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1958年夏,中共中央召开北戴河会议后,向全国群众发出了建立人民公社,举办公社食堂的号召。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云水县人民政府更改为县委大院,下面划分了大小二十来个大小公社。

      轧钢厂下面的几个大杂院合并到一起,成立了云水县第二公社。

      隔壁桂花胡同的居民,隶属第三公社。

      下周起,街道就办公社食堂了,家家户户都到食堂吃饭去,葛主任说了,公社食堂吃的可好了,天天红烧鱼,白米饭,大白馒头管够!

      一吃食堂,家家户户的铁锅也用不上了。

      上头动员群众们,把家里的废弃不用的铁锅,锄头什么的,都拿到街道来,捐给国家,支援国家炼钢铁。

      张翠兰回来跟林瑶嘀咕,“瑶啊,上头让捐钢铁,咱家有两口铁锅,一口新的,一口旧的,旧的那个底下破了个洞,老早不用了,咱家要不都捐了?”

      顾春梅在自个儿屋里梳头发,她刚在理发店,烫了个羊毛小卷,正对着镜子臭美,听见这话,也来了句,”妈,那就都捐呗,反正以后都吃食堂,咱家铁锅也没用了。”

      林瑶顿时警铃大作,春梅姐哎,这可使不得。

      公社食堂办不了几天就歇菜了。

      再往后就是农村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干旱,再加上国家跟苏联闹翻,直接导致了三年灾害........

      林瑶不由得庆幸,幸好她的空间超市里,囤放着数以吨计的大米白面,叠的如小山般高,那么多米面粮食,别说自己一个小姑娘了,就是算上老顾家一家五口,吃上几十年也没问题。

      有米有面,吃饭也不能少了铁锅的!

      她忙给出自己的建议,“婶子,常言道有备无患,咱家把那个旧的捐了,新的就留下吧,那可是口好锅,炒出来的菜多香啊。”

      说起这,张翠兰也觉得在理,她在家翻了翻,拎着掉了把的旧铁锅,跟两把生锈不用的斧头去了公社。

      满仓叔在钢厂上班,东子臭小子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林瑶就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屋里看书,顺便琢磨着等过阵子天冷了,卷上几卷毛线头,给家里人一人织双毛线手套。

      顾春梅继续捣腾她的羊毛卷。

      她自个儿捣腾还不够,居然兴致勃勃要拉着林瑶一块儿也去烫一个。

      林瑶嘴角抽了抽,立马撒丫子跑了。

      当天晚上,公社的书记跟领导干部们就召开了一场激情洋溢的动员大会,顾满仓作为轧钢厂的优秀老员工,跟老顾家当家人的身份,获得了上台发言的光荣机会。

      顾满仓听到这消息都愣了,他出生那会儿还是旧社会,顾爷爷扛着枪在战场上打鬼子,顾奶奶在老家拉扯儿子。

      那时候,老顾家穷的啊,娘俩儿边哭边啃豆腐渣野菜饼子充饥。

      顾满仓总共也没进过几天学堂,解放后,街道上办了识字班,满仓叔也想跟厂里的年轻人一块共同进步。

      当时顾奶奶还在世哩,老太太一听这话,手里的拐杖往地上一戳,没牙的嘴巴瘪了起来,“啥玩意儿,儿哎,你想去外头上识字班?”

      顾满仓憨厚点头。

      老太太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行啊,娘给你出个题儿,扁担倒了是个啥?”

      顾满仓懵了。

      扁担倒了是个啥?

      扁担倒了不还是扁担?

      能成个啥?

      总不能成了个金扁担?

      恰好张翠兰从养猪场回来,顾奶奶又问了遍儿媳妇。

      张翠兰很嫌弃道,“扁担倒了是个一啊,五岁小孩儿都知道,哪个蠢蛋答不上来?“

      蠢蛋顾满仓:“.......”

      满仓叔觉得亲娘说的没错,他就是个石头脑袋,一门心思当好五级钳工就行,那种当领导,搞发言的活儿他可干不来。

      顾满仓把个脑袋摇成拨浪鼓,说啥也不答应登台发言。

      来通知他的街道小干部急的抓耳挠腮。

      “叔,上台发言多光彩的事儿啊,您咋就不想去呢?”

      “葛主任可说了,一人上台全家光荣!”

      “婶儿,你说啥,上台发言有奖励不?有啊,一人半斤红糖呢。”

      张翠兰眼睛一亮,一锤定音道,“去,这是党给咱的艰巨任务,俺们老顾家一颗红心向祖国!为了半斤红糖咱也一定去,小丁啊,你回去吧,你顾叔一准儿去参加。”

      小丁干部:“.......”

      行吧,反正顾婶儿是同意了。

      他回去也能给主任一个交代。

      小丁干部抹了把脸,才二十的背影在夕阳的衬托下显的格外沧桑。

      林瑶同情地目送小丁干部离开,这倒霉孩子今天老受打击了。

      顾满仓想再跟自家婆娘争取下,搓着大手刚开了个头,“翠兰啊,俺有话........”

