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文理之选 ...

  •   郊游后回到家里已经五点多,姨妈居然已经在家里跟妈妈小声说着事情。见我回来后,妈妈示意我回自己的房间呆着,吃饭时候自会叫我。看来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我是小孩不配知道。快到吃饭的时候,有个我从没见过的叔叔上门,姨妈介绍这是他的干弟弟姓肖。我礼貌地打了招呼,就帮着摆桌子吃饭。可是姨妈毫无食欲,肖叔叔也表示已经吃过,于是他们两个又跑到书房去小声议论。我和爸爸都觉得莫名其妙,但是不敢多问。姨妈在我们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出门办事去了,下午又跟肖叔叔回到我们家窃窃私语,直到晚上她才回旧城去。爸爸好奇地问妈妈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不找自家人商量却找半个外人。妈妈说:“姐夫出轨,我姐在崖城还有什么自家人呢?”
      “啊?!”我和爸爸同时叫了出来,记忆中姨父虽然不帅且脾气有时候火爆,但是他对姨妈言听计从人缘也挺好,不像这种有花花肠子的坏人啊。
      “人不可貌相,”妈妈惋惜地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这种事我们自然是帮不了什么,可是你姐找这个姓肖的又是为啥呢?”爸爸不解地问。
      “具体我也不清楚,”妈妈接下来的话打消了我的想象,“好像想去查那个女人的底。”妈呀,我这是在看港片吗?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但是站在姨妈的角度看,这事的确很伤人。真是无独有偶啊,先是三姨现在是姨妈,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但是有钱的男人果然可能加速变质啊。我很好奇姨妈是怎么发现的?姨父的外遇对象是在哪里?但我根本不敢多问,因为现在妈妈自己厂里的事情也很堵心,三姨还三天两头打电话来倾诉,姨妈自此基本每周都来我家一到两次,这里已经是她自定的和肖叔叔商讨大事的据点。
      星星艺术节又到了,学校每年的活动周而复始,不会有惊喜也不会有惊吓。看着活跃的周晴、蓝婷婷等人,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退出,更何况我已经心生厌倦。但是每班要在学校表演一个节目的任务依然艰巨,因为涂老师不希望演出的人牵涉太多而影响全班学习,这担子最后经周晴协调就落在马小伟、季晓旭和谢彤肩上。马小伟是一个文艺青年,文体活动都很积极,看似高冷却很有诚意。季晓旭虽然是住校生,但是她身上毫无乡土气息,一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所以也热衷潮流。谢彤这学期从平城某中学转学到我们班就读,刷新了我对跨城读书的新认知。我一直认为都是周边县城地级市的学生涌入到平城读更好的学校,还能逆流而行反其道行之,离开大热的平城跑到我们这个县级市来求学,厉害了。所以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来自大城市的住校生,倒是我的组员另一个住校生唐嫣然一语道破:“原来学校里有个男生跟她早恋打得火热,是她家里坚持给她转学以杜绝后患。”哇,这一招是釜底抽薪吗?看来长得漂亮也不全是好处啊,就像鲜艳的花朵本想静静伫立,却总有蜂蝶不请自来。
      涂老师听说表演只涉及三个同学,先松了一口气。接着他又找刚排练回教室的季晓旭谈话:“你成绩优良,要注意别让排练影响学习,差不多就行了。”
      季晓旭除了点头答应不敢多说其他,事后告诉同桌孔茹:“感觉参加表演稍有不慎就是犯罪啊。”
      孔茹把这话说给我听时,我也只能微笑说:“我就是身体协调能力太差,没法参加舞蹈表演。”马小伟和谢彤选了一首流行歌曲,分担了编舞的任务,最后决定由马小伟领舞。说实话我真的是佩服他们,别说我肢体动作僵硬,就算我能达到平均水平,我觉得自己的内心真的不够强大到在舞台上大家的凝视中跳几分钟。我不知道一班是否有什么大招或奇招,但周晴应该会设法打听清楚,不让我们班在形式上吃亏。说白了,现在的高一聚焦点就在一班和我们班身上,仿佛当初我所在的初中年级聚光灯只打在一班和我们班身上一样。
      艺术节前一晚的英语半小时涂老师早早就来教室守着,生怕大家过分激动而不能安心学习。我按程老师的要求又进行了一个小的听力训练并当场公布了答案,大家整体反应是有点难,正确率不是很高。拿着答案再听练习,一切豁然开朗,根本不需要像解答物理题目那样抽丝剥茧层层分析。数学晚自习大家更是在涂老师的严密监控下无法溅起任何水花,倒是隔壁班的化学晚自习第二节课时,他们班主任直接放手让他们布置教室。听着隔壁班虽然关了教室门但依然飘出的热闹喊话,我估计班里绝大多数同学心里都在叫骂。但是我的心里相当平静,仿佛外界什么也没有发生,很快就集中精力撸起袖子干数理化。晚自习结束后,涂老师在讲台上说:“要布置教室的同学不要搞太晚,明天早上学校表演的时候还有时间嘛。”
      涂老师前脚刚走,大家就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始布置了。范潇潇用一贯高昂的分贝说:“涂老师真会精打细算啊,学习的时间一分也没给我们少了。”
      孔茹不禁笑了:“这不就是他的风格吗?你第一天才到我们班吗?”马兴华和学习委员冯建说话间又想抬脚开溜,孔茹和周晴前后门堵住他们喊:“现在正是需要班干部以身作则的时候!”
