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8、终章(8) ...


  •   黎豫闻声转身,来人竟是早已在官场销声匿迹许久的肖道远,黎豫念着与肖瑜和肖珏的情分,对着肖道远以晚辈之礼见礼,拱手道:

      “许久不见肖伯父,先时听京畿官员说您病了,身子可大安了?三公子可好?”

      “都好,都好。”肖道远见黎豫待自己如此客气,明白皆是因着黎豫顾念着与自己那两个已经去了的儿子的情谊,不禁悲从中来,待到黎豫登顶人极,马上就能迎来新气象,可惜两个一心报国的儿子是瞧不见了。

      黎豫一见肖道远这副悲戚的神态,瞬间明白其心中所想,亦是感慨万千,肖道远失了两子,自己失了穆谦,可谓同病相怜。不过,他此刻顾不上与肖道远互相安慰,他知肖道远此刻前来,定然有事要同自己说,忙问道:

      “方才听您说,不必去请先生?”

      肖道远点了点头,转头瞥见榻上穿戴整齐一脸安详的天泰帝,忍不住蹙了蹙眉,显然这先帝的寝房并不是什么说话的好地方,故而引着黎豫到了御书房,两人边走边聊,肖道远便将郁弘毅已死的事如数告知。

      心软之人往往有一个特点,那便是事情过去后,往往只记得从前人家待自己的好,却忘了那些加诸的恶,黎豫便是这样的人。此刻,黎豫已经将郁弘毅从前对他的那些算计、利用、冷情抛诸脑后,脑海中浮现的皆是往日郁弘毅悉心传授他一身谋略的画面。他忘不了郁弘毅逐字逐句为他批改文章,忘不了郁弘毅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为他正仪态,更忘不了他第一次接触琴棋书画皆为郁弘毅所教。他本想着,只要郁弘毅不再冒进,老老实实隐居山野,念着他早年为国为民的功绩,他愿意放下成见,好好侍奉他终老,没想到并没有这个机会了。

      沉默良久,黎豫才怅然道:“先生临终可有留下什么话给晚辈。”

      “这也正是老夫此行的目的。”肖道远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册,递到黎豫眼前,“正德临终遗言,让老夫务必交到你手中,也算是全了你们师徒一场的情分。”

      黎豫接过一瞧,书名处光秃秃的,但书册却颇为老旧,大略一番,字迹皆为郁弘毅亲笔所述,上头还有涂改批注,显然事出突然还来不及校对,便被当成遗物送了过来。

      “先生这是何意?”

      郁弘毅生前为大成留下了不少值得珍藏的典籍,上到他的理论著作,下到他带人勘测的舆图,全都在外放时留在了京畿,自打到了登州、进了清虚观后便封笔不再写书,黎豫没想到竟然还有一本。

      肖道远拿眼神轻飘飘地点了一下那本书册,“正德说,从前教了天泰帝,却没教你的,都在里头。”

      黎豫深知,郁弘毅教穆诚的是保基业定乾坤的为君之道,教肖瑜的是光风霁月的为相之道,而教自己的,则是阴暗诡谲的为相之道。如今,却是选择在临终之前将为君之道倾囊相授,让黎豫颇为诧异。

      “先生——先生,他怎会?”

      肖道远见难得见黎豫露出这副清澈的愚蠢模样,失笑地摇了摇头。郁弘毅临终自觉大势已去,知黎豫心性坚韧,乃是江山可托付之人,又不欲徒增黎豫心理负担,这才千叮咛万嘱咐肖道远,不必让黎豫承这份情。

      肖道远知道这对师徒彼此之前有算计也有真情,不愿违逆挚爱之人的临终嘱托,更不想他这份心意被误解,最终还是坦言道:

      “主君,这老匹夫的心思,您不是知道么?若是瑜儿堪当大任,依着他从前的谋划,主君当是被舍了的那个弃子;若是瑜儿心性依旧软弱天真,那主君当是入朝替瑜儿做腌臜事的那个。可他千算万算也没想到,最终入主中原的却是主君,他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但也不得不承认,如今情势下,主君才是江山可继之人,这才要将这为君之道拱手让人。”

      肖道远这话不偏不倚,将郁弘毅这些年来的小心思明明白白的摆在了黎豫眼前。可黎豫也不是傻的,若是郁郁弘毅真的对自己没有半点爱重之心,这本书册他完全可以直接带到地下去。

      “不知先生埋骨何处?”

      肖道远挑眉,故作玩笑道:“怎的?主君还嫌不够解气,要把人开棺鞭尸挫骨扬灰不成?”

