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夏,她说的是真心话,不过她父母是不是那种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不得而知,但她自己是。你跟她谈血浓于水,她会骂你是个道德绑架的无耻之徒,也不仅对父母如此,对子女她也是这种心态,对上对下一视同仁绝不双标,算是一个普世意义上的人渣。
PS:养眼期间啃完了中国历朝气候,叹为观止,古代明君人均欧皇啊。
看气候变化时,三体乱纪元恒纪元既视感十二分浓郁,虽然地球版本的乱纪元恒纪元没三体那么离谱,但小冰期时温度下降,土地积温不够,粮食亩产就会下降——有一块地,暖期时种粟平均亩产两百斤,冷期时149,少了四分之一,太秀了。
还有桃花开花时间,谁见过桃花夏季才开花?古人见过,不仅见过桃花春季开夏季开,还见过秋季二开花。
有人要问,小冰期这么离谱,人类怎么活下来的?
哦,小冰期也不是从头到尾的冷,冷一二三十年,温度就会回升一二十年,历史上的明君中兴之君在位时就处于这段时间。
咦,这么一看,古代的明君人均欧皇啊,要知道暖期时粮食亩产可是会增加两到三成。
不过最欧皇的当属唐朝,中前期都是暖期,并且有长达四十年只发生六次天灾的世界记录——这逆天的运气,锦鲤再世都要自愧弗如。
啃完了书,瞬间理解了很多历史事件,比如纣王以举国之力去打东夷被周朝偷家,他能不去打东夷那?不能,因为中原的粮食产量暴跌,不准备往南方搬家,商朝内部就得爆炸了。
他能先收拾周朝再收拾东夷吗?
不能,因为气候变冷,原本不宜居的东南方开始宜居了,拖得越久,东夷发展得越好,越难打。
另一方面,西周它也不是一开始就强大,西周的兴起有推测靠推广小麦,小麦更适应变冷的北方,同时产量更高,西周有了大量粮食才有偷家商朝的本钱。
商王为什么不这么干?
古人也不傻,不同粮食作物产量不同,他们也知道,但他们更清楚,越是高产的作物越需要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可以研究,但水利灌溉必须征发大量人口修建,而古代徭役的死亡率,不必我多说。
于是必然发生,平民:我知道修炼水利功在千秋,能有更多粮食,让更多人吃饱,但君王你敢大量征发徭役修建水利,我们一定反了你丫的。
你问西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不知道,但从春秋时贱人食麦的传统来看,西周成功更换了自己直辖地盘的作物。
推测是船小好调头。
这么一看,纣王他很厉害,他做的战略决策都是对的,但他面对的从一开始就是死局,先打东夷,西周偷他家,他要是先摁西周,前期的西周没有打的价值,后期的西周又太晚了。
硬要先处理掉西周也可以,但纣王不可能从这场战争中获取足够利益,更不可能直接统治西周的土地,还得分封,但怎么知道新的周伯看了前任的操作不会学习呢?
更别提东夷也不会闲着。
类似处境的还有历史上著名炼铜男苻坚,在位前期气候回暖,粮食产量增加,后期气候又回到小冰期的正常水平,淝水之战也发生在温度下降粮食产量下降后。
有没有面对这种糟心局面却胜天半子的?
有啊,汉武帝(虽然西汉是暖期,但和不是从头到尾冷的冷期一样,暖期也不是从头到尾的暖)与李隆基(这丫的运气堪比他的能力,开元盛世就在那四十年只六次天灾的期间,但他在位后期迎来暖期中的降温)、邓绥(水旱十年是气候变化的产物),汉武帝四面出击,开疆拓土的同时海内户口减半,土地增加+吃饭的嘴少了,惊险度过一劫,而李隆基,安史之乱后人口少了三分之二,邓绥治下死了多少人不清楚,但肯定没前两位那么离谱,不然她不会是历史透明人,但水旱十年加四夷入侵(气候变化四夷日子也不好过,果断打劫邻居)她都搞定了,这么一看她英年早逝真不冤,一手烂牌打出逆天结局,怎么可能没点代价。
这种降温升温有啥规律吗?
如果知道规律就可以暖期囤粮食冷期吃存粮。
都用乱纪元恒纪元来形容了,那自然是没规律,反正我啃完了整本书都没看出冷期暖期之间有玄学以外的规律,反倒理解为什么古代发生天灾皇帝发生天灾爱祭天了。
暖期时可能会突然变冷,冷期从数年都数十年都可能。
小冰期亦然,也会突然回温,从数年到数十年都可能。
冷暖变化的规律三体规律一样。
谁能忍住不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