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心意 ...


  •   如今穆谦手握重兵,风头正盛,若是这份人情真要讨,能从穆谦身上讨来的显然更多,可穆谚却没有,让黎至清微微诧异。不过穆谦近日作为有情有义,加之在北境时,穆谚曾随黎至清读书,黎至清对他的心性略知一二,此刻并不怕他狮子大开口,只耐着性子静静地等他提条件。

      “穆谦不肯为难先生,那坏人就要本世子来做了。”穆谚虽然面上随带了几分玩世不恭,但语气中尽显真诚,“前些日子,为着收养红伊和延儿,本世子应了穆谦三件事,最后一件便是来日要聘先生为西席。此事若你不允,穆谦肯定作罢,索性本世子开口请先生应下此事,就当还了如阜城外的人情。”

      “这……”黎至清迟疑起来,倒不是他不肯,这些日子相处,他也很喜欢两个孩子,奈何他年命不永,实在不敢应承。

      穆谚见他犹豫,以为他是担心要离开京畿,忙道:“先生放心,不会耽搁先生正事,只需如北境那般,每日拿出一两个时辰就好。再过个三五年,等他们开蒙时会送到先生门下,定然不会让先生旅途劳顿。”

      黎至清见他会错意,大方笑道:“殿下误会了,并非黎某不愿,只不过黎某身患重病,时日无多,恐怕没有三五年了。”

      穆谚知道穆谦对黎至清有别样心思,所以平日里见到穆谦格外重视黎至清的饮食起居,也不以为意,只当穆谦在献殷勤,却从来没想过是黎至清身体有恙。如今又见黎至清这般风轻云淡地论及生死,穆谚一时不能接受,变了脸色,“怎会如此?可延请名医医治了?穆谦知道吗?”

      黎至清温和一笑,“不过是旧疾未愈,晋王殿下已然为黎某请过太医了,剩下的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世子殿下不必介怀。若有幸能苟活至两位小殿下开蒙之日,黎某自然愿效绵薄。”

      虽得黎至清一诺,穆谚心里并不痛快,特别是得知他命不久矣,更是别样滋味在心头。个中滋味让他一下子想到穆诀离世这一年的辗转反侧,再联想到穆谦对黎至清的心意,忍不住开口问道:

      “先生将穆谦视作什么?”

      黎至清瞬间沉默,垂眸犹豫半晌,才抬起眼睑,“晋王殿下是黎某的主公,更是挚友。”

      穆谚不信,立马追问:“仅此而已?”

      不然呢?穆谦虽有心,可黎至清瞧不清自己的心,他咬了咬唇内的嫩肉,不着痕迹地吐了一口气,攥了攥拳头,才道:“仅此而已!”

      如今的黎至清的表现,落在穆谚眼中,与先时如阜城外如出一辙,当时他一边不让穆谦同行,一边难掩失落,此刻也是,明明面上一副纠结的模样,却仍嘴硬得厉害。

      直觉告诉穆谚,黎至清对穆谦的态度绝对不止他说得这般简单,穆谚不知黎至清为何不愿承认,但也不想过问别人的私隐,只是劝道:

      “先生,有时候遵从自己的内心,比遵从世俗礼教更重要。”

      “内心?”黎至清略显茫然,到底指什么?莫非是心中那种经常升腾起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穆谚知道把事情点破,会让黎至清尴尬,他与黎至清还未相熟到这种地步,想了想,只道:

      “若是先生当真无意,那就请先生千万记住,您与穆谦只限于友谊,否则越了界,来日怕会遭受锥心之痛;但若先生有意,那就莫要耽搁。”

      黎至清自诩思维敏捷,可此时此刻,他却拿捏不清了,“何为有意?”

      穆谚自嘲笑笑,“说起来,本王也不知道何为有意。只知道穆诀还在时,他若被什么女子或者稀罕玩意吸引了目光,本世子定然要将他看中的东西抢来,引着他来找本世子。他一日不来,本世子便觉浑身不自在,但只要他来,哪怕是来找茬、来吵架,本世子心中也是欢喜的。后来他去了,本世子只觉日月无光,仿佛天地之间只余下痛楚,那种痛撕心裂肺,让人无法承受,恨不得随他去了。如今,本世子只想将他的孩儿好好抚养成人,偶尔帮扶一下他的兄弟,别无所求了。”

      黎至清回忆仿佛穆谦从前来找他时,他也是欢喜的,穆谦偶然一日不来,他是失落的;至于失去的痛楚,他不曾经历过,那大约与穆谚的心思是不同的吧?黎至清拿不准,只轻咬着下唇,面上皆是无辜和茫然。

      穆谚自知多言,又见黎至清天人交战,对他微微颔首后,自顾走向马车,将懵懵懂懂地黎至清留在了原地。

      *

      送走了穆谚,回京畿后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如今,穆谦有了差事在身,再也不能自由散漫地待在府里,每日天还没亮就要去上早朝,早朝过后还去衙门应卯。穆谦偶尔会待在进军衙门处理公文,大多时候带兵在城内巡防。

