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0(修) ...

  •   俞胡杨悄悄进入卧室,把带来的东西放好,刚出门就被阿宝看到。

      阿宝立马飞奔过来,叫道:“爹,你刚刚去哪儿了?怎么到处都找不到你?”

      俞胡杨尴尬一笑,他胡乱道:“我醒得比较早,就在村里到处转了转。”

      “早饭已经做好了,咱们快去吃吧。”阿宝拉着俞胡杨的手就往厨房走。

      这孩子太粘人,只要一会儿没见到俞胡杨,就会到处寻人。于是俞胡杨每次要回现代,都得要等到晚上才能行动。要想以后时间更灵活,还得让阿宝白天不在家,送去学堂念书就是个不错的办法。

      俞胡杨跟张庚生提及此事,张庚生有些犹豫地说:“读书是好,可每年都要一笔不小的开支。”

      老人家知道这不是自己的亲子,没法心安理得花人家的钱。

      “读书的钱自然是我这当爹的来出,您不用操心。”俞胡杨特意点明自己现在的身份,“就是不知道附近哪儿有私塾或者好的老师。”

      张庚生说:“咱们村只有一个老童生,平常收点礼带着幼童识字入门。”

      俞胡杨立刻拍板:“那就先让阿宝在村里先学着,到时我再去外面打听打听。等会您看要不要请那个童生过来吃席?”

      他们这房子的装修已经完成,之前商量过,准备今天中午安排几桌宴席,请帮工的家属和相熟的人好好吃一顿。

      “行,我去请。”

      其余的事早已安排妥当,俞胡杨就只管招待客人。

      这里民风淳朴,大家热热闹闹吃着酒席,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脸上喜气洋洋仿佛过年一样,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

      眼见着张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村里的妇人们接二连三上门要给俞胡杨说媒。大部分人都心存善意,说的也是好人家的姑娘。

      只是俞胡杨暂时没有结婚的想法,就是有也不会在古代相亲。他便放出话来,说阿宝成年前不会考虑婚事。这样一来,说亲的人总算少了,但还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相信。

      俞胡杨实在没法,等到春节刚过,就带着邻居家的小儿子准备去府城。

      原本他打算自己独自出门,但张庚生不放心,觉得路上有个伴多少能照应一二。最后推荐了邻家的孙铁牛,这是个憨厚老实的少年,长得人高马大,力气也比旁人大,看着就非常有安全感。

      两人天还未亮就动身,坐着牛车晃悠悠到了县城。

      小河村是县城北边距离最近的村庄之一,只有六七里路。哪怕如此,这路上的颠簸也让屁股感到酸麻。而去府城至少要大半天的路程,俞胡杨实在难以想象路上的辛苦。

      他决定放弃去府城,便对身边的孙铁牛说:“铁牛,青山县也挺热闹的,咱们就在县城里发展吧。”

      “福全哥你说了算,我听你的。”孙铁牛这次跟俞胡杨出门,早就被许了三十文一天的工钱,对他来说去哪儿都一样。

      等城门开了之后,俞胡杨就带着孙铁牛在县城里四处转悠。他来过这里很多次,但之前都是带着观光的心态闲逛,此次却是为了市场考察。

      逛了一圈,俞胡杨心里有了初步的想法,他便去牙行打听县里的房价。他本打算租房,但见买房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就看了几处房产,最后买了上下两层的商铺,大小四间,还带个小院子,花去五十两。

      孙铁牛被俞胡杨的雷厉风行给惊住了,此时更有些回不过神来:“福全哥,你咋就这么快把铺子给买下来了呢?这可是整整五十两啊!你真不再看看吗?”