      陈封踩在课桌上贴窗花回头就高喊:“马兴华不准走!”我和乔希默默在一旁把拉花理开,并准备充气球。现在高中的班风的确淳朴且好学,但也少了好些青春热闹的风情。我想着一个半月后的考试心里就有点烦,特别是物理。期末考试出成绩后,就是文理分科,我今后的高考方向就真的要确定了。正想的出神,和林越追逐打闹的钱小宇从背后差点把我撞翻,我一个趔趄还好稳住了。
      “组长,你没事吧?”本来跑到前面的钱小宇又跑回来,又踩爆了两个我们已经充好的气球。他乐在其中的样子让我没法继续生气,算啦,大家开心就好。大概布置了一下,没敢搞得太晚,大家各自回家。
      第二天早上不用早自习,但我还是没晚起床多久又去晨跑。跑回家的路上碰到几个去吃早饭的男住校生同学,因为我没戴眼镜无法确认到底是谁,倒是听出黄俊仁的声音叫我:“木清凌,你又跑步啊!”我“嗯”了一声,因为呼吸急促也没好多说话,继续往前奔跑,他们议论我的声音我也很快就听不到了。我又在家看了会儿书掐好时间才往学校赶去,孔茹、乔希等人更早就到了,教室基本布置完毕。学校的艺术节汇演在学生会宣传部委员的主持下拉开序幕,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我读初二时,身为高一年级学生的季盛和周力哥哥,他们班奉献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汇演。当时我暑假电脑培训时认识的一个姐姐任她们班的文艺委员,她从楼上洒细碎且小的泡沫,让登台后演员们的第一个亮相就炸了场。虽然后来因为只有两个有线话筒传来递去,影响了话剧演出效果,但却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现在轮到我也读高一了,但好像自己除了年级并没有其他方面的太大变化。初中部的汇演在我眼里又显得有些幼稚,但是我特别欣赏这些弟弟妹妹在舞台上挥洒汗水表达青春的勇气和魅力。
      终于轮到我们年级,按顺序首先是一班登场。只见三个高大帅气的男生顶着酷炫发型,眼戴墨镜身穿风衣,齐刷刷亮相摆好造型时,我才发现沈里就站在中间。劲歌热舞的最后,是三个帅哥把墨镜一摘朝台下扔,把气氛推向了新高潮。主持人还在替我们班的汇演串词时,沈里已经冲下台到处找被他摆造型时扔掉的墨镜。我觉得一阵好笑,又下意识往自己周围看了下,真的没有墨镜。他还在一班和我们班的观众席里大喊:“我的墨镜呢?”然而他的诉求很快就被新汇演的舞曲淹没了,马小伟等人今天的表演比昨晚在我们面前试演更好,他们自己也很满意。所有的汇演都是歌舞表演,只有一个是属于相声语言类节目,就更别话剧形式的展现了。
      下午教室里的人总是不齐,大家来来往往无非就是对着一台电视和碟片机唱卡拉OK,我等到最后唱了一首《big big world》。我刚唱完涂老师就来让几个男生把设备抬走还给出租商,还一再告诫大家明天补课不要迟到。我觉得头上的紧箍咒刚刚有了一点松的迹象,马上就被涂老师念的咒语加固加紧了。因为期末考试很大程度上会帮助我决定读文科还是读理科啊,哎。
      期末考试全市统一试卷,便于统计并分析考生及成绩。我因为一直都照顾到所有科目,所以理化生与史地政旗鼓相当。但是我必须承认,同样的成绩我花在后三者上的时间远小于前三者,特别是物理这个烧时间的货啊。算总成绩我是班级前三甲,算理科成绩我前五,文科成绩根本不在涂老师统计之列。暑假补课三周时,就要确定大家文理科分班。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那我肯定非文科莫属。但是一想到文科班可选的专业有限,能报考的院校里师范占了一大半。看看爸爸的工作状态和收入水平,付出和收入严重不对等,我真的是好犹豫。爸爸看出我的踌躇后直言:“该说的我都说了,最后说一点补充:如果你选了文科,那就真的全靠你自己了我一点忙都帮不上;如果你选理科的啊,至少物理这科我还能帮你加把劲。”哎,这让我咋说呢,要不再试试理科吧,实在不行高二上学期再转文科也来得及吧?能跟数理化战斗的人,根本视文科为小菜一碟啊。
