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这会儿太阳已经从金灿灿难以直视的状态,变成一个鸭蛋黄了。
两人也没准备,没带什么照明的东西。这会儿动作飞快往之前董家英挖洞的地方快步走过去。
“就是这里,启生。”
林启生听完,立刻挥舞着锄头就砸下去,动作利落干脆,一点儿也不含糊。
挥舞了好几下锄头,带出一大堆腐叶泥土后,他们俩齐齐看到了一个罐子。
“就是这个。”
两人一起蹲下身来,发现这是一个粗陶罐子。
罐子看着跟家里腌咸菜的差不多大,外表灰扑扑的,大概能装个三十斤咸菜的样子。这样普通的咸菜罐子,里头放着的东西却一点儿也不普通。
只见那罐子的开口已经破裂,直接露出里头亮闪闪的东西。
“好多大头啊!”
程晓燕这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大头银元。
她不由地伸手拿起一枚大头银元,比她的手指还要短一点。圆溜溜的,带着点暗沉的银光。一面是那光头人,一面中间写着一个大大的一元。
再没有见识,都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启生,这……这个要怎么处理?”程晓燕这一刻心情十分澎湃。她自问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这一刻她的心却好像要飞起来了。
“咕咚,咕咚……”
心跳声太过于剧烈,程晓燕觉得自己简直要控制不住。她,觉得自己好像要飘了……
“晓燕……”
简短的两个字,让程晓燕那快要飞起来的灵魂给按了回来。
“别发呆了,太阳快要下山。我们一起把东西先弄回去。”
程晓燕赶紧点头。
两人一起把整个罐子给挖了出来,时间太过于紧迫,顾不上其他,先把罐子放到了林启生背上来的大竹筐里面。上面弄了些枯枝给遮挡住。
“启生,幸好你背着框子。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把这东西给带走。”
两人手脚麻利地把那个坑给填好,背着各自的竹筐,扛着锄头就下山了。
一路上,遇到好些个吃完饭出来遛弯的村民。
“启生啊!打柴啊!”
“是啊!叔吃饭了吗?”
“吃喽,吃喽。”
程晓燕一路上沉默着没有吭声,等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饭菜也都做好了,正等着他们俩就可以开饭。
林启生让程晓燕先进去,自己则直接把背着的竹筐拎回了自己屋里面。
等他出来的时候,程晓燕已经恢复正常,正在手舞足蹈地跟家里人分享着今天挖粉葛的趣事。大家吃着饭,偶尔听着程晓燕形容那粉葛王的大小,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呼。
晚上,两人躺在被窝里头,林启生拿着扇子正在给两人打扇。
“启生,我今天差点就被那些银元给迷了眼睛……还是你够镇定,跟你一比,我也真是太没用了。”
程晓燕声音悠悠地叹息。她终究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啊!今天那一罐银元,少说也得有上百个。要是拿去换钱的话,那真的是好大一笔收入啊!有了这些钱,他们家在往后的那几年,就能顿顿吃肉,穿新衣服了。
“噗呲……”
林启生笑着把脑袋埋进媳妇的脖颈处,笑得整个人都颤了颤:“哎,晓燕。你以为我是圣人啊!那么多银元,我也眼馋的很了……”
林启生没想到自己在程晓燕心中的形象是这样得高大:“你啊!可别迷障了。这天降一笔横财,是人都会激动,都想飘。不过,咱们家现在虽然算不得特别好,但是在整个大队里头也算是拿高公分的那一拨人了。家里的孩子平时除了上学要花钱,其他也没地方花。你就别操心了……”
程晓燕想想也是。自己的心态还在改革开放后那啥都要钱买的状态中没有回过味来。
“启生,你说,今晚董家英会不会上山?”
