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王昌龄 ...
-
公元前140年,大汉的少年天子刘彻即位,且就在同一年,霍去病出生了。
此时的汉朝和他们同样年轻,一边拥有着中原富饶肥沃的土地,一边抵御北方草原兴起的游牧民族——匈奴。
等到霍去病长至十一岁的时候,贪婪凶残的游牧大军集结南下,致使汉军分兵四路出击,可唯有一支,它直出汉谷,兵临雁门,直捣龙城。
所谓龙城,就是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他们称之为“王庭”。
这场是大汉与匈奴之战上史无前例之胜,而书写这一笔灿烂的将军,叫“卫青”,霍去病的舅舅。
两年后,匈奴再次南攻,皇帝刘彻决定避实击虚,下令汉军进攻河套地区。他交给了卫青四万兵马,这是第一次,西汉对匈奴的大规模战役。
将军卫青想出了迂回侧击的战术,他们绕到了匈奴的后方,占领高地,并切断白羊王、楼烦王和单于王庭的关系,然后率骑兵飞兵南下,进入陇西,一举将两位匈奴王团团围困,成功占领了河套地区。
此后,大汉在这里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汉朝子民与匈奴游牧的来往,就在朔方城内,阴山之下。
千里大漠外惊心动魄的战役,仿佛史诗般的开篇,是时间如何游走,都永不褪色的英雄之志,所以,直到八百年后的大唐,还有诗人能写出一首七绝《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月,自大秦统一中原开始,便一直照耀着这个辛勤努力的农耕民族,而至于汉,戍边的城墙还在蔓延,静静守卫着历朝历代的星辰。
也许,写下《出塞》的王昌龄,即便生于灿烂文明的盛唐,也知道,非得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而不能是“汉时明月唐时关”,哪怕差一个字,都不成诗。
*****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还在治理着整个大唐,二十七岁的王昌龄也还没进士及第,他有很多时间当一个吟游诗人,去河陇,出玉门。
等他见过了真正的塞外,走过了秦汉将士走过的路,也见到了大漠的孤烟,和空寂的明月后,于是,那一首《出塞》,让他从此惊艳盛唐。
王昌龄喝着浊酒,迎面猎猎的凌风,他坐在黄土山丘上,他想着,大汉何其灿烂,一个杨广,一个卫青,之后,还有一个霍去病。
*****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终于十九岁了。
少年像一匹年轻的骏马,只要一跃,就能踏上高山,歼敌无数。就能头也不回地说一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他就是这样闪电般地在战场上奔袭,能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孤身进入敌人的营帐,一个人,却仿佛拥有了千军万马,让帐外四万兵卒,六千乱兵,归顺大汉。
二十一岁那年,霍去病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祭地禅礼于姑衍山。
之后,他的马蹄一直奔至瀚海,那个在后来属国俄罗斯,叫做贝加尔湖的地方。
问汝平生功绩,饮马瀚海,封狼居胥,霍去病拥有了一个将军最高的荣耀。但闪电耀眼,闪电短暂,二十三岁的冠军侯英年早逝,留给了大汉从此无王庭的漠南。
王昌龄:一位吟游诗人的远方里,住着秦时明月汉时关
司马迁形容这闪电般存在的生命: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一个民族,需得有真正的铁骨,才能在往后几千几百年里,拥有一座精神丰碑,他能引来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戚继光……他才能永远不倒。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一张地图,然后,大汉一代代将士出征、筑地,他们打通了河西走廊,有了丝绸之路。
汉朝,从此可以直面更辽阔的世界。
想到这里,看见这里,王昌龄轻轻叹了一声。
我们汉人,真是一个让世界畏惧的对手啊。
哪怕是在大唐,万国来朝,丝绸之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繁华的都城,但骨子里有风的民族,从来可以一边佩剑,一边落笔生花。
唐起势于北方,其子民深受北方民族尚武精神的影响,加之思想的自由,礼教松弛,整个社会极具包容度,即便个性特异,也有专属舞台。
没有魏晋以来的官员和阶级制度,士庶合流,而边地用兵,藩镇用人,无数的机会,生出了一个灿烂的游侠江湖。
它广阔,浪漫,充满了少年的心性,而又儒雅知理。那时的人们见山高,见水清,见明月思塞外,见边关而生出为国为家的抱负来。
开元十五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这样一个能写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人,入朝为官,也会是个好官。
过去,他借景写情,手里的边塞诗有风有骨,被誉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后来,他见过了人,经历多了事,眼里的风景,也浅浅生出了悲悯: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首《闺怨》,依然是千古名诗。
但王昌龄写诗,就好像吃饭那般寻常,他不干扰一棵柳树抽芽,他也只是在描述那棵陌上的杨柳,以及,它的情思。
这大概就是唐诗传诵世界的理由吧,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仿佛上千年之久了,可你遇见了它,发现这样的意象,我也能看见,我也能理解,我也能体会。
这样强烈的,关于时间和逝去的共鸣,正是那句话:诗歌,是没有时空界线的。
*****
天宝七年,五十一岁的江宁丞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次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时节了。
因为无法相送,太白便写了一首遥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在唐代,七言诗成就最为突出的,公认是王昌龄和李白。而在唐代,也似乎没有文人相轻的意思,有的是江湖路远,山高水长的相惜。
此行一去,王昌龄便在龙标待了八年,那儿是个苦地方,不过也没关系,毕竟他从小就生活贫苦,困于农耕。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个繁华的长安城,在安史之乱中,逝去了。
等到唐肃宗即位,王昌龄得以还乡时,他过辰溪,经武陵,一叶扁舟沿江东去,恍恍惚惚,人生过了六十岁。
直至毫州,被刺史闾丘晓杀害。
原来,除了长安城外,他这个被贬远乡的老官,也无法在这场大唐的灾难中幸免。
但是,因为这些诗歌,这座城,那样人,却永远没有褪色,甚至,愈加鲜艳深刻。
走过了唐宋元,到了大明朝,有个才子李攀龙编了本《唐人绝句》,当读到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时,便以“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定论,将这首《出塞》列为全唐第一。
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我们依然陶醉在诗歌之中,没有什么,比自然之诗更能安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