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其二 ...
-
(序章整体换了,本章是原序章)
永平元年(公元508年),秋日,洛阳,雨天。
也是在皇宫的一座偏殿里,一个孕妇正跪在地上,她的脸上虽然有数道烫伤留下的瘢痕,但仍能看得出是个很有姿韵的女人。
妇人臂弯里笼着两个幼小的孩子,他们似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好奇地看着偏殿里的一切,不停地伸出手想去触摸;而妇人两侧还跪着两个大一些的孩子,都是面带惶恐,却暗藏仇恨,应该是已经知道些了什么。
那妇人自己却是面无表情,只是直愣愣地跪着,丝毫没有屈身的意思,但却不断把两个大一些的孩子的脑袋用力按向地面,使他们不能向台上看去。
台上正坐着一个身着华服,极有威仪的青年男子,他便是北魏孝文帝之子——宣武帝元恪。
他看着台下这五个人,表情十分复杂,而两侧的大臣们,似乎都在等待他对这五个人做出处置,其中一个重臣模样的男子显得尤为关切:
良久,台上的男子终于开口问到:
“高卿,元愉真的自尽了吗?”
那个重臣——高肇,赶快答到:
“是的,陛下,逆犯在信都造反被擒后,便被送往洛阳,到达野王时,他突然良心发现,对别人说:‘虽然陛下仁慈厚德,不忍心杀我,但我又有什么脸面再见陛下!’接着便开始叹息流泪,随即气绝身亡,颇有些当年田横将要见到汉高祖时的样子。”
听到这番话,台下的妇人无声地冷笑了一下,而那两个大一些的男孩儿都攥紧了拳头,只是因为妇人不断按着他们,他们才没能向那个重臣投去仇恨的目光。
皇帝叹息了一声,说道:
“朕和他到底是骨肉兄弟,怎么能拿汉高祖和田横来相比?唉,元愉他虽然谋逆,但终究是朕的弟弟,他们四个也都是朕的侄子,算了,除籍,但免死,先把他们送去宗正寺看管起来,记住,他们到底还是元氏的子嗣,日常衣食不要短缺。”
“诺,启禀陛下,您看这逆犯的罪妇杨氏又该如何处理?”
皇帝看了看那个妇人,似乎是有些头疼,几次想要张口,又最终没有说话,旁边一个大臣端详了一下形势,果断进言道:
“陛下,自古以来,生儿育女,便是人之大伦,纵然是有罪,也不能对孕妇用刑啊。”
皇帝听了这话,点了点头,于是站起身来,一边离开,一边摆手说到:
“那就先让她把孩子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