      暑假补课的第一天,我们班大部分的同学还是保持原地不动,只走了钱小宇、胡菲菲等学理化吃力果断放弃理科的同学,偏文科的七班和八班又转过来了谭波等几个人。其中有我熟悉的余蕾和巫宏,我真是佩服他们。可是两周不到,他们两个还是又回到文科班。余蕾走之前对我说:“太痛苦了,根本跟不上,我不是学理科的料啊。”我没跟巫宏说上两句话,但我知道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班,他都有他爹给他托底,将来出国留学顺便找洋妞。日复一日的书山题海,高一结束就意味着我要跟广播站、校团委工作彻底说再见了。纵有不舍也改变不了什么,我只能抱着从学校体育器材室里借的篮球在没人的操场篮板下机械地投篮。不开心很无助,却弱小而无能为力。那对铁质的哑铃还躺在家里,爸爸是准备就这么私有化了吧。那还是为了中考实心球项目练臂力时从器材室借来的,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撸哑铃,还曾经因为粗心大意而让哑铃把手背砸的血肉模糊。哎,往事不堪回首,往事不要再提。
      补课结束的暑假湿热烦闷,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却看不进去物理。想去学游泳,又怕泳池里那些男生笑话自己。想去学口语,但是表姐和刚哥已经离开,人去楼空的宿舍也已被大学收回。听大伯说,表姐开始住在刚哥并不宽裕的家里,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自己搬出来租房住。她从最初卖化妆品到现在买地产,经历了不少,好像跟刚哥感情也出现了问题。妈妈则非常刚地说:“不合就回来,非要跟他过了不成。”妈妈哪里知道,在刚哥老家所在的一线城市里,机会和男人一样的多,无论怎么想,趁年轻再多搏几年,可能情况又不一样了。如果表姐回到平城或崖城,机会少了许多,可选的男人如刚哥那般的真不多啊。
      像我一样焦躁无聊的人,显然不止一个。罗倩打来电话约我一起去青龙山,想到可以换一个地方轻松两天我便答应了。没想到罗倩居然带了一个司机和专车来接我,车上还多坐了一个人马兴华。做市长的女儿真幸福啊,虽然罗倩经常在我面前讲她爸爸如何清廉公正,但这专车和司机已经从反面证明了一点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我可不是那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一路上罗倩说怎样就怎样,我高度配合决无异议。我的任务就是配吃陪喝陪玩,让她高兴就好。罗倩却没想出什么玩的新点子,第一天让司机拉着我们沿途遇到景点就停车拍照,周围走走看看。要知道以前我都是徒步上山,哪里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啊。第二天罗倩就说累了,让司机安排住的宾馆招呼点好吃好喝的,我们三个人在房间里打起了麻将。第二天下午酒足饭饱后罗倩让司机把我们都送回了家。回到家里跟妈妈一汇报,妈妈说:“这点对于市长的职权而言,根本就是小意思。倒是你们三个人出行很神奇啊,若不是罗倩对马兴华有意思?”
      我一听哪儿跟哪儿啊,马兴华那样的人我都瞧不上,更别提市长千金罗倩了。而且涂老师不是三令五申不要早恋吗?罗倩跟涂老师走得那么近,老师们对她的偏爱真的就快到陆达说的“只许放火不许点灯”那样了,罗倩看上马兴华这个玩笑未免太大了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