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 ...


  •   贾政想了想道:
      “宝玉也不小了,放在园子里离得远,不方便管教,也挪出来和他哥哥一样选个院子住吧,离姐妹们远些也能叫他收收心。”
      显然贾政仍没放弃督促宝玉进学之事。
      “再有,既然瑜儿每日早起来你这用早饭,便叫上宝玉也一起来,早起习惯了就好了,哪能如此懒惰!”
      王夫人没有反驳。
      她的出发点与贾政不同,她想的是,叫宝玉同瑜儿能多些相处时间和机会,叫他们小兄弟俩增加感情。
      同是自己的孩子,她当然希望他们感情和睦了,如今这般谁都不理谁,叫她瞧了也不舒坦,却又不敢直接劝哪一个,生怕令对方心生不喜,感情更远。
      贾政匆匆用完早饭便去上衙,女儿封妃并未为家族带来多少荣耀,他仍是正五品的员外郎,受出身(赐进士出身)所限,无法升至四品,便无缘上朝。
      临出门还交待贾瑜,他过几天带他拜访几个老亲,还有今天为他请的先生也会来,叫他切莫失礼。
      贾瑜应声后送贾政离开,重新回到王夫人房里和她说话。
      “娘,这银子您还是收回去吧,凤姐姐叫人给儿子送了月钱,儿子手上有银子用的。”
      王夫人笑了:
      “你凤姐姐做事很周到,你记着她人情便是了,给你就拿着,那是你该拿的。至于这个是娘给你的体己,你只管拿去花销,娘虽然不能叫你大富大贵,可生活富足还是可以的。”
      “儿子都长大了,没能孝敬娘已是不对,如何能再拿娘的银子,儿子不能要!”
      “真是傻孩子,娘的东西不就是你和宝玉的?不给你们花销给哪个去?宝玉那里还有老太太贴补着不缺银子用,倒是你,之前吃了许多苦,如今娘也只能多给你些银子叫你手头宽松些。”
      想到贾瑜这些年受的苦,王夫人的心又酸了起来。
      贾瑜不敢再推了:
      “儿子很好的,银子收下便是,娘莫要伤心,当心身子!”
      去了老太太那里请过安,老太太夸赞他勤奋,赏赐他一套金饰,束发金冠、抹额及……项圈。
      贾瑜有些无语,他都这么大了,还要戴这个?
      长者赐,不可辞,只得道谢,离开后再次去了书房。
      其实所有的书他都能背得流利,如今差的不过是释义及八股文需要多练习。
      贾瑜离开后不久,李纨来给王夫人请安。
      不是她懒,现在才起。
      李纨守寡多年,早就学会了看人脸色,她早就发现新回来的小叔子和她同室有些不自在,便明白他同宝玉不同,是个守礼的正经读书人。
      于是为了避开他,早上请安便会特意在他离开后再来,免得他不自在,也惹得王夫人不悦。
      果然王夫人从未斥责她来的晚,对她的懂事很满意。
      李纨见此有些高兴,便奉承道:
      “瑜弟的学问如此好,媳妇常和兰哥儿说要向他叔叔学习,哪天瑜弟闲了倒是可以叫兰哥过去请教了。”
      王夫人脸立马就撂下了:
      “兰儿刚启蒙不久,在族学学便足够了,瑜儿明年要下场,每日苦读不缀,哪里有时间教导兰儿?”
      儿子和孙子的地位可是不同的,想原著中贾宝玉再是不立事,贾政和王夫人也是指望着他,没想过要指望长孙贾兰。
      李纨知道自己马屁没拍对,忙惶恐地认错,王夫人心情好也没和她一般见识,只叫她离了眼前。
      族学放学早,一般在学里用过午饭歇晌的时间便可以回府了。
      贾宝玉回来后给王夫人请安,王夫人温和地问他今天的情况,贾宝玉痴嗔道:
      “太太还知道关心儿子,儿子还以为太太心里只有瑜大哥,不记得儿子了呢!”
      王夫人没好气道:
      “你还和你哥哥争这个?我关心你十五年,才关心你哥哥几天?”
      贾宝玉不太高兴。
      王夫人叹道:“再者说了,当初原定过继给三房的是最小的你,只因你生来带玉,老太太说你有大造化,方才将你留下,选了你哥哥,亏你平日里还总要摔玉,若不是那玉及你哥哥,被送走十五年的便是你了!”
