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4、蚁穴(下) ...


  •   黎至清站在回廊里,没有露面,穆谚走后,他便自顾回了翠竹轩。黎至清恹恹的,褪去方才独自待在翠竹轩时的焦躁不安,此刻他只想一个人静一静,想一想这十八年来从未被纳入他认知和考量的东西。

      翠竹轩里,黎至清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内室。黎梨跟在他身边久了,很容易分辨出他的低迷是因为情绪不佳还是有事劳神,此刻显然是后者。黎梨知道黎至清需要独处时忌讳有人打扰,贴心地留了他一个人在轩内。

      等穆谦用过午膳来到翠竹轩,刚入内室就见黎至清两手拖着腮,眉头微拧,眼皮耷拉着,嘴角气鼓鼓的,仿佛在被什么事困扰着。落在穆谦眼中,尽是孩子气。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黎至清闻声抬眸,把胳膊放在案上,他没想好怎么把这份难以言表的情绪描述出来,只得敷衍道:“瞎琢磨,不打紧,前头的事忙完了?”

      “忙完了。”穆谦不等招呼,自己在案前坐下,想要倒茶,却发现茶壶内茶都凉了,环顾一周没见到黎梨,不禁好奇道:“小丫头哪里野去了,怎么没在跟前伺候着?”

      黎至清瞧着今日跟穆谦的是银粟,心下了然,笑着遮掩道:“方才黎某同她说想一个人待一会儿,她怕扰了黎某,一个人躲出去了。”

      “本王瞧着你也神游的差不多了,该寻她回来伺候了,要不然连口热茶水都没有。”穆谦见黎至清未置可否,直接递了个眼神给银粟,这才进入正题。

      “有桩事同你讲,西境的来人了,是从前京畿派去的一个世家子,如今在郭大帅帐下效力。这人面圣后声泪俱下,说郭大帅本就旧伤复发,听闻朝廷申饬,自觉无颜愧对今上,当即就要动身进京请罪,谁知大帅实在羞愤难抑,竟突发中风,从马上栽了下来,卧病在床难以动弹,这才遣了他进京代为请罪。”

      “这世家子可真是个人才!”黎至清闻言忍不住笑起来,“就知道大帅不会引颈就戮,京畿还不敢发兵跟西境硬碰,只能吃瘪了。”

      穆谦的表情与黎至清如出一辙,也是一副看热闹的模样,“那是,再加上他出自苏家,听说还跟苏淮三代沾亲,也是大世家出身,看在苏家面子上,朝里那些文官还不能找他麻烦,只能装模作样地安慰他这些年在西境的艰辛。不过,看起来那小子挺服郭大帅的。”

      “郭大帅乃当世豪杰,但凡有心立业,逃离京畿,投身郭大帅帐下,自然是不错的选择。”黎至清略显怅然,说完想到黎梨,又道:“殿下,黎某有一桩事同你商量。”

      黎至清追随穆谦的日子,一般都是穆谦提想法,找黎至清拿主意,如今黎至清主动提出想法,让穆谦好奇起来,心中也有些痒痒的,黎至清主动跟自己提要求了呢!

      “你说。”

      黎至清这些天因着穆谚之事有些触动,他虽然不知道对人动心是什么感觉,但黎梨和寒英互相心悦已成事实,他自知年命不永,无法看顾黎梨一辈子,有了穆谚错过一生之事在先,他也怕夜长梦多,这对有情人突遭变故,是以认真道:

      “阿梨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她与寒英互相中意,寒英性格敦厚,为人忠勇刚毅,黎某相信他是个值得托付之人,所以想请殿下成全这对有情之人。”

      穆谦斜倚着身子,胳膊架在桌案上,单手托着腮,沉吟起来。

      黎至清见他迟疑,心中忐忑起来,莫不是穆谦嫌弃黎梨孤儿出身,觉得她配不上寒英?黎至清知道京畿重门第,此刻他不知穆谦心中所想,犹豫半晌,轻唤了一声。

      “殿下?可有不妥?”

      “有!”穆谦苦着脸,煞有介事道:“这门亲事本王没有意见,想来寒英那边也不会反对,只不过,这提亲,不是该男方来么?本王在想,还得得空选个媒人,也不知这京畿的媒人哪家好,等本王回头问问谢二。”

      穆谦的思路果然相较于平常人更为清奇,黎至清甘拜下风,无奈地笑道:“那这些就有劳殿下费心了。”

      “不费心不费心,应该的。”穆谦大气地一挥手,起身拖着下巴在屋子里踱着步子,“让本王好好琢磨琢磨。”

      “黎某还有个不情之请,黎某知道寒英是殿下心腹,殿下志在四海,寒英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个小护卫,将来定要被委以重任,不妨当下就放他出去历练历练,宜早不宜迟。”黎至清说着,轻咬了下下唇,给自己打了打气,才道:

      “其实,这里面也有黎某的私心,阿梨自小便跟在黎某身边伺候,如今有六年了,京畿水深,黎某不想让她继续在里面掺和,想给她寻个置身事外的去处。”

      穆谦没想到黎至清这般坦率,与从前议事风格大相径庭,他自己也有心着力培养心腹,拓展京外势力,既然黎至清提了,不妨就从寒英开始,“地方你可寻摸好了?”

