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总之,他也没说其他的了。”

      小妹把来龙去脉向陈兰君说清楚,将刻好的萝卜章与信封给她。

      陈兰君接过,将信封打开。

      煤油灯的玻璃罩被火苗熏得黑黑的,透出昏暗的橘光,轻柔地落在信封上。

      信封里是十元钱和一叠粮票。

      陈兰君拿起一张粮票细看,小小的一张纸,左上角写着“全国通用粮票”,下一张也是,下下张也是。

      小妹凑过来,惊奇道:“哇,是全国粮票欸,原来长这样。”

      本地使用的一般是本地粮票,可陈志生给的却是全国粮票。

      陈兰君摩挲着那张全国粮票,瞬间反应过来。

      这一定是爸妈费心思去换的,大概……是想准备给她到外地上大学时用。

      可她让他们失望了。

      陈兰君垂眸,将东西一样样收好。

      没关系,之后,她会让他们感到骄傲。

      溜出家门的时候,天色刚刚破晓。

      陈兰君摸着黑在田埂上走了一会儿,渐渐地,月光淡下去,另一种曦光模糊在雾气了。

      清晨,露水未晞,她的裤腿湿了一圈,脚步却是轻快的。

      日出的时刻,她驻足,往东方的天看了一眼。

      在万丈霞光之中,陈家的老屋已经看不见了。

      茅草被风吹得哗啦响。

      乡间也没什么交通工具,全靠一双腿。这条路陈兰君是走惯了的,从上小学开始,她就得沿着田野向前,路过两个池塘,走很远很远的路去上学。

      约莫走了两三个小时,终于到了清安县。

      这座小县城,因邻近铁路,因此还算热闹,一条长街,左右挨着许多房子棚子,都是矮矮小小。乱糟糟的电线下,走动着许多穿蓝衣的人。

      一气走了那么远的路,陈兰君嗓子都干得要冒火,路过国营饭店,想讨杯水喝。

      国营饭店服务人员听了,轻飘飘白她一眼,扭头与同事说话,不搭理。

      陈兰君把声音放大:“同志,能给我杯水吗?”

      她的声音之大,引得两个顾客侧目,那个服务员只好回过头,板着脸教训人:“不能,我说你这位女同志,要人人跟你这样,占公家便宜,那不都乱套了?”

      这年月的国营饭店服务人员,端得都是铁饭碗,盈亏与他们无干。自然就有不少眼高于顶的,更别说什么服务意识。

      陈兰君许久未曾有这样的购物体验,见状皱了皱眉,追问道:“那我买早餐,有可以喝的吗?”

      “没有,菜单挂在墙上呢,没长眼不会看啊?”

      倒是一个女顾客好声好气的告诉陈兰君:“有肉包,每斤一块八加□□票。”

      陈兰君反应过来,现在买吃的光有钱还不行,得有粮票。

      她犹豫了一会儿,向女顾客说:“谢谢。”

      说着就往外走。

      隐约听见后面有一声嗤笑。

      “泥腿子进什么国营饭店,把我们地板都踩脏了。”

      陈兰君正要推门的手一停,侧身定定地看向那个出言讥讽的人。

      她缓缓而又清楚地说:“挺可怜的,就你这样的态度,离下岗也不远了。”

      就这态度,在接下来的市场化浪潮中,不翻船才有鬼了。

      她口渴得厉害,加快脚步往火车站方向去,心想要是跟以后一样街边都有卖瓶装水的小店就好,走着走着,忽然想起一件事。

      这时候的燕京,似乎已经有在街上卖茶水了的?

      当时她看过一条新闻报道,说是70年代末,燕京有知青在街边人口密集的地方,摆了个茶摊,专卖大碗茶,五分钱一碗,价钱虽低,但架不住买的人得多,据说卖得红红火火。

      因为有助于解决待业知青的就业问题,有关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燕京内外大大小小的茶摊子像雨后春笋一样蔓延开来。

      知青……穗城也有知青啊!

