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8、寸心 ...


  •   这些年黎至清心中积攒的事情太多,其中内情只有肖瑜略知一二,这次与肖瑜会面,虽算不上相谈甚欢,但到底能将心底愁绪抒发一二,是以面对肖瑜离去,黎至清心中有几分不舍。

      等相府的马车上了路,穆谦才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接过仲城递过来的雪貂大氅搭在了黎至清肩膀上,“太阳落山,寒意渐起,多穿些别着凉了。”

      肩头一暖,黎至清这才将目光从马车上收回来,婉拒道:“晋王府的马车保暖做得极好,倒是殿下骑马而来,更需保暖才是。”

      穆谦深以为然,拖着下巴想了半晌,“这雪貂大氅,本王在北境时就说要送你,如今再拿回去自己穿,未免出尔反尔。不过,这天的确是比方才本王出城时冷了许多。”

      话音未落就见黎至清要把大氅拖下来,穆谦只想借着这事耍点小心思,哪能真让他脱下来,立马按住了他的手,煞有介事道:

      “你方才也说,晋王府的马车暖和,要不然本王同你上车挤挤?”

      “……”

      不等黎至清反应,穆谦伸手替人将雪貂大氅的衣带系好,然后把车帘一掀,径直跳上了车,穆谦转身把手伸给了黎至清,“来,至清,上来。”

      黎至清一顿,还是把手递了过去。

      穆谦的手因着执剑、射箭,虎口、指根、指尖皆是粗茧,但是他的掌心炽热,黎至清冰凉的指尖一碰,仿佛被灼了一下,下意识想往回缩。

      可穆谦没有给他退缩的机会,一把抓住他的手,稍一施力就把人带进了车厢。

      等黎梨进了车厢,穆谦仍没有要放手的意思,还直接把黎至清另一只手也捉了来,对着呵了一口气,合在掌心中暖着,边暖嘴上还不忘占便宜。

      “至清,你这双手冰冰凉凉的,要是放在夏日,握在手心里肯定消暑解乏。”

      穆谦的厚脸皮,黎至清早已见怪不怪,方才在寒风中站了一小会儿,都被冻透了,此番手被人焐着,暖意从指尖直通心底,整个人瞬间放松下来,有了闲情逸致与穆谦玩笑,“那殿下还不如抱个冰坨子,更解暑。”

      “哎呦,不得了,你这嘴是越发厉害了!”穆谦觉得掌心中原本那双冰凉的小手已经温热起来,这才把人放开,然后掏出怀中的油纸包递给黎至清,“快吃点东西,把嘴巴占上,要不然本王还不得总吃亏。”

      黎至清接过油纸包,却没着急打开,他与肖瑜聊了一日,已然疲惫不堪,先时在马车上,也并未睡熟,此刻无甚胃口,只将油纸包握在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与穆谦聊着天,聊着聊着,眼睛就开始打架了。

      “至清,你今日的紫衣灵动飘逸,方才官道上一见,不同凡响。”

      “唔——”黎至清睡得迷迷糊糊地,胡乱接着话,“是——殿下——是殿下选衣裳的眼光好。

      “至清,红叶寺好玩吗?等明年开春,咱们来郊游如何?”

      “嗯——好玩——”黎至清的脑袋随着马车的颠簸,一下又一下地磕着马车壁。

      穆谦见他如此,难掩心疼,索性直接把人捞过来,让他靠在了自己肩上。

      黎至清虽然睡得迷迷糊糊,仍嘴硬道:“殿下——这——这于礼不合。”

      穆谦没想到他都快睡着了,还惦记这个,恨铁不成钢道:

      “从前去北境,你病着,连本王怀里都躺过,靠个肩膀而已,不算什么。”

      黎至清已经顾不上思考,仿佛觉得穆谦说得有理,自顾问道:“唔——你——你怎么来了?”

      这次穆谦没再敷衍,看了看身边之人安睡的侧颜,轻轻开口,“至清,本王怕,怕你被肖若素骗了去,就再不肯回来了……”

      *

      等黎至清再次醒来时,他正靠在穆谦肩头,而穆谦则倚在车壁上,脑袋歪靠在他脑袋上,睡得正香。

      黎至清稍一动弹,穆谦便醒了,揉了揉惺忪地睡眼,转头看到神色清明的黎至清,咧嘴一笑,“本王竟然也睡着了。”

      “殿下奔波一日,定然累了。”黎至清莞尔一笑,伸手掀开了车帘,瞧着车外的景色。京畿的路,他并不熟悉,此刻天已经黑透了,车外灯火通明,他们马车正缓慢行驶在一条夜市上。

      自打来了京畿,黎至清从未逛过夜市,忍不住多瞧了几眼。京畿的夜市繁华异常,比之冀州和登州热闹许多,小商贩来往穿行,各色货物琳琅满目,熙熙攘攘,比肩接踵。

      穆谦见他瞧得认真,自己也把脑袋凑过去,与他挤在一处,打量着车外的光景,只一眼穆谦便成竹在胸,“这边就是有名的京畿十八坊,这条街上全是吃的玩的,本王从前常来,离着王府已经不远了,要不要下车走走?”

