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再访 ...


  •   穆谦将容修及其手下禁军留在了北境,照应和谈事宜,黎至清将城防、屯粮及军械一一与诸团练使交代后,随着穆谦踏上了回京畿的路。

      返京路上,穆谦由监军摇身一变成了一军主帅,再没办法躲在马车里逍遥,只得规规矩矩穿着铠甲,骑在风驰上,带领着一众禁军赶路。现下,整个队伍里只有两辆马车,身为监军的穆谚和随行的谢淳同乘一辆,黎至清带着黎梨乘一辆。

      不过上午,监军的马车里一般是没人的,穆谚和谢淳辰时会准时出现在黎至清的马车上听他讲学。如今黎至清再无军务劳神,相较于在北境,得闲不少,是以两人不再刻意拘着时辰,在黎至清的马车里一待就是半日。

      玉絮、寒英和银粟三人作为晋王的三个亲卫副统领,刚启程时,时刻护卫在穆谦左右,待进入雍州地界,便余下两人跟着,一人得空就往黎至清的马车里钻,等到快出雍州时,穆谦身边只剩下一人。

      “你说这穆谚存心的是不是,本王给他置备了这么好的马车,他不坐,天天往至清的马车里跑!你们几个也是,也都不管本王的安危了!”穆谦对着今天当值的玉絮碎碎念。

      玉絮忍不住在心中偷笑,自家王爷哪里是在乎马车和自己的安危,明明是眼见着旁人与黎至清同乘,他碍于身份不能去,心里醋了!

      这话玉絮不敢挑破,玩笑道:“既然那辆马车赵王世子不坐,要不属下去给撤了?”

      “瞎出主意!”穆谦一口回绝,振振有词道:“撤了之后,那孙子岂不是更有理由待在至清的马车里了!”

      眼见着自家王爷着急上火,玉絮到底贴心,看了看日头,脑袋一转立马有了主意,“殿下,咱们快赶了两个时辰的路了,兄弟们都累了,不妨停下歇歇。”

      大军返京,并不拘着时辰赶路,众人原地休整,穆谦得空可以去马车上找黎至清,一举两得。

      穆谦当然明白玉絮的用意,点了点头,顺便冲人竖起了大拇指。

      玉絮虽然不明白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但次数多了,便能猜个大概,自家王爷对此是满意的!玉絮随即传了军令,队伍原地休整,穆谦则光明正大去找黎至清了。

      “至清,估摸着脚程,明日就能到如阜城,本王找人打听过了,明日并非清虚观义诊的日子,要不要再去一趟,本王陪你。”穆谦说着,掀帘进了马车。

      一见穆谦上车,寒英和银粟赶忙退了出去,为穆谦腾地方。穆谚和谢淳听黎至清讲通史,正听到兴起时,显然不想走。

      黎至清瞧了瞧马车外的景致,犹豫起来。清虚观,有他的故人和救命恩人,来时恰逢清虚观义诊,白跑一趟,如今再次路过,黎至清自然不想错过;但眼下,穆谦早已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监军,身为一军主帅,要以身作则,不能徇私,否则难免让将士们寒心。

      黎至清踌躇片刻,虽然非常希望穆谦相陪,仍婉拒道:“多谢殿下,容黎某告假半日,携阿梨同去即可。殿下若擅离,恐落人口实,于声威有损。”

      “清虚观,什么地方,好玩吗,我也想去,先生带我一起!”谢淳一听来了兴致,转头扯了扯旁边穆谚的袖子,“世子殿下,同去如何?”

      穆谚面上冷淡,兴致缺缺地摇了摇头。

      被黎至清婉拒,穆谦有些失望,不过黎至清所言在理,自己的确不能擅离职守。恰逢谢淳插科打诨,穆谦琢磨着多个人陪着更安全些,索性道:

      “既如此,便让谢淳与你同去,本王再遣寒英带一队人陪你。”

      “不必这般兴师动众,冀州世道清平,不会有事的。”黎至清朝着穆谦摇了摇头,眸子里皆是不赞同。

      穆谦与黎至清数月相交,又共历生死,对彼此心意也能知晓一二,如今见黎至清面色凝重,穆谦便知他不想让自己为他破例。不知何时起,黎至清已经开始有意为穆谦树立威信了。

      穆谦心中领情,却放心不下,“要不然,让寒英带几个王府亲卫,他们并非军中将士,都是本王自己的人。”

      黎至清笑着摇了摇头,“三军安危系于殿下一身,王府亲卫当为殿下所用。”