      想到这里,陈兰君眼前一亮。

      她之所以要去穗城,其一是因为有相当靠谱的亲戚在;其二是因为穗城对于新政策的支持态度一直很稳定。早在1979年的3月,穗城就开放了个体户经营,按规定给愿意自己谋生的个人发放牌照。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去做小生意,卖点东西啥的,不用担心被“打办”,也就是“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给抓起来。

      眼下,她又多了一条占领道德高地的理由。

      脑海中纷至沓来的方案忽然长成了一片杨梅树林,有了“望梅止渴”的功效。

      清安县火车站小小的,除了两节铁轨之外,统共就三四间屋子,工作人员不多,装修也很粗犷,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热水是有提供的。

      陈兰君喝了满满一大杯水,才缓过来了。惦记着在这边上班的高中同学刘安安,她还特地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下:“请问刘安安同志在吗?也是你们单位的。”

      “刘安安?好像出去开会了。”

      倒是不凑巧了。

      她看了看屋里的挂钟,离她偷跑出来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这会儿郑梅肯定已经发现自己不见了,说不定已经在路上追了。

      算了,还是回来的时候再去找刘安安吧。

      她径直去到售票窗口,拿出介绍信,买了一张到穗城的票。

      上车时陈兰君还有些担心,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车上会遇见不好的事,例如偷东西或者抢东西,她刚出去打工那两年,火车上的小偷跟蟑螂一样灭不尽。

      好在现在仍处在刚刚复苏的阶段,包括小偷在内,尚没有反应过来,因此这趟旅程平平安安地度过了。

      绿皮火车,慢慢悠悠地晃。

      抵达穗城时,已是下午。

      陈兰君的记性和认路能力都很强,依照记忆,寻到了丹姑姑家所在的街道。

      已是下学下班的时间,低年级的孩子已经被家里大人牵在手里,往家里领。下班的人也匆匆忙忙往家里赶,急着做饭。

      大人小孩都是步履匆匆,然而还有一类无所事事的家伙,三三两两蹲在街口。

      一个小孩好奇,想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打招呼,还没动呢,立刻被大人拽住了。

      “别去。”

      蹲在前边,一个高高瘦瘦的长头发青年乐了,吹了声口哨:“怎么,我是老鼠药,靠近会死啊。”

      “不是啦,阿宏。”大人说,“不过你这么大人了,也干点正事,都回来这么久了。”

      “你提前退休,让我顶职,我就有正事干啦,多谢你。”

      “不知所谓!”

      回应他的是青年又一声长长的口哨,音调还拐着弯儿。

      陈兰君笑了起来,朝那青年喊:“阿宏哥,好久不见,风采依旧。”

      表哥赵宏扭过头,微微一怔,下一秒,嘴角上扬,懒懒地说:“那当然啦。”

      身边的同伴用胳膊肘撞:“谁啊?生得好靓。”

      “不许想,”赵宏立刻凶巴巴地指他,“这我表妹。”

      说着,赵宏起身走向陈兰君,很自然地伸手去拿行李袋。

      “带了什么贡品没有?统统交出来。”

      “没有。”

      “哇,你个小白眼狼,我在清安积攒的家当,可全送给你了。”

      赵宏前些年被分配到清安到知青。他妈妈,也就是丹姑姑沈牡丹翻遍了族谱,终于扒拉出一个在清安的亲戚——陈兰君他们家。

      两家这才重新建立了联系,逐渐热络起来。

      赵宏的岁数和陈家的大女儿相近,陈志生与郑梅将心比心,待他不错。

      两年前知青纷纷回城,赵宏走之前,还送了陈兰君好些当地粮票和书籍,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陈兰君笑答道:“当然记得,等我发财了,双倍还你。”

      赵宏看了她一眼,眉头皱了皱。

      到了丹姑姑家门口,赵宏看四下无人,忽然压低声音问她:“阿兰,你老实和我讲。”

      “你……是不是要逃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