      张翠兰就一瞪眼,“你有个屁话!今个有啥话也给老娘咽回肚里去,不就是发个言,咋啦,啥,你不会写发言稿?多大点儿事,咱家瑶瑶有文化,让瑶瑶给你写份发言稿,照葫芦画瓢背下来就中,瑶啊,你看行不?”

      被点名的林瑶:“......也不是不行,就是满仓叔能愿意?”

      张翠兰表示,如果满仓同志不同意,老娘就让他知道为啥花儿这么红!

      “........”

      顾满仓同志不想知道花儿为啥这么红。

      林瑶赶紧动笔写了份言简意赅的发言稿,顾满仓一字一句背下来,又抓了小儿子来当现场观众。

      林瑶教给满仓叔一招,上台的时候,把台下的观众当成不会说话的矮冬瓜,当着公社社员说话紧张,当着矮冬瓜发言,或许就不那么怕了。

      于是,当晚的动员大会开的格外成功。

      葛主任先来个段振奋人心的开场白,什么“人民公社好,幸福万年长”呀,“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呀,在场的社员掌声雷动。

      顾满仓第一个上台发言,说的虽然没有葛主任那么精彩,语速磕巴了点儿,但也算简明扼要,这年头大家伙儿都没上过啥学,后面那些发言的一个个咬文嚼字,让人听着一个脑袋两个大。

      说的啥屁玩意儿,他们都没听懂!

      大家给葛主任打跟满仓叔打五分掌声好评,其他人掌声就稀稀拉拉,也就是面上的事儿。

      总之,动员大会圆满结束。

      葛主任对此很满意,对满仓叔尤其满意,特意点名表扬了老顾家。

      老顾家的奖励也比别人家,多了半斤白糖。

      这一天,老顾家就跟过年一样,喜气洋洋。

      第二天一早,张翠兰难道大方一回,去供销社割了一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本来她是想从养猪场拿回条肉回家的,养猪场的猪养的好啊,跟乡下家养的猪可不一样,养猪场的猪,常年喂的都是豆渣豆饼猪饲料,吃得好身上的肉也好吃。

      就是运道不好,前几天养猪场刚杀了两头猪,猪肉还没捂热乎呢,就给抢光了。

      张翠兰只得大清早去供销社排队,买了肉拎回家匆匆上班去了。

      顾时东把肉放在井水里保鲜,临近上午,林瑶喊他把肉吊上来,跟顾春梅一块儿,一人一把刀,五花肉洗净,细细切碎了,拌上乡下张舅舅家年前送来的木耳、干香菇,泡软焯水,跟洗净的菠菜一起做馅儿,加甜面酱跟葱花姜末在锅里炒香,包了一盖帘香菇酱肉饺子。

      这年头,老百姓家吃买肥肉,最好是那种一刀下去,油汪汪肥颤颤,沾一指头全是油水的,这样的肥肉熬成猪油,多下来的猪油盛在罐子里。

      大杂院当家媳妇儿炒饭的时候,用纱布在油罐里擦一下,然后在菜锅里沾沾,就算是放油了,这样炒出来的菜跟水煮菜也没什么两样,没滋没味,吃起来那个难吃。

      再难吃也要吃。

      谁让大家伙儿都穷呢。

      不这么吃就要饿死。

      是以,大家伙儿只要手里有肉票,就喜欢买肥肉,实惠呐。

      林瑶自己还是喜欢清淡些的食物,不过考虑到老顾家一家人的口味,她调菜馅儿的时候,特意加了一勺猪油。

      老顾家的大锅在灶上蒸腾了几分钟,到钢厂下班的点儿,香菇肉饺子的香味混已经飘荡出去老远。

      轧钢厂的工人工资高是高,可也没有阔气到,不过节不过年吃肉饺子的时候,更何况,公社食堂马上就要开了,不少人就等着吃公家饭呢。

      哪家婆娘脑子抽风,包这么香的饺子,还是肉的?

      日子不过啦?

      大杂院前院郑大成婆娘挎着篮子,耷拉个脸往家走。

      她今个儿采购的蔬菜不新鲜,给领导批评了,又马失前蹄,没能从厂里大食堂“顺”出馒头来,心里着实不痛快。

      这一进院子,就嗅到了空气里的香气,郑大成婆娘抽着鼻子闻了闻,往地上呸了一嘴,“呸,显摆个屁!就你老顾家有肉票买肉吃啊,一个穷酸五级钳工,俺家大成可是厂里食堂的大师傅,明个儿俺家关起门来吃猪蹄子!”

      因着明天街道办食堂,顾满仓回来的也往常早些。

      顾时东对着锅里的肉饺子,不停吞口水。

      顾家一家人正要洗手吃饭,钢厂看门的老师傅突然来家喊人了。

      “满仓,有你家的电话,从部队打来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 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