      穆谦再劝,黎至清仍旧不为所动,不过半晌,到了再次开拔的时辰,穆谦只得忧心忡忡地出了马车。

      自打穆谦上车提到清虚观,穆谚便一直狐疑地打量着穆谦,等人满面忧色的离去,穆谚依旧不明所以。穆谚紧接着瞧了一眼黎至清,后者面上并未表露多少喜色,反倒是一副郁郁不乐的模样。一瞬间福至心灵,穆谚抿出了点不寻常的味道。

      穆谚抬胳膊撞了一下身边的谢淳:“去跟晋王殿下说,本监军明日欲上清虚观为禁军祈福,请他于清虚观下安营扎寨,然后陪本监军同往。”

      谢淳这个在世家权谋里浸淫长大的公子哥惯会察言观色,心领神会,一掀车帘跳下马车,扯开嗓子冲着队伍最前方的穆谦喊道:

      “晋王殿下,监军有令,明日上清虚观为这次捐躯的将士超度,为凯旋的禁军兄弟祈福,邀晋王殿下同去!”

      谢淳自幼习武,中气十足,这一嗓子威力十足,连坐在马车中的黎至清都被震得耳朵疼,然后穆谦应了句什么,黎至清并未听清楚。

      如今,马车上只剩下黎至清、穆谚和黎梨三人,黎至清不明所以地看向了穆谚,后者一脸坦然。

      “我自小与穆谦不对付,自然不会白送人情。这份人情,不是你还,就是他还,至于是谁,我不在乎。”

      鬼使神差的,黎至清点了点头。穆谚见状一笑,也起身下了马车。

      “公子,明明方才是晋王想上山没有由头,凭什么这份人情让你来还。”黎梨明显不乐意了,“你怎么还答应他?”

      黎至清闻言眉头一紧,“方才没过脑子。”

      翌日辰时三刻,大军于如阜城外扎营,穆谦携了一小队人以护送监军烧香的名义上了山。穆谚将表面功夫做到了极致,一入清虚观便携了谢淳及随行众人拜会观中住持,表明来意,要为在战火中牺牲的将士做一场法会。

      有了穆谚在前面顶着,穆谦得闲,便带了玉絮和寒英陪着黎至清去见智慧道长。来到智慧道长的静室外,正值智慧道长入定,黎至清不敢贸然打扰,在静室外恭候。穆谦陪着站了一会儿,实在累得紧,他素来不拘小节,直接在旁边台阶上坐下,还大大咧咧地招呼黎至清同坐。

      黎至清有些无奈,但也不好阻止,只得由着他坐着,自己恭敬地站在院子里。直到穆谦等得开始打呵欠,才有小道士出来请他们入内。

      穆谦估摸着等了有半个时辰了,不免觉得老道士拿乔。等陪着黎至清一同入内,见到了智慧道长,方才的不满一扫而空。

      智慧道长正于一个蒲团之上盘腿而坐,虽然须发尽白但精神矍铄,见到黎至清,瘦削的面容上立马露出和蔼慈祥的笑意,让人如沐春风。

      黎至清见到智慧道长,一时激动,走上前去撩袍跪地,立刻行了一个大礼,“道长别来无恙!至清前来拜谢道长救命之恩。”

      智慧道长很喜欢黎至清这个后生,把人搀起来,关切问道:“一别一载有余,至清小友的身子可一直妥帖的调养着?”

      黎至清忙道:“谢道长挂怀,已经无碍了。”

      穆谦听了这话直皱眉头,“至清,这可是在道观里,你怎么敢信口开河呢?”

      本来一场忘年交重逢的温馨画面被穆谦生生打破,黎至清这才顾上为二人相互引荐。穆谦不重礼法,智慧道长已是方外之人,两人便抛开了世俗身份,互相抱拳致意,算作见了礼。

      智慧道长心怀慈悲,寒暄过后仍记得穆谦方才的话,不禁问道:“晋王殿下方才何意?”

      黎至清先时得智慧道长施救,在晋王府时,穆谦也曾为他延请御医,后来又有随军军医诊治,多番下来,黎至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的一清二楚。若能抛开红尘,不再劳心费神,则能多得几年寿数。可这于黎至清而言,无疑是强人所难,既然无法遵从医嘱,黎至清对生死也不再强求,故而本次只是感念智慧道长救命之恩,前来拜谢,并无再次叨扰之意。见智慧道长询问,朝着穆谦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必多言。

      穆谦早知道黎至清的性子,也不惯着他,冲着智慧道长拱手行了一礼,比方才互相见礼走心许多:

      “早先听至清讲,道长医术超群,曾于鬼门关前救他性命,本王敬佩不已。今日,您若得闲,再为他瞧瞧,至清体虚畏寒,但凡彻夜不眠,第二日便会起高热。去年在京畿,本王还曾失手伤了他,胸前折了几根肋骨,不知是否也留下了隐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0章 再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