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7、端倪 ...


  •   穆谦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出了事只会问黎至清怎么办的毛头小子了,略作沉吟道:“等下本王飞鸽传书给赵卫,让他无论如何先把突击旗扣住,务必撑到阿克善忍不住露面。”

      黎至清知道当下别无他法,只能先如此补救,又见穆谦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以为他心中自责,忙安慰道:

      “咱们策反阿克善的筹码本就没过明路,互放被俘将领又是旧例,殿下一时不查疏漏此事,也无可厚非,殿下莫往心里去。”

      穆谦垮着脸,难得露出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本王并非纠结于此事,你曾告诉本王,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补救过后,就该着眼他事。”

      黎至清顿觉诧异,竟不是为了此事,现下还有更棘手的事么?

      “那是?”

      穆谦皱着眉头苦着脸,把成祯帝黎至清出府一事一五一十的讲完,而后恨恨道:

      “不知是哪个多事的乱嚼舌根,还传到了今上面前,赶明儿让本王揪出来,非宰了他不可。”

      穆谦说着狠狠一拳砸在了车座上。

      黎至清总觉得回京以后,特别是穆谚走后,穆谦对自己又亲近了许多。他并不排斥这种亲近,甚至心中还有些微喜悦。但清醒的头脑却时时刻刻提醒他,沉溺在穆谦给予的温暖中,会让他丧失理智,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更重要的是,穆谦还怀有别样的心思!

      黎至清深知世间难得双全法的道理,索性狠了狠心,面上不动声色的蕴着惯常的笑意,只不过这笑细品之下夹杂了些许苦涩。

      “既然陛下有旨,做臣子的自然要依旨而行。而且,当初殿下乃是误伤,这些日子承蒙殿下悉心照料,黎某已然感激不尽,宅邸一事大可不必,想来今上也能理解。”

      “要的!要的!毕竟本王伤了你。”话一出口,穆谦就后悔了,立马用手捂住了嘴。

      成祯帝所言非虚,一套宅邸,对于穆谦而言不过尔尔,可开了这个口,就相当于默认让黎至清搬出去!那哪儿成!

      现下更要命的是,黎至清不仅不帮忙出主意,竟然还答应了!

      最后,威风赫赫的禁军统领、当朝晋王殿下、曾经威震三军的北境主帅,束手无策地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仿佛被欺负了的狗崽儿一般,用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瞅着黎至清,委委屈屈道:

      “阿豫,你能不能别走啊……”

      此话一出,再配上这副楚楚可怜的表情,饶是黎至清头脑再清醒、心肠再硬、再能言善辩,也说不出一句拒绝的话来。

      不过,黎至清最终还是搬出了晋王府。不为别的,黎至清还需要在朝查找通敌之人,不泛于因着这点小事惹得今上不快。

      当然,穆谦也不是吃素的!山不就我,我来就山,穆谦择了离着两府衙门最近的一处大宅子,派人打扫干净后,将黎至清送了过去。第二日,他就以晋王府离皇城太远上朝不便为名,堂而皇之的住进了当朝左司谏的大宅。

      搬入新宅邸的穆谦一脸得意洋洋,恨不得把“本王简直是天才”几个字写在脸上。

      黎至清眼见着新府邸一下子又变成了个小晋王府,穆谦还一副求夸赞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虽然他理智上抗拒穆谦再追过来,但到底没有出言拒绝,两个人便在新住处安顿下来。

      住处的问题解决后,黎至清领着例行查贪墨的皇命进了政事堂。林弘济面上待他还算客气,还在与肖道远商议后,请肖瑜负责他在政事堂期间的一应公事,正和黎至清心意。一入政事堂,黎至清便扎入浩如烟海的案卷中。

      鉴于先前查晋王府的两姓之人时,仲城差事办得漂亮,禁军这边查案的重任穆谦又全权交代给了仲城。如今穆谦兼着巡城司的都指挥使,巡城司三个营里,神策营随他去过北境,神机营归谢淳节制,神风营的裘云与穆谦也有些私交,是以穆谦安排仲城先从阻力最小的巡城司查起。

      而穆谦本人,因着将黎至清出府一事皇之的糊弄过去,一连几日心情都极好,以至于对成祯帝时不时召他去暖阁议事,也不抵触了。

      一日,穆谦带着巡城司神机营的一小队士兵巡城,正与谢淳编闲聊着编排穆谚,突然被成祯帝派来的传令兵打断了。来传信的是殿前司玄武营的一个小士兵,为找穆谦破费了一番功夫,急得眼眶都快红了,见到人时,下了马就跪倒在地。

      “殿下,陛下宣您暖阁议事,这会子就让您过去。”

      看着小兵一脸沮丧,穆谦不明所以,难得他自己不抵触去暖阁了,怎么手下的人还替他为难?

