我还能把人家挡在门外还是怎么的,你到底要倔到什么时候?你别给我作妖。”

      张父沉着脸继续吃饭,张平看着又快吵起来了。他咳嗽了一声道:“这人条件这么好,怎么还要到我们这山旮旯里来相亲?”

      张母反驳:“婚姻也是看缘分的,山旮旯里的人怎么了?你大表姑不就是嫁了外地的一个院长。”

      全家合起来也吵不过母亲的,争辩过很多次了,统统无效。小美不想浪费口舌了默默地吃好饭,筷子一放就走了。

      晚上小美躺在床上玩着于浩洋送的沙漏,她其实对钱没多少概念。她从小到大都算富足,不缺吃穿。觉得如此丰衣足食安安稳稳地过就行了。

      于浩洋曾经也是如此,十里八村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不愁吃穿其乐融融,甚好。

      可自从几年前经历了他哥的事情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穷。特别是跟小美在一起后,才真正体会到了穷是多么的无奈又可怕。

      正当小美以为向绍清也会跟其他说亲之人一样没有了下文时,向绍清带着同伴钟明提着大包小包又来了。父母笑得合不拢嘴,热情地招待着。

      无论小美做什么,向绍清都跟在旁边,笑笑地看着她。小美在做饭,向绍清就围着灶台砖,仿佛乐趣无穷。

      小美在井边洗菜时,他就蹲在旁边看。小美发现向绍清不太讲话,跟人聊天时也是言简意赅。应该是因为他声音特别的原因。

      小美浑身不自在,她指了指餐厅:“里面有凳子,你去里面坐着吧。”

      “没事,我觉得这口井挺有意思的。”

      小美无奈,她突然想到,向绍清以后不会经常要来这吧。可是这去临溪镇翻山越岭得6个小时呢。

      “你们怎么来这的?”小美问。

      向绍清笑了下:“我们骑摩托车来的,骑到对面山下那个村委会那里,这边没马路只能走过来了。”

      小美哦了一声,摩托车在他们这边还比较少见。摩托车大大缩减了路程,看来他是要经常来了,小美想着得挑个机会讲清楚才是。

      于浩洋提着水桶远远就看到了这一幕,他停了下来眯着眼睛细细打量了一下。心道:哪来的小白脸,把好色两个字都写在脸上了。

      于浩洋大步走了过去,把木桶重重地往井里一扔,“碰”的一声溅起了一片水花。少许飞到了向绍清和小美的身上。

      小美正沉思呢,被他吓得站了起来,回头一看:“浩洋?”

      于浩洋沉着脸像是没听到,他旁若无人的弯腰,拎上满满一桶井水,提起转身就走了。

      向绍清被这一顿操作惊了下,他看了下于浩洋。发现头发挺特别的,在他眼里就是莽夫粗汉。他有点蒙,这啥情也不说话的,难道是哑巴?

      小美看着于浩洋的背影越来越远,这是生气了。小美又看了看向绍清,对方还是笑笑的平静地看着她,小美轻轻叹了口气,继续把菜洗完。

      午饭是母亲亲自做的,什么陈年好货都搬上了桌。向绍清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地推辞说着客套的话。下午回去的时候父母还热情相送。

      小美本想跟向绍清说说自己的情况,但是周边总有人,压根没找到机会。

      五月的南方开始变得燥热了,于浩洋感觉烦闷。从房间出来打算出去散散心,走到楼梯口时,想到了上午的场景。估计那小白脸都还没走吧。

      于浩洋迟疑了下,走向东边夏爷爷家。夏爷爷吧嗒吧嗒地抽着卷烟,与于浩洋闲聊了会就出去干活了。

      夏小艾把于浩洋带到了屋角边的石磨水缸边,于浩洋静静地在香樟树下听着潺潺地竹筒流水声坐了一下午。

      于浩洋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对小美不应该是这个态度。不应该不说话还给脸色,毕竟小美并没有做错。但他就是被刺激到了,哪哪都不爽。

      向绍清走后,小美找了空跑到于浩洋家。找遍了也没看到于浩洋,只好悻悻而归。

      于浩洋好些天没主动去找小美了,更多的是在夏爷爷家陪着小艾玩,干什么都不得劲。夏爷爷年老通透,小艾天真无邪,这里最是宁静。

      自从向绍清来献殷勤后,张家父母喜笑颜开,特别是张父到处宣扬。于浩洋和夏爷爷自然是知道的。

      夏爷爷看着于浩洋愁容满面很是不忍,曾经他哥哥的婚事黄了,如今浩洋的恋情也不顺。于家几兄弟年少时因为有夏爷爷他们才能衣食无忧,情分自然不同旁人。

      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向绍清又来了,提了一堆的吃的喝的。还有一份包装精致的礼物是特地给小美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19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