“肯定会……”
夜晚的山岭寂静异常。好在挖粉葛的那一块地在半山腰,村里人经常走动,路还算是好走。
董家英背着一个小竹筐,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手电筒,在山路上走着。
“可恶,真是倒霉透了。”她小声咒骂着,脚下一个踉跄,差点跌了个狗吃屎。
“叽叽叽叽……”四周杂草丛生,里头的草蟋蟀孜孜不倦地叫着。夜风吹来,冷得董家英打了个哆嗦。
她的时间不多,好不容易熬到同一个屋的三个女知青睡下了,这才跌跌撞撞地跑上山来。好在,她对埋藏着银元的地方非常熟悉。
自从来到红星大队后,她一次又一次的上山探路,无意中给这个大队找到了很多好东西,但是这最好的东西今晚就要全部都属于自己的了。
心里美滋滋的董家英,也不觉得黑漆漆的山路让人害怕了。她辛辛苦苦找到了白天的那个宝洞,拿起手中的小镰刀就开始挖土。
只是,无论她怎么挖都好,她想要的东西已经安安稳稳地藏在程晓燕跟林启生床底下,跟一堆砖头作伴。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的红星大队壮劳力们一上山,就看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坑。大家伙一边干活一边吐槽哪个缺心眼的,昨天下午最后居然挖坑不管填的。
林启生跟着大哥二哥一起把最后一片地的粉葛给挖出来,看着那些个等着填埋的坑洞,笑得一脸灿烂。
“启生,傻笑个什么。赶紧干活,明天刚好一起拉去公社收购站卖掉。”
“哎……”
大队里头,程晓燕今天并没有上工,而是跟着林奶奶、林妈妈学习裹粽子。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虽然现在宣传科学文明,不能再祭拜啥的。但是他们这边对端午节还是十分注重的。
这不,今天程晓燕就跟着学习裹粽子。
粽叶是前段时间自家从山上割回来,已经晾晒干净的。绿油油的,一片片整整齐齐码放在竹编盖子上。而裹粽子最需要的白糯米跟红豆,昨晚都已经给泡好了,现在正是可以捞起来的时候。
程晓燕坐在小板凳上,用双手搓洗着大木盆里头的白糯米。
经过一晚浸泡的白糯米白白胖胖又软乎乎的,看着就让人想吃。而那些红豆也一颗颗吸饱了清水,圆溜溜的。
“晓燕,糯米跟红豆洗两遍就好。”林奶奶手中正忙着把手中的竹条子用小刀劈开。竹条子大概五十厘米的长度,留着一端四五厘米的位置不动,另一端用小刀细细地劈开。把这薄薄的竹条子分成十几条竹丝。
到时候裹粽子的时候,就把那留着的竹条子端头固定住,底下分好的竹丝用来包裹住粽子。
这是程晓燕第一次动手裹粽子,心中非常期待。
厨房里头飘出了香喷喷的葱头炒肉味,中间还夹杂着虾肉的鲜味,程晓燕一边加快手中的动作,一边不忘用力闻着空气中那诱人的香味。
“奶奶,妈妈这炒菜是什么秘方吗?这么的香。”
林奶奶笑呵呵地说道:“哪有什么秘方啊!我们这一片裹的粽子都是这个味。家家户户也就有着细微的差别罢了。我听说海米大队那边的粽子里头放的可不是猪肉而是鲍鱼,是吗?”
程晓燕听到这话就觉得奶奶好可爱。
这没怎么去过海边的人,肯定以为他们海边渔民顿顿都是吃大鱼大肉的。
“奶奶,我们那边是有鲍鱼粽子。不过这鲍鱼太难得了,一般人家最多就放个淡菜或者虾米。”
两人高兴地谈论着海米大队跟红星大队粽子的不同地方,气氛十分和谐。
等糯米跟红豆清洗完毕,厨房里的粽子馅料也都炒好了。
程晓燕帮着把裹粽子所需要的竹丝带、粽叶、糯米、红豆还有馅料,全部都搬到客厅那张大八仙桌上。
按照婆婆的说法,她现在装糯米的盆里头倒了些酱油跟粗盐,接着把红豆还有炒得香喷喷的一点儿馅料给倒进去,一起搅拌均匀。
“以前啊,裹这个粽子还得加上咸鸭蛋黄。这猪肉还得用香料给焖得喷香才行。”林奶奶絮絮叨叨说着以前大队裹粽子的习俗。
现在粮食比较紧张,所以各家的粽子几乎都是自家裹自家的。等以后粮食不紧张了,她想裹上上百个粽子,分发给亲戚朋友。然后亲戚朋友也会回送自家裹的粽子。因为每一个负责裹粽子的人口味不一样,各家的粽子总是带着点自家的特色。
林奶奶慢慢地说着以后美好的日子,脸上一片期待。
“奶奶,就是裹粽子而已。我们一家人今年更加努力上工,等年底分到工分跟钱后,明年我们裹一百个粽子。给亲戚朋友们都送一遍。”
“嘿,你这丫头可真有魄力。不过,这买糯米可得不少粮票。我们家这么点糯米,还是老头子的补贴存下来的。”
程晓燕听到这儿,吐了吐舌头,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她都忘记了,家里这边不是糯米产区。而且这糯米要粮票,他们是有钱也难买。
哎!程晓燕心中暗自决定,等以后市场开放了,肯定要完成林奶奶那个一次裹一百个粽子的梦想。
“哇,家里可真是香……”
“下工啦!这粽子快出锅了,先洗洗。”程晓燕说着,笑眯眯地看着林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