      贾宝玉不知道还有这一出,顿时叹息:
      “原来还有这个缘故,那我岂不是欠了瑜大哥?难怪瑜大哥没有主动与我交好,想来没来寻我的不是已是难得了,亏我还怪他分了太太的关怀,当真是该死!太太放心,下次儿子再出门与友人相聚,定然会带上瑜大哥,再不会和他争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王夫人如何不知道宝玉又犯了痴性。
      不过这样也好,一个肯先低头让步,二人的关系尽早能恢复。点头:
      “你能带着他自然是好,免得一些没眼色的瞧不起他在乡下待过欺负他!”
      宝玉觉得自己肩上担子重了,郑重地向王夫人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这个“哥哥”。
      而游离于众人之外的贾瑜对贾宝玉其实没有一点感觉,不管是恶感,还是善念。
      他始终将自己当成看客一般,只除了王夫人,对其他人都差不太多。
      但该做的事还是要做,比如说守此界礼仪孝顺长辈读书考取功名等等,他只将这一切是游戏任务一般,还是主线任务。
      贾瑜日子平淡得如老僧一般,每日行程都是固定的,白天埋首书中,或是与先生讨论,或是由先生出题写文章,到了晚上便是固定地去“半步”打卡,和苍老板说说一天的无聊事,放松下心情,再由他“哄睡”。
      贾瑜只知道在晚上静心想着苍老板的名字或者心里想着半步的形态便会进去,但他不知道如何出来,一定要苍老板挥一挥袖子扇回来。
      这天是命妇们每月固定的请安日,王夫人交待完贾瑜后,便大妆跟着老太太一起进宫去瞧贤德妃。
      王夫人心里激动的很,见了贤德妃迫不及待地告诉她,她另一个弟弟也回来了,还如此的有出息。
      贤德妃一开始并不在意,对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弟弟能有什么感情?又不是宝玉那般,从小由她亲自照顾了几年,亲自启蒙的可比。
      只是在听到对方小小年纪便已是举人后有些在意:
      “看来瑜弟还是个会读书的,如此便好,待明年春闱若能一举上榜便能令我们贾氏一族更荣耀了!”
      王夫人高兴得很:
      “老爷说请了人瞧他写的文章,能考中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再说他年纪还小,只要肯用功总会中的。”
      贤德妃的热情减了不少,她觉得大概是母亲的太在意那个被过继的兄弟才觉得他样样都好,若是不能中进士,只是一个举人,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自然没多少耐心了。
      王夫人没注意到贤德妃的敷衍,倒是老太太品出来了,忙插嘴,岔开话题,气氛重新变好。
      宫里有规定,外戚入宫探视时间,到了时辰,母女、祖孙依依不舍地分开,结果王夫人在瞧到贤德妃只给贾瑜一些物品赏赐,丝毫不给她任何保证时,心里便不大自在了。
      东西不过是念珠、纸笔、绸缎料子,家里难道还缺这个不成?
      她是想女儿能在得宠时和皇上提个一言半语的,叫瑜儿能提前得到皇帝的常识,这样在往后的殿试上会赢面更大。
      是的,贾瑜还没中贡士呢,他的娘已经开始替他提前操心殿试的事了。
      回到府上,贾母挥退了下人,没好气道:
      “亏你也是当娘的,怎么就不替娘娘想想?为了配上贤德二字,她连政儿都没向皇上提,如何能去主动提携一个隔房的兄弟?”
      贾母习惯了事事指望女人,对儿子、孙子放纵,对儿媳孙媳妇要求严格,如今竟是指望着孙女荣耀家族,仍没想要指望孙子。
      “老太太教训的是,媳妇知错了!”
      王夫人不敢与老太太辩,心里却是不服气的。
      她怎么就错了,家里这些年往娘娘那里搭了多少钱财,不就为了她能夺得高位么,如今人上位了,却不能为家族谋求一点福利,这娘娘怕也只是名头上好听了。
      再说瑜儿怎么就是外人了,他和娘娘可是一奶同胞的亲姐弟,帮衬一下又怎么了?她才不管过继不过继的呢,只管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便是她的亲儿子。
      她这一辈子生了三子一女,最疼的便是这个十五年来没享过她一天福的次子贾瑜,如今好容易母子得见了,她要尽一切力量地补偿这十五年的缺失,任何人说贾瑜不好她都不高兴,即使是寄与厚望的女儿也不例外。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老太太缓和了语气:
      “我知道你疼瑜儿,那孩子是个可人疼的,哪个会不喜欢?只是科举事大,一切还待他参加完明年的春闱再做决定不迟,如果他当真考中贡士,那时娘娘再出手也来得及的。”
      王夫人羞愧道:
      “到底是老太太思虑周全,儿媳便想不到这点,太过心急了。”
      一时间又是婆媳和睦。
      贾瑜晚上看了几页闲书后,便叫丫环吹熄烛火,躺在床上去了“半步”。
      “苍老板,我来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6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