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章二十 ...

  •   顾兰之这再三的推却,让赵如卿想起来奏报之上那简单的只言片语。

      这种十几年前的事情当然不会有太过于详细的描述,她之前猜测顾兰之的生母张嬛也许是受到了永王的逼迫所以不得不嫁入了永王府,但现在从顾兰之的反应来看,这逼迫一说多半是子虚乌有,这中间一定有夹杂着别的她不知道的事情。但这种事情通常是不会向人说,顾兰之自己也不会多说,她虽然有几分兴趣,可也并不会去主动地刨根问底。

      思索了一会儿,她也便不再想中间缘由,只笑着道:“既然要听朕的打算,那到时候你便一切都听朕的安排吧!”

      顾兰之听着这话,只低头应下,也不再多想这事情了。

      但等到了御城之后,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张嬛亲笔写来的信。

      .

      到御城时候是在傍晚时分,队伍整齐划一又安静无声地进到了御城中,赵如卿从御驾上下来,直接去见了周稼等三人,突厥大军就在十里之外。

      御城是易守难攻之地,周稼本人又是尤其骁勇善战,突厥人在他手中已经折了五员大将,这时候已经不再敢上前来攻城。

      两国开战,大军压阵,粮草马匹全是消耗。

      御城是一座城池,后方又是直通京城,粮草不愁,还有赵如卿的旨意,故而周稼等人可以等得起支援,也不用担心会孤守城池没有后援。

      但同样的情形并不适用于在城外的突厥大军。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天的粮草消耗,都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他们从前是习惯了快速地抢掠之后就离开,而不是这种围城攻势。

      这让他们内部已经发生了态度上的转变。

      的确,他们原本是想接着代朝内部出现了皇位更迭的问题来趁火打劫,但是现在很显然他们已经捞不到太多的好处,那么他们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吗?

      在绝对丰厚的利益面前,或许会让他们先暂且把各自之间的矛盾放在一旁,齐心协力来做某一件事情;但当利益并不足够多、也不足够诱人的时候,那些隐藏的矛盾便都会暴露出来。

      .

      “现在虽然他们还坚持着,但依臣看来,已经有和谈的苗头了。”周稼把城外的局势说了个明白之后,如此下了结论,“陛下这时候来也恰好是个绝佳的时机,突厥那两个王子应当已经心生退意,毕竟他们的汗王如今是命不久矣,他们不想在御城呆太久,但也不想以战败的结果回去突厥王庭。如果没什么意外,应当可以以言和为由,重新签订一份对我们代朝有利的和约。”

      赵如卿点了点头,她决定来御城亲征,也是这样打算——之所以是要她亲自来一趟,也是因为她来这里,会让突厥那两个王子退得更果断一些。

      .

      这些草原上的民族最懂的是趋利避害违害就利审时度势,他们能征善战,敢打仗,也看得懂局势。当御城只有周稼等人时候,他们或者还会硬撑着再战,都已经兵临城下,自然就会想着从这次南下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哪怕是之后再和谈,也能借着自己这次卓绝战绩,来当做和谈时候的筹码,用来获得更多更好的条件——这是因为周稼等人一退再退,退到了御城,他们不难从他们后撤的行为中去猜测代朝的态度。而现在的情形便是不同的,尽管周稼退到了御城,但赵如卿本人来了,这说明了代朝的精锐也已经要到来,更说明了代朝对待突厥会是怎样的态度。突厥和赵如卿打交道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他们都很了解赵如卿本人是怎样的态度,他们之前惧怕她带兵,甚至很多时候都是躲着她走,所以他们的态度必然会转变。他们必然会选择和谈。

      现在便是要等待着突厥人拿出和谈的诚意了。

      .

      在理清了现在御城的情形之后,赵如卿便不再着急,与周稼等人一起用过了晚膳之后,才回去暂时布置的临时行宫中休息。

      .

      另一边,顾兰之对着生母张嬛的信已经发呆许久。

      这信并不能算很长,也就简简单单一页而已。

      开头是写他们的母子之情,长篇累牍,声泪俱下,仿佛他们母子俩当年有多么亲厚,她当初离开时候是多么迫不得已。

      写到中间便笔锋一转,开始写她如今的不得已,信中说她知道他已经出人头地十分欣慰,请求他能看在母子一场的份上救她回御城来。

      倘若之前没有听赵如卿说过永王和她如今一起在突厥的事情,他也许会因为这封信动容几分,但他早就知道了他们就在突厥军中……这封信便让他感觉到十分的尴尬。

      他的设想中,张嬛是不可能给他写信,更不可能主动请求他来救她的。

      但……

      也许是他对张嬛理解得还不够深吧?

      .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去了。

      御城没有京城热闹,夜晚时候一片寂静无声,就连树上的夜枭拍翅膀的声音都听得清楚。

      .

      外面传来了御驾回来的声音。

      顾兰之回过神来,他站起来往外看,便见到赵如卿身后跟着一串内侍禁军护卫等人由外走进来。

      他把这封信折起来放回了信封中,然后站起来走出去。

      赵如卿看到他从屋子里面出来,手里还拿着个书信一样的东西,便笑着示意他上前来,口中道:“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朕说?”

      顾兰之抿了抿嘴唇,把手中的书信双手交给了赵如卿,道:“臣……臣方才才刚安置好,便收到了张嬛的书信……”

      赵如卿随手接过了他递过来的书信,并没有急着打开看,只笑道:“进屋去说,外面黑漆漆一片也看不清。”顿了顿,她又看向身后内侍,道,“送两杯热茶进来。”

      内侍忙应了下来。

      赵如卿进到了正厅中坐下,然后才打开了顾兰之送上来的这信。

      顾兰之在旁边带着几分忐忑,他接了内侍送上来的热茶,却没有心思去喝。

      赵如卿把信看过之后放到了一旁,然后看向了他,道:“既然她想让你帮忙,你帮就是了,否则落下话柄。”

      顾兰之欲言又止,他不知要如何形容心中的感受——这不仅仅只是帮或者不帮的问题,也并非只是话柄,他所担心的也并不是这些。

      赵如卿看着他,轻松地笑了笑,又道:“毕竟是你生母,不是吗?”

      顾兰之嘴唇嚅嗫了一会儿,好半晌才闷闷道:“臣只是……只是与她也没什么感情。”

      “她与你提感情,便是感情。”赵如卿极有耐心地说道,“她说你们之间母子缘分深厚,那就是深厚。她所说一切不过是为了活命,你就让她活。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朕已经提醒过你,你只听朕的安排就行了。”

      “可是……”顾兰之有些纠结地看向了她,“可是那都是假的……”

      “她想活命是真的。”赵如卿说道,“她既然这么主动,既然能想到你,那么她必定还有后招。她既然能在魏朝覆灭时候安然无恙地跟着永王逃到突厥,现在还有余力给你写信求救,那么她手上必定还有砝码。你回去写信告诉她,和谈的时候来找你,你就能带她一人回代朝来。”

      顾兰之眨了眨眼睛,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了赵如卿的意思。

      “不早了,在车上颠簸了这么几天,你也累了,去休息吧!”赵如卿把信纸放回信封,起身交还给了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章二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