      黎至清面上一喜,“可以吗?”

      “当然!”穆谦当即叫停,与黎至清一前一后下了马车。两个人并肩而行,在夜市上逛了起来。

      有了先时在平凉城的经历,黎至清喜欢什么,穆谦早就了然于心,不过半晌,画着小熊崽子的灯笼、草编的熊瞎子和黑熊图案的糖画穆谦买了,一个劲儿往黎至清手里塞,惹得黎至清哭笑不得。

      最终,仲城和银粟手里已经提不下别的东西了,穆谦才堪堪作罢。一行人最终停在了一个露天的皮影戏台子前。

      黎至清一边眉眼含笑地瞧着远处的皮影戏,一边与穆谦闲聊,“从前年纪小,偷偷溜进城玩儿,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偷看皮影戏,那会儿戏台子旁边有棵歪脖子老槐树,我和哥哥、萍姐姐三个人就会爬到树上,不用买票就能看到皮影戏。刚开始,我们沾沾自喜,觉得沾了老板的便宜,如今想来,是那老板厚道,不与我们三个穷孩子计较。”

      自他回了京畿,还未真正放松一下,如今见黎至清兴致颇高,还忆起童年旧事,穆谦也乐意作陪,“反正都这个时辰了,也不着急回去,咱们不妨进去看完这一场?”

      “好啊!”黎至清欣然同意,两人在台下找了个座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戏台子上演得剧目叫做《潼关赋》,是改编自民间话本子上的一个故事,据传很早很早以前,久到朝代已不可考,有一个学子年少成名,被举荐入朝为官,从县衙小吏一路做到礼部尚书,他在朝时忠正廉洁,直言敢谏,本能封侯拜相,却最终因吏治腐败对朝廷失望挂冠而去。他乃当世大才,朝廷曾七次重金聘他出山,皆被他婉拒。等到第八次,他却再着官袍出山。原来时年关中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他不忍见百姓受苦,故而再度回到了那个令他失望至极的朝廷。

      黎至清定定地盯着戏台子,想着白日里与肖瑜的闲谈,脑海中浮现了一副画,画面里民不聊生,百姓朝不保夕,忽然有一位衣袂翩翩的儒雅书生,出山入仕,扶危济困,慢慢地那位书生的脸渐渐清晰,最终变成了肖瑜的模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随着一声悲怆的唱腔,一折戏尽,黎至清却久久没缓过劲来。

      “至清?”恍神的黎至清让穆谦心生担忧,忍不住唤了一声。

      黎至清这才回神,强笑道:“许久没看皮影戏,难免着迷,殿下莫怪。”

      若放在从前,黎至清顾左右而言他,穆谦定然习以为常,但现在,他们自北境共患难归来,听惯了交心的话,再被敷衍,穆谦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但他顾不上气恼,因为此刻黎至清脸色苍白的吓人,尤其是方才那一笑,无力又苍凉,着实让穆谦担心起来,忙道:

      “玩得差不多了,也该饿了,你是想回王府,还是咱们就近吃点什么?”

      黎至清还陷在方才的情绪中没有出来,随口接了一句,“回去吧。”

      等到了马车上,黎至清还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穆谦再次把黎至清的手捉过来,又是冰凉的触感,比之先前更甚,穆谦替他暖了暖,才略带担忧的问道:

      “至清,到底怎么了?是方才那出戏,不合你心意?”

      黎至清摇了摇头,笑得有些无力,“今日见了肖若素,黎某才知道为何有才之士那么多,偏偏他能名动天下。”

      为何每当先生提及他,总是难掩欣赏赞不绝口。

      为何自己如何努力,于先生口中,都是比之若素,望尘莫及。

      不等穆谦再次发问,黎至清自顾说道:“今日,肖若素曾劝黎某,格局要放开,当时黎某似懂非懂,直到方才那出戏,黎某才领会他话中之意。与他比格局比胸怀,黎某自愧不如。”

      这种妄自菲薄的话,穆谦可就不爱听了,尤其是说这话的还是自己的心上人!

      “扯什么犊子呢!你那里比不上他!”穆谦对肖瑜了解不多,除了北境之事,更多来源于那半本坑了的《乱世孤雄》,而且书中只写了黎至清遇到肖瑜是棋逢对手,却从未提及他逊色于肖瑜。穆谦想到此处,拿手轻轻在黎至清胸前拍了拍,笃定道:

      “别听他忽悠你!本王就觉得你这里能装山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8章 寸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