      “肖伯父,您知我不是那个意思。”黎豫有些无奈,他只不过是想要尽一点为人学生的心意罢了。

      肖道远自然知道黎豫是一片孝心,只不过郁弘毅明言无颜面对黎豫,更不愿黎豫拿到书以后再对他感恩戴德,身为挚爱,这点意愿肖道远还是能为他办到的。

      肖道远朝着天泰帝寝宫的方向一努嘴,“你家先生如今有两个心爱的得意门生在下头作伴,不用你个没序齿的去凑热闹,你也不用着急,等你百年之后想见自然见得到。”

      黎豫从前就听说,肖道远性格跳脱,在朝中一直是个难缠的角色,也就从前郁相和林相两位能稍稍压得住,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黎豫还想再问,肖道远没给机会。

      “你不用担心那老匹夫无人侍奉香火,老夫与他相知一场,该做的一样不会少。”

      该杀不会手软,该缅怀的也一样会缅怀。

      肖道远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黎豫也不好再问,只得躬身一礼,“那就有劳肖伯父了。”

      “好说,谁让人是老夫送走的呢。你好好保重吧,这以后的担子可不轻。”肖道远无所谓的一挥手,转身潇洒离去。刚走出去十步远,似是想到什么,突然驻足,回头望着黎豫严肃道:

      “老夫知道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整顿超纲破世家乱局的决心,老夫提醒你一句,有些事要做一定要连根拔起,斩草不除根、出风吹又生。”

      这话让黎豫满腹疑惑,想要再问,肖道远却只留了一个潇洒的背影给他。

      若放在平日,黎豫肯定要追上去问个清楚,奈何今日他刚入城,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也着实顾不上了。

      当初黎豫是如何在京畿除了林相一家又如何被黎晗开祠堂羞辱众人清清楚楚,此刻当初看过热闹的小世家们皆惶惶不可终日,后悔当年一时脑热接了黎晗的帖子,现下都担心黎豫秋后算账。

      不过这些人着实是多虑了,且不说黎豫为人心怀宽广,只要不是蠹国害民之辈,根本不会往心里去。就在众人皆以为黎豫会扎根京畿,登顶人极,然后秋后算账时,黎豫只在京畿待了三日,布置好一切事宜后,亲自率军南下了。

      南下之前,黎豫做了三件事。

      其一,释放了天泰帝扣押在宫中的禁军统领家属,加之从前在北境的交情,黎豫彻底拿下了京畿禁军,由五万北境边防军与京畿禁军换防,赵卫和苏淮共掌京畿禁军,京畿军权落定。

      其二,在禁宫中遇到肖道远后,黎豫分别于第二日、第三日亲上肖府,以主君身份三顾茅庐请肖道远出山。肖道远拗不过黎豫,最终同意在黎豫南下期间暂代同平章事一职。

      其三,将愿意归顺、且愿意为新朝的效力的文臣原职留任,将黎贝玉和谢淳分别放入东西两府任职,同时启用当年肖瑜亲自培养的太学生,放入东西两府下的各个衙门,确保在一场动乱之后,朝廷能够快速恢复运转。

      安排完这一切,黎豫带着卓济、李守和容修率领由边防军和禁军重新整编的军队南下抗敌。等黎豫到了襄州,与郭晔汇合后,黎豫才知道南境的情况远比传到北边的乐观太多。

      原来,当初穆谦带领五万禁军守着西面的襄州,凭着当年在北境战场上实战出来的谋略和一腔孤勇,借着山川地利之险,竟然与南蛮的十二万精锐打了个有来有回。再加上肖瑜以命相争,给他争取了十日的喘息之机,刚开始在襄州战场上,南蛮竟然没讨到穆谦半分便宜。十日功夫,穆谦带领禁军以较少的人员伤亡歼敌两万余人

      可禁军毕竟只有五万人,早已人困马乏,等叛变的楚州常备军到了,穆谦腹背受敌,一边避着南蛮精锐的锋芒,一边防备着楚州常备军的偷袭,即便是这样,最终仍以禁军五万人的代价歼灭了近十万南蛮军队。

      剩下的两万南蛮士兵若非有着楚州常备军打掩护,还有熟悉地形的大成叛徒做内应,恐怕也不能全身而退。如今七万人盘踞楚州龟缩不出,已经被郭晔派兵团团围住。

      虽然当前情势乐观,但黎豫心中并不好受,如今这有利的局势,都是先前穆谦带着五万禁军兄弟拿命换来的!当年他们怀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战场,却被同胞背刺,黎豫不敢想象,他们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同胞的屠刀挥上他们颈间的那一刻,他们的心该怎样的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8章 终章(8)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