      穆谦骑在风驰上优哉游哉,“今上又不是头一遭召见本王,你哭丧着脸作甚。”

      原来这个小兵因是殿前司从四境招的新兵,当值不久,还多在皇城内,对京畿道路并不相熟,传个令耽搁了不少时辰。这会子他怕穆谦去晚了成祯帝怪罪,回头便都成了他的不是,一时之间害怕不已,穆谦一问,他便哆哆嗦嗦说了实话。

      穆谦听完原委,不忍见自家兄弟受难,大方一笑,“无碍,若是今上怪罪,本王把事揽下来就成。不过,你在京畿当值,该学得该懂得,都得赶紧上手,要不然本王可没法一直护着你!”

      小兵听罢,连连称是,连带看穆谦的眼神都透露着感激,立马给穆谦磕了个头。

      穆谦身份贵重,又是平北的大功臣,刚得了成祯帝青眼,宣召晚到这种事根本算不得事,顶多被成祯帝骂几句。穆谦是个护犊子的,对手下能护则护,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乍被这小兵千恩万谢,顿觉不好意思起来。

      “多大点事,起来起来!把道让出来,本王得进宫了。”

      穆谦说罢,马鞭一甩,向着宫城方向奔去,留下一帮心悦诚服的禁军兄弟望着他的背影交口称赞。其中,有些参加过北境之战的士兵,借此机会又将穆谦在北境既没架子又英勇异常的事迹一说,众人不禁对穆谦又产生钦佩之情。

      穆谦逞了英雄,自然不敢耽搁,一路策马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暖阁外,本想着入内觐见,却被黄中拦在了殿外。

      “晋王殿下您先偏殿喝杯茶,太子殿下这会子在里头。”黄中见穆谦跑得急,喘着粗气,大冬天额头上还洇着汗珠,赶忙上前,欲领他去偏殿歇息。

      穆谦喘匀了气才道:“不碍事,太子殿下在内?今上这是分别召见?”

      黄中笑道:“本来陛下先宣了您,知道您巡城,进宫要花些时辰,索性就先召了太子殿下过来。”

      穆谦咂摸了一下这话,暗叹黄中会做人,丝毫不提他来晚的事。穆谦不敢托大,忙道:“不劳您费神,本王在此候着便是。”

      如今已经入冬,殿外天寒地冻,穆谦又炽手可热,黄中哪能让他在外头冻着,忙笑道:

      “老奴进去瞧瞧,太子殿下已经来了一会子了,说不定快出来了。”

      穆谦知道这是黄中在帮衬,赶忙从袖口摸出张银票塞到黄中手里,“那感情好,劳您费心了。”

      黄中赶忙推辞,却被穆谦硬塞了几个来回,这才赶忙塞进了袖口里,转头进了殿。

      黄中前脚刚进暖阁,殿内就传来成祯帝骂人的声音:“朕本以为你是个稳重的,没想到你也这般不识大体。他急功近利,那是因为他眼高于顶,不识其中水深,就知道纸上谈兵!世家的情况怎么样,你不知道吗?啊?”

      “可先生所言并无错处,如今世家尾大不掉,已成祸患!”素来温温吞吞的太子也拔高了音量。

      “你当朕是瞎的吗?穆诚,你太叫朕失望了!”成祯帝的火气已然有些按捺不住。

      “父皇,是您先让先生失望的!儿臣不知,十年前先生是怀着何等郁郁寡欢的心情溺毙于登州!”

      “滚!”

      还没等穆谦把这些话捋顺,太子穆诚脸上顶着个鲜红的掌印从暖阁内出来了。

      太子竟然被打了?穆谦心下一惊,这可是今上最受宠的儿子!

      穆诚见到候在殿外的穆谦,丝毫没有不忿和羞恼,如往日一般,面上带着宽厚的笑意,与他颔首示意后款步离开。

      若是从前的穆谦,定然会为听到了不该听的、看到了不该看的吓得浑身发抖,此刻他心中只剩好奇。穆诚一直扮演着乖巧孝顺的儿子和宽厚温和的兄长的形象,竟然也能把今上气到动手?

      黄中送了穆诚出来,赶忙来迎穆谦,小声道:“殿下留心些,陛下正在气头上。”

      穆谦应了一声,赶紧随着黄中入内,行过礼后安静地立在一旁,偷偷地打量着成祯帝。

      成祯帝这会子正倚在靠垫上,双目紧闭,手在眉心处轻轻掐着,面色十分难看,不知是因为病体未愈的缘故,还是方才被穆诚气着了。

      穆谦等了半晌,成祯帝才幽幽地开口,“朕听说,你搬到左司谏府上去住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7章 端倪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