      穆谦骑在风驰上,沿着京畿主干道巡视,看着街道上偶然结伴而行的纨绔,自己那段荒唐日子不时在脑海中浮现,恍如昨日一般,一时之间感慨万千。正惆怅着,突然得了风声,今日大理寺将开审刁民冲撞睿王妃一案。

      穆谦心道,来得正好!之前答应黎至清不找肖瑜麻烦,但不代表他肯吃军粮危机的哑巴亏,当即下令让巡城司下神风营的指挥使裘云带兵围了大理寺。

      裘云一个寒门靠武举入仕的新贵,能爬到一营之首,除了能力能力卓然外,也懂得体察上面的心思,是以不仅盯着大理寺卿秉公审理此案,还把前段时日闵州毁堤案翻出来了。

      闵州毁堤案与北境粮草危机牵扯颇深,眼见着当朝晋王插手此事,大理寺卿不敢徇私,秉公审理,直到给闵州这些地方官定了罪,裘云这才带兵离开。

      裘云差事办得漂亮,穆谦甚为欣慰,以至于晚膳时胃口都比平日里好上许多。穆谦端着碗,夹了一筷子鲜笋塞进嘴里,“至清,本王觉得今晚的菜格外好吃。”

      黎至清瞧他心情极好,知道是为着白日审案之事,“殿下今日是痛快了,可辛苦了黎某。”

      穆谦放下碗筷,端起茶盏,“此话怎讲?”

      “今日右司谏有本要参,待面圣时,家中老母突发疾病,就把折子转交给黎某,让黎某代奏。”黎至清面上一本正经,手执汤匙抿了一口雪梨汤,悠闲道:“结果那折子是参殿下的,还得劳动黎某来念。”

      肖瑜的劄子上达天听,成祯帝斟酌过后决定重设谏院,依着肖瑜之意,在大成内部选拔人才。穆谦虽不想黎至清太过操劳,但知他一片丹心,犹豫过后放他入仕。因着黎至清出自晋王府,穆谦需要避嫌,由赵王亲自举荐,算是还了穆谦帮着穆谚争取康王嗣的人情。如今黎至清出任谏院左司谏一职。

      “咳咳——”穆谦听了黎至清的话一时激动,呛了,猛咳起来。

      黎至清见状,暗恨自己不该大喘气逗他,赶忙拍着穆谦的背,为他顺气,然后亲自盛了一碗雪梨汤送到他嘴边。

      穆谦就着碗喝了一口,又咳了几声才缓过劲来,“折子上写了啥?”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黎至清一脸无辜,“早上殿下兵围大理寺,下午折子就到了今上的御案上,说你往日在野欺男霸女,而今在朝滥用职权。”

      欺男霸女?从前明明只是逢场作戏,怎的变成欺男霸女了,让黎至清误会可怎么办?穆谦急了,“纯属放屁,本王什么时候欺男霸女了!”

      黎至清轻笑,“那是承认滥用职权了?”

      穆谦冷哼一声,“本王新官上任,朝臣皆持观望态度,若不先把威信立下,日后岂不人人都敢来踩一脚。只是没想到这点小事就闹到了今上面前!今上怎么说?”

      黎至清当然知道闵州官员的审理,是穆谦用来杀鸡儆猴的,照实回答,“今上倒是没说什么,只问黎某信不信。”

      “那你咋说的?”

      黎至清眨了眨眼,将之前在御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又重复了一遍,“黎某说,殿下在北境掌兵,军纪严格,赏罚分明,从未徇私枉法。此番殿下又未曾当着黎某的面兵围大理寺,黎某自然是不信的。”

      穆谦心中熨帖,又夹了一筷子笋,有滋有味的吃完,才得了便宜卖起乖来,“阿豫身为左司谏,徇私可不好!”

      黎至清扬眉,笑意渗进了眸子里,玩笑起来,“既如此,殿下已经承认兵围朝廷府衙,黎某也算有理有据,明日黎某便上一份奏本,也不辜负殿下对黎某公忠体国的期望。”

      穆谦故作不屑,“要啥有理有据,风闻奏事不是你们谏院的特权么?”

      “没了。”黎至清喝尽了瓷盅里的最后一点雪梨汤,慢悠悠道:

      “当下谏院复立,又有风闻奏事之权,难免被有心之人利用,将肃清吏治之利刃变为党同伐异之凶器,所以黎某上奏请求废了该特权。托殿下圣宠优渥的福,今上看不得他刚得宠的儿子受辱,斥责右司谏不加核对,便以道听途说之语攀诬皇子,顺势准了黎某的奏请。”

      穆谦惊讶地微微张大了嘴边,半晌没缓过劲来,“人家都巴不得给自己衙门揽权,怎么到了你这里还往外推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0章 心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