      “西境和北境都还行。”黎至清成竹在胸,“西境如今除了军事尚可,其他实在不敢恭维,郭大帅与殿下互相欣赏,将寒英放在西境,既能得到历练,又有人看顾,是不错的去处。北境与西境相比,状况更为糟糕,可谓百业待兴,去北境要艰难许多。不过,殿下在北境的余威仍在,寒英又是前战的先锋,比起西境,要更受百姓爱戴,处事更为便宜。两地各有利弊,还请殿下决断。”

      穆谦听了连连点头,“照理说,寒英去北境,有边防军兄弟们在,肯定不会吃亏,但早年三州被焚尚未缓过劲来,今年又遭了战火,局面非一朝一夕能转圜。要是玉絮也就罢了,寒英是个实心眼,本王怕他一下子接了这么个重任,遇到困难不好意思说,只能让自己委屈。按本王的意思,还是去西境,有人护着,本王也能放心些,等在西境历练的差不多,再说旁的。不过,本王还是要问问寒英自己的意思。”

      将寒英外放,一来为着给黎梨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再者就是为穆谦日后培养人才,至于把人派去北境还是西境,要穆谦自己从大局出发选择,黎至清只当他还要再细琢磨,也不再对去处置喙,只就着当前形势道:

      “若是殿下选了西境,眼下正好有个机会。西境闹了这一出,京畿吃完哑巴亏后,定然会有动作,苏家子是回不去了,京畿会另择他人,而且此次人不会少,殿下觑准时机把寒英塞进去便是。”

      “倒是个好机会,那本王可得赶紧给寒英张罗亲事了!”穆谦先时没想到这一层,听罢一喜,然后又把右手食指放在左腮伤轻轻挠了一下,故作色气满满道:

      “你对家里小丫头片子的事这么操心,怎么不操心操心自己的事?”

      “啊?”黎至清茫然地睁大了双眼,“可黎某已然成家了。”

      穆谦心道,你还装,等玉絮查了证据回来,本王看你还怎么抵赖!

      穆谦不想当第二个穆谚,他不甘心地凑到黎至清眼前,距离近到温热的呼吸能喷在黎至清的脸颊上,穆谦伸出食指屈起,放在黎至清的下颌骨上,轻抬,语带暧昧,“成家了又如何?还能纳妾,还能养外室,还能偷情……”

      从前穆谦虽不着调,可没说过这般露骨的话,黎至清被这话臊得红了脸,气道:

      “殿下若有此心,只管京畿十八坊浑闹去,少来拿黎某打趣!”

      见人恼了,这次穆谦没着急哄人,笑道:“本王才不去!本王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要得了那知心人儿,本王就再无所求。阿豫,你懂么?”

      黎至清没了火气,低头咬着唇内的软肉,半晌才道:“黎某不知。”

      “没关系,有朝一日,你会知道的。”

      穆谦自诩不是第二个穆谚,他也绝对不允许穆谚的遗憾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从前拖着不肯坦白,因着黎至清早已成家,他怕黎至清为难,又怕黎至清对他无意。可这次北境之行,穆谦眼见着黎至清临危赶回平陵城,又听玉絮讲了他驰援安新城时,黎至清对苏迪亚的敌意和作为,穆谦此刻绝不信黎至清对自己无心!

      穆谦下定决心,只要玉絮拿了证据回来,他就不会放手!

      调戏完人,穆谦心满意足地出了翠竹轩,迎头正碰上面色不佳的银粟,出言打趣,“没找着人,也不至于这么颓丧吧?”

      “找着了,在假山后头跟寒英说悄悄话呢。”银粟面上尽是被秀恩之后的嫌弃。

      穆谦听罢捧腹大笑,“他们说悄悄话,你哭丧着脸作甚?回头你也找个好姑娘,当着他俩的面秀恩爱!”

      银粟似懂非懂,但也听了个大概,神色凝重起来,“不是他们。有个旁的事,属下说了,您可千万别动怒。”

      穆谦今日心情甚好,满口答应,“嗯,本王不气,你直言便是。”

      银粟心一横,“方才得了信,北境和谈有结果了,胡旗退兵,下嫁苏迪亚公主和亲,大成释放被俘的胡旗将领,岁币循例照旧!”

      “若你打赢了胡旗军队,结果等使臣谈判过后,大成还要割地赔款,殿下作何感想?”

      当时黎至清那句玩笑话言犹在耳,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打压功臣!私放罪犯!和谈卖国!穆谦从前未关注朝局,如今当真让他大开眼界!

      穆谦怒极,却仍保持者风度,强压下怒火,“此事多少人知晓了?”

      银粟赶忙应道:“公函应当尚未进京,咱们得的信是赵团练使飞鸽传书回来的。”

      穆谦略作平复,吩咐道:“此事先瞒着黎先生,他大病初愈,经不住大悲大喜,在公函回京前,切莫走漏风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4章 蚁穴(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