      “这个铺子地理位置好,价格也实惠,买了不亏。哪怕将来不做生意,不管是租出去还是卖出去,都能回本。”俞胡杨说道。

      如今这时代,一斗大米价值一钱,一斤猪肉20文,相较于这样的物价,房子是真的便宜又划算。之前做麻辣烫生意,一个月就能分得好几两,如果他这店子经营得当,半年内应该就能回本。

      当然,他能这样毫不犹豫花钱买房,还是因为卖玻璃赚的那笔横财,让他有了大手大脚的底气。

      只是像小河村的人,大都靠种几亩田生活,偶尔出去做做工,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多少钱,村里大部分人家里甚至连五十两的家当也没有。

      孙铁牛就觉得钱捏在手里才让人放心,这要是他,可不敢拿那么多银子买房。他本来也是好心提醒,见俞胡杨心里有成算,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去衙门办理了过户手续后,俞胡杨回到房产所处的街道,带着孙铁牛从街头走到街尾,以便摸清这条街所有店铺的经营范围。

      他买的这间铺子,左边是成衣店,右边是当铺,对面有医馆和绸缎铺。这几家挨得相对近,站在门口就能看清他们的牌匾招幌。

      除此之外,这条街上还有酒楼、茶庄、绣店、杂货铺等等,各类店铺应有尽有。

      俞胡杨参观完回来,脑海中的想法源源不断冒出来,他甚至连自己店铺的名字也想好,就叫永福行。

      只不过他手中只有三两银子了,之后还得做个招牌,店里也要重新布置,这点钱恐怕不够用。好在旁边就是当铺,可以拿些新鲜物件去换银钱。

      俞胡杨为了支开孙铁牛,便给了他一两银子,让他去置办一些家什。

      等到人走了,他就拿出一个梅花纹的玻璃收纳罐,这是圆柱形的透明罐子,盖子像宝塔一样,容量并不大,但胜在样子好看。

      俞胡杨记得买时的价格是十多块,按照之前聚宝盆的行情,他觉得能卖五十两往上。当然,若是达不到他的心理价位,略为降些价也能接受。

      不过俞胡杨颇为幸运,当铺老板很满意这玻璃罐,开口就是八十两,最后一番讨价还价,以一百两的价格成交。

      有了这笔入账,俞胡杨手中又活泛起来,他准备将店铺里里外外装饰一番。他打算一楼卖平价商品,二楼则走精品路线,上下两层的布置就得区分开来。

      俞胡杨自己画了草图,请村里的木匠帮他定制一批货柜。货柜上层用来展示商品,底下则放置库存、收纳银钱。房子的布置和装饰他都提前计划好,让孙铁牛在店里盯着,而他则要去现代订货。

      俞胡杨先是找人制作了一款简单的logo,然后去网上查代加工厂家,制作生产带有永福字样的洗衣皂和香皂。因为时间紧张,他也没看免费的样品,直接按最低成交数量先定制一批。

      除此之外,他还定制不同包装的火柴、各种颜色的蜡烛和复古原木镜子。

      俞胡杨打算将永福行打造成专卖日用品的商铺,他目前已经采购的商品,都是能直接拿到古代售卖的,不用花太多心思在包装上。

      这些东西都是通过网络采购,最快也得两三天,那么古代就得等上二三十天。如今店铺还在装修,倒是不着急,但考虑到之后的货源运输,恐怕只能限量销售。

      商品采购好之后,俞胡杨便回古代招聘伙计和掌柜,之后还要进行短时间的培训。

      他优先考虑的就是小河村的人,一是乡里乡亲的多少有些情分在,二是知根知底的人用起来也更放心。

      伙计每月可轮休四天,工资暂定是每月800文,半年后上调至一贯,若表现好则另有奖赏。俞胡杨另外租了一套房子当作宿舍,并打算请个人负责每日的工作餐。

      这样的福利待遇在青山县算是拔尖的,消息一经传出,小河村的老老少少都来到了张家门前。

      俞胡杨站在地势略高的地方,对着大家说道:“此次我只招六个年轻伙计,要求五官端正,口齿伶俐。另招一个掌柜,要能写会算,老成持重,谁家有亲戚能做这行的尽管推荐来,月钱面议。”

      小河村没多少识字的,这能做掌柜的人只有在外寻找。县城里的招工贴已经贴出去几天,至今都没人上门应聘,俞胡杨便指望谁家亲戚能做这事。

      “福全哥,你看我行不行?”
      “福全福全,我家小子可以去当伙计。”

      这些父老乡亲只要有意向,都想着毛遂自荐,一时间闹哄哄的。

      俞胡杨扬声道:“三十岁以下愿意做伙计的,到我左手边来。其余人可以先行回去了,等过两月我再招人时,各位叔伯婶娘就能挑到合适自己的事了。”

      “还要招人啊,那我可得等着。说实话,除了这张老脸,我还真不比一般的小伙子差。”
      “是啊,咱们庄稼人,至少力气活是没的说。”

      俞胡杨笑了笑,他将来必定要招能做力气活的人。他打算在村里建个小工厂,到时就不必所有东西都从现代采购,如此一来也能拉动小河村的经济。

      如今还在正月里,田地里也没事,大家都没急着走,就看热闹一样想知道俞胡杨如何选人。

      俞胡杨把事情说清后也不赶人,正好当着众人的面挑人,也算表明自己的公正。

      此刻他的左手边已经站了近二十人,远超他预期。他拿出铅笔和巴掌大的小本子,一边考核一边记录各人的信息。

      首先就是考心算能力,俞胡杨随口出了几个简单的题目,再就是测试反应能力,问他们遇到找茬的客人如何应对。几番问答,大家也就知道谁表现得好,可谓心服口服。

      伙计招好后,俞胡杨就按照现代服务行业的培训内容给他们上了几次课,并给他们每人做了两套工服。

      只是掌柜的职位还空缺着,只能俞胡杨自己顶上。

      等到一切筹备工作都差不多完成,俞胡杨便看了黄历,打算在正月二十八这天开张。

      为了让县城里的人都知晓永福行这个新店铺,俞胡杨制作了宣传单,让店里的伙计穿着工装走街串巷分发。宣传单上的内容参考现代的广告词,以夸张的语气达到吸睛的目的。

      接到传单的人,看到上面的内容,无不被永福行所吸引。有的是对那色彩艳丽而又状若花朵的香皂感到心动,有的是对开业送礼的活动感兴趣,有的是存着逆反心理,想要看看永福行的火柴是不是真的“一擦即燃,轻巧又方便”。

      连续三天的宣传非常到位,到了开业这天,来永福行的人还真不少,有的是真想买东西,有的只是凑热闹。

      一楼是平价商品,只印了永福商标的火柴卖3文钱一盒,洗衣皂是7文钱一块,香皂则是10文。

      二楼走精品路线,价格则翻了好几倍,主要贵在商品的包装上。像是火柴就有四种,盒子上分别印着梅兰竹菊的工笔画,仿若画报,价值30文一盒。

      香皂分两种,一种是方块的,有五种颜色,分别对应五种香味,都用纸包着,外面印有不同的花样以示区别,再用一张永福图标的贴纸封口。还有一种是花形香皂,颜色也是五种,用藤编的盒子装着。前者卖50文一块,后者卖60文一朵。

      蜡烛也有两种,一种是照明用的,按照粗细长短的不同,最低30文,最高400文。还有就是香薰蜡烛,统一价500文。

      如今这时代也有蜡烛,工艺自然比不上现代,但价格依旧高昂,最便宜的也要20文,所以普通百姓都选择用便宜实惠的油灯。

      俞胡杨可不想扰乱市场引起同类商家的嫉恨,他就按照现今的市场价来卖蜡烛,只赚有钱人的银子。

      镜子是木质框架,背面雕有花卉草虫,角落里印有永福行的商标。俞胡杨只拿出了一面,当作永福行的镇店之宝。

      现代镜子与古铜镜的清晰度相差不大,但不论用多久都都光亮如初,无需隔段时间就打磨,这就是最大的优势所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10(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